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摘 要:档案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档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健全自身的经济体系,信息技术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充满了无限机遇的“互联网+”时代也悄然拉开序幕。为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引入网络技术势在必行,革新化建设也成为了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本文将由“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方式入手,探究档案管理在现代的发展情况,以期通过这些研究为后续的档案管理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方式;分析
“互联网+”时代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和信息化成为了当前势不可挡的网络潮流。当前政府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档案管理也应当进行创新,引入高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智慧社会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者要顺应当前的发展潮流,积极创新,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电子化和数字化发展,从而更好的满足新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
1 “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的特征
1.1 档案管理的完整性要求更高
档案管理工作涵盖了多个不同的环节,而“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相较以往而言拥有了更强的完整性。换言之即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只需要借助网络系统即可完善档案资料、获取档案资料。同时网络技术的引入对于提升档案管理流程的完整性以及处理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问题都有极大的帮助。
1.2 档案管理存储介质日益多元化
“互联网+”时代同档案管理工作的紧密结合,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推动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发展。互联网能够激活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发展,实现档案信息和公共信息服务有机结合。让档案管理能够同其他行业和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整合效率。“互联网+”时代实现了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丰富了档案管理形式,利用数据库系统整理档案信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的同时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 “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意识性薄弱
档案意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但是由我国当前的档案管理发展现状来看,档案意识仍旧是较为薄弱的。“互联网+”模式属于新型管理模式,管理层应当要扭转自身的管理理念,提高档案意识,进而更好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否则无法充分发挥“互联
网+”管理模式的优势。
2.2 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不完善
“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模式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但是我国当前的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较为低下,具体原因如下:1)基层单位人员配置忽视人员的业务素质,薪资待遇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范围,且培训机会较少,无法督促职工提升自我能力,所以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也难以推进。2)大量的兼职人员参与档案管理工作,此类兼职人员普遍没有相应的业务能力,缺乏完善的岗前培训,因此很多管理人员自己对档案管理工作都是一知半解,更遑论高效有序的开展工作。此外,专职管理人员中也存在管理思想较为落后、工作能力不强等问题,难以操作现代化设备,档案管理的“互联网+”模式也难以得到贯彻落实,无法满足当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需求。
2.3 基础设备薄弱
当前,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时代。然而当我们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其所配备的相关的基础设备无法满足要求。落后的硬件设施也直接对档案管理的顺利进行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保证基础设备的有效性才能够满足如今这一时代对档案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在经费方面增加投入,然而社会上的绝大部分单位或者是政府都存在经费紧张的状态,这也直接导致基础设备老旧,无法得到妥善的应用。档案在存放的过程当中要将位置固定下来,切不能随意摆放,免得出现与“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格格不入的局面。
3 “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方式
3.1 不断的推进人才培养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之下,档案管理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显得更加重要,其直接推进了一场巨大的技术变革。所以,要把档案管理工作做到位,就必须要发挥人才的作用,通过系统化这一种方式来对档案管理人才进行培养,才能够真正满足系统对人才的要求。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只有人们的意识形态出现改变,才会在档案管理方面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在这一过程当中,针对于知识体系还应该予以不断改良与革新,从而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档案管理人才在培养的这一过程当中,还应该把理论与实践这二者结合到一起,特别是在知识培训这一环节,更是要将其与实践结合到一起,从而真正培育出一批优秀的人才。
3.2 完善档案信息素质教育
档案信息素质与实际档案的完整性存在极大的关联,二者联系极为紧密。针对于这一特性,在开展实际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也必须要多加留心,切不可有任何怠慢之处。事实上,员工的信息素质会对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基于此,在员工工作层面的信息素质修养方面还应该予以规范化处理。在这一过程当中,员工對档案的主体性意识必须要树立起来,并针对于实际情况予以意识性教育,由此增加员工的档案信息保密处理意识。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提升员工处理档案的熟练程度,在档案传播的这一过程当中务必要做到严谨与踏实,切不可出现一丝一毫的浮躁情绪。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档案管理员工。
3.3 制定合理的标准
现代化档案工作的核心是对计算机的应用以及对网络技术的全方位掌握,因此,网络技术的掌握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方式的革新来说有着较为重要的建设性意义,因此需要以科学化的手段来对相关的档案管理执行标准有一个较为细致的规划。而与此同时,这一规划性体系的构建也能够间接提升相关电子系统的实际运算速率,进而使相应的工作环节得到较为细致化地简化,而这对于相对而言无明显操作规律的档案管理环节来说,就显得尤为关键。因为计算机是无法进行具体管理控制的,即便可以,因运算程序的复杂也不会有很高的效率。只有加快档案现代化管理,实现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才能适应越来越快的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
4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已经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时代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和信息化成为了当前势不可挡的网络潮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性基础工作也应当进行创新,为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引入网络技术势在必行,革新化建设也成为了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广大档案管理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将新技术、新思路应用到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中,进而进一步提升并完善相应的档案体系的构建,推动我国的档案事业不断发展与进步,从而更好的满足新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衡.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兰台世界,2013(32):90-91.
[2]王懿巍.论述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能力[J].黑龙江史志,2014(13).
[3]范桂红.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档案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探析[J].档案管理,2016(3):48-49.
[4]陈福珍.试析网络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28).
[5]徐丽伟.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时期档案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学技术创新,2016(24):16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