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香 钱新杰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教育信息化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教育改革推动,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开创,多样化人才培养及技术技能传承等都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提升存在的问题,阐述培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构建具体模式,提出有效的培养措施与合理化建议,从而达到有效提高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职院校教师 模式 提升
一、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养成与提升的意义
教育部于2012年3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必须给予重视,明确了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进行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在硬件构建与资源的建设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教育信息化的重心是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没有一批掌握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教师而仅靠硬件与资源的投入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
职业教育关乎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教育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加快职业院校的数字化、信息化的进程,要完善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培训体系。这也表明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离不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越来越多,但在培训的过程中,主讲教师多为高校教师,对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认识不深入,培训轻实践重理论,模式较单一,针对性与层次性不强,时效性不够,对学校的差异重视不够,培训内容与现实脱节,而参与培训的高职教师培训目的带有功利性,再加上培训内容相对较短,这些都对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效果产生了制约。随着教学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与行政工作更加依赖借助信息技术来落实与开展,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的突显,要求也更高,因此开展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研究就迫在眉睫。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各国政府在加快信息建设的过程中,都特别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如美国各界为了支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优化整合资源,把学区与大学合作,根据教师的培训申请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教师培训经费与投资。建立多发合作等。新加坡在MIT教育信息规划中,也要求全国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并将此培训作为评聘教师资格的重要标准。我国也对此培训工作高等重视,特别是2013年底教育部启动的“提升工程”,充分体现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支持。
三、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提升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够,资源利用率低
很多高职院校都投入重金采购了一些信息技术新设备和相应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时间等建立了部分课程的在线共享资源和在线开发学习平台,但高职院校教师,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非信息类专业的教师普遍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多配备一个PPT课件进行教学,信息化教学意识不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低下,新设备利用率极低。在进行课程开展的时候也没有去合理利用在线共享资源和在线开发学习平台,导致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能力参差不齐
因专业、年龄、地域等不同,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异较大,经济发展较好、年龄较轻和计算机类专业相关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高,在教学中应用也较好,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域偏远、年龄较大非信息类专业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低。这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较低的教师,能够基本掌握日常备课、上课用的办公软件的基本应用,而对于办公软件中较为复杂的应用,比如公式计算、动画制作等明显掌握不够。对于一些配置复杂、容量较大、操作性要求较高的专业信息化软件利用率更低。
(三)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提升培训不够
高校师资培训中,专门针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提升而开展的培训较少,而参与培训的高职教师培训目的普遍带有功利性,培训内容一般都只有一周左右,时间较短,培训主讲教师多为高校教师,对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认识不深入,对参培高职教师知识结构了解不够,对参培高职教师接受能力与实际需求不清楚,培训内容轻实践重理论,培训内容与现实脱节,无法突出重点,模式较单一,针对性与层次性不强,时效性不够,培训完成后连续性跟踪较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提升。
四、养成与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合理化建议
(一)加大宣传推广,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针对翻转课堂、网络学习空間、专递课堂、在线开放课程等不同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试点组建若干个区域、学校联盟,探索形成一批成熟的、可推广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各地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加快推广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大宣传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让高职院校教师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教学开展的推动作用。自觉响应国家、学校的号召,重视、支持信息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个人引领与示范作用,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在每一次课堂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实现高职院校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普遍提升。
(二)健全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明确培训目标,确保培训质量
健全培训机制是高职院校教师有效培训的基础,要在主管领导的组织下,整合各级力量,建立完善的培训业务组织、培训专家团队组织、督导组织等,从而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培训内容与模式的选取上,要充分考虑不同高职院校的地域差异,充分了解各参培教师的知识结构、参培目的,合理选择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各参培教师在学科课程开展中渗透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从课程计划的设置到课程考核全过程,充分整合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并把现场集中面授、现场教学观摩等正规化学习,通过在线共享资源、开发资源等网络环境的自主化学习以及通过小组讨论、微信群等社交网络的社会化学习培训模式融为一体,加大培训后续追踪,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培训质量与效果。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社会、培训组织、高职院校、教师、学生等通力合作,不懈努力,才能确保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开展中广泛深入应用,才能确保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培养,从而推动国家信息化、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教技厅〔2017〕2号.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702/t20170221_296857.html
[2]刘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远程培训有效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7).
[3]张玲.论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5,(9).
作者简介:胡桂香(1981-),女,汉族,广西桂林人,软件工程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单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钱新杰(1981-),男,汉族,安徽宿州人,软件工程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软件技术、信息技术,单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电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