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文旅综合体新业态探究

2019-03-18 22:47:22王英哲
广东蚕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群落景区

王英哲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红色旅游不仅仅只是一项主题性旅游活动,它更是坚定人民民族信念的教育工程,是新时代对我们作出“不忘初心”的提醒,也是我们对革命先驱“饮水思源”的缅怀,能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布局的构建,具有国家政策指向的现实意义。同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不但可以增强对全国人民的革命传统教育,还可以培育和弘扬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对于革命老区的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带动作用和重要的现历史和现实意义。

1 红色旅游的现状

随着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红色旅游作为主题旅游产业,受到普遍欢迎,尤其是十九大后,各地政府更是纷纷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全国翻涌起一片红色的浪潮,红色旅游市场前景形势大好。据人民网发布的红色旅游影响力报告显示:近三年全国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9 295 亿元。接待游客累计达34.78 亿人次,在几十亿红色旅游消费者中,除了公派教育性的成人游客,主要客群为中青年,还有很多研学革命历史的青少年学生群体。数据显示,受开发模式的转变和升级,红色旅游正受到更多年轻用户关注,多元和新颖的体验方式吸引着年轻用户客群的青睐,红色研学和文创体验等方式让青少年群体在游玩中感受革命精神。

区别于传统的遗址观光游、革命文物游,近年来红色旅游体验产品逐渐丰富,整体呈现手法科技化、业态多元化、体验创新化等趋势,与生态景观、民俗、养生、体育等产品融合度更高[1]。在国家发改委、旅游局等14 部委联合对外公布的全国3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一共有229 个景区进入红色旅游三期建设方案,占比达76.3%。这些建设的红色景区除了基本的观光游览项目外,还有增加了利用声光电增强景观可看性的大型演出、切身感受革命征途的模拟体验、运用3D 打印技术的红色旅游纪念品等旅游产品,在3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通过创新发展理念加深消费者的参与性、学习性和体验性,彰显与时俱进的发展特色,将红色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渗透进每一位游客的脑海和心间,不断地传承红色的精神。

红色旅游在中国的“旅游外交”中也打开了新的局面。现在中国的红色旅游景区与越南、莫斯科等国家合作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红色旅游的国际化进程。中国的红色旅游用它独特的魅力向世界讲述中国革命的历史、展示中国红色文化的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增进国际友谊[2]。

面对国内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广大的受众市场,红色旅游市场前景普遍被看好。但是如何充分结合红色旅游景区实际情况,深入解读红色旅游内涵,开发出多元的红色旅游产品,增加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创新探索出一条经济带动效应好的红色旅游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则是当下及未来另一道需要全面解答的命题。

2 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的关系

纵观中国人的近代史,就是一部轰轰烈烈的红色历史,它承载了中国人许多的红色精神和记忆。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发展的核心和灵魂,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塑造新时代的红色旅游品牌的关键,发展红色旅游也是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

随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红色文化展现出强大的文化兼容性、包容性,尤其随着文化和旅游的多元、深度融合,红色文化的内核也越来越丰富,传统观念认为,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它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指向的,并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兼收并存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及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整个历程中所形成的文明总和。在新时代,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红色文化需要丰富的物质载体来实现其教育意义和主导地位。从红色精神的外延,到所有的励志建新、一切有利于人们健康向上发展的文化,都可以归于红色文化的范畴。

红色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为代表的红色革命精神是非物质资源的表现,而革命遗址、烈士遗物等纪念场和革命历史遗存则作为物质资源的表现[3]。红色旅游正是以这些非物质与物质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新时代“不忘初心”的大力发展旅游强国为依托,将红色精神传承发扬。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让红色文化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变化,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以红色旅游的新形势对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不忘初心”的革命传统教育。

红色旅游是全民涌动、国家倡导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在辉煌灿烂的党性光辉和大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下,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让人们在观光游览革命历程的同时,深入了解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树立国家强大、民族自信、人民幸福的思想以延续红色的血脉。

3 “红色旅游+”文旅综合体新业态构建

一个紧跟消费趋势、发展要素完备且盈利可期的红色旅游景区,不仅仅要自身特色打造差异化的品牌竞争优势,更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新的业态,并且要结合县域经济发展诉求以获得市场的最大话语权[4]。基于对红色旅游精神的提炼以及发展地现状资源的把握,本课题组提出以打造区域首席红色旅游景区为核心目标,综合布局以爱国主义教育、军事科教、农旅休闲、文创体验等为内容的业态形式,全方位构建和打造本地区红色文化教育最丰富、红色旅游体验最深刻、区域带动效应最直接的红色旅游+文旅综合体。

3.1 明确发展战略定位

红色旅游+文旅综合体发展战略定位:从旅游发展基础规律为出发点,构建区域红色景区的独特发展思路,即将本区域的红色景区建设成为一个以吃住行游购娱为基础、富蕴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未来先进科技的本地区首席红色文旅综合景区,从而构建起本区域独有的红色旅游产业生态圈,即红色旅游+爱国教育生态群落、红色旅游+军事科教生态群落、红色旅游+户外拓展生态群落、红色旅游+民俗体验生态群落、红色旅游+农旅休闲生态群落、红色旅游+在地文创生态群落。

3.2 确定发展新模式

由于受到市场客群的影响,游客的年龄层趋向年轻化,因此红色旅游+文旅综合体的发展模式要从单纯红色景区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产品组合要从观光向深度体验综合旅游产品转变。在红色观光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多业态产品综合开发的模式。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为主题,将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有机结合,配套开发红色研学、文创体验、生态休闲等体验项目,增加红色景区的吸引力和游客驻留时长以及二度重游率[5]。

3.3 构建发展新路径

3.3.1 建设红色旅游小镇,打造中国红色旅游发展创新样板

依托以历史遗址和自然风光为基础的观光型旅游景点和已建成的边区纪念馆、民俗小吃街等旅游项目,建设红色旅游小镇。以“红色旅游+文旅综合体”发展模式,通过经营理念的重塑和创新,形成多业态产品综合开发的模式。在传统红色旅游观光、教育基础上,融入军事科教、农旅休闲、户外拓展、在地文创等新型体验业态,形成综合旅游目的地,打造红色旅游创新综合发展样板。

3.3.2 打造特色小镇,推广特色品牌典型案例

贯彻党中央发展建设特色品牌小镇的指导精神和相关政策,结合浙江广等东部地区、先进地区的特色品牌小镇建设的先进经验,立足于本地旅游产业发展和红色品牌资源的优势,打造形态有创新、产业有活力、模式有指导意义的特色旅游品牌小镇,并致力于成为全国的特色品牌小镇的发展样板,以样板推广价值和建议意义获得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关注,带动特色品牌小镇的可持续运营和发展。

3.3.3 打造产业生态系统,树立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标杆

立足本地旅游资源优势,挖掘三大产业的耦合共生关系,形成产业生态系统,推动绿色农业、生态加工业、红色休闲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力打造区域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进产业生态示范点。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着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并创新开发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研学旅游产品。

3.3.4 构建本区域独有的红色旅游产业生态圈

目前,红色旅游市场已经打开,发展红色旅游景区的面临巨大机遇。加快的红色旅游产业生态圈的建设对于“红色旅游+文旅综合体”的构建尤为重要。

红色旅游+在地文创生态群落。对当地农特产品、非遗文化和红色文化结合文创进行开发,具有高溢价空间的文创产品,可为红色景区带来稳定可持续的收益。互动体验性较强的文创环节也能为红色景区吸引源源不断的亲子客群。

红色旅游+爱国教育生态群落。从以往参观形式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发展精神教育、旅游教育和旅游培训等项目,构建丰富多元化的红色旅游互动体验项目。赋予红色旅游更深刻、更有意义的思想内涵,并以此获取政府部门更多更有力的支持。

红色旅游+民俗体验生态群落。打破红色旅游以往只开发红色相关旅游资源的固化模式,联动开发当地非遗文化和特色民俗,开发非遗体验和民俗产品,实现对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的本真保护式传承和发展,增强红色旅游的体验性,吸引更为广泛的年轻客群。

红色旅游+军事科教生态群落。延升红色文化体验,引入最新的科技体验技术,搭建国防教育、军事科普、军事科技娱乐等体验场景,吸引更多的军事爱好者和青少年群体,增强红色景区吸引力和盈利能力。

红色旅游+农旅休闲生态群落。基于当地城镇农业发展基础,构建农旅休闲和红色旅游的多种创新创业业态组合,建立集农庄、农业景观、生活体验、民宿、农产品展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和产业升级发展。

红色旅游+户外拓展生态群落。协同开发户外拓展项目与红色军旅文化,打造多种军事竞技体验项目和红色军旅主题的户外拓展活动,填补红色旅游户外空间上的项目空白,吸引更多的企业团体和教育机构。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群落景区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云南画报(2021年7期)2021-08-06 08:54:50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34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中州建设(2020年6期)2020-12-02 02:27:50
『摘牌』
杂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0
“摘牌”
红色旅游
某景区留念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
福利中国(2016年4期)2016-02-10 05: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