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惠谊
孕产期指孕产妇妊娠准备到分娩结束后6周, 是育龄女性特有的生理阶段[1]。目前孕产妇对孕产期的健康知识了解较少, 而加强对孕产妇孕产期的指导工作, 可提高母婴的生存率及减少孕产期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因孕产期孕产妇心理、生理上的变化, 易引发妊娠期高危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等。此外, 易产生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 严重影响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及产后分娩结局。因此, 有必要对孕产期孕产妇予以正确的指导工作, 以促使母婴结局良好。本文对384例孕产期孕产妇予以孕产期系统化保健指导, 使孕产妇的焦虑抑郁症得以缓解,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本社区产科门诊诊治的76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384例。对照组中初产妇230例, 经产妇154例;年龄21~28岁, 平均年龄(25.36±1.35)岁;孕周20~32周, 平均孕周(26.31±2.85)周。研究组中初产妇225例, 经产妇159例;年龄22~30岁, 平均年龄(26.42±1.22)岁;孕周22~36周, 平均孕周(27.12±2.99)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指导, 研究组孕产妇采用系统化孕产期保健指导, 具体内容如下。
1.2.1 孕12+6周前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档案 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手册, 及时了解孕产妇身体状况;若发现孕产妇不良生育史、瘢痕子宫、遗传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精神病、血糖、血压等指标异常, 将此类高危孕产妇列入重点保护对象;定期开展孕产期健康知识宣传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妊娠期生理知识、自我保健及自然分娩等, 重点讲解孕产期保健指导的作用, 引导孕产妇加强对保健指导的意识。此外, 医务人员应加强与孕产妇交流, 详细为孕产妇解答妊娠期特殊症状的原因, 消除孕产妇的紧张忧虑感。
1.2.2 孕中期保健工作 对孕产妇的体重、血压、尿糖及尿蛋白等指标每月进行1次检查;通过孕产妇的腹围、宫高及妊娠图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孕11~13+6周行颈项透明层(NT)检查;妊娠15~20周(最佳检测孕周为16~18周)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中孕期母体血清学筛查;并指导妊娠20~24周行胎儿系统超声筛查, 筛查胎儿的严重畸形;孕24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排除妊娠期糖尿病。正确指导孕产妇营养的饮食结构, 适量补充微量元素。
1.2.3 孕晚期保健工作 教育孕产妇自我监护, 每日对胎儿胎动次数进行记录, 每天早中晚各数1 h, 3次的胎动数相加乘以4就是12 h的胎动数, >30为正常。当胎儿胎动减少或胎动频繁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为孕产妇讲解分娩的整个过程及注意事项;告知自然分娩的好处;指导孕产妇正确的分娩呼吸方法, 如廓清式呼吸、嘻嘻清浅呼吸、喘息呼吸及哈气运动等。
1.2.4 产后保健工作 做好产后访视工作, 宣传产褥期卫生保健知识;产妇出院后定期询问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态、母乳喂养情况, 还检查产妇腹部、外阴及伤口愈合情况, 指导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使用SAS及SDS对孕产妇的焦虑、抑郁进行测量, 评分区间值均为0~60分, 评分越高表示孕产妇焦虑及抑郁情况越严重, 反之则越低[2]。②比较两组孕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孕产妇SAS、SDS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前, 两组孕产妇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孕产妇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SAS、SDS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孕产妇SAS、SDS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84 50.32±2.45 50.06±1.38 53.45±2.45 50.36±2.58研究组 384 50.60±1.78a 45.32±0.56b 53.30±1.57a 46.04±0.15b
2.2 两组孕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 研究组孕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 ±s, ml)
表2 两组孕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 ±s, ml)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产后24 h出血量对照组 384 382.04±26.56研究组 384 251.32±20.31a
妊娠期是女性特殊的生理过程, 孕产妇在妊娠期间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若孕产妇没有正确的知识作为指导, 不仅对孕产妇生命带来威胁, 还危及胎儿的生命健康。为此, 对孕产期孕产妇的指导工作尤为主要, 其中以保健指导为重点。研究组通过对孕产妇施以孕产期系统化保健指导, 建立孕产妇个人健康档案管理, 有利于孕产妇及医务人员了解该孕产妇妊娠期间体内各项生理指标值情况, 并可根据指标值的异常情况予以正确的治疗方法, 使得高危因素风险降低, 从根本上保障母婴的生存质量。此外, 妊娠期孕产妇有正常轻微的不适反应, 造成孕产妇心理上过度的焦虑抑郁, 应多对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 使其身心愉悦, 以利于胎儿在腹中正常发育[3,4]。另一方面, 教导孕产妇分娩过程及注意事项, 可消除孕产妇对分娩的恐惧, 减少孕产妇分娩时精神紧张状态,且教导正确的分娩呼吸方法, 提高了产妇与护理人员的配合度, 从而利于胎儿顺利分娩出来[5]。通过对孕产妇的孕产早期、中期、晚期及产后进行保健指导, 可系统全面性监护孕产妇整个孕产期的安全, 减少了有害因素对母婴的伤害, 改善了妊娠结局, 提高了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存率[6-8]。
本文研究对孕产妇在孕产期保健指导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保健指导干预, 研究组孕产妇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为(251.32±20.31)ml, 少于对照组的(382.04±26.56)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系统化孕产期保健指导孕产妇, 可缓解孕产妇焦虑、抑郁症, 减少产后24 h出血量,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