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生 黄永翔 丁文彬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上肢骨折, 约占成人急诊骨折的17%, 多发于伴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中, 女性多于男性,大多可经非手术治疗的方式痊愈[1-3]。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单纯的石膏固定或夹板固定, 虽操作简便, 但骨折线的对位与复位后的固定往往不甚理想[4]。不同的治疗方法往往决定了患者最终的康复质量, 为此作者对5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应用手术治疗,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中, 男22例, 女28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7.54±10.46)岁;受伤原因:车祸17例, 高处跌落10例, 摔倒21例, 其他2例;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3.15±1.37)d;AO分型:B型22例, C型28例。对照组中, 男24例,女26例;年龄36~58岁, 平均年龄(46.04±10.92)岁;受伤原因:车祸15例, 高处跌落11例, 摔倒22例, 其他2例;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3.04±1.15)d;AO分型:B型24例, C型2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石膏外固定方式治疗。石膏固定前准备好相关物品, 如合并有冠心病等基础疾病需接受麻醉并采取血肿内麻醉的方式。患者平卧于诊疗床上, 明确患者骨折移位情况。医师双手握住患肢鱼际, 拇指并拢置于骨折远端处, 对患肢进行牵引复位, 采用折顶、侧偏、挤压等方式对骨折断端进行复位。复位后应用石膏外固定, 固定后确认肢体末端血运、皮温末梢脉搏正常。1个月后将石膏固定去除,并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
1.2.2 观察组 应用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患者接受全身麻醉, 取平卧位, 患肢外展。取桡骨远端掌侧入路, 起始点位于桡骨茎突近侧6 cm, 沿桡侧屈腕肌表面向远处分离, 经腕横纹弧形直至掌侧, 切口长度约8 cm。于桡侧屈腕肌桡侧向深层次暴露, 将桡侧屈腕肌、拇长屈肌肌腱和正中神经牵向尺侧保护桡动脉。切断旋前方肌, 将桡骨远端暴露并安放钢板。在术者直视下进行骨折的复位, 恢复正常桡骨茎突的长度, 尺偏角和掌倾角, 植入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选择长度合适的锁定加压钢板由掌侧置入桡骨远端, 距桡腕关节面近侧2~3 mm, C臂机下确定复位成功后打入锁定螺钉。止血、冲洗伤口后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患肢活动情况(包括:背伸、掌曲、旋后及旋前活动度);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影像学恢复情况(包括: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桡腕关节面平整度);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功能恢复情况[应用Cartland-Werley 腕关节功能评分[5]评价:优:评分为0~2分;良:评分为3~8分;可:评分为9~12分;差:评分>12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及1年的疼痛VAS评分 , 应用 VAS 评分评估[6], 轻度 :0~3分 , 无疼痛或疼痛感轻;中度:4~6分, 疼痛较重, 影响睡眠但尚可忍受;重度疼痛:疼痛极为剧烈, 难以忍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后1年患肢活动情况对比 术后1年, 观察组患者的背伸、掌曲、旋后及旋前活动度分别为(65.25±11.35)、(64.32±11.40)、(74.29±11.46)、(69.24±12.16)°,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1.64±10.53)、(43.62±9.78)、(43.51±13.59)、(47.22±10.69)°,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年患肢活动情况对比 ( ±s, °)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年患肢活动情况对比 ( ±s, °)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背伸活动度 掌曲活动度 旋后活动度 旋前活动度观察组 50 65.25±11.35a 64.32±11.40a 74.29±11.46a 69.24±12.16a对照组 50 41.64±10.53 43.62±9.78 43.51±13.59 47.22±10.69 t 10.783 9.745 12.243 9.617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1年影像学恢复情况对比 术后1年影像学检查, 观察组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和桡腕关节面平整度分别为 (18.46±4.16)°、(11.35±3.76)°、(1.73±0.54)m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4.53±4.67)°、(8.57±4.05)°、(2.62±0.63)mm,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桡骨高度分别为(10.32±3.12)、(9.28±2.84)mm,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1年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术后1年, 对照组优良率为64.00%, 观察组优良率为84.00%, 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及1年的VAS评分对比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2.10±0.42)、(1.86±0.32)分,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8±0.37)、(2.64±0.3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6个月和1年的VAS评分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年影像学恢复情况对比( ±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年影像学恢复情况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 bP>0.05
组别 例数 尺偏角(°) 掌倾角(°) 桡骨高度(mm) 桡腕关节面平整度(mm)观察组 50 18.46±4.16a 11.35±3.76a 10.32±3.12b 1.73±0.54a对照组 50 14.53±4.67 8.57±4.05 9.28±2.84 2.62±0.63 t 4.443 3.557 1.743 7.584 P<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术后1年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n(%)]
表4 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及1年的VAS评分对比 ( ±s, 分)
表4 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及1年的VAS评分对比 ( ±s, 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 b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1年观察组 50 2.10±0.42a 1.86±0.32a 0.35±0.13b 0.14±0.05b对照组 50 3.68±0.37 2.64±0.35 0.40±0.18 0.13±0.03 t 19.960 11.630 1.592 1.213 P<0.05 <0.05 >0.05 >0.05
骨折患者的治疗重点在于复位, 一旦出现复位不及时或不准确, 常导致患肢的正常运动能力和骨与关节关系受到破坏, 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7]。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是指复位后易再次移位的骨折, 特点是腕部明显疼痛, 活动受限, 是常见的上肢骨折。患者常伴有桡骨的移位、变形及关节面的异常, 对于愈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常用的桡骨骨折固定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有研究显示, 石膏外固定的远期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绝大多数不稳定骨折多存在粉碎情况, 单纯的外固定难以较好的复位并固定。而手术切开内固定可以直视下对骨折进行复位并进行稳妥地固定, 二次位移产生较少。总体来说, 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式更适合骨密度良好的桡骨远端骨折, 对骨密度要求较高, 而石膏外固定的方式对处理后患肢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 术后1年, 观察组患者的背伸、掌曲、旋后及旋前活动度分别为(65.25±11.35)、(64.32±11.40)、(74.29±11.46)、(69.24±12.16)°,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41.64±10.53)、(43.62±9.78)、(43.51±13.59)、(47.22±10.69)°,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 观察组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和桡腕关节面平整度分别为(18.46±4.16)°、(11.35±3.76)°、(1.73±0.54)mm,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14.53±4.67)°、(8.57±4.05)°、(2.62±0.63)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6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2.10±0.42)、(1.86±0.32)分,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8±0.37)、(2.64±0.3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收效良好, 影像学检查体现了其在恢复过程中的优越性。特别注意的是, 老年患者对于术后运动的要求较年轻人普遍较低, 且多伴有骨质疏松或其他基础疾病, 需联合经济条件一同慎重考虑并选择最终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 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更佳, 术后恢复指标更为良好, 改善了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 临床应用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