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柏
摘 要:小学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有结合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才能够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本文以小学数学学习特点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教学 影响 小学数学 学习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1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未来数学学习和全面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小学数学教师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顾虑,将教学与数学学习特点结合到一起,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进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有力基础。
一、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
1.数学学科特点
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特征的学科[1],学生只有具备良好平的思维习惯和逻辑推理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积累量比较薄弱,因此,小学数学教育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科特点进行针对性、有效的数学教学工作。
2.学生特点
相对于更高教育阶段的学生,小学生年纪由于年纪比较小,还没有很好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小學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
3.教学特点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教学的三大要素,想要更好的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就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3.1教学内容特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存在大量空间、形态、数量变化的规律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增加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关注,及时掌握小学生数学知识实际掌握情况,确保教学辅导工作的有效性,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帮助小学生丰富数学知结构,让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
3.2教学方法特点。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求职精神和探索精神,重点着力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知识,将教学过程转换称一种体验过程,掌握各种数学知识的传授能力和有效方式,保证小学数学学习的良好适用性。
3.3教学过程特点。小学数学知识时由浅及深层递进性连贯在一起的,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有系统的教学规划、科学的教学体系[2],将小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融合,完善教学网络,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由浅及深的学习会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意识
小学生在学习多元化小学数学知识中需要灵活运用多元化的学习形式,其中,数学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引者,要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加强对小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意识的培养。比如,甘肃省秦安县千户学区永乐小学地处于乾安县西部半山区,经济发展相对于城市较为落后,学校教学资源也不够完善。许多小学数学教师都没有经受过专业数学教学培训和思想教育培训,导致教学观念存在滞后的现象,基于此背景,秦安县当地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要增加对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备,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思想教育,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让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游戏哦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数学的主动学习,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并且可以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圆形》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指着自己的眼睛设置这样的教学问题“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老师的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眼睛得到圆形这一回答,在学生对圆形这一形状有一定概念后,教师继续问“谁能告诉老师,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圆形的呢?”,这一问题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深思,主动从身边事物和记忆中探寻圆形的物体,切实提高了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接下来圆形知识学习的兴趣的动力。
2.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应用当地有利的教学资源,让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提高教学可视性[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概括,帮助学生形成完成的知识结构,在讲解抽象性数学问题时,积极设置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记忆,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勇敢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思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学习能力。
例如,千户学区永乐小学的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大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分类和整理》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美丽的校园里,让学生对视线中的花草树木自主进行分类,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按照大树的颜色给大树分了三类”,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按照花朵的大小给花朵分成了两类”......,这种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分类训练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分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哪个类别中的数量最大,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能够有效整理自己的分类,切实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符合学生实际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案和学习任务,提高教学针对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自己适合的数学教学中得到显著提升,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数学基础较差、数学基础普通、数学基础较强三个层次,在教学中指导基础差层次学生掌握教材基础数学知识,培养数学学习能力;指导基础普通层次学生将教学内容应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上,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指导基础较层次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举一反三,创新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数学。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有着重大影响,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数学水平,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蒋鹏.结合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实施有效教学[J].速读(下旬),2018(3):245.
[2]唐艳婷.探究小学数学学生的学习特点[J].中外交流,2018(11):96-97.
[3]蒋萍.利用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开展积极教学[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6(3):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