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提升

2019-03-18 11:50黄桂梅
中文信息 2019年2期
关键词:法治素养领导干部提升

黄桂梅

摘 要: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问题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各大会议上一直强调,领导干部在推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责任,要发挥模范作用,在法治素养方面要有更严格的要求。

关键词:领导干部 法治素养 提升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1

一、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重要性

新时代领导干部必备的法治素养应当包括应有的法律知识、法治意识和法治实践能力。领导干部作为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其法治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依法治国的进程,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1.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领导干部提升法治素养

领导干部作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力军,提升法治素养,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才能在改革中做到于法有据,使改革不偏离法治的轨道,从而使国家治理体系更加有效运转。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领导干部提升法治素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面对新征程新目标新要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重考驗,普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因素。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更加扎实地推进法治建设,努力在全国工作的各个方面实现法治,为中国法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领导干部提升法治素养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障,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领导干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理应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因此领导干部具有法治意识、法治信仰、法治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一些领导干部在法治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认知不够,缺乏全面性系统性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推进,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基本的法律知识特别是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从总体上看,很多是停留在表面上。有些领导干部只专于部门法,对宪法、民法和刑法知识等比较陌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

2.法治意识淡薄,缺乏坚定的法治信仰

法治意识是法治观念和思维的总合,是依法行事的意识,也是构成是法治社会中法治国家的精神内涵。人们欠缺法治意识和法治意识淡薄,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就很难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法治”,从根本上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让“法治”根植于公众的内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精神基础。

三、领导干部提升法治素养的路径

领导干部作为特殊的群体,其法治素养的提升,要有针对性的路径:

第一、领导干部要尊法学法,应强化教育培训

法律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培养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在拥有必要的法律知识储存基础上,建立正确的法治思想,确立坚定的法治信念。

第二、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应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领导干部带头守法着力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要做到两个方面:

一要牢记法律红线不逾越、底线不可碰。领导干部要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做到: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把对法律的敬畏、对法治的信仰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谨记不可逾越法律红线、不可触碰法律底线。

二是要认真对待监督。在很大程度上而言,权衡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是如何处理监督,他们是否能够自觉接受法律监督,以及能否根据法律规定自觉地接受特殊监督、社会监督、政党监督和公民监督以外在监督促进内在遵守法律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实践。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起关键作用的主要包括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既有高度内在一致性,又有高度互补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得到有效加强。今年,随着监察委员会的建立,国家监察法的实施,对党内监督覆盖不到或不适用于执行党的纪律的公职人员,现在可以通过监察委员会依法实施监察,真正实现把权力都关进制度笼子。

第三、领导干部要落实用法,应坚持常态化法治实践

领导干部学法不是为学而学,提高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其目标和归宿,为此,必须在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法律运用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真正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检验法治实践能力水平,巩固法治学习培训成果。

习总书记曾经提出,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应该包括能否依法办事,能否遵守法律等法治考核要素。所以,作为党委和政府要将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干部考察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适应法治社会要求和不同层级特点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在选人用人上,优先培养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真正让具有法律背景的人员作为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成为规范,对领导干部法律思维的培养形成积极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而对于那些习惯于人治思维,有法不依、滥用职权、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但不能提拔重用,还要依法问责追责。

第四、领导干部要提升素养,还应改善法治环境

法治环境和法治素养是辩证互动的关系。法治素养与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是一种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提高了,法治思维增强了,自然会促进法治方式的运用;法治的运用越来越有效,自然会改善法治环境。而法治环境改善了,法治氛围形成了,法治制度完善了,又会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公权力执掌者提升法治能力,发挥法治的良性循环互动作用。所以,要加强外部环境的建设,从而影响和促进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提升。

一是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以新时代法治文化的力量,去培育法治信念。”用好现代化手段传播法治文化,用足文艺作品潜移默化渗透的优势,诠释好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创造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工作和舆论环境。

二是完善守法诚信、违法失信奖戒机制。促进全社会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力就有义务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让尊法守法变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探索和自觉行为,为培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提供制度动力和有力保障。

三是坚持德法相融。综合运用教育引导、文化熏陶、舆论宣传、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形式,把道德建设纳入法治建设各个方面,提倡契约精神,增强规则意识,弘扬公序良俗,引导全体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守法,以良好的道德行为维护法律权威。

参考文献

[1]梅黎明.切实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6).

[2]张娟.浅析提升基层干部法治素养的对策[J].法制博览, 2015,(22).

猜你喜欢
法治素养领导干部提升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