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理论对小学生美术写生教学的启示

2019-03-18 11:57蒯卓胤
新课程·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六大解放写生

蒯卓胤

摘 要: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指出: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中,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身体,使他们能动;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能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尽兴地“玩”,尽情地画。这一思想从根本上解放儿童,让他们说出对现实世界的精彩理解,创造出五彩斑斓、个性十足的儿童画,做一名有思想、有情感的小画家。

关键词:六大解放;写生;有思想;有情感

一、前言

从事美术教学以来,我时常在写生作业中发现儿童自己对于生命个体的独到感受及带有强烈个人情感色彩的美术语言,从而形成的具有儿童最本真、最原始、最纯粹、最纯朴、美感的画面。但是,这些画面时隐时现,稍纵即逝。我想,这是纯属于儿童心灵的痕迹,是儿童艺术中最珍贵的地方。

这些儿童所创造的个体面貌,是以未经逻辑整理和文化沉淀的意象形式所呈现,富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1]”的情趣。它是儿童在各个阶段思想与精神的直接体现,朴素得直击心灵,纯粹得引人入胜,是“由美入真”的深刻感悟,更是探入生命跃动的核心所在。由此可见,发现这些珍贵的画面,读懂这些强烈的情感语言,是解放学生创造性和创新力的第一步,也是小学美术精神之所在。

二、写生与“六大解放”的联系

小学阶段的美术,在技法学习方面,一般以临摹为主要学习方法,注重习百家而夯基础。然而一味地摹写,儿童思想则会被束缚,进而是套公式般的生搬硬抄,无论从构图到人物形象都“有迹可循”。更有甚者,若是将他的“资料一概没收”后,他竟然無从下手。此时,若在课堂上设置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写生活动,通过互动交流,激发其潜在能力,既能帮助儿童克服绘画表现的程式化问题,还是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清代四僧之一的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也”[2],也就是绘画创作离不开写生。他认为创作时应该多观多思,多磨多练,才能迸发创作的灵感,绘画意境才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作品当中。懂得“搜奇峰”是讲明写生的重要性,多“打草图”是要多下苦功,写生和苦功相结合,画乃大成。

这与陶行知的“六大解放”[3]思想,即“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二、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三、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四、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五、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学生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们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让他们有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填满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十分契合。

儿童在写生中,一是解放感官,通过看、闻、问、听、摸等多种形式对物质本体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观察与了解。

二是解放头脑与双手,进行独立思考与理解后,完成对其的绘写。这种绘写有时并不完全针对其外形,有时儿童会加上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情感倾向,而正是这一点可以作为激发创造的突破口。

三是解放空间与时间,写生活动是一种不设时空限制的活动,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这种最大程度上的自由更利于儿童发现个人兴趣点,从而激发绘画热情,培养儿童的艺术感知度。

米开朗琪罗[4]说过“画家作画不是使用手而是使用脑”。达·芬奇[5]有句话也表明这个态度“大天才的心灵最活跃的创造,是当他们在外表上最不起劲做工作的时候。”由此,儿童通过这般“解放式”的写生,可以不断积累带有个人思想情感印记的素材,从而在脑海与心灵中形成一个独立且具有个性化的素材库。个人素材库的形成,可以为儿童后续的创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是创新的源动力。这也是我提出“做一名有思想、有情感的小画家”的根本依据。

三、“六大解放”在实际写生中的运用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生写生教学呢?我结合课堂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写生教学实践。

(一)“解放”让兴趣激发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7]这一点对于儿童来讲更为重要。通过“六大解放”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激发儿童潜在的兴趣点。儿童对艺术的学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才会产生强烈表现的欲望。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所学才能够灵活地运用,激发艺术潜能。

例如,人美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介绍我喜欢的玩具”这一课。上课前,我布置学生从家里带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来。上课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看、摸、闻等观察方法,说出自己玩具的各方面特点:比较玩具质地坚硬还是柔软,如何用线条来表现这种不同?玩具的形状、颜色各有什么不同,如何用手边的工具来表现出它们的特点?我还特意安排了一个互相交流的环节,给学生一个主动观察、比较的机会与空间,让写生课更加生动活泼。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带着个人兴趣点积极地去观察,去体验,去表现。兴趣的激发才能更有效地释放创作能力,创作的作品就会丰富多彩。

(二)“解放”从观察开始

人美版一年级下册中的“花的世界”,这是我给一年级学生安排的第一次写生课程。我将校园中随手可见的花卉搬进课堂中,先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凭着直觉去自我表现,近似于去实践“模仿自然”[8],结果,我发现,在写生的初级阶段,儿童普遍会出现感觉自己画得不像,或者觉得自己的画面没有整体感而丧失写生学习的信心。如果进一步深入挖掘出这些问题的原因,会发现有些是由于急于动笔,写生之前没有认真观察、分析写生对象,有些则是没有抓住写生对象的本质特征,没有分清主次关系,因此容易被局部的细节所吸引。针对以上一些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六大解放”教育理念,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察方法。

1.三维立体式的观察

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层次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视觉感受和艺术审美。有些物体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去观察,还能发现神秘、幽默、夸张等特殊效果。正如但丁[9]所说,艺术不仅是“东方蓝宝石的好颜色”(视觉的印象),而是有触觉、有温度的印象,正如少女腮上的晕,少年人体肤的温暖,利刃的锋,果子的新鲜香甜。

在写生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我们所写生的对象与我们只是相对的静止,而不是绝对的静止。例如,在“文具的写生”中,我便指导学生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耐下性、静下心去观察一组文具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逐步加深对被写对象之间的了解,提高画面组织意识。

2.整体与局部的联系

如果将三维立体式的观察看作是扫描素材,那么接下来便进入到了大脑分析阶段。经过了第一步的搜集,下一步我们所要培养学生的便是如何将扫描搜集的碎片整理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例如,在人美版五年级下册“我的书包”一课中,我首先指导学生要总结被写对象也就是一组书包之间的整体之间的遮挡、疏密关系,和局部的造型、纹理关系。通过这样一个分析过程,使学生理解被写对象的组织关系,从而为绘画奠定良好的基础。

3.主体与客体的区分

莫里哀[10]《贵人迷》中那位哲学教师说:“每逢我们开口说话,我们就在作散文。”我们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有一点画家、音乐家、诗人的特质,只是有些人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用心表现出来,而这些人通常被我们敬称为艺术家。

我认为,在教授时应该明确绘画与摄影的本质区别,绘画的画面是经过大脑处理的,是带有主观思想和情感态度的。尤其在写生时更应明确这一点。写生需要我们在一组复杂的被写对象中找到自己所认定的侧重点,即对其中主体进行细致精心的绘写,而对其他客体可进行省略等艺术处理,一切以突出主体为第一要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练习,学生的写生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并且有效地缩短或避免了绘画的“兴趣抑制期”。通过多次写生训练,学生也积累了多种观察方式,进一步理解被写对象的结构,逐步减少了记忆画像的依赖性。

(三)解放使作业百变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写生课教学便是运用绘画语言进行的创作活动。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想象力和创作力,引导他们写生后,进行再加工再创作,创作出具有自己独到思想、独特风格、独特情感的作品,让写生课延展为创作课。

1.黑白艺术

黑白装饰画是绘画表达的一种方式。儿童进行黑白装饰画练习与探索,可以提高他们的基本造型能力,如观察与表现能力、组织与分析能力、画面的归纳与概括能力以及营造画面韵律和节奏的能力。

在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中,学生首先凭借写生,绘写出物象轮廓的起伏变化,然后用黑白装饰绘画风格刻画内部细节,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调整画面的疏密节奏和黑白灰关系,让画面形成节奏美感。

2.材料艺术

在教学活动中,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试验不同的绘画材料、绘画工具和表现手法,去表现不同的事物。学生被新材料、新方法产生的特殊效果激发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指引学生进行写生再创作,效果十分显著。

在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箱板上的新发现”中,学生首先在纸箱板上进行了同学之间的动作写生,用概括的美术语言表现了人物的节奏变化与前后空间;用水粉颜料来表现浓烈的色彩对比;最后,用撕贴的形式表现出箱板的特殊肌理效果,所绘制的作品稚拙却又不失趣味。

从写生到创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一个不断发展创造的过程,只有不断探究、不断创造,才能将儿童的艺术推向前进。

四、艺术本质是解放

正如克罗齐[11]所说:“艺术有解放和净化的作用,艺术的特性是心灵的活动。”我将其理解为:艺术本身便是解放的代名词,因为它征服了被动性!写生作为艺术学习的一项基本活动,是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通道。在剥离事物的美和真实的过程中,儿童可以融进自己的审美、想象以及创造……

以上便是我关于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理论对小学生美术写生教学的一些认知。最后,我想说在儿童写生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基本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还要注意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因素,要给予儿童充分尊重及表现的自由,增强绘画兴趣及自主性,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有思想、有情感的小画家。

参考文献:

克罗齐.美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4-01.

注釋:

[1]语出自齐白石,意思是说绘画作品不能不逼真,画什么东西不像什么东西,这是对观者的欺骗。但又不能拘泥于物象外在的形象,而应该抓住物象特有的内在本质,发挥艺术想象,或突出或夸张,融入作者的情趣思考,体现于不同其他特象的独有特点。

[2]《苦瓜和尚画语录·山川》:“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

[3]陶行知针对传统教育形式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4]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

[5]达芬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生物学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他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

[6]语出自《论语·雍也》。

[7]语出自爱因斯坦著:《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版,第144页。

[8]“模仿自然”是欧洲美学思想中很古老的一个信条,它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9]但丁·阿利基耶里(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13世纪末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

[10]莫里哀(Moliere1622—1673):法国最伟大的喜剧家。这里所引的故事见《贵人迷》一部喜剧。剧中主角茹尔丹先生有了钱,想充绅士,请一位哲学教师教他读书,那位哲学教师告诉他说话就是作散文,他大为惊讶,说自己作了四十年的散文还不知道(见该剧第二幕第四景)。

[11]贝奈戴托·克罗齐是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有时也被认为是政治家。他在哲学、历史学、历史学方法论、美学领域颇有著作,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自由主义者。

猜你喜欢
六大解放写生
写生与美术教学
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快乐游戏
解放天性 快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