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柏坡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19-03-18 11:44李聪科
卷宗 2019年4期
关键词:西柏坡毛主席中华民族

李聪科

摘 要:西柏坡精神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奋斗历程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大转折时期所培育形成的精神风尚,其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深厚的文化背景。本研究就对西柏坡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时期,将“两个敢于”、“两个务必”、“两个坚持”以及“两个善于”作为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只对中国共产党人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以及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传统精神。本研究就对西柏坡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分析。

1 西柏坡精神与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和突出了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用。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自强不息也成为了民族文化精神最为重要的标识,同时也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涵。国家民族在近代历史上可以说是经历了内忧外患,当政者并没有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指引民众走出困境,反倒是因为一己阶级的利益,签约了诸多有辱国家尊严的不平等条约,使民族精神沦丧到难以复加的境地。在中华民族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崛然而起,扭转民族精神沦亡的态势用自己的力量激起国人团结抗敌的热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在经历艰苦卓绝的奋斗之后,在革命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民族复兴方面远远超越前人成就。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进行了秉承,通过自身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复兴。

西柏坡时期,我党从农村打到城市,已然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解放战争的战略目标正朝着和平建国的伟大目标转移。在西柏坡时期,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共产党的胜利越来越明显。在这个时候,蒋介石政权也受到一部分中小资產阶级的响应,担心彻底的革命会对自身的利益受到影响,所以一心反对彻底消灭国民党。还有一些人认为“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对蒋介石政权的幻想与妥协心理可见一斑,认为中国共产党不应该对国民党穷追猛打,应该留给其一席之地。于1948年12月30日,毛主席在新华社播发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意在告知并号召全国人民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应该在通往胜利的道路上小心谨慎,避免被将要达到的胜利模糊了前进的方向,要不骄不躁一步一个脚印的砥砺前行。同时,在七届二中全会中,毛主席还指出中国革命之伟大,革命的道路尚且漫长,革命工作是伟大的,需要让全党清楚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始终坚守艰苦奋斗的作风。不管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应该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之心,居安思危,杜绝出现丝毫的懈怠或者自满。要知道一个国家需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支撑,以此实现国泰民安。

2 西柏坡精神与谦虚谨慎的民族精神

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行为作风。中国文化有史以来都强调要以德服人,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在为人在世要学习地道的厚重沉毅,用深厚的德行来承载以及发育万物,这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国文化声明之所以能名扬海外,依仗的是无以复加的优良传统文化以及尊道重德的优良德行。中华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谦逊之礼无以伦比,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对这一优良传统进行直接的继承以及发扬光大,共产党之所以能从星星之火壮大到燎原之势,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道德修持是息息相关的。

在西柏坡时期,毛主席就意识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并且多次对这一问题进行强调。中共中央在1949年3月23日从西柏坡出发,一路历经唐县 — 保定 — 涿州,到达北京。毛主席将这一革命战线成为进京赶考,强调共产党那个的军队应该接受历史的考验,只有考试合格之后才能留在北平,做一支坚强有力且受人尊崇的执政党,如若不合格则要重返到革命的起点。 在面对这一考验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执政活动之前就树立起了良好的赶考精神,这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表现。中国共产党在此时是小心的、谨慎的,但也是惶恐的,所以必须具备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毛主席所提出的“进京赶考”是一种忧虑的体现,也是一种丝毫不敢放松的赶考精神,这种精神使永远不能抛弃的,也是要永远牢记发扬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这一要求,对自律性不引起重视,与群众所思所想想脱离了,沉浸在个人的欲望之中,这次考验就不会取得好成绩,还会打击到党的事业发展。自改革开放一来,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以及物质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经济体制也成功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在这一体制的转换过程中,难免会在某个范围之内出现拜金主义,使得奢华享乐之风在社会上悄然蔓延,这就难免使得一些党员干部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作为执政党,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态势,会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造成某种影响,所以,毛主席提出的“赶考精神”就应该当作一种优良传统传承下来。

3 总结

如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光辉的成就,其源于我国优良的民族文化。不管是战争年代的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见过之后的雷锋精神、九八抗洪精神,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应该对西柏坡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切实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并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摒弃,对自己的政治理念进行重新选择和过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若甲.西柏坡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4):55-57.

[2]郭强.西柏坡精神:燕赵红色文化的现代意蕴[J].河北学刊,2017,32(6):209-212.

[3]刘柳.浅谈西柏坡统战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1):36-39.

[4]冯石岗,李政.西柏坡红廉文化解析--基于物质、制度与精神三个层面[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18(5):145-148.

[5]冯石岗,李政,商植桐等.我党对西柏坡红廉文化的继承与发扬[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6,(4):52-55.

猜你喜欢
西柏坡毛主席中华民族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西柏坡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风雨西柏坡行
走进西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