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羽翼 郭茜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创新程度最高的原始创新逐渐取代其他能力,成为区域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在对原始创新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文章从原创动力、原创主体、原创环境等剖析原始创新的工作路径,并依此构建区域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原始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原始创新主体创造能力、原始创新动力、原始创新产出能力四个二级指标,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10个三级指标及34个四级指标。
关键词:原始创新;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 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在国际竞争日益严峻的环境下,中国经济正经历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关键在创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比较重视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现在最需要的则是原始创新。原始创新不足是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最突出问题,直接影响我国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持续创新能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原始创新是近几年国内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原始创新不足,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不够,原始创新能力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等,都促使理论与实际上重视原始创新的重要地位,研究清楚原始创新发展现状。纵观当前对原始创新等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原始创新的定义,原始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或侧重于高校、企业某一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评价,基于区域范围内整体性的原始创新评价研究较少。因此,在充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理清原始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工作路径,从不同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原始创新能力进行系统衡量与科学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原始创新是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首次提出的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着较大推动作用,产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与价值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具有首创性、突破性、不确定性、意义重大等特征。原始创新能力是原始创新主体,在原始创新动力系统作用下进行原始创新活动,并取得重大历史意义与价值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能力,是一个系统作用力。
根据原始创新的系统理论,原始创新是在一定创新环境中,由创新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研发的过程。整个创造性研发过程如下:首先,核心创新人才在充分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经过不停的探索与研究,进行知识孵化;然后在创新人格的作用下,核心原创人员通过关键的“顿悟”或“灵感”进行知识创造,形成原创成果;该成果经过同行评议与认定等的知识评价过程,对其进行肯定并确认意义;在此基础上,原创成果在学术界和经济社会生活中广泛传播,形成影响力。因此,参与原始创新整个过程的具体因素应该包括:原始创新环境、原始创新主体、原始创新动力和原始创新产出等要素。原始创新诸多方面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保障原始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如图1所示。
二、 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思路
本文以系统、全面、科学和导向性的原则,根据原始创新活动原理,从原创环境、原创主体、原创动力、原创产出四个方面构建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 原始創新环境支撑力。原始创新环境是影响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积极环境提供的有利条件可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恶劣环境会给原始创新活动带来阻力,制约原始创新活动的进行。原始创新的环境可以从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组织环境和文化环境四个方面来衡量。
(1)物质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指仪器、设备、科研经费、科研资料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影响原始创新的因素,衡量指标包括:科技人员人均科研仪器设备数量,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基础研究人均经费,人均科技信息和文献机构数量。
(2)制度环境。制度环境中主要指科研管理体制,它是影响原始创新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科学管理体制包括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法律制度等,通过评审原创项目专家适合度、基础研究成果定性评价机制合理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国家级科技成果获奖比例来衡量。
评审原创项目专家适合度,反映参与项目评审的专家对项目的熟悉程度。该指标通过熟悉项目内容评审专家数在全部评审专家中的比例来衡量,比例越大则专家的适合度越高。基础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合理度,该指标评价基础研究成果能够依据基础研究长期性、结果的不确定性等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估方式。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具体体现为版权方获胜的知识产权案件占全部知识产品诉讼案件的比例,该比值越大,表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大。国家级科技成果获奖比例,是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占全部登记成果的比重。登记的科技成果主要指各省人民政府或国家部委授予的科技奖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包括:国家科技成果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成果推广奖等。
(3)组织环境。文章通过调研科学家科研过程独立性、科学奖励系统激励效果、科学奖励系统竞争度、科学奖励系统公正度来反映组织环境的独立性、激励度、竞争度和公平度四个方面。
科研过程独立性,指在科研过程中可以排除人和社会等因素的干扰,研究人员能够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研究由于人为因素停止、失败的次数越少代表科研过程独立性越高,该指标通过调查获得。
物质与精神奖励使得科学家获得承认与尊重,科学奖励系统激励效果通过申请国家和地方奖励评比的人数在所有科研人员中所占比例来衡量,比例越大代表科学奖励系统激励效果越显著。
物质与精神奖励促使科学共同体内部成员间的相互竞争,适度竞争越有利于激发研究者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原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由于本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区域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科学奖励系统竞争度,通过获批国家级奖励人次在申请国家级奖励人次中的比例来衡量,获批比例越高,说明地区申请者竞争能力越强。
公正的科学奖励系统有利于激发原创主体的创造能力。科学奖励制度是否科学,可借助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进行评价。采用匿名评审制度、回避制度是确保奖励系统公正的重要方法。因此,该指标用评审环节匿名评审专家数在所有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总数中比例来衡量,匿名评审专家比例越大,则评审公正度越高。
(4)人文环境。宽容和开放是孕育原始创新的人文环境。因此,要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完整的、宽松的、有利于开发创造者潜能的环境和氛围,提升原创者冲刺世界难题的信心和勇气,宽容创新的失败。同时,外界环境应创造条件让不同领域的创新者进行经常性的启发和讨论,以激发原创的激情和思想。因此,人文环境包括学术环境宽容度、学术环境开放度两个方面。
学术环境宽容度,主要体现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允许研究者出现失败,对失败的包容态度,该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得,根据环境对失败的宽容度赋值。开放的学术环境主要体现在科研人员之间形成公平竞争、言论自由的良好文化氛围。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人数可以反映出学术环境的开放程度,用一年内参会人员数在科研人员中比例来反映,该比例越大,则代表开放程度越高。学术会议包括:国内学术会议、境外学术会议和港澳台地区学术会议。
2. 原始创新主体创造能力。创新活动离不开创新人才,原始创新能力主要通过创新主体的自身科学积累与科学素养来体现。相比于一般性创新,原始性创新对创新主体的创新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主要从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两个方面来衡量。
(1)思维品质。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原创主体重要的思维品质,是否具备这两种思维品质直接影响原创主体的创造能力,分别通过评价基础研究人员的辩证与系统思维能力、意象思维能力来衡量。辩证与系统思维能力,是研究者具备哲学的思辨与洞察能力,能够运用辩证法、对立统一、整体观、系统方法研究问题。意象思维能力,指研究者通过逆向、侧向等发散性思维方式具备的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上述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根据基础研究人员相关思维能力的高低赋值。
(2)科学素养。原始创新不同于一般的发明创造,它对原创主体的科学素养有很高的要求,科研人员的科学素养包括科研好奇心强度、科研质疑强度。
科研好奇心强度,反映基础研究人员对待科学研究具备好奇心的强烈程度,强烈的好奇心是引起原始创新行为的第一步,该指标通过调查获得。科研质疑强度,反映科研人员具备彻底的批判精神,敢于怀疑,勇于挑战的精神,能够站在一个不同的层面上对待已有的研究和成果,进行独立性思辨,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在基础研究人员群体中,发表过质疑他人研究成果论文的数量越多,代表科研人员具备的科研质疑能力越大。该指标通过质疑他人研究成果论文数在全部论文中的比例来衡量。
3. 原始创新动力。原始创新动力是推动原始创新活动的力量之源,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原始创新活动的运行依赖于原始创新各要素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内外部支持和促进。
(1)内部动力。原始创新的内部动力,是指促使科技人员进行原始创新的内部推动力量,通过评价科学家的科学争论度、科学合作度来体现。科学争论度,指研究者在科研过程中可以关于观点和学术之间开展自由讨论,积极有效地争论有利于激发科研兴趣,进而提高原始创新的动力。在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中,针对他人前期研究提出自己观点的论文数量比例越高表示科学争论度越高。争论包括质疑,但不僅仅是质疑,还包括对前期成果不足的修正及在前期成果基础上的创新等。科学合作度,指不同领域,不同团队的科学家在进行原始创新过程中积极进行团体合作,该指标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专家根据区域科研项目小组整体合作度高低赋值。
(2)外部动力。原始创新的外部动力,指的是促使原创主体产生创新动力,并影响其内部动力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通过原创产品的市场需求度、政府政策推动力、科学中心的示范力度来衡量。
社会的经济需要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需求直接引发机构特别是企业向科研工作者提出相关要求。原创产品市场需求,反映消费者对特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意愿,该指标通过调查获得。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是政府基本职能之一,政策推动力,反映了国家在核心科技发展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该指标通过地区政府推出的鼓励原创发展政策及高科技产业优惠政策数量来反映。科学中心的示范力度,反映科学中心对周边地区的科研活动示范效应的强弱。科技中心向外围输出的技术成果越多,代表示范力度越大。该指标通过流向外省的技术合同额在区域技术合同成交总额中的比例来衡量。
4. 原始创新产出能力。原始创新产出能力是指科研机构或企业投入相关人力资源和大量财物资源进行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相关的研发,最终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区域原创的效率水平。此处考虑原始创新活动对外部环境的压力,从正面产出和负面产出两个方面评价原创产出能力。
(1)正面产出。正面产出包括经济效益产出能力、科研产出能力和社会产出能力三个方面。
原始创新经济效益产出主要是指高科技企业的原始创新产出能力,通过原创产品出口比重、原创产品利润率、R&D经费收益率、原创产品销售率来衡量。原创产品出口比重指原创产品出口产值占该地区总出口产值的比重。原创产品利润率是原创产品利润在原创产品销售收入中的比例。R&D经费收益率,主要指原创产品销售收入与当年企业投入的R&D比值。原创产品销售率,指原创产品的销售收入与企业总销售收入的比率。
科研产出是评价科研机构利用创新资源和科技投入而产出科技成果的能力,此处成果多表现为发明专利、科学论文、学术专著,分别通过基础研究人员三大检索(EI、SCI,SSCI)科技论文发表比例、发明专利获批比例、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数目占研发成果数的比例来衡量。
如果仅从经济效益评价原始创新产出能力忽视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片面,因此应把社会效益纳入其中,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社会效益通过高技术企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例来衡量。
(2)负面产出。原始创新活动除了有正面产出,还会有一定的负面产出,虽然这不是产出的主要方面,但是如果不加以体现,指标体系缺乏完备性。因此,在设置原始创新产出能力评价指标时,需要考虑负面输出维度的指标,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的维度考虑。此方面通过高科技企业环保处罚金额比例、高技术企业单位产值能耗来衡量。
高科技企业环保处罚金额比例,指高科技企业每年发生因环境污染事故,遭到环保部门处罚的金额占当地全部环保罚款总额的比例。该指标间接原始衡量创新技术产品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是负指标。高技术企业单位产值能耗,是高技术企业综合能耗与高技术企业总产值之比。该指标越大表示生产每单位高技术产品需要消耗的能源越多,代表原始创新产出能力越低,属于负指标。
三、 结论
文章在阐释原始创新内涵及工作路径的基础上,从环境支撑能力、产出能力、主体创造能力和原创动力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区域原始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纵观现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正面效益,忽视负面影响;注重客观指标,忽视主观评价;注重“物”在原始创新活动的作用,轻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本指标体系全面考虑客观与主观、物与人、正面与负面、经济与社会在原始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參考文献:
[1] 汪寅,王忠,刘仲林.基于知识螺旋的原始创新过程与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8):42-44.
[2] 汪寅.科技原始创新问题初探[D].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7.
[3] 胡海波.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0.
[4] 陈文玲.着力原始创新,占据产业高端[N].新华日报,2018-07-03(13).
[5] 王云飞.基础前沿科学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8,(10):1-4.
[6] 李海超,李志春.高技术产业原始创新系统分析及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5,(S1):672-678.
[7] 路甫详.“创新”未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8] 徐冠华.重视基础研究,推动原始性创新[J].中国科技奖励,2001,(9):3-6.
[9] 陈雅兰.原始性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5.
基金项目:北京地区科技统计与分析项目“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项目号:BKBJ(Z)-ZY-1504-3)。
作者简介:黄羽翼(1986-),女,汉族,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北京物资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指标体系构建、休闲统计;郭茜(1979-),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北京物资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指标体系构建、物流统计。
收稿日期: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