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川 陈晨 马晓玲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4-152-01
全麻术后超过2h,患者意识仍未恢复,即为苏醒延迟[1]。心脏外科手术后苏醒延迟较多见[2],本文总结我院一例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直视成形术术后苏醒延迟的唤醒护理。主要回顾患者苏醒延迟阶段的护理方面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根据生命体征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完善临床護理常规,提高护理质量。
1病例介绍
1.1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69岁,因 “反复活动后胸闷心悸3年余”入院,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
1.2辅助检查
1.2.1心超示:左房增大(左房前后径46mm),右房正常高值;二尖瓣瓣膜增厚,后瓣瓣缘略卷缩,重度反流;主动脉瓣稍增厚,少量反流;三尖瓣稍增厚,中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明显减退,右室舒张功能减退。
1.2.2冠脉CT示:冠状动脉右优势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段(第8段)节段性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左、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斑块及狭窄,左心房增大,二尖瓣稍增厚。
1.3诊疗经过
患者于2018.6.14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直视成形术,术中体外循环转流2次,时间分别为158分钟和532分钟,因术中心肌组织水肿明显,血压不稳,故延迟关胸,于次日凌晨02:00返回ICU。于2018.6.18全麻下行心外开胸探查引流术,手术顺利,术后返回ICU。术后均予SERVO-S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模式为PRVC(压力调控容量控制),强心、利尿、抗感染及保肝、护胃,冰帽及输注依达拉奉等药物保护大脑,定期复查动脉血气、电解质,防治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患者全麻后一直处于全麻未醒状态,于 2018.6.20呼唤患者时有睁眼反应,经神经内科会诊评估患者意识为意识模糊。2018.6.22呼唤患者可点头示意,评估患者意识为清醒。患者清醒后调节呼吸机参数行脱机训练,于2018.6.24下午14:00顺利拔出气管插管,使用无创呼吸机行序贯治疗,以减少心脏做功及改善氧合。2018.7.8停用无创呼吸机,予鼻塞+面罩吸氧,于当日晚上21:00停止面罩吸氧,予鼻塞吸氧,持续予强心、利尿、抗感染、抗凝、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患者在ICU治疗28天,病情平稳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在病房治疗39天后治愈出院。
2苏醒延迟的唤醒护理:
2.1亲情疗法:我们每天会定时播放患者家属的录音,或者播放患者以前和家人在一起的聊天语音和视频,经常向患者讲解目前家人的近况。
2.2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和综合唤醒治疗[3]。
2.2.1视觉:通过在非常接近患者的环境中放置明亮的图片、熟悉的照片等来进行视觉和记忆力催醒治疗,播放患者术前喜欢的电视节目进行视觉刺激。
2.2.2听觉:患者虽然无意识,但是对听觉刺激是有反应的,通过音乐和电视进行听觉催醒治疗。我们在时间、声调和内容上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与患者交谈她感兴趣的话题有助于听觉催醒和刺激记忆力。
音乐疗法:时间及频次的选择--按照中国人的作息时间习惯,播放音乐时间选定在08:00、12:00、17:00、19:00;音乐曲目的选择以患者平时喜欢的为主(通过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如《花好月圆》、《小背篓》、《外婆桥》、《摇篮曲》等。音乐风格上午以欢快轻松的音乐为主,下午以舒缓婉转的音乐为主。音量保持在40dB左右[4]。
2.2.3味觉:在保证气管插管安全的情况下,使用强有力的酸甜苦辣物质进行味觉刺激。
2.2.4触觉:通过患者被动与物体的触摸刺激,并与其沟通告知所触摸的是什么物体。
2.2.5被动运动:通过被动运动保持关节的灵活性,防止过节畸形、肌肉萎缩、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等,为唤醒后的康复打好基础,又可以通过运动牵拉,刺激神经系统,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修复。
2.2.6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奥拉西坦、醒脑静等药物。
3小结
全身麻醉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病手术,由于麻醉、手术、体外循环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全麻苏醒延迟或神经系统受损。我们通过采取以上唤醒护理的措施和药物治疗,该例患者于手术后第八日完全恢复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吕凤莉,心血管病患者麻醉后苏醒延迟的紧急处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杂志,2014,2(16):194-195
[2]宋辛叶,栾永,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8,16(3):165-169
[3]谢欣珂,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84-85
[4]张乃旭,63例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及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1):34
[5]王玉英,孙军菊,周树丽,等,唤醒护理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6,1(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