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韦应龙(1975-01);男;壮族;云南富宁人;副主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3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选患者使用腔内隔绝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次所选患者中共29例(96.7%)成功置入覆膜支架,1例患者由于降主动脉迂曲导致未成功置入覆膜支架,手术过程中放置1个覆膜支架的有26例,放置2个覆膜支架的患者有3例。结论:使用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腔内隔绝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4-105-02
主动脉夹层瘤作为动脉扩张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起病较急,治疗效果欠佳,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腔内隔绝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治疗效果明确,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优点,应用广泛[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观察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以下是本次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3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选患者使用腔内隔绝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所选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分布在40-72岁之间,平均年龄(57.38±4.74)岁,病程时间为3d-1.5年,平均病程时间为(0.58±0.22)年。患者入院时,合并高血压16例,合并冠心病10例,联合瓣膜病2例,主动脉夹层瘤急性期患者1例。所选患者均经临床确定诊断,并采用CT或MRI血管造影及心脏彩超检查确定诊断。进行影像学检查扫描时,对第二胸椎至双侧髂内外动脉分叉处以下进行观察,尤其是夹层破口位置、直径、范围,真腔与假腔关系以及腹腔各分支受累情况进行细致观察[2]。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取所选患者及家属同意,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例如肿瘤等);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的;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既往参加过类似研究的[3]。
1.2方法
手术过程中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行监视,通过Seldinger技术对患者左肱动脉进行穿刺,放置6F猪尾导管进行多角度胸主动脉造影,并对左锁骨下动脉(LSA)开口平面主动脉直径、破口位置以及大小以及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范围,近端是否出现夹层,以及夹层范围进行测量,对股动脉进行穿刺。使用0.035′超滑导丝及6F猪尾导管置入升主动脉,分别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以及降主动脉位置进行造影,对真腔中的数据及导管位置进行确定,肝素化之后,放置0.035′超硬导丝,将股动脉周径1/2做切开处理,沿导丝放置人腔隔绝系统,确定导管标记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平齐,将患者收缩压控制在60-80mmHg,并缓慢释放覆膜支架。立即进行造影,在其过程中出现内漏,使用28-35mm球囊进行扩张,经过左肱动脉造影,密切监察支架情况。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静脉或者口服降压药物,对凝血功能进行复查,对双侧足背动脉、左桡动脉搏动情况进行观察。使用广谱抗生素,并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手术完成后1周、3个月、半年、1年进行CTA复查,对主动脉支架情况进行了解。
1.3统计学标准
分析工具选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现;计数资料比较用x±s检验,以%的形式表现。比较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本次所选患者中共29例(96.7%)成功置入覆膜支架,1例患者由于降主动脉迂曲导致未成功置入覆膜支架,手术过程中放置1个覆膜支架的有26例,放置2个覆膜支架的患者有3例。在对手术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电话随访中,共有3例患者死亡,余患者体健。
3讨论
主动脉夾层受到多种原因影响,导致出现主动脉内膜破裂,高压血流从破口处进入主动脉壁内外膜形成夹层,并沿血管长轴方向产生夹层病变,出现动脉破裂,增加患者致死率[4]。且主动脉夹层起病较急,影响患者发病因素具有多样性,预后较差,病死率高。传统治疗方法通过外科开胸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且术后死亡率高。而腔内隔绝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治疗时放置覆膜支架,封闭主动脉夹层真腔第一破口,避免主动脉内高速、高压血流出现在主动脉夹层假腔,降低主动脉夹层内压力,防止血栓形成,避免动脉瘤出现破裂,并缓解主动脉夹层假腔对真腔的压迫,恢复主动脉真腔血流[5]。本次研究发现,本次所选患者中共29例(96.7%)成功置入覆膜支架,1例患者由于降主动脉迂曲导致未成功置入覆膜支架,在对手术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电话随访中,共有3例患者死亡。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症处理。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严格筛查,尽量避免高龄患者及血压高且控制不平稳患者以及合并多种原发病患者,会降低手术质量,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术后采用抗生素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症治疗,保证手术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证明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使用腔内隔绝术进行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使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及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明山,池一凡,牛兆倬,侯文明,生伟.腔内隔绝术抢救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一例[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4,21(3):427.
[2]李义,李建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35(S1):49-52.
[3]李国杰,张尧鑫.西宁地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5例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3,43(1):4-6.
[4]王燕.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58-1860.
[5]张绪平,杜艳霞,田长叶,张勇,梁家立,郑小舟,张波.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2,2(3):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