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林业鼠害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

2019-03-19 15:36
甘肃林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鼢鼠鼠害天敌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及平川、白银两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733.6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4.3%,其中:有林地面积93.68万亩,疏林地2.19万亩,灌木林地面积336.12万亩,未成林地面积22.12万亩,无立木林地9.24万亩,宜林地面积270.1万亩,苗圃地及其它0.35万亩。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重点工程的实施,林地面积逐年增加,新造林地的鼠害问题也日趋凸显,各种鼠害的种群密度大幅度增加,使退耕还林地、新造林地的林木遭到严重啃食,降低了林木生长量;危害严重的地段,大片树木植株枯死,直接威胁退耕还林和林业重点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同时极大地影响了广大林农的切身利益和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一、林业害鼠危害情况

(一)林业鼠害的主要种类与发生面积

据2018年白银市鼠害监测调查,白银市主要林业害鼠有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达乌尔鼠兔 (Ochotona dauurica)、黄鼠(Citellus dauricus(Brandt))。全市鼠害发生面积53.616万亩,占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面积的63%,其中中华鼢鼠发生面积17.478万亩,大沙鼠发生面积15.85万亩,达乌尔鼠兔发生面积10.288万亩,黄鼠发生面积10万亩。

(二)林业害鼠的分布与危害特点

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在全市范围均有分布,主要危害天然林缘区、退耕还林区的人工油松、落叶松、山杏、文冠果、梭梭等苗木的根部,幼小苗木常被咬断根部,吃掉根皮,甚至整株拉入地下,造成缺苗断垄现象。危害严重地区鼠口密度30~45只/平方公里,苗木平均受害株率达25%,枯死率达10%以上,每年可使造林成活率降低20%,造林保存率降低10%。中华鼢鼠尤其喜食松柏类树种,在平川区崛吴山林缘的人工油松林危害尤为严重,造成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成为崛吴山林区的第一大林业有害生物。

达乌尔鼠兔 (Ochotona dauurica)主要分布于靖远,与中华鼢鼠混合发生,呈现低鼠口密度分布。

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主要分布于靖远、平川,在公益林区危害较为严重,有效鼠洞密度大,严重地带有效鼠洞超过80个/亩,黑柴植株死亡率高达25%。受害植被主要为黑柴、红砂、盐爪爪、白刺、梭梭等荒漠植物。害鼠啃食根部,取食幼嫩枝条,受害植物状如刀割,仅剩光秃的茬桩,并在植物根部挖穴穿孔,使土层纵横割裂,空虚松散,严重破坏根系,致使灌木林成片死亡,造成林地荒漠化加重,水土流失严重,影响造林效果。此外,害鼠咬断滴灌管道破坏灌溉设施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造林地苗木管护,进而影响苗木成活率。

黄鼠(Citellus dauricus(Brandt))主要分布于靖远,与大沙鼠在公益林区混合发生,虽危害程度较轻,但发生面积大。

二、林业害鼠发生原因分析

(一)害鼠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实行封山育林,林草生长茂密,为害鼠提供了更丰富的食物和更隐蔽的生存场所,降低了害鼠自然死亡率,使其繁殖力增强,鼠口密度不断增加。同时退耕还林地改变了以往农田一年多次深耕细作的耕作方式,仅造林前一次整地措施,不足以破坏害鼠的活动场所,进而造成鼠害泛滥成灾。

(二)害鼠天敌的控制作用减弱

由于害鼠的天敌猫头鹰、老鹰、狐狸、隼类等在自然环境中的数量增长速度缓慢,种群数量增长滞后,再加上这些动物遭受人类捕杀和二次中毒等原因,致使害鼠天敌数量迅速减少。失去天敌制约的林业害鼠就会大量繁殖,从而造成危害。

(三)营林工作与鼠害防治工作严重脱节

造林前造林地害鼠调查与监测,对预防害鼠的发生至关重要。缺乏对造林地害鼠的调查,在造林设计中也没有必要的鼠害预防措施,在害鼠分布区域选择害鼠喜食树种营造人工纯林,鼠害发生后,相应的监测预报和防治技术研究又跟不上,从而导致新造林地很快成为鼠害重灾区,出现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

(四)防治措施不力,防治经费不足

害鼠生活隐蔽,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不科学的防治方法也会加重其危害。长期以来使用化学杀鼠剂,不仅杀灭了害鼠天敌,而且使害鼠产生了抗药性和拒食性,防治上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另外,鼠害防治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不能投入足够的防治资金。由于资金所限,目前多是在鼠害危害的重灾区和经济林区防治,每年防治面积仅占应防治面积的10-20%,致使鼠类种群数量居高不下。

(五)林农防鼠意识淡薄,缺乏统一防治

对于给林农能带来经济效益的退耕还林地发生的鼠害,林农还能够主动防治,但春秋两季防鼠最佳时期,林农多忙于农活,往往错失最佳防治时间;对于没有经济效益的退耕还林地,林农表现消极,不主动积极防治,抱着“等、靠、要”的思想,等着国家解决;再一方面,害鼠在林地、农地、草地之间迁徙活动,流窜危害,一家一户的防治,无法统一防治时间,导致治理不彻底,出现年年防、年年危害的局面。

三、林业鼠害防治对策

(一)防治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联防联治

近年来,白银市已将鼠(兔)害防治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目标之一,形成市、县级政府、市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市县级林检站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的“三线”责任制,年底组织考核,形成了鼠害防治工作有力的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联防机制,相关部门、相邻省市、相邻县区的行政区域之间共同签订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合作协议,为取得规模治理效应打下基础。

2.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提高全民防鼠意识和水平

加大鼠害防治宣传工作力度,扩大宣传范围,使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全民防治意识;多地举办鼠害防治现场培训班,全面普及鼠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积极组建群众防鼠专业队。同时,通过宣传,引起相关部门对鼠害防治的重视和支持,转变重造轻防的观念,引导增加防治资金的投入,使鼠害防治得到综合治理。

(二)营林措施

在造林设计时,应合理搭配树种,在鼢鼠危害较重的地区,选择鼢鼠厌食树种云杉、柠条、沙棘、刺槐作为主要树种,营造混交林。也可在造林地边缘种植一定数量的鼢鼠喜食的非靶标树种,达到保护造林树种的目的;造林前,结合整地进行深翻,破坏鼠群的栖息环境;鼠害严重地区造林时,应预先对林地内的害鼠进行防治,同时在造林苗木上施用防啃剂或拒避剂等对苗木进行保护性处理。在害鼠危害高峰期可通过提供应急食物,降低危害程度。

(三)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

面对全市林业鼠害严重发生的严峻形势,2017-2018年,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开展了多种林业鼠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经过多次试验和防治效果对比分析,总结出适宜本地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可有效治理害鼠危害。

1.使用银恒捕鼠器防治中华鼢鼠

银恒快速捕鼠器是新一代快速捕鼠器,是一种极为简单有效的物理防治技术,采用此器械捕杀对地下害鼠(尤其是中华鼢鼠)的捕获率非常高。它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捕杀精准、生态环保的特点。2017年4月至9月,在靖远县若笠乡皮袋湾村的退耕还林地(主要植被为梭梭),使用银恒捕鼠器防治中华鼢鼠,共设置鼠夹1780次,发箭621次,捕获618次,其中捕获中华鼢鼠614只,其它地上害鼠3只,天敌黄鼠狼1只。发箭率为34.89%,发箭捕获率为99.52%,目标鼢鼠的捕获率为98.87%,天敌伤害率为0.16%。此防治方法与化学药物防治相比,对土壤、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对天敌的伤害也较小。

2.投放“鼠道难”(20.02%地芬·硫酸钡)生物灭鼠剂灭杀害鼠

“鼠道难”(20.02%地芬诺酯·硫酸钡饵剂)是辽宁微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环保型农药,该药剂是针对鼠类消化系统特点研发的靶标专一的新一代无毒生物灭鼠剂,灭鼠机理是害鼠取食后,通过地芬诺酯减缓肠道蠕动,使摄入的饵剂不易分散,饵剂中的功能微生物发酵产生气体推动饵剂的硫酸钡,集中堆积在老鼠狭长的肠道内产生梗阻,使害鼠不再进食,造成脏器衰竭死亡。2017年4月初在靖远县小坪山林场的大沙鼠危害较重公益林区(植被稀少,有效洞口易于观察),投放“鼠道难”饵剂,秋季进行有效洞口调查,较春季施药前下降72.5%;2018年4月在平川区崛吴山林缘中华鼢鼠危害严重的人工油松林内(林内地下植被茂盛,安装捕鼠器调查难道大)投放“鼠道难”饵剂,秋季进行油松被害情况调查,发现油松被害株率和油松死亡株率明显下降,树木长势良好。

猜你喜欢
鼢鼠鼠害天敌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zokor genus Eospalax(Mammalia, Rodentia, Spalacidae) inferred from wholegenome analyse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demic to Hengduan Mountains
正宁县中华鼢鼠的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草原鼠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
天敌昆虫
——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小陇山林区鼢鼠防治研究
果园天敌(续)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
玉树地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