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

2019-03-18 20:49:53
广东蚕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政策金融

王 廷

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

王廷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402160)

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政策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地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当下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村金融体系仍不完善,一些机构网点的服务体系过于单一,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探讨了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的实施效果,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农村;金融发展;政策效果

新时期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各个区域都在探索一些全新的发展道路。从相关调查中表面,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金融发展已经经过了四个阶段,在经济飞快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从市场、产业等方面出发,去探索出一条健全的发展路径,这样才能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1.1 构建产权明确的农村金融体系

第一,体现出政策金融的服务作用,在经济发展的时候,也应该对银行进行重新定位,适当的扩宽服务领域,始终围绕着产业结构去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完善。例如在收购融资方面,应该将农业扶贫贷款政策融入其中,按照当地农业发展的基本需求,适当的去开办一些综合性强的贷款服务。第二,将农村商业性质的银行都整合在一起,发挥出农业银行的支撑作用,在商业化改革的时候,为了让经营决策和金融服务相互贴近,就应该将农业银行的作用展现出来,在符合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上去开展相应的服务工作,用于提升信贷支持的效益。第三,加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成果充分体现出来,一定要在产权明确、科学化管理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服务工作。第四,完善邮政储蓄改革工作,尽量按照商业化的发展原则,实行快速的转存款,小额贷款等多项业务,引导储蓄资金支持“三农”。在经济和金融基础比较好的情况下,还可以主动去实施一些民营金融结构,真正将民间金融对于农村金融得分辅助作用体现出来。

1.2 加强对金融产业的管理工作,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在农村金融产业的管理工作中,相关机构应该结合地方金融机构和发展特点去进行产品的开发工作,同时,还要做好农村金融的调查工作,将金融数据资料都收集在一起,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去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创新。金融产品管理中,部分管理人员可能会受到利益的驱使,想要从中谋取私利进而欺诈农民,这样不仅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还会影响机构在社会中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农村金融服务管理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尽量从农民的角度去看待各项业务的实施进度,这样才能促进产业的发展,不要过分的追求业务而忽视了人们的利益。金融逐渐发展的时候,农村对于产品的需求也开始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要进行必要的产品调整,加强创新,为农民提供一些更为全面且系统性的服务。最后,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风险的管控意识,注重一些新型产品是否同管理制度相符合,当地的金融监管部门也应该做好金融知识的宣传工作,不但要提高农民金融风险意识,还要降低其中风险的发生概率。

1.3 加强市场的监督管理,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在农村金融发展途径的探索中,还要做好监管部门的各项建设工作,为农村地区金融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监管部门要将重要的金融信息直接传输到中央直属部门,让该部门的专职人员来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要加强投资方面的防范工作,避免出现一些投机取巧的行为。对于政府部门过分担保时造成的管理风险,需要尽快构建一个风险补偿机制,将风险降到最低,针对一些具体的监管事项,可以按照各个部门的职能要求去进行合理化的选择。构建风险预警机制的时候,最好是结合国内外一些成功的经验去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金融市场中的风险问题。此外,在金融部门内部生态环境的建设中,一方面要加大结算改革的创新工作,构建一个畅通化的沟通渠道,减少现金的应用频率;另一方面,对信贷产品进行相应的创新,最好是将联保贷款、小额贷款等融入其中,积极探索出一些全新的信贷品种。

2 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效果

农村金融的主要作用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对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形成金融性的支持,这也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种背景下,就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金融和经济之间的潜在联系,这对金融体制的构建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金融已经发展了40多年,从最开始确定农村信用社发展道路,随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将信用社规模扩大。而国民经济发展的时候,也让整个农村经济开始走向市场,向着一个多元的趋势前行,各类银行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于是在相关政策和市场经济的调控下,融入渠道也愈加多样化,开始出现了许多的商业银行,进而导致金融服务错位的情况。

为了稳定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中国银监先后出台了金融组织管理规定,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一些比较完善的参考标准,让那些非正规的金融逐渐向着一个正常的方向发展,当服务机构开始增多的时候,政策的推动力也应该增大,这样才有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3 小结

农村金融是当地经济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对于新农村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虽然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农村金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同城市金融产生差距的主要因素。因此,相关人员就应该加强分析力度,完善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金融渠道,发挥出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将那些非正规的金融逐渐引入到正规的渠道上,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最优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1]张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及政策效果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12).

[2]衡宸宇,王景红.互联金融时代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路径选择[J].金融发展评论,2016(3):56-62.

[3]袁雅莉,魏冬.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14(3):56-57.

F832.35

C

2095-1205(2019)07-58-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7.35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政策金融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