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更值得警惕的,恐怕是这种“学术妖风”的上行下效
社会学教授梁莹的很多论文都凭空消失了。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上,这位教授的个人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原来,在过去几年里,她的这些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删除了: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在内的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现在都已检索不到任何她的中文论文。至于论文消失原因,这位教授的说法是,她的学生嫌弃自己早年发表的中文论文水平比较低,所以便主动联系数据库公司撤稿。然而,媒体调查发现,这位教授要求数据库删掉的论文当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问题。
而另一面,年仅39岁的梁莹,长期以来都是“杰出学术人才”的人设,201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2017年入选中组部“万人拔尖青年人才”,“几乎拿到了所有她那个年龄文科教授能够拿到的头衔”。然而,与其丰富的科研成果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学生们所反映的“极不端正的教学态度”。
作为学者,学术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论文则是自己学术生命之所依。涉嫌抄袭,论文可以删,可严重的学术污点又怎么可能掩耳盗铃般抹掉?不过,荒唐可笑的背后隐藏着沉重的话题。从报道看,梁莹的学术论文涉嫌抄袭,性质严重而手段低劣,但是,诸如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学术荣誉评选等层层把关为什么不能阻止梁莹在骗取学术荣誉的大道上一路高歌猛进?学术共同体的作用为什么在很多时候形同虚设?梁莹事件自然是一个特例。但一个梁莹暴露一个学校的校风问题,更是整个学界存在的学风问题。
媒体评点:科学家们谈论科学精神时一直强调要对“不好的”动刀子,让它们无处遁形,才是对“好的”最大的鼓励和尊重。如今看来,这条原则对整个学界同样适用——只有淘汰那些违背学术原则捞取功名的人,扎扎实实做学问的人才有出头之日。(《科技日报》)
话题拓展:学术伦理;科学精神;浮躁的“学术妖风”;急功近利的学术价值观;警醒与反思……
(資料来源:《中国青年报》《钱江晚报》《新京报》、红网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