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群
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徐雅群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生物技术产生于1970年代初,其中淋巴细胞杂交瘤、DNA重组技术的应用已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难题,包括能源、健康、环境等,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探讨了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现代化农业;基因工程;生物农药;生物固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要,农业技术亟待提升,以生产出充足、优质、绿色的产品。目前,现代化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日益重要,已经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文章将细致分析当前生物技术发展情况,探究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对于现代生物技术,其是对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的统一称谓,其针对生物部分组织、器官、细胞,或者生物整体展开研究,以DNA技术为根本,并利用多种生物工程原理,改造生物体。在现代生物技术中,每一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地方,同时彼此间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整体[1]。
生物技术的特征如下所示,第一,技术使用对象。在使用生物技术的过程中,生物是主要的研究对象。具体而言,大部分借助微生物的使用,小部分利用植物,从不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拥有很强的可持续性。第二,技术工作原理。在该技术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化学过程逐渐被抛弃,转而利用的是生物过程,而且其解决问题的范围更广泛,不再受传统技术的限制,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节约宝贵能源,形成生产优质、安全、高纯度产品的有效途径,在无废生产、工艺生态化中完成清洁生产的任务。第三,技术产物易降解。经由生物技术生成的产品,是可以利用生物快速降解的。同时,生物降解后产生的物质,还可以作为营养物质再次利用[2]。总之,生物处理速度高,消耗的能源成本低廉,具有很强的专一性,还可以代替人工合成物、化石能源、化学药物等,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促使经济发展呈现可持续状态。
在农业发展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农作物品质、产量,特别是在如今这一个粮食匮乏背景下,其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对此,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支持,比如“973 ”计划、“863 ”计划等召开,为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很大便利。
在传统农业中,当研究农业作物时,通常使用的研究手法为数理统计学。在使用这一原理时,也就是将微效多基因作为一个整体,其可以操控某一数量性状,比如成熟期、产量、品质等。在实际研究中,工作人员会发现一旦环境改变,微效多基因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而且这些性状的选择往往是不好的那一方向,比如延长生长周期、降低品质等。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基因变化,研究人员需要进行分解研究,整个操作比较复杂。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基因技术,完成一个基因到另一个品种的转移。通过这一操作,可以调节源于作物品质,比如提高产量、改良品质等,还可以增强作物抗病能力,起到抗虫害、抗干旱等效果。目前,在农业种植领域,使用比较频繁的目的基因有以下几种,比如种子贮藏蛋白基因、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植物抗病基因等[3]。该类基因拥有优良的品质,借助提取使用,可有效调整作物本身性能,帮助其更好的生长,同时改良作物品质、提升作物产量。
为了更好的了解农业发展状况,有关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经过数据整合之后,发现在全球范围内,60 %的农业种植都是利用了基因技术,而且其还处于不断扩大中。在生物技术利用中,主要采用的模式就是植物基因工程。其中Rubisco酶是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Rubisco酶,可以发现这一生物酶对二氧化碳的亲和力比较高,可以有效减弱光呼吸竞争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把分属于不同品种的Rubisco酶导入植物细胞中,进而产生杂合诱导点突变现象,或者生成亚基酶分子,其就会发挥修饰酶活性、提高二氧化碳亲和力功效。具体而言,可以利用遗传转化思想,把首先获取病毒蛋白编码基因,之后将其导入受体细胞中,例如,在黄瓜、甜瓜、番茄等蔬菜上,就可以利用该原理发挥作用。此外,还可以研究病毒反义基因、病毒复制酶基因、非病毒基因转化等。比如,有的研究人员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大白菜中导入TuMV-CP基因,促使白菜拥有遗传转化、离体再生体系,进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标。利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进一步确定了转基因植物中存在目的基因,并且该基因已经表达出来。
在传统农业中,为了实现病虫害防治,通过使用化学手段,即使用化学农药。通过这类药物的使用,会降低害虫危害,但与此同时,还会存在一定的毒害。关于这一问题,生物农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对于生物农药,其原料就是生物代谢产物。在制药过程中,首先获取产生生物药物的基因,之后,将其导入微生物细胞中,最后,借助微生物的生长就可以获得生物药物。同时,微生物生长比较迅速,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进而可以产生大量的生物药物,减少药物成本[4]。另外,在使用生物药物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小,有助于保护环境。
除了生物农药以外,技术人员还研究了生物固氮技术。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借助固氮生物的作用,可以还原大气中的氮,将其转变为植物可以利用的氨,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该技术对粮食作物起到的效果不太理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在如今的农业发展中,生物技术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品质,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生产。同时,不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性质。
[1]武鑫伟.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J].乡村科技,2018(28):65-66.
[2]于丽萍,刘霄明,李晶, etal.生物技术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7(9):1-2.
[3]徐康祺.现代生物技术在发展生态农业中的前沿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7(16):53-54.
[4]周建军.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农业,2018(24):39.
徐雅群(1997- ),女,汉族,辽宁大连人,本科在读,生物技术,沈阳师范大学。
S188
C
2095-1205(2019)07-43-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