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时代的服装设计

2019-03-18 20:49:53柳文海
广东蚕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服装设计服饰

柳文海

浅谈信息时代的服装设计

柳文海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随着社会文化思想潮流的变化,服装的演变也体现了社会不同时期的生活与思想情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信息时代的服装设计首先须准确认知精神标准,掌握服装设计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方式。文章分析了信息时代的服装技术发展,探讨了服装设计的基础性理念,对服装设计进行了探索。

信息时代;服装设计

1 信息时代的文化思潮

工业文明的发展大大提升了社会的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提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物质体验,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预期。目前的服装制品拥有成熟的制作技术,但是却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把握好客户与市场的需求,没有从深层次探讨人们的心理需求、社会文化背景,没有拉近服装制品与自然、与环境之间的距离,这也是工业文明发展至今无法消除的消极影响。人们在发展工业社会的同时付出的代价是自然环境越发恶劣,人们在远离自然,使精神生活变得更加空虚乏味,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越快,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越严重,为了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要付出某些代价。服装行业的审美也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迁,工业文明背景下更加重视形式追随功能,是为了适应当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服装的造型相当简练,缺乏体现自然之美与传统文化,过分强调服装的简洁,缺乏对个性的表达。这是机械化时代的设计美学,它的设计完全是基于客观的数据分析,在设计作品中表达出的往往是冰冷的感情,而缺乏设计师独特的个人特色,过分强调新材料、新功能的设计与应用,这种设计方式往往能够提高服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性。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反驳工业时代的审美观点,产生了一种更加新潮的审美观念,更加注重服装设计的个性化,关注服装设计中传达出来的文化价值,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2 信息时代服装产业的研究

新产品的研发往往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现代工业时代一个成功的产品背后离不开严格的技术标准与制作技术,但是往往很少提及到产品的设计。人来源于自然,在心中一直存在着亲近自然的思想观念,人与自然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动态平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影响了自身的心理健康与文化发展。工业产业追求专业严谨,而自然环境却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相互制约的。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也需要完善信息时代的审美标准,在信息产业中体现更多的艺术性,体现工业设计之美。用严谨的态度审慎的观察艺术服装美学,统一制定信息化标准,丰富形式的多样性,加强生产的准确性,注重设计的功能,合理应用最新的技术手段。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服装设计产业的整体效率,重新定义后现代服装产业。

3 信息时代服装设计的理念

3.1 新媒体艺术

互联网的发展衍生出了更多的新兴产业,新媒体艺术应运而生,这种艺术形式来源于互联网,在艺术家的手中,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统一展现在网络平台上,网友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制作艺术作品,参与不限形式、不限人数、不限时间。参与者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所有的作品在网络上可以供所有人共同浏览品鉴,这也体现了消费者的个人偏好,在与设计师共同交流和分享的同时提升了设计师对于市场需求的认知水平,加强服装设计的个性化与多元化。这些需求的变化传播相当及时,能够迅速的被设计所感知,并快速作出判断,及时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衣物。电脑这种现代社会必不可缺的信息处理工具帮助设计师更好的收集与整理设计思路,同时可以在电脑上进行服装设计与处理。

3.2 “高层次”的转化

不同经济时期的文化尺度与精致尺度有所不同,当代社会经济条件已经能够基本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以外更多的是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服装的样式和花色、材料的变化与组合已经是人们选择服装的基本前提条件,服装的设计越来越突出人体自然的身体曲线,服装设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不仅仅有民族主义和街头主义,甚至还出现了高技术主义和复古风格。多种多样的设计思想与风格大大丰富了现代服装设计的钥匙,体现了服装设计中浓浓的人情味,这与当代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3.3 个性文化的张扬

信息时代的服装不仅仅是人们人们用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同时承载着衣服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比如衣服的造型风格、图案设计、细节部分无一不体现了某一种对应的文化信息。中国服饰中常常使用三朵梅花或者三片叶子作为装饰,使得图案的整体性和美观性更上一个台阶,并不注重图案的数量,但是这反而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图案典雅大方。信息化时代,服装设计对于个性化的表达可以多多参考传统服饰中采用的表现形式,再结合当代的艺术手法。通常人们认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是流行的服饰并不代表缺乏个性,尽管个性越强的服饰越难以被大家普遍接受,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个性化的服饰缺乏被大家普遍接受的魅力。当代社会人们普遍都十分注重服装的个性化,与其跟随大众的潮流挑选服装,不如提升自己的品位,塑造自身的服装风格,挑选与自身个性相符的服装,塑造自身的个性。

3.4 科学、艺术、技术新联盟与服装时尚

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传统的农业社会中,手工艺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民间艺术的进步。而在工业社会中,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大众成衣的流行。信息化时代则是信息技术、科学技术、传统手工艺技术三者的有机结合。当代社会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技术的发展使当代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飞跃式的进步,服装设计也受到了这些新技术的冲击与影响,同时也为设计师带来了更多的设计想法。传统文化也能够为现代的服装创造新的价值,手工艺技术与工业技术的结合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科学技术与工业技术的发展为服装设计想法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3.5 中西融合、兼收并蓄

当代社会是一个地球村,中国难以避免的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设计方面也可以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做到中西融合,全面的接受或者否定外来文化都是不合时宜的,只有吸收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才能使服装设计走向新的舞台。孙中山先生曾经创造了“国服”——中山装,在那个时代中国人普遍穿着的还是传统服饰,传统服饰并不便于生产劳作。中山装吸收了国外西装中的先进部分,采取了国外西装的服饰结构和制作方法,但是同时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服饰中的优秀部分,尽管在外形上与中国的传统服饰截然不同,但是在衣服的扣子等诸多的细节方面却体现了中国服饰的特征,展现了中国文化独特的美感。西方文化着重强调竞争性,东方文化则强调中庸之道,中山装虽然采取的是西方的服装结构,但是却在外观上体现着中国独特的中庸思想。中山装的设计并不局限于本国思想理念的限制,而是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服装设计思想和制作方式、比例法则、立体观,实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同时考虑了中国人民对服装的功能需求。中山装将人们的民族文化细胞在服装设计风格上实现了完美的展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新的服装形式,西方的服装结构、中国的文化韵味在一件服装上面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种展现中国文化独特意蕴的表现方式值得现代服装设计仔细的品味与学习,学习面向自然、面向生活、面向当代、面向未来。

4 小结

信息时代的服装文化领域发展需要对商品知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信息化的具体内涵,建立统一的发展标准,确立明确的信息化产业发展道路,拉近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距离,维持服装设计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突破原有设计理念的限制,开创时代性创新发展理念,加强服装设计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服装设计的质量。

[1]李小燕.信息时代服装设计理念探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64-66.

柳文海(1982- ),男,汉族,湖北荆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服装服饰设计。

TS941.2

C

2095-1205(2019)07-89-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7.54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服装设计服饰
《福“运”》系列服装设计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8:56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学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44
雪人的服饰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中华家教(2018年8期)2018-09-25 03:22:42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商周刊(2018年14期)2018-07-14 02:41:08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41
信息时代
领导文萃(2017年20期)2017-11-03 14:15:40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