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珏
关于绿洲农业现代化建设
陈珏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历年来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方面的指导性文件,足以说明国家对于第一产业的重要与关注。我国绿洲大多集中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以及新疆5个省份,这种绿洲的存在也为当地带来了特殊的农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模式。文章从新疆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分析对发展绿洲农业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
新疆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现代化;建设;方法;模式
当前,绿洲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特别是在新疆地区,其一直保持着大面积丰产,小面积超高产的世界纪录。但是,绿洲由于其特殊位置区域,存在着降雨少、气候干、植被少、水土流失大的区域特点。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增长较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于绿洲农业现代化建设也逐渐被关注和重视起来,找到一个绿洲农业最佳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绿洲农业现代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与当前的环境保护密不可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节水型绿洲生态农业模式能够迎合干旱地区绿洲缺水与环境弱化的情况,并充分将经济利益与食品安全进行综合考虑。此外,加强绿洲农业现代化建设能够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全和地区的繁荣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新疆地区的绿洲,位于西北边疆,毗邻着我国的边境线,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也比较特殊,与多个国家相邻,这也是在无形之中便形成了一道坚实的国防屏障。另外,新疆当地属于多居民的区域,发展绿洲农业能够促进各民族的发展与团结,维护地区的和谐稳定。
相对于我国农业经济这个大市场来说,目前小农户经营的主要劣势在于劳动生产率和积累率不高,资金不足,信息传递慢,单个的农户进入市场的交易所产生的费用太高。我国的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虽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和团结了一批农民,但仍有大量农民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由于绿洲都是点、块状的分布特点,每个绿洲间的距离也较远,农民又不能集中,导致大市场与小农民之间的矛盾越加凸显出来。
当地的一些农民由于受到传统经济和传统农业的影响,不懂得最先进的科学种田技术,又不能够积极去学习创新,使得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科学技术,主要体现在生物与工程技术的水平比较落后,使资源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并且不利于生态环境发展。本地中高技术的人才缺乏,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培养人才的体系,许多高素质的青年转移非农地区,导致后备力量不足。
一些公司、龙头企业与农民没有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信息沟通渠道不多、不够及时,没有真正的形成一个利益集团。对于同一农产品没有联合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优势无法确立。对于品牌的意识比较淡化,生产的产品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在国外也更是如此。就以本地的棉花来说,早在2007年时,种植面积就已经达到全国的近30 %,产量达到37 %,但产业链发展却相对滞后,只能把棉花纺织为布料,外销也多是以原棉销售到内地。
此农业不仅具有现代化的农业特点,还以节水为主要特征。绿洲生态农业区别于节水农业,是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结合的产物,是结合绿洲农业发展实际,以节水灌溉、耕作、覆膜等先进的技术,对于持续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加以治理,使资源利用率有效提高,达到生态与农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三农”现代化目标。节水型生态农业是把调整农业生态结构,建立科学的耕作、灌溉制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的经济发展统筹起来,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上,无论是只应用农业机械化或只应用生物技术为主导的路径,都不能适应新时期下绿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要从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上看,要综合农业资源供给不足与国民经济发展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方面考虑,也要对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方面考虑。综上,对于路径要一个科学的选择,不仅应大力鼓励发展生物技术,集约利用土地、水等农业资源,还要加大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
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路径可供选择,一是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或龙头企业带动的路径方式,此方法以公司化运作,将农民土地使用权入股,把大量分散于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发挥集体效应,采取统一的耕作,采取科学的种田技术,建立机械化模式,严格的规范化管理,增加土地收益。二是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方式,布局好优势区域,以此为契机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形成规模和效益,以此带动加工、收储、物流等产业,这样也会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可以本地的棉花、葡萄等优势农产品为依托,形成产业群和产业链。三是创建农业科技园,在一定区域之中,调整农业结构,先进的技术为保障,政府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广泛参与,建立区域农业和农业经济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化科技示范区。把政府、企业、农民连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人才与资金、技术的有效结合。
石河子垦区以本区域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及市场需要出发,农业产业化建设速度有了明显提升,使本区内多种经合组织得到了均衡发展,区内的多家农业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都比较明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能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一是大力推进棉花、加工番茄、辣椒生产的机械架收,有效地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达到减轻劳动强度;二是农业水利化建设取得新突破;三是农业化学化建设有新发展;四是农业气化在农牧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五是农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
农业技术现代化建设主要是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经济、生产及生物等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对于本地的物质、能量在种植、养殖过程中的投入方法及管理方法进行深入的研讨,把握好生物与自然环境及生产之间的规律与相互联系,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使质量和效益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此为一项投资省、见效快的有效工作成果。
在今后发展中,应继续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相关部门应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提升档次、形成规模。把市场需要作为向导,以先进的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做大做强本地特色农产品,如优质农产品、园艺经济作物、特色农业等这些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生产收入的农产品。此外,相关部门应对节水设备给予一定补助或补贴。此外,还要做到有树木的地方就在管道,达到节水目的,推进新疆石河子垦区绿洲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1]雷振丹,陈子真,李万明.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分析[J].南方农村,2018,34(06):45-48.
[2]贺可,吴世新,杨怡,王丹,张寿雨,尹楠.近40 a新疆土地利用及其绿洲动态变化[J].干旱区地理,2018,41(06):1333-1340.
[3]何文婷.新疆绿洲现代节水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7(18):48.
[4]朱文林.绿洲生态安全视角下新疆兵团农业现代化探索[J].经贸实践,2015(14):24.
[5]孙国军.绿洲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05):316-319+336.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5.11
2016年新疆自治区高校科研基地项目《基于生态经济系统服务功能的新疆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可持续评价研究》(010616C05)。
陈珏(1974- ),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生态经济、国际贸易。
S162
C
2095-1205(2019)05-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