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秋 徐海心 王志博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思考
张彦秋徐海心王志博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相较城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较为缓慢,成为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十八大以后,我国全民推进小康社会发展的落实,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体育课程的规律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进行了思考。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思考
体育课程是作为增强学生体魄的角度出发,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规划中,没有以学生的角度来安排教学内容。小学体育主要以锻炼小学生身体协调能力为基础,强健体魄,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明白体育带来的含义。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针对的解决措施,使小学体育在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拥有其自身的创新性。
因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农村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较为陈旧和古板,教学模式没有结合学生特征来进行,大多数老师的教育模式是“填鸭式”,课堂内容均按教师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如法炮制的学习老师的教学,导致体育课堂都没有创新性,也没有根据小学生特征做出相对应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
农村小学因为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多数教师的体育专业性较弱,体育教学的素质相对较低,因此这部分老师对体育课程的了解并不完全,对体育教学也停留在了浅显的理论知识,对体育在实践活动中的了解知之甚少。再加上体育课堂中采用一些体育器材,多数学生对体育器材的兴趣较低,老师无法做出正规的指导,不能通过有趣的形式向学生传达,如此的教育方式使课堂氛围枯燥,因此使学生失去了在体育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育体系的完善能够监督教学的完成情况,体育课程也应不例外。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体育是副科的现象依然普遍,没有得到老师及学校的重视。多数学校的体育课程,在进行完准备活动后,老师就对学生安排就是自由活动。体育课程的教学缺乏系统的监督,使得体育课程的断层现象严重,学生无法通过体育课程得到切实的锻炼,对体育文化了解不够。
体育教师素质的提升是体育教育改革的主体。首先,在任职体育教师前,需要系统的学习体育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提高自身在体育专业的职业素养;其次,利用课下空余时间,对科研工作进行研究,思考出针对小学生特性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都能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1];最后,体育教师在教学以后,要及时对课堂情况,学生反映做出总结与反思,发现授课过程中的不足和可改进的地方,及时做出改进方案。以教师为主体做出整改,提高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
学生是体育课堂中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不仅限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和技能。因此,构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时,一方面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接受并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通过针对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自发的热爱体育文化,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2]。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内容应选择符合学生体质、身体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授课,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提供一定帮助,与学生实际锻炼内容结合,为学生打造有趣丰富的课堂环境,“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时期,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很有必要,以此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师备课时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喜好,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做出授课安排,以此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热爱,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产生学习的欲望,自愿的参与体育活动中[3]。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到新奇,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老师根据学生这一性格提点进行安排课堂活动。学生可通过自由选择伙伴,组成队伍,与同班级的其他队伍进行接力比赛。在这样的活动氛围中,学生有较强的好胜心,因此会产生激动紧张的情绪。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参与比赛可以切身的体会到这一活动是需要通过与同学之间完美合作才能取胜。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进行这样的课程安排,首先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打造了一个紧张且快乐的课堂氛围,其次有效提高了学生在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体育的魅力不仅限于枯燥的理论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生活化的手段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针对低年级学生,首先要采取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述,教学过程中要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性,鉴于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较弱,对重复的教学方式兴趣不高,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丢沙包,学生参与感较强,通过扔的远近来比较输赢,或传统游戏“打沙包”,学生力度较小,使用沙包进行玩耍的过程中不会伤到其他小朋友,通过游戏的性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教学方法。
生活化则是从日常生活中找寻教学灵感,教学内容与学生平时生活相结合,使教学内容能较快被接受,学生能够容易理解。在体育教学中,增加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日常的游戏,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和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学生在课下经常进行的游戏,由于课下时间不够,时常会玩到一半就上课,游戏也就终止,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由的进行课下小活动,切忌要求学生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游戏。只要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教学方法和形式层出不穷,为农村小学生的体育带来丰富的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弊端,教学方式古板,枯燥,这样的方式应用在体育课堂上反应更为明显。因此,面对这一现状,需要教师、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根据积累的教育经验,结合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创新的方式,对体育课堂进行创新教育。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更应得到重视,体育教学作为学生九年义务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课堂学生精神得到放松,通过体育锻炼,也达到了强健体魄的效果。因此,在注重学生的文化教育时,学生的身体情况,学校的体育课程安排也极为重要。针对农村小学体育小学,教育局应提高重视,不能放任对农村小学教学的缺乏,应积极关注对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和关注,帮助学生树立体育的重要性,提出更为创新的教学模式,减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实际行为。
[1]王成军.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有效性衔接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7,38(2):160-161.
[2]刘国纯.中小学体育健康课程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反思——基于体育课堂的有效性视角[J].运动,2016(12):102-103.
[3]刘亚荣.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5):132-135.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5.61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体育院校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NO:SJGY20170257)。
张彦秋(1974- ),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
G623.8
C
2095-1205(2019)05-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