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处理数据信息越来越便捷,数据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大数据背景之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种新常态,公司治理以及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逐渐发生了变化。基于此,文章针对大数据背景之下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展开了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各公司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公司治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之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公司之间的竞争不断增大,这给公司的生存及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更好地促进公司发展,公司必须加强自身的治理,同时对其资本结构加以动态调整,以进一步促进公司的发展。鉴于此,文章就大数据背景下,对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针对如何进行改善提出几条有效的措施,然后就是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进行了概述,最后针对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了阐述。
一、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经济不断朝着全球化趋势发展,一些规模十分庞大、知名度非常高的公司,在一夜之间宣布破产倒闭或者被收购,例如诺基亚等。这给很多公司敲响了警钟,需引以为戒,加强公司治理。不过现阶段,一些人对于公司治理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有一部分人认为公司治理是一些大公司、跨国公司需要考虑的事情,而像一些小公司、创业公司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公司治理与小公司、创业公司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存在着很多危险性。实际上,无论是大公司、跨国公司亦或者是小公司、创业公司,公司治理都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公司治理更为重要,应从公司创立之初,就将公司治理结构布置好。具体言之,可将公司治理之于一个公司,就好比地基之于一栋楼房,在楼房建设之初,必将先打好地基,如此楼房才能够建设稳固,公司也不例外,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公司创建之初,就应该对公司治理加以重视。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人都碍于情面,在公司创立之处,并不愿意将事情做得太清楚,觉得分的太清有碍情面,往往严重忽视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而恰恰是这些碍于情面,导致公司成功之后出现反目、内乱等事情。此外,由于我国到目前为止与公司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导致公司内部出现矛盾时,难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解决,从而导致公司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内耗之中,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是极大的悲哀。由此可见,公司应该对公司治理加以重视,以更好地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不足
1.股权结构不合理
股权结构对于一个公司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结合大数据背景来看,当前我国很多公司的股权结构设置得并不是非常合理,甚至有些公司股权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一家独大现象,股权太过于集中。如此一来,很有可能造成大股权所有者与小股权所有者之间产生一定的利益冲突,大股权所有者为了获得最佳的利益,而损害小股权所有者利益。这主要是由于大股权所有者对于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使董事会、监事会难以发挥应有的制衡权。除此之外,一些公司的小股权所有者在开展公司监督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而所获得的利益难以支撑其成本投入,因此在实际监督过程中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如此一来,公司治理过程中的约束力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董事與监理结构不科学
一方面,公司董事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且这部分董事占据董事会成员的绝大部分人数,这样董事会的一些决策就会很容易受到股东的影响,导致董事会一些决策难以具有独立性。进而难以实现在公司战略经营、监督等方面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监事会中其成员并非全部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监事会成员是职工代表,但是这部分成员大都会受到公司管理层的制约,从而使得监事会在执行决策时,难以真正行使相应的权利,达到监督的义务与责任。
三、加强公司治理的有效措施
1.优化股权结构
改变公司在股权方面一家独大的现状,避免大股权所有者操控公司利益,对股权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同时,还应该对股权民事诉讼制度进行完善,从而对公司管理者以及各股东形成一定的威慑与监督。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小股权所有者在股东大会中的权益,促进小股权所有者积极参与到公司建设之中,对公司经营管理进行监督。
2.加强权力制衡机制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公司若想得以生存与发展,则必须加强公司权力制衡机制的建设。一方面,应对公司的董事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适当地增加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的占比,从而使董事会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应对公司监事会的权益进行完善,提高监事会的知情权与监督权,避免监事会流于形式。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公司管理层加强管理,从而使公司各方面权利达到平衡,如此方可促进公司治理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为公司营造更大的价值,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可以使相关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公司建设中去,同时通过激励机制还可以有效地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减少管理成本投入,实现公司治理目标,为公司营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最常用的激励机制包括:奖惩制度、薪酬激励、知识激励、荣誉激励等等。
四、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当公司资本结构偏离最优时,则可以通过动态调整的方式,使其逐步达到最优状态,不过由于在实际调整过程之中涉及到调整成本的存在,因此很难快速地将资本结构调整至最优状态。此外,由于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公司治理问题上的水平不高,导致公司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业绩降低,使公司在调整资本结构时所需成本增高。换言之,就是调整成本的增高,势必会影响到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导致公司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够达到最优的资本结构状态。由此可见,由于公司治理存在不足、水平不高,则会造成资本结构调整成本的增加,从而影响到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使公司资本结构不断偏离最优状态。
五、影响资本结构因素
1.行业差异
不同的行业中,公司的资本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一些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相对较高,这些公司很多时候会与财务杠杆相对较低的公司发起价格战、营销战,进而使资金陷入到财务危机之中。除此之外,产品的周期与资本结构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例如在产品成长周期的公司所获得的产品利润相对比较丰厚,财务杠杆相对较低。由此可见,不同的行业、不同产品周期各公司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资本结构实施动态调整,应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公司规模
从理论上来讲,一个公司的规模如果足够大,那么其经营方式也就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一来虽然不一定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但能够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达到经济效益均衡。除此之外,大规模公司还可以进行内部资金的充分调动,从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由此可见,公司的规模与其资本结构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六、进行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原因
1.成本过高
之所以公司要对自身资本结构实時进行动态调整,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公司自身运营过程之中所需的成本过高,也就是在进行资本结构调整之前,其资本结构的加权资本过高,如此一来,会导致公司自身利润下降,如果公司自身为取得更多的利润,则必须动态调整公司自身的资本结构。
2.风险过大
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可以通过负债筹资的方式来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同时也能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利润,不过这种方式会导致公司面临较大的风险。当通过负债筹资使公司面临的风险过大时,那么公司自身很有可能无法承担该风险,如此就有可能导致公司面临破产。公司破产所带来的成本将会直接与负债筹款带来的杠杆效益相互抵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公司需要针对负载筹资实际情况,对公司资本结构进行动态调整。
3.弹性不足
弹性顾名思义就是公司在对资本结构实施动态调整之前,原有的资本结构所具有的灵活性。这其中所指的弹性一般情况下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期限弹性,第二类是转换弹性。这其中,期限弹性主要是指公司在开展负债筹资时,能不能在一定期限内或者是提前收兑;而转换弹性主要是指公司的负债与负债之间、资本与资本之间以及资本与负债之间能不能进行灵活转换。若是一个公司的弹性不足,那么这时该公司的资本结构就比较难进行调整。换言之,也真是由于原有资本结构没有良好的弹性,才必须对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动态调整。由此可见,可以通过一个公司弹性的好与坏,来判定该公司资本结构的好与坏。
七、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
1.存量调整
当一个公司在某一时刻债务资本过高的时候,为了避免负债杠杆过高,可以采取存量的方式对其资本结构进行动态调整,这时候可以通过将债务资本中的一部分进行适当的转换,将其转换为主权资本,采用这种方式实现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同时,还可以通过将一些长期债务进行收兑亦或者是进行提前归还的方式,来筹集与之相匹配的主权资本。除此之外,若是公司在某一时刻,主权资本过高时,同样也可以采取存量的方式对其资本结构进行动态调整,这时可以通过适当地进行减资或者是适当地增加负债资本等的方式,对公司资本结构进行动态调整,以使公司能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增量调整
当一个公司在某一时刻出现债务资本过高时,还可以通过增量的方式,对其资本结构进行动态调整,这是可以通过适当地对公司主权资本进行追加投资,以达到改善公司资本结构的目的。另外,当一个公司在某一时刻出现债务资本过低或者是主权资本过低时,也可以通过采取增量的方式进行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当债务资本过低时,可以适当地增加公司的负债筹资规模,以适当地提高负债比例。而当主权资本过低时,公司可以通过扩大投资的方式进行主权资本筹措,以提高主权资本的比例。
3.减量调整
当一个公司在某一时刻出现主权资本过高时,还可以通过减量的方式进行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这时可以对公司资本进行适当的减少,以降低公司资本所占比例。此外,当公司的债务资本过高时,同样也可以采取减量的方式对公司资本结构进行动态调整,这是一般采取的是税后留存归还债务的方式,这样一来可以适当地减少公司总资产,同时也会降低公司债务所占比例。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背景下,公司治理存在的不足日渐显现,为了促进公司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针对当前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展开分析,从而得出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根据,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本结构调整,促使公司实现最优价值,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志刚.负债水平、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J].会计之友,2018(17).
[2]蔡菊娥.论公司融资成本对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J].全国流通经济,2019(16).
[3]徐向艺,张虹霓,房林林,张磊.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以我国A股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4]张琦.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01).
[5]吴敏谊,朱秋白.中小公司管理者风险偏好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6]李维安,孟乾坤,李惠.从治理指数看上市公司治理质量:如何突破行政经济型治理模式的制约[J].清华金融评论,2019(09).
作者简介:陈海军(1966.04- ),男,汉族,籍贯:江苏省盐城市,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现代企业成本理论和方法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