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婷 方雅楠
【摘要】提升文化消费质量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此,我们应不断扩大居民文化消费,提升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水平,构建完善的文化消费市场监管体系,优化文化企业的营商环境,让人民群众享受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关键词】文化消费 文化服务 文化事业 【中国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精神素养的重要标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只有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只有全面深化文化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改革,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推动文化消费升级,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提升文化消费质量,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稳步前行。文化消费是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产生的精神性消费,属于更高层次的消费形态,产业附加值高。进入新时代,促进文化消费成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题中之义。
当前,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虽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的文化消费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进一步说明,我国文化消费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文化消费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若文化产品与服务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那么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以文化旅游產业为例,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旅游经济主要数据报告》:“2018年上半年,国民旅游消费需求旺盛,全域旅游聚焦美好生活,旅游与文化、创意、科技的融合创新备受关注,品质提升与绩效改善趋势愈发显现。国内旅游增长稳定,入境旅游市场稳中有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1.41亿人次,同比增长6.9%。”这足以说明提升文化消费质量、创新文化产品的重要性。
提升文化消费质量,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兼具服务业与制造业双重属性,高质量的文化消费能够促使产业不断扩大规模,带动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例如,深圳市著名的梧桐山艺术小镇,原本是深圳市电子组装加工基地,在改建为文化艺术示范园区之后,梧桐山艺术小镇拥有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文化企业开始聚集于此,新的文化产业基地逐渐形成,文化产业附加值稳步提升。
提升文化消费质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文化消费可以分为基本性消费、享受性消费以及发展性消费三个层次,随着人民群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基本性消费占文化消费的比例正在逐步降低,而享受性与发展性消费的比重则不断增加。一方面,享受性与发展性文化消费中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在于产品供应商与服务商的素质。例如,在教育服务领域,消费者首先关注的是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其次才会关注产品的价格。另一方面,享受性与发展性文化消费的个性化特征较为明显,文化产品与服务若只具备价格优势,势必难以打动消费者。例如,在电影市场中,口碑较差的电影即便票价低廉,也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而口碑较好的电影即使票价较高,也不会对票房造成太大影响。由此可见,提升文化消费质量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根本途径,也是文化产业差异化竞争的内在要求。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扩大居民文化消费是进一步拓宽文化消费空间、释放消费者潜力的重要举措。只有扩大文化消费,才能为文化消费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切实满足基本消费,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大力培育新兴消费,不断激发潜在消费”。对此,我们首先要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可支配收入。作为非必要性消费,文化消费往往排在物质生活消费之后,若人民群众的可支配收入不足,文化消费空间必然受到挤压,文化消费质量也会随之降低。各地应通过优化社会保障制度、降低个税起征点等方式着力增加人民群众的可支配收入,巩固提升文化消费质量的基础。其次要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文化消费的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密切关系。各地政府应积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重视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等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学校要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提升公民素养,使文化消费向知识型、智能型等高端方向发展。
从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来看,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水平。政府与企业是我国文化产品的两大供给主体,文化服务与产品供给数量与质量的提升有赖于二者的协同合作。一方面,政府部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应当注重提升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质量,推进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另一方面,企业要正确认识自身在高质量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中的重要地位,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推出消费体验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
从文化消费引导来看,我们既要坚持科学引导,也要注重有效监管。文化消费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挥政府的监管。一是要大力倡导丰俭有度、雅俗兼容的消费文化,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二是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开展高端品质认证,推动品牌建设。例如,可以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方式解决文化企业资金短缺、前期利润不高等问题,也可以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文化人才。三是要构建完善的文化消费市场监管体系。结合文化产品销售与服务的具体过程完善文化消费监管机制,全面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从文化产业运营来看,我们要有机协调各方利益,优化营商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一方面,随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日臻完善,文化产业链逐渐成型,文化产业运营主体不断增多,各方之间的利益协调、沟通协商成为重要环节。另一方面,要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
责编/王妍卓 美编/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