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春阳 文枫 周桂芳 张宏敏
[摘 要] 基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土资源管理行业发展需求,加快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文章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分析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从“五个对接”系统地阐述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与重点,以期为河南城建学院培养土地资源管理创新型、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依据,为其他高校同类专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产教融合;土地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2-0076-02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牵动计划,明确了包括“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内的“三个坚持、两个服务”(“三个坚持”即坚持适应需求、面向人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两个服务”即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目标定位。《行动计划》等国家文件的先后出台,体现出本科职业教育鲜明的产教融合优势与特色,为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指明了方向,即践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教育供给侧的产业符合度和社会满意度。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学生的个性,学生参与度较低,这种教学模式窄化了师生的互动空间,阻礙了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难以适应产教融合背景下社会为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分析其现行教学模式的弊端,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学模式改革导向。
一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从教学主体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仍是以课堂授课教学为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地“学”。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看,学生参与课堂设计的程度较低,即使有一些课外实习环节,但这些实习大多以参观、实验性学习为主,少有将课堂搬进工厂、企业现场授课的。一线技术人员、行业企业专家等参与本科生授课的比例偏低。从课程内容看,与职业发展实际衔接不紧密,个别课程内容存在陈旧、交叉、重复等现象。有些教师的授课内容一成不变,与行业发展实际脱节。从教学考核看,仍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难以有效评价学生工程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总体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现行的教学不能很好地满足“产教融合”需求,或者说是“非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二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重点
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产教融合”的概念和要求。“产”指的是产业,是指在社会专业分工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部门或行业;“教”指的是教育;“融合”就是融入、合作,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教一体、校企互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向现代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随着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工程化、规范化的推进以及国家地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工程技术与管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土地行业对具备新技术开展土地规划、监测、评价、综合整治等人才需求。因此,亟须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一是有助于地方院校转型发展。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可以摆脱土地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培养目标趋同等弊端,通过合理定位,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拓展专业的发展空间。二是满足土地行业用人需要。现在的土地行业已不再是只依据统计数据来进行资源清查和管理,行业需要具有较强技术技能的专业人才,以满足土地行业以项目化形式实施的政策趋势。
1 专业设置与职业分类的对接
建立专业设置与职业分类紧密衔接和动态调整机制,以优化专业体系和专业结构。2017年6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新分类中将“79 土地管理业”作为独立的行业新增为行业大类,纳入“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门类。土地管理业大类下,包括土地整治服务、土地调查评估服务、土地登记服务、土地登记代理服务、其他土地管理服务5项中类经济活动。在新的行业分类,为学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技能培养指明了方向。
2 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的对接
在课程的设置上,应与职业分类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对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设置课程时,要清楚国土行政管理部门、国土行业企业和具体的工程就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在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基础上,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当然,在设置课程时,并不是所有的任务都面面俱到,根据学科背景和师资力量,以某一种或几种业务为主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如河南城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挥学校测绘学科、地理信息科学的优势,充分利用专业课教师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在课程设置上以工程技术类和信息技术类课程为主,突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大了土地整治工程学、水土保持学、土地复垦学、地籍测量等课程的学时和实践教学比重,加大学生解决土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机制,按照生产工作逻辑编排设计课程序列,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要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就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包括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专业能力。具体做法:实施以“行动导向”为教学方法的“项目化”教学,以适应国土行业呈现以项目化形式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趋向。为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十三五”期间的重大工程进行了安排部署,如城乡土地价格调查监测与土地资产动态核算监管工程,这项目的实施就要求专业教师在讲授“不动产估价”课程时,要详细讲解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格评估方法和调查监测方法、不同权属农用地的评估方法和调查监测、征收价格和流转价格监测、城乡统一的土地价格监测体系等,并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实际工程以增强学生地价评估、调查及监测的专业技能。
4 毕业证书与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河南城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正在探索实践“职业资格认证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试图建立毕业证书和行业资格证书“双證贯通”的认定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纳入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多获得专业证书,如获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的学生,可以认定为英语学分,达到一定水平的,可以直接免修英语课程;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也可认定为计算机课程学分。
5 考核方法与企业评价的对接
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的反馈,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考核方法应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让企业参与评价,同时增加实践操作性项目的考核,如不动产估计技能、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预算技能、土地利用规划预测等,客观有效运用企业的评价结果,以真正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教学评价模式。
随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深度推进,也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如校企之间的供求矛盾、企业运行模式与学校教学模式的符合度偏差、教师教学能力与企业工程实践需求矛盾等。因此,为加快推进产教教学模式,为国家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土地资源管理教学与工程实践、生产一线无缝对接,需要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学校、企业、政府之间职责划分的矛盾;二是解决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中教学质量评价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设置等存在的问题。总之,加快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现行教学模式刻不容缓,也正当其时。
参考文献:
[1]刘姝.浅谈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J].职业,2015(5):26.
[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技校数控实训课中的探索与研究—以黄岩工业技工学校为例[J].职业,2018(4):29-30.
[3]杨凤敏,刘印璇.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9(4):29-32.
[4]刘友荣,项桂娥,王建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5):64-68.
[5]李晓琳,陈爱梅.参与式教学法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4):48-51.
[6]黄凌翔,罗培升,李雪梅,等.城建类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以天津城建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4):32-37.
(责任编辑:姜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