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成彩
【摘要】分数的意义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用单位“1”来表示,教学中把抽象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关键词】分数意义 案例分析 生活化
《分数的意义》一节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还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的基础上,学习把由许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用单位“1”来表示,是单位“1”的进一步扩展。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联系在一起,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结合,使数学生活化。
一、教学片断:故事情景引入设计
1.导入
师:(屏幕显示一块蛋糕)瞧,有位妈妈给她的两个孩子买来了一块大蛋糕。兄弟俩用自已所学数学知识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两块,同学们,你们知道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吗?
生1:从蛋糕的正中间切一刀,使两块蛋糕大小相等。
生2:把蛋糕分好后放在天平上称一称,使两块蛋糕质量相等。
生3:让老大来分蛋糕,老二先挑,我想两个小孩不会有意见,也算公平。
2.由此引出“平均分”和分数1/2
师:如果分得的两块蛋糕的大小或质量相同,我们就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其中的一块呢?为什么?
生: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把一整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我们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来研究分数。(出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分析:新课程十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要与实际相联系、要贴近生活,这节课我从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情景导入,让学生谈一谈兄弟俩分蛋糕所用的方法。孩子们在这个生活情境中经历了一次分数产生的过程,从而感受到分数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加深对分数概念及内容的理解。从而培养孩子们从实际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的能力。这样引入,既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又激发了孩子们的思维,让孩子们体会到处事要讲公平,与人要相互谦让的良好品质。更好地体现德育渗透。
二、教学片断:认识单位“1”
师:屏幕显示分数1/4问,看到1/4你们想到了什么?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1/4是怎样来的,指名回答后屏幕显示。
师:一张饼,实际上就是一个物体,1米长的线段实际上就是一个计量单位、一个长方形就是一种图形,。我们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种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1/4这个分数来表示。(板书:一个计量单位、一个物体)
师:除了把一个计量单位、一个物体、平均分可以得到1/4以外,还有的像1盘面包4个、一把香蕉8根、4个苹果、6只熊猫等由多个物体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的。师边讲边屏幕分别显示(板书: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师引导让生说出:总之,不论是把任何东西平均分,只要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都可以用分数1/4来表示,取其中的3份都可以用3/4这个分数来表示。
师:因此,我们说,把由好多物体组成的这样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我们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手指着板书:一个计量单位、一个物体、好多物体组成的这样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来1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这个1加上了双引号,表示特殊的含义,因为它不单单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作单位“1”的具体事物有哪些呢?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一起来读一读(屏显):一张大饼一个瓜,一片树林一群鸭,一吨棉花一克米,都可看作单位“1”。
大家想一想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物品可以看作单位“1”外,哪些东西也可看作单位“1”呢?(学生举例子)
生:六个桃子;教室里所有桌子
一块金砖;我们全班同学
五年级全体同学;中国的人口……
师:单位“1”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大到宇宙万物,小到微粒尘埃、甚至一个细胞;多到一桶水,少到一滴水,我们想研究谁,就把谁看作单位“1”。
分析: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课堂上,对于具有抽象意义的内容,教师可把书本上的内容放在生活中来学习,使问题通俗易懂。我个人认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用一个分数来表示直观;但分的物体较多,分数就较抽象。因此,我在教学1/4时,学生先看课件(一盘4个面包,一把香蕉8根,4个苹果等),先让学生感知,一盘面包的1/4是几个?每根香蕉占这把香蕉的几分之几?一盘苹果的1/4是几个?每个占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这时,学生凭直觉,一部分人认为能够明白,但仍有部分同学,理解的不够好,此时我适当引导,孩子们他们借助动手操作,理解了无论要分的物体数是多少,只要把物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分数1/4来表示,一个整体的概念就扩大到大数目,这样就拓展了学生对1/4和单位“1”的认识。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六个桃子、一块金砖、全班的同学、五年级的学生……加深对“1”的理解。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三、教学片断:部分练习题设计
1.游戏
师:老师口袋里装有一些糖,提出问题:你知道有多少块吗?(不知道)
师:告诉你们一个条件:老师从口袋里摸出2块糖,这2块糖占老师口袋里糖总数的1/5,现在你们猜到了吗?(10块)怎么猜的?(猜对了,奖励1块糖)
师:我想把剩下的这几块糖送给同学们,谁想要?想要的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拿走剩下的1/3,应拿走多少块?(3块)
师:再拿走剩下的1/3,应拿走多少块?(2块)
师:同样都是拿了1/3,为什么第一个同学拿了3块,而第二个同学只拿了2块?(单位“1”不同)
师:现在还剩下几块糖?
我想让一个同学上来都拿走?应拿这些糖的几分之几?(4/10)
2.成语中的数学
师:同学们,现在咱们放松一下,看这个成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谁能说说对这个成语是怎么理解的?
生:无论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师:人们常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说明一个人做事没有恒心。大家说我们学习能这样做吗?(生回答:不能)
师:咱们从字面上理解:打了三天的鱼,晒了两天的网。那老师问:打鱼的天数占总天数的几分之几?谁来说说?(生:3/5)
师:这个成语被我们找出一个分数,大家还能找到其它分数吗?(生:2/5)师:孩子们,我这还有几个成语,大家课后可以看一看从中你能找到哪些分数?
三头六臂;十拿九稳;七纵八横;百发百中
分析:练习题的设计既贴近生活,又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紧扣分数的意义,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单位“1”,相同的分数,却是表示不同的数量。同样的单位“1”,不同的分数表示不同的数量,也让学生感知数学真是无处不在,连游戏、成语中都有數学,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营造适当的空间,同时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自然渗透。
现在学生的生活极其丰富,接触到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孩子们从不同的生活中感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孩子们学到的数学最终用于生活。所以说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2]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
[3]人教版《教材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