李白峨眉山月诗探究

2019-03-19 18:43陶丹丹李征宇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峨眉峨眉山李白

陶丹丹 李征宇

(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

李白酒后捉月而死的传说记载于唐代王定保的《摭言》中,虽是附会之谈却以传说形式流传至今。李白这一形象不断地被后人所接受,这从另一个层面透露出李白真真切切嗜酒爱月的个性爱好。根据王琦所注《李太白全集》,除去赋、表、序和祭文,收纳李白古风59首,乐府149首,古近体诗621首,诗文拾遗57首以及其他古诗65首,总共951首古诗,其中与月相关的占323首,大大丰富了诗歌中的月亮文化。

在李白的诗歌当中他与月的交流方式也多种多样,据统计就有待月、望月、见月、问月、邀月、玩月、弄月、泛月、醉月、引月、赊月等方式。例如“水影弄月色”(《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举杯邀明月”(《月下独酌》)“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游洞庭五首》)[1]39-41,“弄月”、“玩月”、“赊月”、“邀月”频繁出现,乍看轻佻,实则亲昵。月的形象出现了523次,用词更是变化多端,在323首有关月的古诗当中明确提出地点的有128首,其中有洞庭湖、长安、会稽、金陵、玉门关、襄阳、峨眉、秋浦、淮海、敬亭山、豫章山、灞桥、秦楼、梁园、长信宫、昭阳殿、浔阳等地,也就出现了楚关月、峨眉月、梁王池上月、镜湖月、秦楼月等,可见李白所游之地多而广。在众多的地点月中又数峨眉山月最有名。

峨眉山,杨齐贤曰:“峨眉在于嘉州峨眉县罗目镇。”即今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峨眉是大峨、二峨、三峨的总称。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澄清,望见两山相对如峨眉,故称蛾眉焉”[2]324,峨眉山地势陡峭而险峻,重峦叠嶂纵横起伏,云雾缭绕抚弄星辰,又有羽化登仙之神秘感。峨眉山又称中国佛教圣地,有“佛国天堂”之称。山上现存古迹寺庙30多座,例如报国寺、伏虎寺、雷音寺、万年寺等,宗教文化又为峨眉山披上一层静谧不争的色彩。有许多居士名僧隐居在此,例如蒋虎臣居士、冯楫居士、广济广浚、绣头和尚等,是绝佳隐居之地。

李白对峨眉感情至深。文坛上一直有李白生于蜀地之说,李阳冰《草堂集序》和魏颢《李翰林集序》都是受李白所托而编辑,其中记载李白“逃归于蜀”,“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3]43-44,明代杨慎的《李诗选题辞》正式提出李白生于彰明县青莲乡,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江油,所以峨眉蜀地可以说是李白的故乡。公元720年,年仅20岁的李白在渝州拜谒李邕时幸遇掌管军事财粮的宇文少府,写下《酬宇文少府赠桃竹书扇》,“中藏宝诀峨眉去,千里提携忆长君”[4]746,即点明即将开始的峨眉之行,早听闻峨眉高险壮丽、风景优美,怀着少府的鼓励,心生欲与峨眉共比高的壮志。之后首登峨眉山,便被峨眉山风光折服,写下名诗《登峨眉山》,给出“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4]826的极高评价,并在此结识了善琴的广浚和尚、采药炼丹杨练师、能诗的李处士,获赠陈子昂的诗文集。与这些人的交往也对李白及其思想、诗文产生较大影响,峨眉也被称为“诗人的摇篮”。25岁时,李白首次离蜀,之后的几年无论身在何处,都心挂峨眉,《代寿山答孟少府穆文书》“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不是蜀地或天府而来,可见对峨眉的真挚。公元742年“赐金还山”的“山”,触动李白思乡怀亲之情,忆起峨眉山,情之所至,写下《蜀道难》,将自己化作峨眉山而道出坎坷艰难。公元753年,两鬓斑白的李白告别官场朋友去往安徽,写下“却恋峨眉去,弄景偶骑羊”(《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5]185-214,何时才能回到家乡,像葛由先生一样骑羊于峨眉道上。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因加入李璘幕府而入狱,发出“峨眉山上列仙庭”(《上丘西巡南京歌十首》)的感慨[5]185-214,心怀报国反遭忤逆之罪, 不如回峨眉作神仙。公元759年得以大赦后的状况亦是“报国有志,但龙颜不回春”[5]185-214,再次遇到来自峨眉山的蜀僧晏时,无尽思恋与感慨油然而生。李白自从离开峨眉,无论得意或失意,都在思念峨眉。峨眉成了他得意时寄托理想的精神家园,受挫后退时栖息隐居之地,是思念故乡的具体意象。

李白诗中提到峨眉的诗文有20余篇,以峨眉山为题的诗作有三首,分别是《登峨眉山》、《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以峨眉山月为题则只有后两首。

第一首题为:

峨眉山月歌[4]384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第一首诗是开元十二年23岁的李白“倚剑辞国,去国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5]185-214,乘舟取道大江(今岷江),水路出蜀,经过峨眉时所作,也是他首次离开家乡蜀地所作的告别辞。盛唐雄厚的经济实力带来的文化底蕴以及自身的才华和远志,李白首次出蜀满怀希望,兴奋且欢快。全诗四句短小而精炼,欢快活泼中也夹杂着对故乡的不舍,写下此诗来表达对故乡的依恋。照耀在峨眉山、平羌江上的月称“峨眉山月”,距离嘉州也不足百里。第一句“峨眉山月半轮秋”短短7个字,有6个字修饰月,家乡“峨眉山”点明了地点,“半轮”点明月的状态是半月,亦称“弦”,非圆月。月亮这一形象在中国一直有着丰厚的文化历史和文人情结,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国人一向用“圆月”代表团聚,中秋佳节团圆日亦是如此,而此处的“半月”,为告别蜀地亲朋好友的不舍添上了一笔悲凉。“秋”字点明时节是秋天,悲秋情怀与月的文人情节相结合使得不舍之情更加浓厚。除了情感上,在画面上“半轮”与峨眉山相映衬,彰显出峨眉山吞吐半月的优美意境。第二句月影映入平羌江,由静景转入动景,江水奔流,月光也随水流动,波光荡漾。由远处的山月落到近边的水月,拉开了画面的空间,开阔了视角。乘舟而行,看似月在步步追随不舍“我”,实则因为“我”的不舍而时时望月,月随我舟在这个空间里流动,寓情于景,极富画面美。第三句的“夜”点出出发的时间是晚上,地点交代了行船方向,从清溪驿站(在嘉州)出发到巫山三峡,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在此处诗人只能独自前行。第四句是主旨句,一直念念不舍穷尽目光,“君”字有些人认为是代指友人,但整首诗中并没有提及与哪一位友人离别,而诗题与前三句一直围绕月进行,在《唐诗笺注》中提到“‘君’指月”[6]207,“峨眉山险峻瑰丽,高奇渺远,我乘舟离开,高山遮挡,月光流入江水之中并不是持久之事,所以看不见的是家乡的月。”此句语短情长,离别使诗人陷入无限伤感,这是家乡的月,代表了家乡的人,家乡这块土地,落于思乡怀念之情,与其说“君”代表月,不如说是代表家乡更合适。

全诗极具层次感,也是围绕一个“情”字展开,短短四句诗中出现了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洲五个地名,也是行旅路线。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4]384王麟洲曰“一七言律一句中不可入两故事”“作诗到精神传处,随分自佳”[4]384“如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疏不厌重。”[4]384五个地名没有一丝堆砌,而是随着行程而动,也让这首诗如行云流水,诗人情感也伴随这条渐行渐远的路线逐渐加深,最终无节制的喷发,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也将首次离开故乡的不舍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第二首题为: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4]386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第二首诗作于公元760年应友人相邀,给将去中京的蜀僧晏饯别所作,与第一首相隔了33年的时间,在这33年里,李白已经不再是刚出蜀山时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出蜀之后十遏朱门九不开时,李白在天宝元年终于被举荐供奉翰林,却被用来写艳词歌曲与歌功颂德的文章,未被允许参与国事探讨,清高不懂官场遭奸人排挤,天宝三年被迫带着遗憾离开,长安之行非常不愉快,“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7]94-95,安史之乱爆发,乱中入狱,直至4年后天下大赦,才获得自由。出狱不久,李白再次激情澎拜,高兴发狂,认为朝廷上高力士等阻碍仕途的势力已不在,新皇也算英明,相信自己可以再次入仕,直至韦良宰进京当官,临行以玉杖相赠时才恍然大悟,自己年事已高,报国有志,龙颜无心,好友郑判官举荐也无能为力,再次入仕的梦破灭了。

59岁的李白在外漂泊多年,遇到了同乡之人,并且还是要入中京的蜀僧而作此诗。首句就开始回忆当年自己流放夜郎时,抬头看月就想起峨眉山月,想起自己第一次出蜀时的那个夜晚,高高的峨眉山将月衔出时,它的清辉照亮了山峰就像照耀整个沧海,波光粼粼。自出蜀十几年一直漂泊不定,奔波万里,只有这峨眉山月不离不弃,感激家乡的月,是为了思念家乡的人,多少辛酸后遇到家乡蜀僧,倍感亲切。在家乡月的陪伴下短暂相聚于黄鹤楼,因为晏是要进中京赴任这就更让李白联想到了当年出蜀的自己,也是在这一片月光下出发,企盼大展宏图,眼前的晏就是当年的自己。可怜自己已经年老,而晏正意气风发。此去长安,路途遥远,愿随“我”奔波多年的月亦能伴你左右,大展宏图。这里的“月”不仅是故乡人之间共同怀念故乡的媒介,不仅是馈赠,更多的是李白功名志向的寄托。虽然李白没有实现自身抱负,但对朝廷也并没有绝对的失望,所以在送蜀僧时也并没有规劝他远离并隐居之意,自己的遗憾,寄托给家乡人来实现。接着用“黄金”“白玉”描述晏僧将来的飞黄腾达,此去京都将高居显位,讲经说法的蜀僧与如浮云般漂泊在异乡的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心中不甘自然流露出李白原以为大赦之后可以再次重来,而好消息却迟迟未至,见到此时入京的晏僧,或许心里也有一丝盼望,会不会举荐自己而再次入仕?但在回想自己入仕后的所见与遭遇,以及认识到自己入仕渺茫之后,又对晏僧些许规劝,语气委婉,“但当你功成名就之后,当归隐峨眉山,我与你一起赏玩故乡月”,也算是李白为送别蜀僧所作的临别嘱咐。“因为帝都王孙公子的喜好与唐王朝崇道的思想风气会使你失了本心”。与故乡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中又夹杂着心中些许的不甘,想再次入仕又不能入仕,看得出李白的感情是矛盾的。

就写作背景来看,两首诗大不相同。这首诗在写作背景上就与第一首大相径庭。33年前,无论是大唐,还是李白,都是年轻而意气风发的。大唐盛世繁华,经济富饶,李白也是初出茅庐,自信满满,似蛟龙腾于九霄,所以在第一首诗歌中流露出的是强烈而单纯的对故乡的不舍,对前途的憧憬。而写第二首时大唐经历了安史之乱,山河破碎盛气不在,李白也是历经辛酸,两鬓斑白,风雨打磨掉了年轻时的意气,历经沧桑之后感情远比第一首复杂,感慨一切都已变迁,芳华已逝,又在晏的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曾也如此热情积极,自己做不到的,眼前人却做到了,心有不甘。

在内容上第一首较单纯,诗人月下行舟离开峨眉,准备闯出一片天地,而到了第二首,字数增加,不仅局限于眼前情景,更多了以往的回忆和未来的期许。回忆自己流放夜郎时经历,对比了自己此时与晏的状况,也表达了对将来晏功成之后的期许。

在写作风格上第一首简洁而欢快,意境明朗,语言浅近、流转自然,音韵流畅,短小绝句中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跨越,月随人动,五个地名自然成线。在第二首诗中,前四句写“我”忆月,五到八句遇蜀僧,九到十二句写蜀僧入京大好前途,十三到十六写“我”与蜀僧的对比、叮嘱。每一联都不离月,由“我”看月,到月随人,月下识故人,月下送故人,由峨眉山月开始到由峨眉山月结束,所有情节一一道来一气呵成,与第一首一样将峨眉山月穿插于整首诗中,又有月随巴东、三峡、沧海、黄鹤楼、长安,秦川、吴越七个地方流动,随地点变化而变化,做到回环相扣。只是在背景与经历变化下,诗的清空平缓已经不在,委婉深沉成为主要格调。感情也由简单变得复杂浓厚,第一首中单纯的寄情于景已经载不下李白阔别家乡多年累积下的委屈遗憾和思乡之情,所以采取叙事抒情、人景合一的方法表达,在几句诗中吐露得淋漓尽致。

除了峨眉山,其他地方的月也在李白诗中展现不同的特点,例如长安的月总是伴随着捣衣声出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秋歌》)[4]310“夜捣绒衣向明月”(《捣衣篇》)[4]310,明朗月光下的长安城沉浸在连绵不断的捣衣声中,对关边塞外的征夫们寄去无限挂念。在长安城的月是多情,辗转于关外就是成了寒月,“夜坐寒灯连晓月”(《别内赴征三首》)[4]1010“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塞下曲六首》)[4]248,久离家乡塞外征战,条件苦寒,加上寒冷的月光笼罩下的荒茫空旷大漠,对家乡的思念和征战的悲凉凄苦油然而生。人生处境不同,月亮给人的感受也会不同。在一些历朝旧址,月亘古不变的特点与世间变换无常对比明显,“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长信宫》)[4]999“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长门怨二首》)[4]1000,月还是当年的月,但人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人,物是人非的愁苦凄凉在对比中更浓厚。而深山隐居之地升起的月又不同,素月、皓月、皎月、好月,散发着本身纯洁清辉,并伴随着琴、松、竹等这些有着同样气质的意象出现,“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鸣皋歌·送岑征君》)[4]342“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4]346“轻云拂素月,了可见清辉”(《感兴六首》)[4]938,纯素淡雅的清辉既不会破坏梁园、秋浦、嵩山等隐居地方的美景,又能体现出高洁的品质。

李白览遍大好河山,走过的地方数不胜数,写下的月何其多,因为环境的变化、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历史文化等因素,使每个地方的月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感情。唐代张祜“我爱李峨眉”(《梦李白》),李白将“峨眉”作为自己的号[8]240-241,可见峨眉在李白心中作为故乡的特殊性。而“峨眉月”作为李白诗歌中一个常有的意象,已经融入到李白思乡感怀的情感深处,是其恋月情结的一个显著呈现。

猜你喜欢
峨眉峨眉山李白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峨眉武术传承人王超的坚守
峨眉山下
峨眉峨秀湖即景(排律八韵)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峨眉上翠氛
勇登峨眉山
贵州最大的峨眉含笑树现身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