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富川县福利镇红岩村村落特征*

2019-03-19 00:51张晓雯周美杉李佳格韦玉姣
山西建筑 2019年7期
关键词:红岩村孔氏富川

张晓雯 周美杉 李佳格 韦玉姣 吴 杰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1 工程概况

广西贺州市富川县福利镇的红岩村,被列入第一批“广西传统村落名录”,同时也属于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之一。红岩村地处桂湘两省交界处,位于福利镇东北部,与水头屯村、洞池村、毛家村、白竹村同乡,距当地镇政府所在地4 km,距富川县城21 km,驱车30 min即可到达。该村所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农作物种类繁多。所属县城为富川,古称“山国”,也是“中国长寿之乡”,区域内有古民宅、古石墙、牌坊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

该村现有村民约3 000人,共500户,人口大部分为汉族,操西南官话,粤语,七都话和瑶话。红岩村大部是孔子后人,全村崇文尚教,自古人才备出。由于是孔子后裔,又是汉族聚居的村落,红岩村重视村中子弟的教育,祖上修建三层楼高的源政家塾作为传道受业的场所。在红岩村中,各处可见“忠”字,可见其精神风貌的传承。

2 村落格局

红岩村坐落于上园后龙山脚下,村旁是美丽的凤凰山。红岩村依山而建,整体呈南北走向,村前村后凤山与凰山遥相呼应,村外有小溪潺潺。整个村子为“一带六”格局——一条南北方向的古青石道,村内贯穿在6条古青石巷道,周围有古民居分列两旁。村内古民居保存相对完整,解放初开辟的思源古井、历史悠久的古青石巷、装饰繁复的马头飞檐古墙、四方天井民居、坚固的古寨石墙等等,都见证着红岩村悠久民族特色文化传承和古老的历史轨迹,见图1。

红岩村根据巨石围墙分为上围、下围和围屋三部分,其中围屋村被誉为“江南石城”的古寨,古村又叫做“围墙屋”,因整村被这些巨石围墙环绕得名。这些石城虽遭自然和人为不同程度的损毁,残存下来的部分依然雄风犹存。据记载,从中原迁徙到石城的孔姓人家先民,为躲避战乱和匪患,石城为附近山民避乱使用,自元代开始就建筑山寨,至清代咸丰年间便逐渐形成了石城古寨堡。如今孔家人仍有部分留在石城古寨里生活,其余的村民在上围和下围建起了新式的农村自建别墅。

红岩围屋村的古寨独具特色。山寨的外围选择险要处用石头砌有寨墙,寨墙上建有寨门、寨堡、射孔等,形成完备的防御体系。古寨内的生活设施十分完善。古寨方圆约2 km2,呈四方形。古寨四城门全是由经人工加工过的平整的石头墙砌成,城内人行道是用自然石板铺成的青石板路。据村民们介绍,村中的小道几乎都是由几米以上的长条青石板铺设而成,这样的石材十分完整昂贵,由此可见当时村子的雄厚财力。村中山民住房是成块完整的片石砌筑的墙体,冬暖夏凉,见图2。

3 历史沿革

据考,红岩村始祖为孔玄贞,宣德时人。为了躲避战乱和匪患,于明中期从福建迁入了富川。红岩村始建于元代,而形成于明代,主要是汉、瑶民族聚居,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村中现存古建筑多为清代后期、民国初期。同时,红岩村属潇贺古道支线走向途经之地,古往今来处于富川县东北面湘桂互通的上风上水区位,故有富川东大门之美称,见图3。

如今,从富川至湖南江华白芒营镇公路建成通车并穿越村前,让这个古老的村落日益呈现出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后劲。

4 建筑特征

村中公共建筑有孔氏宗祠、源政家塾、红岩小学、新建戏台、学校操场等。村中建筑多数为后清、民国初期修建,多为硬山架檩,砖木结构。祠堂和家塾,是汉族聚落最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在布局中通常延续“左祖右社”的古制,同时祠堂和家塾也是汉族聚落中宣传教化思想的重要场所[1]。在红岩村,祠堂位于村中红岩小学校园内,正是呼应了这一说法。

4.1 孔氏宗祠

位于红岩村中部红岩小学校园内,红岩小学是村中唯一的小学。这里是村里的公共空间,同时也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地方。农忙时节,村民们还会在操场上铺晒谷物。傍晚时分,村民们三三两两来到树荫下休憩和闲聊。一年四季,时光像小溪流水,在红岩村里悠然而过,留下动人又神秘的故事和那些过往岁月的痕迹。

孔氏宗祠建于民国初期,据村民孔氏63代传人——孔令进老人家的介绍,曾经的大门金碧辉煌,装饰繁复,雕刻十分精美,可惜在文革时期被毁。近年来村长走访村中,根据年长村民的记忆绘制了古门楼的景象,计划在近期进行重建,希望能重现孔氏宗祠曾经光荣繁盛的面貌,见图4~图6。

宗族祠堂一般位于聚落的最前列或者中心,以体现出宗祠在整个村落中的地位。孔氏宗祠沿中轴线方向由院落组织两进院落,整体为中轴对称布局。入口一进为门厅,现已不存。

祠堂里供奉的是孔子,红岩村是孔子的后裔,祠堂旁边的墙上记载着整个红岩村孔氏后人的家谱。建筑内部的梁架结构复杂精致,到如今仍然保存完好。

时至今天,许多村民都会在祠堂、家里或者路边敬香、烧炮,以表达对祖先孔子的崇敬之情,并祈求年青一代学业进步。

4.2 民居

传统的汉族民居以院落为中介进行纵横的组合,连接成一个复杂的平面整体以容纳所有族系的成员。而在广西地区,因为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适应南方自然环境的天井式地居建筑。广西的湘赣式建筑分布于与湖南交界的桂东北地区。富川县与湖南省接壤,因此多为湘赣式建筑。在湘赣系民居中,堂是汉族文化的中心,天井院落是整个空间的核心。因为具有调节气候和生活功用,因此民居中的堂与天井庭院是最重要的空间[2]。

红岩村的古民居大多是三开间,进门前设天井和照壁,天井两旁设厢房,硬山搁檩结构,是典型的南方天井式民居。部分考究>的屋顶为硬山顶,山墙面有的饰马头墙或人字形饰翘角。雕刻精美的门上的纹饰已被破坏,但还是能看得出工艺的精湛,也显示出了当年经济实力。

明代进士家宅为两层独栋建筑,无天井,形制简单、功能分割明确,在村中十分普遍。这种类型的民居厅堂居中而房在两侧,厅堂中央供奉神台,堂屋两旁分别为厨房和杂物房,堂屋后面有楼梯间,直通二层。二层布局大多相似,均为中央杂务空间,两侧厢房的布置。近年来村民多外出打工,又因老房子年久失修,大多不住人,房间用来堆积杂物,见图7~图9。

5 结语

红岩村部分无人居住的老房子,经过岁月冲刷之后已严重受损,部分坍塌,但从残墙破瓦中依然能看得出当年房子辉宏的气势。为了保护这些老建筑,现在政府已经出资修复,旨在将富川瑶族建筑“飞檐翘角马头墙,玉题干栏万字窗;三开二进一天井、门当户对顶花祥”的独特模式充分恢复,使之重现当年古村落宏伟壮观的景象[3]。

猜你喜欢
红岩村孔氏富川
杨万里撰并行楷书《故富川居士罗子高行状》
“慢”城富川,脐橙与丰年
孔氏家学
孔氏家风与干部修身
从卖柿子到卖“生态”
——“柿乡”红岩新变
三十年来的孔氏南宗研究
广西恭城红岩村农家旅馆发展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
从红岩村“美丽乡村”创建史探索桂林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富川诗社年会得句
患癌老妻生前“未雨绸缪” 退休老汉被扫地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