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海富 刘东海 刘坤
摘要: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程化的协同治理,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主体、参与主体、核心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采取信任与尊重、承认治理资格与权能地位、依法治教与完善制度等形式,是提升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协同治理;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9-0014-02
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其却多呈现目的不明确、计划性不强、主体参与性较差等问题[1],导致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远离学生、远离生活、远离实际,逐渐失去其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全面提升的应有之义。围绕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这一主题,学者们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已有的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如何取得更好的成效,还有较大研究空间。本文借鉴课程理论以及协同治理理论构建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协同治理模型,基于现代治理理论研究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的主体模式,探索构建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模型,旨在发挥多元主体合力育人作用,避免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设计“活动过度”的倾向,提高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实效性。
一、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的协同治理模型建构
将现代治理理论引入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研究,是一种新的理论尝试,对充分调动高校各方形成育人合力、规范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活动质量与效果颇具价值。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是一个持续、动态、开放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学校行政部门、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生工作队伍、学生个体及其组织化等多元主体。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型主体构成及运行机制说明如下。
1.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主导主体。在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协同治理模型中,学校行政部门是主导力量,掌握对资源的权威分配权,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观念与制度两个层面:(1)观念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核,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要义。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的即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班人。对此,学校行政部门必须保证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2)制度层面。治理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参与多中心化的治理。在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治理中,学校行政部门就是一个制定规则、完善机制、保证多元主体持续良性互动的机构。
2.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参与主体。(1)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化参与。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的重要主体之一就是教师,只有拥有高水平教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课外思想政治真正成为第一课堂教育的有效延伸。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将课外活动形式内容设计和专业课知识传授融为一体,使大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最终做到知行统一。(2)学生工作队伍适度而有效的参与。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队伍是学生管理、服务的骨干力量,是连接学校行政部门与学生的枢纽。他们在此协同治理模型中的作用有二:①调研、整理、分析学生课外思想政治的需求和形式;②根据调研需求情况,组织专业教师、个体学生等参与课外思想政治的设计。
3.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核心主体。学生是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核心主体,其主体形式主要体现为个体学生及其组织化形式。(1)个体学生的直接参与。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长期以来作为教育的受体,被动地承受着来自学校、教师的规训。在协同治理模型中,个体学生是最重要的主体,只有其主体地位的彰显与强化,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课外思想政治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2)学生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载体作用。他们是学生组织化形式的典型代表,是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的实践载体和运行平台,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课外思想政治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持久力,对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的实质性推进起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协同治理的实践机制
在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协同治理模型中,学校行政部门、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生及其多种组织化形式在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范良序互动,达成主体间的正和博弈,进而实现善治。
1.共同的目標与价值观是主体间良序互动的观念基础。治理的本质即在于主体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是由参与者共同的目标支撑的”[2]。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多元主体之间在地位、利益、思维逻辑、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同一个场域中协调运作难免产生摩擦甚至冲突。维系多元主体相互间的协调互动关系与统一行动的纽带当然地落到了“共同的目标”上。共同的价值观在更微观层面上构成了多元主体间互动关系的观念基础。具体到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这一特定的治理领域,多元主体间要达到良序互动,必须具有相对更为统一的共同价值观。这对多元主体提出了更高要求,各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应表现出“无条件的建设性”[3],即不管其他各方做什么,自身都应抱有建设性态度,尽最大努力争取合作的结果。
2.相互信任与尊重是主体间良序互动的伦理支撑。由人与人相互间的信任与尊重而产生的便利自身行动的社会资源便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对人类的交往与互动具有重要影响,多元主体在互动中可以依赖社会资本这一共同基础,从事不同的互动行为或集体行动,社会资本越多,共同行动的助力就越大,行动效率便越高。多元主体间的相互信任与尊重能使社会资本存量大大增加,进而使得主体间的互动更为顺畅、趋于良序,是主体间良序互动的伦理支撑。
3.相互承认的治理资格与权能地位是主体间良序互动的前提。互动发生在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主体之间,互动得以生成、存在的前提是多元主体的存在及相互间对彼此主体地位的承认。多元主体进行互动的前提是相互间对彼此治理资格与权能地位的承认,唯此,协同治理模型才是主体完整的,才具备互动的基本平台与条件。学校行政部门、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课教师、个体学生及其组织化形式等多元主体相互间对彼此主体资格与权能地位的承认与认可是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多元主体间达致良序互动的前提。
4.依法治教精神的张扬与制度体系的完善是主体间良序互动的保障。文化伦理层面的培育仰赖于治理文化的成长、发达与法治精神特别是依法治教精神的培养,而机制规范层面的勘定则需要制度体系的完善。在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宏观教育生态下,建构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的协同治理模型,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效果,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协同治理模型中,主导主体、参与主体、核心主体之间基于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相互信任与尊重、相互承认的治理资格与权能地位、依法治教精神的张扬与制度体系的完善等形成主体间的良序互动,从而实现学校行政部门等多元主体对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课程化的善治。
参考文献:
[1]赵刚,朱红根,刘小春.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长效激励机制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154-156.
[2]孔繁斌.公共性的再生产: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机制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Fisher,R.,Brown,S.Getting together:Building a relationship that gets to yes.Boston: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