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平
以“绿色哲学”为理念的田园景观设计
舒伯平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文章介绍了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根本哲学理念,阐述了绿色哲学背景下的景观设计原则。从当前的园林设计效果得出了绿色哲学理念给我们社会带来的帮助和价值。
绿色哲学;设计理念;园林设计;田园景观
人类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非常需要正确哲学观念的指导,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工业化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自然资源的无端浪费,自然环境被无情糟蹋,所以迫切需要绿色的哲学理念指引人们做好相应的园林工作去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自古至今以人为本都是任何社会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从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希腊哲学家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种种哲学理念都在表明人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笛卡尔用二分法的方式将人和自然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部分,认为人的作用应该在自然之前,因此现在的园林设计工作逐渐也在思考到底自然设计和人本身存在着一种怎样的羁绊关系[1]。
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当前越来越多的园林工作设计人员开始将自身地哲学思考模式融入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中,因此可食地景的设计模式被正式提出并且应用,主要内容就是在园林的内部种植可以供游客使用的农作物,将农作物和园林的景观以一个更近的角度呈现在游客的面前,同时这种展览的方式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回归田园的思想不仅指的是游客身体置身于田园之中,同时还是游客的心灵能够在田园之中得到彻底的解放和自由,可食性地景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工业模式不断发展的今天试图能够为城市的游客提供一个这样的场所,因为毕竟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位于农村的自然景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城市人民对于自然的印象也就越来越少。
可食地景是绿色哲学理念的重要体现,一方面构建这种类型的地景,游客可以在采摘农作物的过程中思考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不同种类的可食性地景给游客的感受是不同的,不同于以往平平整整的农作物种植方式,这种建造的模式可以给游客更多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我想象意识,通常而言都是利用弧形的设计方式来营造自由的田园形态,在指定的区域内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并且在空间立体上面给游客营造一种多层次的观看体验,当然如果游客的数量比较多,可以在人多的时候安排分批观赏减轻对于实际景点的破坏程度[2]。
以往的园林景观设计通常都只去注重局部的功能特点,但是很多的农园当前为了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经济效益,对于景区之间的划分工作采取模糊对待的方式,因为各个区域的功能被模糊了,所以园区内所有的景观关系都变得紧密起来,例如位于香格里拉的植物园,该园区将植物的景观区域和动物的栖息区域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有效地保存了动物的生存痕迹,同时更加能够激发游客对于动物的保护意识。所以为了能够做到这样的效果,笔者希望广大的农业园林设计人员能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主动将农业、休闲、娱乐等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城市人民在工作的闲暇之余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休闲和娱乐,所以在一些局部的景点中安装一些互动的设备增加院内的气氛,其次还应该丰富园林的营业格局,去满足和照顾不同人员的心理感受,例如可以在比较开阔的场所附近设置一些草坪,这些草坪不需要进行功能性的解释,不同的人群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在上面尽情地满足自身的需求,这种想法当然也应该符合实际的场地条件要求。
当代的园林设计工作不仅仅要求只体现出绿色发展的哲学理念,同时还应该能够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去体现出园林的实用性特点,将景观中的装置艺术作用发挥到最大的限度,打造出别出心裁的园林景观。最为典型的事例就是在日本的六本木农园,该农场的主要目的是经营生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在弄堂的外部设置专门的展览玻璃,这样农作物在实现在身生产价值的同时又多了一层观赏的价值,由此这一发明也就吸引力大量的游客观赏。
采用分区的模块化设置方式最为主要的优点就是方便管理和设计工作,在这个系统中还可以配备比较专业的新型自动灌溉系统来完善内部的水循环,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实际工作中的人力资金投资同时还可以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最为典型的事例就是当前的E-CINCEVE绿色宅前的有机牧场,该农场完全可以在没有外界的帮助之下完成自给自足的生产体系,将原本的牧场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格模式,将生产的作物放到各个独立的单元格中,无论是后期的栽培还是收割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3]。
在工业化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人类当前的主要焦虑在于未来的社会结构和城市模式是否会取代原有的自然结构而转向工业化的模式发展,在当前绿色哲学的引导之下,因为给养型的生态文明建设使得城市的文明可以和自然的文明进行有机的结合,尽管当前处于一个工业化的时代,但是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对工业化内容进行摈弃,在实现物质基础和自身需求的同时能够极大地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品质和生存功能,并且对于土地资源极其稀缺的城市而言,因为土地的无节制开发使得人类的观念已经将生产和环境做成了两个方面的对立管理,当前如果能够大力推广田园的设计观念则可以将这两个部分进行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维护城市生态多样性的局面。
城市居民在当前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因而对于当下的城市文化建设部分也就越发重视起来,当前的城市构造越来越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绿色哲学理念为主导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城市的多元化发展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和改进,同样园林景观作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在继承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去进行创新发展,将当前的科学家技术和园林的实际艺术性进行有机结合,将实际的问题和未来的规划问题进行联系,形成一套城市独有的原理景观设计哲学体系。
在回归式的田园可食背景作用下,城市的居民基本上可以适应当前的园林设计方式,通过亲身体验的种种行动完全融入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环境中,这也就完全符合了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同时绿色哲学所表达的本质内容是人对于自然生活的敬畏之情,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进度的不断加快,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大自然同样带给了我们很多的灾害惩罚,在一系列的天灾人祸面前人类的生命感觉是非常脆弱的,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非常有必要去控制自身的物质占有欲望,绿色哲学设计观念当前可以给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城市的居民在这种思想观念的领导之下不断地减少对于物质地占有欲望,减少生活中垃圾的排放,同时对于一些不可降解的垃圾进行分类工作[4]。
正确的哲学理念可以给人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基于绿色哲学背景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在正确的观念引导下,最近这些年来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效果,笔者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工作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践行这种哲学理念。
[1]李博.从二元到共生:以景观设计为视角的新哲学思维理念[J].求索,2016(8):130-134.
[2]张晓曼,卢霖瑶.基于道法自然哲学理念的保定滨河公园设计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17(1):77-81.
[3]王建国.基于绿色可持续理念的旧厂景观改造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1):114-115.
[4]李哲人.绿色人文理念下的市政道路景观优化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33):107-108.
TU201.5
C
2095-1205(2019)07-29-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