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运用

2019-03-18 11:53潘乃烨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传统中职德育课堂以灌输知识为主,而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则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理解德育知識。本文主要阐述中职德育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本质及实施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同时以实践案例为例,总结运用效果和启示。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程 信息化课堂教学 “依法纳税”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68-02

随着“互联网+”的触角深入到各行各业,信息化手段在教育领域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极大地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向。而作为中职教育来说,德育课程向来被认为是中职生行为习惯和品德养成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传统德育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本身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学习习惯不好的中职生在养成教育中显得更单薄、更浮于表面,因而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它贴合时代发展,创新式的互动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使德育教学发挥新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德育知识,具备德育素养。笔者从中职德育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本质和实施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入手,以“依法纳税”为例,对中职德育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进行了实践运用尝试。

一、中职德育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本质

德育课程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质,又承担着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社会经济、道德法制、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任务,它与专业课、传统基础文化课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培养思辨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笔者认为中职德育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德育课老师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和信息资源平台,把微课、FLASH、纪录片、新闻载体、图像、声音、数据资料、真实案例等引进德育课堂,让资源和事实说话,老师做“导演”,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情境下更好地承担“主演”的角色,主动自主探究,实现个人职业素养、人生旅途的提升和创造。

二、中职德育课程实施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德育课的特性需要实施信息化课堂教学

中职德育课程是一门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法律、哲学、心理、职业规划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特性决定了在德育课堂上需要进行信息化教学,通过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学习平台,让各种知识融合的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的新鲜感与兴趣度,并在老师的相关情景设置下主导课堂,表达观点继而提升自我。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实施信息化课堂教学

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需要我们德育课教师也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改革中的新型德育课堂中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利用泛雅、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平台,构建信息化的环境,获取微课、视频、FLASH等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课前、课中、课前的自主学习,以此培养学生对相关德育理念的兴趣,也提高教师掌控德育课堂的能力和素养。

3.学生学习现状需要实施信息化课堂教学

在现如今的中职德育课堂中,呈现出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厌恶情绪,他们普遍认为枯燥乏味,同时对于信息的分辨能力较弱,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本身的文化基础差以及德育课堂形式单一、缺乏新鲜感导致的。基于这样的现状,在德育课堂中加入信息化技术的元素,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从而规避现如今德育课堂的弱点。

三、中职德育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践运用

在中职德育课堂实施信息化教学的精髓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顶层设计,继而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方案实施课堂教学。

下面笔者以“依法纳税”的教学内容为例,谈谈中职德育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践运用。

1.教学设计特色

笔者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让自主、高效课堂成为可能,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潜能。

(1)选取税收题材更贴近生活,同时贯彻十九大精神,帮助学生参与当代经济生活,更符合德育课的本质,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今后的职业生涯。

(2)布置学生课前活动,尤其是分小组进行课前准备,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在活动预热的前提下,课堂成为了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教师扮演的是纠错改正、提炼总结的角色,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课堂,融入知识本身,通过投票、计算、讨论、配音、分享、思维导图制作等现场活动使税收知识深入学生内心,激发学生自觉纳税意识,树立正确的纳税权利义务观,实现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

(3)借助学生专业优势进行课程设计,借助课堂投屏展示实现直观学习,借助信息化手段和学习平台解决了传统教学无法克服的难题,使学生能更迅速地掌握理解经济知识,继而培养纳税意识,使德育课真正“活”起来,由枯燥的理论知识向鲜活的感性认知转变,沉淀、提炼后真正地进入学生的内心与思想,起到培养和影响学生行为的作用。

2.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笔者选用的是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政治与社会》(2014年6月第3版)第一单元第3课第二框题的内容。税收和我们每个公民密切相关,税收问题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较之前一框题“个人收入与分配”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德育课改革“贴近生活”、“帮助学生参与当代经济生活”理念的要求,同时更是党的十九大精神渗透德育课的体现。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①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了解税收的含义、特征和种类,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和纳税方法,理解税收的作用和我国税收的根本性质;b.技能目标:能借助公式计算个人所得税,对违反税法的行为做出正确判断,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维护合法权益;c.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以诚信纳税为荣,以违反税法为耻的观念,在纳税问题上形成正确的权利义务观。②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为在纳税问题上形成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3)学情分析

笔者的教学对象是2016级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二年级),他们处在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期,理性思考能力不足,看问题容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又由于自主意识的逐渐成熟,他们更乐于接受自己或同伴探究的结果。对于税收问题他们并不陌生,通过生活经历他们能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常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因素,但是通过生活经历获得的认知往往存在不少模糊、片面地方,由于本课中的一些教学内容直接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联系,他们有探究的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3.教学过程的设计

(1)教学环节

本节课共有三个环节:个人纳税面面观(学新知,了解税收)、个人所得税(学技能)、确立纳税人意识(树意识)。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课前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学习相关知识,老师发放小组任务;课中各小组分享任务,老师借用场外资源提炼升华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内容;课后结合本专业计算机特征,请学生制作今年全国税收宣传月的主题FLASH宣传片,上传平台评比,优秀者获得去当地税务机关做志愿者的实践机会。

(2)师生课堂互动设计

老师设置疑问“是否愿意纳税”,学生通过超星平台进行现场投票,并利用投屏设备现场得出结果。学生分4小组分别分享和汇报课前准备的学习任务,根据每小组同学的汇报,老师点评总结并指出和纠正错误之处,同时与学生一起合作归纳知识点,在这过程中学生分小组充分运用开放网络环境下的超星学习通平台和APP软件进行辅助深入学习。老师根据课前学生提出是否纳税的疑问,在课程中后段设置提问“此时此刻的感受”,请学生分享,与课初呼应,并设置微影片观看和学生帮助环节,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转变和升华,从而实现了情感目标。

(3)信息化手段的选择与应用

a.课前老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放置相关学习视频、微课和知识点,根据预习提前发布准备任务,每小组1个任务。b.学生通过现场学习通平台投票是否纳税以开启本课内容,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IPAD上使用个税管家APP,根据指令点击,一步一步得出个税,快速且方便。c.教师创设情境并以视频形式呈现,学生根据视频讨论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讨论完毕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学习通平台。d.课前小组学生(计算机专业)在动画编程课上集体制作FLASH小动画半成品(违反税法四现象),请学生现场播放动画并配音,总结四现象。

4.学习自我检视

老师指导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全部内容,在IPAD上利用思维导图APP做出知识框架然后提交学习通平台,之后请提交最快的小组上台展示总结,以此评价并检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中职德育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运用的效果和启示

1.效果

通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践运用,笔者发现这比以往传统课堂氛围要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提高了,并且曾对本节课教学方式满意度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在线调查,结果显示,88%的学生很喜欢这种信息化的方式, 82%的学生能够理解掌握课堂内容。

2.启示

(1)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中职德育课堂中起到一个穿针引线、锦上添花的作用,整个德育课程的改革仍要以教学内容本身为基准,学生为主导,在充分熟悉教学大纲,了解学情之后,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且精心的设计,同时在设计的每个环节和关键点恰当好处地使用信息化手段,比如手机、IPAD、微课、学习通平台、图像、声像、FLASH等,同时配合其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教学重难点得到顺利解决。

(2)在中职德育课程中实施信息化课堂教学,这对于德育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需要老师们不断地通过相关培训和自我学习,与时俱进地了解适合于教学所用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跟上时代潮流,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钟志賢.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梁俊.中职学校德育课信息化教学的特征与价值意蕴探微[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4):73-75.

[3]范金秋.职业中专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教师,2012(16):62-63.

作者简介:

潘乃烨,女,中共党员,讲师职称,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德育教师,2018年江苏省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三等奖,2018年学校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