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珍
摘 要: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应树立“拓展”性教学观,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对此,一是要课内严格训练,指导阅读方法;二是要课外广泛阅读,拓展生活空间;三是要开辟活动天地,提升阅读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081-1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既提出了要扩大阅读面的要求,又具体规定了课外阅读量。这些都表明,在“大语文”教育观念下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即要以课本为中心,向课外辐射,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这样才能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厚加宽。
一、课内严格训练,指导阅读方法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我们把阅读方法的指导,赋予课堂阅读教学之中,以教材为依托,变“教”材为“学”材。
1.精读法。即逐字逐句精研细读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强语言修养,提高语文能力。
2.略读法。就是大略地读,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阅读较多的书籍。略读的目的就是把握全篇的大意,得其要领。因此在阅读中,对某些难点,只要不影响对整体的把握,可采取“以绕为进,以避为进”的方法,不在一处多耗时间,遇到难词、生字,只要不影响对大意的理解,可以跳过去。然而,略读不是走马观花、漫不经心,而是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读。
3.速读法。即用最快的速度阅读,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并能正确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
4.选读法。就是有所舍弃,选其所需而读。根据需要或针对问题,学会有目的选读有关文章或选读文章中的有关部分,达到迅速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5.批注阅读法。就是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批注,引导学生对重点疑难边阅读边圈点勾画,或写上几句心得,既动脑,又动手,旨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外,我们还可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特点,注意给规律、教学法,教给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
二、课外广泛阅读,拓展生活空间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课内得法,还应指导学生及时把课内所得之法,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拓宽知识面,拓宽生活空间,以“课外促课内”,使之相得益彰。
1.结合课文学习,实施拓展性阅读。以课文为中心,向课外材料辐射,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是释疑解惑型。以教材中的疑难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既有助于解决疑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扩大了阅读面。如教学《风筝》时,学生对“精神的虐杀,我的心很重很重得堕下去”感到难以理解,我就将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及有关鲁迅的阅读材料介绍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对鲁迅先生“敢于自我反省、自我解剖及對当时人们思想观念尚未觉悟而感到悲哀”的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是学法迁移型。选择与课文文体或内容、写作方法比较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如学习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向学生推荐《伊索寓言》;学习了《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后,向学生推荐《中国近现代优秀散文选》;学习了课文中的古诗后,可参考《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中学古诗背诵篇目,适时指导学生读、背相关的古诗。
三是深化迁移型。教材中不乏名家名著或名篇的节选、缩写,以此为契机,在教学前后,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中,不仅能更立体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建立起读名篇、名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延伸到《朝花夕拾》,由《丑小鸭》延伸到《安徒生童话》,由《春》延伸到《朱自清散文集》等。
2.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鲁迅先生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要博览全书,要涉及名家名篇,现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目前学校图书种类繁多,科目齐全,老师要利用图书资源,有选择地给学生推荐,达到资源共享。
3.介绍优秀刊物,做好阅读指导。随着现代家庭对子女“智力投资”的不断升温,订阅报刊杂志的学生越来越多。如《读者》、《演讲与口才》、《中学生学习报》、《课外阅读》等。我会经常利用每天的夕会,和学生一起共赏美文,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在课下自由阅读。
三、开辟活动天地,提升阅读水平
1.课前精彩三分钟。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我都会让一位学生到讲台上讲演,把课外阅读收集的美文、故事、名人名言或新人新事与全班同学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言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促使学生更好地去读课外书刊。
2.创设班级“小小图书角”。我班结合学校评选“二外之星”等活动开展了一些有益的读书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培养自我成就感,我班同学主动从家里带来自己喜爱的文学名著、名人传记、人生感悟等方面的书籍,自创了“班级小小图书角”,这极大调动了同学的读书热情。
3.利用班会或夕会开展“读书报告会”。此项活动内容主要是把在课外语文阅读活动中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收集整理的学习成果,向大家展示交流。这项活动的开展,既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实现了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积极交往互动,又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真正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砥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