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冲,苏岳平,罗青文,潘方胤,梁启如,文明富,郑泽军,吴文龙
(1.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广东 湛江 524300;2.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东 湛江 524094)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良种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而要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光靠良种也不行,还要靠与之相适应的成熟的高产高效栽培等技术措施,即良法,才能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效潜力,使农业种植效益最大化。因此,良种良法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手段。甘蔗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是制糖的重要原料,甘蔗生产良种良法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于促进当地农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湛江市位于东经109°40′~110°58′、北纬20°13′~21°57′之间,地处热带亚热带北缘,全年无霜,光热资源充足,雨量充沛,是我国甘蔗主要生产地之一,约占广东省甘蔗总产量的90%以上。近年来,湛江市大力推广甘蔗生产良种良法,全市栽培面积保持在13.0万公顷以上,糖蔗产量在950万吨以上。据调查,2017年湛江全市甘蔗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分别为13.3万公顷、1029.4万吨、5155吨/亩[1],分别比上年增加5.7万公顷、48.55万吨、99吨/亩,创近三年新高,显著提高了甘蔗生产的综合效益,有力的促进了甘蔗产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使蔗农增收、糖企获益。本文总结了湛江市甘蔗良种良法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以期为南亚热带地区甘蔗生产良种良法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甘蔗良种是提高蔗径产量、糖分含量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甘蔗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湛江地处粤桂琼三省交界,各地甘蔗品种甚多,在选择品种时,应选择适宜湛江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如旱地种植应选择抗旱性状较好的品种,以及高产高糖抗病能力突出等综合现状好的品种。近年来,湛江市主要推广的甘蔗品种有粤糖09-13、粤糖00-236、桂糖42号、柳城05-136等品种。这些品种均属早熟、高产、高糖、宿根性强的品种,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易脱叶、抗旱等综合性状较好。
国内外甘蔗科研和实践表明,防止种苗带菌(毒)传播的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就是生产、繁殖和推广脱毒种苗[2]。与常规种苗相比,脱毒种苗分蘖力强、生长健壮、成茎率高、抗逆性能好,可延长宿根年限两到三年,能有效提高糖分含量和产量,可有效解决甘蔗生产长期以来低产、宿根年限短、病害频发、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目前,该项技术已较成熟,已在湛江农垦等蔗区普遍应用,应用较广的脱毒技术主要包括恒温热水处理结合腋芽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茎尖培养脱毒。
湛江蔗田大部分为坡地,土壤贫瘠,易板结,传统人畜力耕种,耕作层较浅,肥力下降厉害,蔗苗生长易受干旱天气影响且易倒伏。耕作层的加深,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保肥能力,促进土壤熟化,加速养分的分化,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蔗苗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根系的吸水吸肥能力,促进蔗株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甘蔗产量。据调查,机械化深耕的蔗田蔗株高度比普通牛耕要高,更健壮,平均单产增产20%以上。可使用大马力拖拉机对蔗田深耕30cm以上,沟深25cm以上,做到深、松、碎、平[3],在深耕深松的同时,施足基肥,基肥应以堆肥、粪肥等有机肥为主,配合磷肥、速效氮钾肥等,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增施有机肥,如商品有机肥、沼渣沼液、蔗叶还田、种植绿肥等,以解决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
湛江光热资源丰富,全年无霜期,甘蔗生产基本无冻害发生,全年均可植蔗。目前,湛江地区以春植、冬植和宿根蔗为主,夏植、秋植较少。冬春季温度相对较低,适宜种苗萌发,因此可根据生产实际以及种苗特性,适当早耕早植,可充分利用夏秋高温多湿的生长季,延长生长期,有利于增加植株的茎高和茎粗、积聚糖分,为高产打下基础。据调查,湛江蔗区大部分为春植,应大力提倡冬植以及早春植,以发挥气候的独特优势,有条件的区域可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保温保湿保肥,有利于种苗萌发。
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热和地力,是增加甘蔗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的缩小蔗株行距、增加蔗种种植行数以及采用适宜的宽窄行种植[4]。行距过宽浪费地力,蔗株数目少,蔗地地表蒸发量大,不利于旱地土壤涵养水分,而过度密植不利于蔗田通风透光,影响个体单茎重量和含糖量,也不利于机械化防治病虫草害,经多年生产实践,合理密植可有效提高甘蔗产量,一般认为旱地种植行距在90~120cm之间,蔗沟每100公分播蔗种5~8个,保证基本苗数在4500~5500株/亩。而目前湛江部分蔗区仍难改过去过度密植的习惯,应加大推广力度,适当增加行距,合理密植。
干旱是湛江地区甘蔗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原因在于湛江地区降雨量虽多,但由于降雨量呈年际、季节性明显波动,地区性降雨不均匀,尤其是雷州半岛西南部地区长期干旱,加之温度高,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量大,以及大多蔗田为旱地,灌溉能力不足,灌溉方式粗放,水资源利用率低,蔗苗生长易受干旱天气影响。近年来,湛江市高度重视蔗田抗旱能力,大修农田水利、完善灌溉设施,积极推广抗旱新品种,采取地膜覆盖,千方百计抗旱保收,取得一定成效,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治旱节水形势严峻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善,下一步应根据蔗区地形地貌、水资源、灌溉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适宜当地的治旱节水模式[5],如农垦蔗区,可选择引进建设微喷节水灌溉系统;青年运河旱地蔗区,对渠道以及田间输水系统进行节水改造,完善管道输水系统,并防止渗漏。
近年来,由于甘蔗生产人畜力成本的持续上涨,采用机械化生产成为降低甘蔗生产成本的关键[6]。湛江蔗区大力推广机械化种植、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建立甘蔗生产机械化推广示范基地,机械化生产水平逐年提高,尤其是在耕整地块、开种植沟、运输、收割等生产环节,有力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甘蔗生产成本。目前,湛江蔗区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速度、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快土地流转、加大农机应用推广力度,在有条件的区域大力推进甘蔗种植、管理、收获等生产过程全程机械化。
根据实践,甘蔗长期连作会加重土壤的酸化程度,使土壤的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元素降低[7],同时甘蔗病虫害产生耐药性,病虫害危害会越来越严重。与其他作物或不同品种的甘蔗作物轮作,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地力,减少土壤中有害有毒物质的积累,减轻病虫草害,提高甘蔗及其他作物的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采取3年2蔗或4年3蔗等方式,在蔗地让甘蔗与香蕉、花生、大豆、木薯、番薯、芝麻、蔬菜、绿肥等作物轮作,对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控制病虫害有明显的作用。研究发现,甘蔗-香蕉轮作有利于丰富真菌种类,可有效降低甘蔗梢腐病和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8]。
近年来,由于甘蔗虫害防治不重视不科学等原因,湛江蔗区病虫害危害严重,直接影响了甘蔗产量,病害主要有凤梨病、黑穗病、宿根矮化病、鞘腐病等,主要虫害是蔗螟、蔗龟、蔗蚜、蓟马等。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是种植过程中及种植后,积极采取农业、化学、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9-10]。农业防治包括采用健康脱毒种苗以及轮作、科学施肥、提前种植等田间管理措施,使蔗苗早生快发,植株健壮,增强抗病能力,从源头防治;化学防治一般采取农药喷洒,如采用新型低毒农药杀单·毒死蜱防治螟虫,40%乐果1000倍液喷雾来防治蔗蚜;种植时蔗沟放入3%呋喃丹颗粒剂来防治蔗龟。
目前,湛江蔗区鼠害已成为继蔗螟、蔗蚜危害的第三大害,重视鼠害并积极防治鼠害是提高甘蔗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甘蔗受鼠害造成的损失可达20%~30%,部分区域甚至更高。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投放0.5%溴敌隆、敌鼠钠盐、氯敌鼠钠盐等毒饵来灭鼠,以及经常性的采取恶化鼠类生存、繁殖条件,保护和利用天敌等一系列综合控制措施[11],即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甘蔗生产良种良法技术涉及良种、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方面面,各个环节相互影响,较为复杂,需要结合生产实际,选用适宜湛江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高产高糖抗病抗旱等综合现状突出的优良健康种苗,科学栽培、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同时积极防旱、防治病虫鼠害,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只有各个环节优化配组,互相协调,相互促进,将综合效能最大化,最终才能实现甘蔗增产、增糖、节本、增效的目标,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