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惠愉
摘 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孔子学院、孔子课堂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同时,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愈加显现,尤其与“信仰”相关的“文化差异”更为突出。西方宗教信仰就是“信仰”,而中国宗教信仰普遍存在,却尊崇儒家思想为中华民族精神内核!这导致对外汉语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阐述清楚二者本质差异,形成教学难题。文章旨在通过对中国信仰起源、中国真正的信仰、中国与西方信仰差异的探讨,阐明中国真正的信仰是儒家思想,与西方宗教信仰不同,帮助对外汉语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解释有关中国“信仰”问题。
关键词:宗教;宗教信仰;西方宗教信仰;中国信仰;儒家思想
中国迎来了一个经济飞跃发展的新时代,随之而来的便是文化的繁荣。中外文化交流中,孔子学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由此可见,对外汉语教育在向外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将会越来越重要。
近些年来,本人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育的学习者与实践者,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不止一次遇到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教学困难,其中最大的困扰,莫过于“信仰”的问题。在西方人看来,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些宗教信仰就是他们的“民族信仰”与“国家信仰”。而在中国,虽然庙宇、道观等香火鼎盛,但是,中国人却不以“宗教信仰”为“信仰”,这让西方人难以理解。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释,西方人就会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事实上,中国人自然知道自己有信仰,只不过不是宗教信仰罢了。不仅如此,中国宗教信仰与西方宗教信仰的状态与形式也根本不同。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一、“信仰”的起源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神农氏尝百草”“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上古神话,无不传达一个道理:天是可以被人战胜的。天上出现十个太阳,灼烧大地,致使民不聊生,人族后羿为解救众生,与天对抗而射日;江河堤坝失修,洪水泛滥成灾,危害百姓,人族大禹运用自己的智慧,对抗水患……太阳可以被人类射下来,大海可以被填平……只要锲而不舍,人类的力量可以撼动神灵之力。从神话中可以窥视中华民族本源认知中,人类才是自身命运的主宰者,而非神。
因此,中国这片土地上,衍生出对“人”的崇拜,其中“祖先”崇拜最具代表性。据甲骨文中的记载,在殷商人看来,为了防止逝者制造灾祸,需要活着的人用奉献的方式取悦自己的“祖先”,祈求祖先祝福。《说文解字》中“祭”字解释与此相符:“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礼记·祭法》中说:“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从资料可以看出,虞氏所祖、所宗的人,是以功德为标准,而非血缘,更不是以“神灵”为对象。自从“禹”实行“家天下”之后,周朝“祖文王而宗武王”,中国祖先崇拜的传统已经开始。
中国信仰从神话时代至今,都侧重于“人”,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人不仅可以知晓天意,而且可以代替天,成为被崇拜的对象。故而,不管“儒释道”是何种内涵,都以“天人合一”为根本。
二、真正的“信仰”
那么這种“人”为尊的信念,仅仅体现于“祖先崇拜”吗?当然不是!中国真正的信仰以人文形式出现,影响中国文化千年,从衣食住行,家庭社会,宇宙天下……无一不受它指引,那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又称为“儒教”或“儒学”,它是由孔子创立,而后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后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影响中国千年。先秦时代,中国出现“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道、墨、法四家成为四大主要流派,其中“儒墨”并称显学。汉朝在汉武帝之前,崇尚道家思想,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用儒家思想作为其统治思想。在儒家思想指导之下,建立了中国社会完善的道德体系。以“仁”为核心、“大一统”的政治观念……以及儒家所提倡的“德治”“人治”“礼治”成为中国千百年来奉行的规则。
“儒学”盛行之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孔庙,人们纷纷来祭拜孔子。当人们焚香叩拜孔子之时,有些人说“儒学就是中国的宗教”,诸如此类的认知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误解。因为但凡宗教,必然有它所信奉的神明,而儒学没有神明,亦没有超自然的教义作为其教化的象征。这时又有人会说,“儒学具有与宗教相似的仪式,儒学是类宗教的存在”。这是对儒家思想的又一误解!“儒学”兴起于巫教盛行的时代,那个时代,祭天以及一系列祭祀活动已经出现;中国本土道教与外来佛教进入中国,儒学作为宗教影响于政治统治,并形成一种社会制度,它本身不可避免地吸收了许多“宗教因素”。因此,儒学有“类宗教仪式”,只能说明中国特有的社会环境赋予了儒学一些“宗教气质”,它仅体现在仪式上有一些“类似宗教仪式”的形式存在,但是止步于此,仅此而已。
儒学在一个人们相信鬼神无所不在的社会中发挥一种指导学说的作用,在中国特有的社会环境中,信仰天命,宽容卜筮,与阴阳五行理论密切相连,强调祭祀与祖先崇拜是实行社会控制的基本手段……这些都反映了“儒家学说基本取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儒学与中国社会完全融合一体,儒家思想建构了中国的社会意识,并且处于支配地位,才促使中国既不存在一个势力强大的僧侣集团,也没有像西方一样无休止对抗政教。因此,中国的信仰一直是儒家思想与其伦理规范,并非宗教神学。
三、中国宗教信仰与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
中国真正的信仰是“儒家思想”,但是中国社会存在宗教信仰。几乎每个角落都有寺院、祠堂、神坛……纵使当今社会,四大佛教名山依然香火鼎盛,朝拜者千千万万……中国宗教信仰的存在,仍导致西方长期的误解。西方人无法理解,中国宗教信仰与西方宗教信仰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中国没有形成类似西方一样的宗教体制?为什么中国不把宗教推崇至与儒家思想比肩的地位,促使“宗教信仰”成为“民族信仰”?更有趣的是,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代表胡适都认可“中国是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中国人是个不迷信宗教的民族”。
对于这一现象,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一书中给出了东西方“宗教信仰”的解释。他提出宗教的两种存在方式:“制度性宗教”与“弥漫性宗教”。“制度性宗教”是借助独立的概念、仪式和结构,使得宗教具有一种独立的社会制度的属性。首先,它有独立的神学观或宇宙观;其次,它是由系统性的象征(神、灵魂和他们的形象)和仪式组成的独立信仰体系;第三,它是由专业神职人员组成的组织,帮助阐释神学观念,并主持仪式。“弥漫性宗教”则是指拥有神学理念、崇拜对象及信仰者,能十分容易地渗透进一种或者多种的世俗制度之中,从而成为世俗的制度观念、仪式和结构的一部分。
从杨庆堃对宗教的两种释义中可以进行区别:西方的宗教(如基督教)属于“制度性宗教”,因此在西方会出现国家政治会与宗教结合,以宗教教义来指导国家政治运作。中世纪时,欧洲的基督教从单纯的宗教意识形态逐渐实行“政教合一”,教会把“哲学”“政治”“法律”置于“神学”的控制之下。与西方“制度性宗教”不同,中国的宗教属于“弥散性宗教”。中国还存在着专业术士与巫师等民间的宗教与教派团体,这种零散性与弥散性,决定了任何制度性宗教想要融入中国社会,必须与这些弥散性宗教融合,相互依赖,共生发展,互为表里。
因此,中国宗教形态呈现“弥散性”特点,而西方宗教形态呈现“制度性”特点,中国宗教与西方宗教根本不同。同时,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形成宽容的宗教环境,促使中国宗教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宗教信仰成为一种理念以及个人信仰,与儒家思想作为民族信仰有本质区别。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信仰的对策
通过以上解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需要将“诠释信仰”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中,“传道、受业、解惑”,以化解关于“信仰”的文化差异。
首先,对外汉语工作者需要树立强大而有力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文化自信是前提,同时要坚持自身文化认知,不以西方对宗教信仰的定位来衡量本国宗教。其次,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例如,中国最大的春祭节日——清明节,扫墓祭祖是基本习俗。坟前祭奠先人,表达尊重怀念之情,彰显儒家思想中“孝道”内涵。第三,“中华才艺”也是中国“信仰”的传承之物。例如,中国书法融入了“思维、观念、精神”,讲究线条均衡,分割和谐,一笔一画互相牵制。王羲之的书法含蓄清逸,柔中带刚,洒脱自在,这与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的思想一致,且肯定了事物的多样性,兼容并包,达到了“和”的理想境界。除此之外,还有中国国画、剪纸等工艺才艺。正是“儒家思想”独特深厚的精神内涵,使得“中华才艺”称为中华民族之独响,成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
五、结语
本文为对中国信仰源起、中国信仰以及中西方“宗教信仰”差异的研究。从上古神话溯源,“儒学”出世,中国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基于中西方宗教信仰差异,以杨庆堃对宗教的分类,将中国宗教归入“弥散性宗教”,西方宗教归类“制度性宗教”,以此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对中国“信仰”问题的对策。通过此文,以期帮助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应对教育教学中关于“信仰”“宗教信仰”等问题,弘扬中华文明。
参考文献:
[1]许倬云.许倬云观世变[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
[3]許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5]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