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乡村休闲养老产业探析
——以江门市为例

2019-03-19 18:43丁立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江门市江门粤港澳

丁立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529030)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化,大湾区内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日益严峻。为了满足粤港澳大湾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促进泛珠三角、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养老产业发展,作为大湾区之一的侨乡江门市,可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把江门市的养老、休闲和乡村旅游等结合起来,以特色小镇或田园综合体等形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全方位资源合作共享,打造粤港澳健康养老产业基地,促进江门市经济发展和乡村产业繁荣。

一、江门市发展乡村休闲养老的意义

基于粤港澳深化融合的发展前景,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世界级大湾区加强健康科技产业合作建设的思路。随着大湾区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面对港澳地区人多地少、养老成本高、养老服务需求大等问题,以康复养老、医疗养老、居家社区养老为代表的传统养老模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养老品质和健康的关注,回归自然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变成大湾区老人心理需求及生理需求的首选。乡村休闲养老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悠闲的生活节奏,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养老的环境。不但可以大力发展多元化的观光、旅游、健身、娱乐等老年人喜爱的活动产业,还可以利用闲置土地让老人们体验简单的绿色农作物耕种,参加播种、施肥、浇水、收割、捕捞、放牧、饲养等农活,让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从产业规模来看,按照全江门约七八十万老年人口计算,如果每位老年人每年养老花销1万元,一年整个江门养老行业就有七八十亿元的规模,“银发经济”产业不容小觑。

二、江门市养老发展现状

据统计粤港澳大湾区人口高达6600多万,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0%。其中江门市老年人占比全省第一,高达19.6%。和大湾区其他城市相比,江门市的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巨大的老龄化压力,成为江门市养老事业迅猛发展的动力。目前登记在案的养老机构数量有106家,养老床位26404张,江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4.3张,高于全省标准[1]。近来江门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和阶段性进展,养老机构院容院貌、护理服务、服务对象满意度发生显著变化,有2家养老服务机构获全国敬老文明号,有1家五星级、3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5家二星级、3家一星级共16家获评全省星级的养老机构,养老机构获星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在社区居家养老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3545个,实现了村、社区全覆盖。市政府出台了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长效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长者食堂建设经验被遴选成为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同时,江门市还开展医养结合等养老工作的新探索,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大力打造医养结合养老市场。正在加紧建设的江澳两地投资40亿元的银葵医院、江门中医药学校与印尼力宝集团、广东南粤集团合作建设的粤港澳健康养老示范基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养老提供平台[2]。

近年来江门市虽然在养老产业上做了很多努力但依然存在一定不足,比如高端、高水平的养老机构和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养老的医疗保健和服务质量还处在一个低端、低水准的阶段;依靠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养老建设相当有限,民营资金的引入动力不足,发展优质的配套设施和养老服务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三、江门发展乡村休闲养老优势

1.侨乡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江门市被誉为“中国第一侨乡”,在承接港澳两地的养老需求上,有着周边城市无法比拟的、来自人缘、血缘的优势。在珠三角9个城市中,江门市港澳同胞最多、华侨资源最为丰富。香港市民原籍五邑的比例占20%以上,平均每6个港人就有一个祖籍江门市。澳门,同样和江门市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每三个澳门人就有一个祖籍江门市。两地人员交往频繁,回内地养老不但落叶归根,有亲人照探,在气候、语言、饮食、文化上也与港澳相近,这一独特的侨乡优势,为江门市引进港澳养老,提供了有利条件。

2.环境优势。江门又名西江之门,地处广东西部沿海,占地面积9541平方公里。江门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沛、土壤肥沃、全年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多天,饮用水质和近海海域水质的达标率均为100%。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物种丰富,拥有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1处,拥有上下川岛、古兜山、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等10个国家4A级景区、拥有圭峰山和北峰山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梁启超故居和开平立园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中国第一个广东恩平国家地热地质公园,是一座山清水秀的绿色生态城市;是中国温泉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广东省文明城市,是珠三角治安和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是环境保护最具创新的城市[3]。

3.交通优势。江门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与粤西的交通要道,是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区位城市。随着珠三角交通一体化和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开通,“541”路网的开通:珠三角城际轻轨江门支线、广珠铁路、广东西部沿海铁路、等五条铁路,江肇高速、江云高速等四条高速公路和一条快速干道的通行,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广东省地级市首位,全国第二;现有港口6个[3],完全有能力停泊万吨级客轮和游艇;江门到粤港澳其他城市缩短为1-1.5小时,便利的交通设施使港、澳、广、深等城市的居民来江门养老成为可能。

4.成本优势。江门市的土地、住房、人工、医疗等生活消费成本比湾区其他城市要低得多。从养老收费水平看,江门市普通的养老机构收费一般每月1200-3000元,部分相对高端的私营养老机构每月要2000-4800元,与港澳地区动辄每月5000元以上的收费相比,江门市养老机构的收费价位更加亲民。加上江门乡村的农舍、土地租赁成本更低,物价相对更加便宜,完全可以吸引养老金不高的粤港澳地区老人轻松养老。

5.乡村优势。江门市是广东省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243万人,常年耕地面积198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237个、总面积100多万亩,拥有丰富的土地、水和电力资源。江门主要确立了以各类鱼虾健康规模化水产养殖体系、特色畜禽养殖体系、蔬菜、稻米和香蕉种植区域的农业产业布局。虽然农业发展优势明显,依然有部分乡村居民离开农村成为城市居民,大量农村房屋、土地空置浪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地闲置土地和养殖技术,开展老年人身体力行的产业种植和养殖。

四、发展乡村休闲养老的机遇

1.政策扶持。作为广东省内“最老城市”(老年人占比最大),2016年江门市就已被列入第一批全国50个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地区,2017年4月江门市政府印发了《江门市国家级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发挥江门市自然环境优势,结合生态旅游的开发,打造结合旅游地产的度假型健康养老养生项目。在土地供给、医保定点、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按规定给予优先优惠,提供行政一站式便捷服务,大大短缩审批时限和环节。将老年人的宜居环境作为一项保障权宜,增加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大力发展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4]。

2.需求扩大。日前香港政府已推出养老“广东计划”,支持香港长者广东异地养老,常驻广东可以和住香港一样,照样能拿每月1290元“高龄津贴”。面对港澳地区老年人养老的尴尬,大量的粤港澳地区“有钱、有闲”老年人,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传统的消费需求观念,开始向往乡村的闲适生活,港澳地区老年人,需求层次逐渐提高,对高质量高水准的住宅、养生、休闲、娱乐等的消费热情高涨。据了解目前有58位港澳老人入住江门养老机构,且相当一部分能够生活自理的港澳老人更愿意回到江门老家和家人一起休闲生活,这些老人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及教育水平,向往老家乡村休闲生活,特别对传统岭南文化、五邑乡村风俗有浓厚的兴趣,港澳乡亲能故地重游,在情感上和物质层面上能满足粤港澳地区老年人需求,为老龄产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潜力。

3.信息支撑。随着网络共享平台的应用,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乡村养老机构通过平台对老人们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核验证和售后服务,同时老人进行注册、登录、筛选下单、支付、评价等功能操作;通过网络用户之间的相互评价和推荐,选择自己满意的乡村休闲场所。利用互联网技术不但可以减少信息获取的费用,还能进行信息的精准匹配与联系;确保信息集中、服务延伸、网络共享,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以保障服务质量。利用“互联网+”加速乡村休闲养老产业发展,同网络电商携程、同程、艺龙等合作推广乡村休闲养老产品,加强线上线下广泛合作,实现全方位的信息推广。

五、养老产业面临的难题

1.农村土地市场交易渠道缺失及养老设施配套不足。乡村休闲养老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社会资本难以利用当地农村闲置的房屋、荒地、林场和湖泊等资源,同时这些闲置资源也难以进入交易、租赁市场,缺失有效的交易渠道来优化配置、有效使用。现有的道路交通、医疗卫生、通讯网络、文化娱乐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管理服务不到位、医疗保障不足等问题。作为当地农民又有心无力,根本不具备条件和能力来改善,难以吸引休闲养老人群立足,难以吸引养老人群常驻久安。农村土地市场交易渠道缺失及养老设施配套不足极大限制了乡村休闲养老发展。

2.专业服务养老人员缺口大。目前,江门市经过专业训练、持证上岗的护理人员不足10%。仅一所江门市中医药职业学院担负中医药养生、健康养老护老、中医康复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每年培养人数50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养老市场需要。此外现有的大部分养老护理人员缺乏专业和高级的护理知识、经验和技能,仅仅利用体能进行简单操作,工资待遇也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养老护理的工作强度较大,职业上升渠道有限,社会认可度不高,是导致人员缺乏的重要原因。

六、对策

1.政策扶持、规划先行。江门市乡村休闲养老发展条件尚不完善,政府需要积极扶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不断规范行业规则。根据当地乡村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首先应制定相应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在乡村养生养老场所规划上,利用江门市丰富的温泉、海岸、林地、森林公园等资源为养老者提供高档的专属庭院住宿、文化娱乐、运动健身、医疗服务、餐饮等设施;此外,在合理安排老人住宿外还可在住所旁预留出农耕用地,同时充分规划现有的土地,以农村为特色,农民为主导,提供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保障健康生活,当地农产品就地消化无需考虑外销,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加大养老基础设施投入。大多数江门市的乡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道路交通、医疗卫生设备、文体设施不足。当地政府应通过社会资本、通过港澳外资依托行政村和自然村、村校、农村居民点、公共设施、集体住房和场地、建设或改造乡村休闲养老服务设施,特别是医疗配套设施,以公共医疗单位为主体,形成完善的农村医疗制度,改善乡村医疗水平。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等需要,还可在养老区的外围设立专门的老年用品超市、药店,老年人活动中心或老人健身中心等配套。

3.彰显侨乡特色,注重岭南文化建设。江门作为中国第一侨乡,要以开平碉楼,新会小鸟天堂、鹤山古老水乡等五邑侨乡旅游休闲景观特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宣传和积极推广“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江门民间艺术节”等文化节日,借鉴国内外养老经验,因地制宜的推动乡村本土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的建设,打造适合大湾区老年人休闲养老需求的乡村住宅、食品、民俗文化以及娱乐健身活动等。注重岭南文化品牌别具一格的特色小镇或田园综合体建设,避免商业模式雷同,千篇一律的恶性竞争。此外还应注意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健康长寿的乡村人文环境。

4.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港澳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如“以人为本”、“优质管理”理念,引进港澳专业护理人员,建立和完善乡村养老产业人才多层次培养,加快建立一支以养老护理为主要力量的养老服务队伍。与港澳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一道,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做好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的制度衔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待遇,鼓励医护人员到乡村养老机构执业。为了扩大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可以在相关职业院校如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增设养老养生服务的相关课程和专业。引导相关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对乡村休闲养老产业的有效供给,不仅能缓解本市学生难就业的局面,而且还能为广大乡村养老服务队伍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创办养老服务培训机构和养老护理培训基地,保证养老养生旅游的从业人员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利用港澳先进养老理念和管理方法,引领江门人才和乡村养老资源有机结合,把江门市开拓成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养老后花园,为朝阳“银发产业”创造生机!

猜你喜欢
江门市江门粤港澳
阳光路上歌声扬
——广东省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校歌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编读往来
“江门之心”——东甲立交方案设计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江门市氨氮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应用现状浅析
大白兔奶糖
广东江门“多证合一”再开全国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