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武军 杨滨浩 毛铃哲
浅议桑蚕产业转型升级理论与路径
姚武军杨滨浩毛铃哲
(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山西运城044000)
传统桑蚕产业的发展和转型路径是基于各种形式的创新组合,同时使其产业技术逐渐向高新科技方向发展,不仅可使产品结构实现多元化以及高值化,而且还能有效提高桑蚕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从而全面推动了我国桑蚕产业的产业化转型。文章对桑蚕产业的转型以及升级理论与内涵进行了分析,就其转型和发展路径提出了见解。
桑蚕产业;升级转型;路径;研究
长期以来作为传统农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桑蚕产业一直备受关注,但因发展区域及其产业链布局不平衡,导致部分地区的蚕桑产业发展受阻。对于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而言,丝绸产业规模相对较小,而且产业影响力不大。新时代背景下应当重构桑蚕产业链,升级和转型蚕桑产业,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桑蚕产业的转型以及升级具有双重性,一是产业转型,二是产业升级。对于产业转型以及升级而言,分别属于两个概念,目前学界尚未对其进行统一界定。对于多数学者而言,多从产业结构、企业行为以及技术进步和价值链等视角解释产业升级及其转型,其终极目标在于改变产业现状,全面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实现产业的有序发展。产业转型的最终目的在于升级换代,基于产业转换来实现结构变革,产业结构变化是衡量其转型的重要标准。桑蚕产业的转型实际上是在重构产业结构,其本质在于通过更迭产业来实现结构变革,其中包含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以及高效化等内容。实践中,除变革产业,产业转型是旧产业退出与新产业产生的更替。虽然表面属于产业类型或发展形式的转变,但是其本质上来讲却是原有要素的重组。产业升级的内容及其进程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同时还涉及到更为广义的一些创新活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学者们在研究时,多从不同视角出发对产业升级进行阐释。概言之,桑蚕产业的发展及其升级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分析如下:第一,产业间发展升级。从原来的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第二,要素间发展升级。从原来的禀赋资产、自然资产逐渐向人力资本、物资资本以及社会资本转型,其中包括创新资产等内容。第三,需求发展升级。从原来的必需品逐渐向便利品和奢侈品转型。第四,功能发展升级。从初级的销售以及分配等逐渐向组装以及测试和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与新产品研发等方向发展;第五,链接发展升级。从商品类生产逐渐投向无形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一方面从技术以及生产等多个方面入手,另一方面产业素质以及效率应当得以提高,即为生产要素的重组,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和产品的质量。
桑蚕产业的升级以及转型过程中应当寻求与战略的契合点,并且以养蚕为基础来促进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从原来的单一养殖向现在的以蚕、桑双中心为主导的产业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不断提高蚕桑资源的有效研发水平,深入挖掘与桑蚕产业相关的内在资源和价值。
传统的桑蚕产业发展过程中以种桑养蚕和养蚕收茧为主,通过收茧缫丝、织绸,然后制成工艺品或者消费品等获取利益。该种模式下,桑叶、果、枝、皮、蚕蛹以及蚕蛾和蚕丝中的未利用部分,合计占九成以上,最终只为抽茧剥丝。新时期应当进行多元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以后以蚕为中心的蚕桑产业发展模式,坚持养蚕、种桑双中心原则,综合发展现代蚕桑产业,对传统产业链中的资源进行食用、药用、饲用等进行深入开发利用,以此来有效提高桑蚕产业的资源有效利用率,进一步扩大桑蚕产业的综合开发效益。比如桑果,可采摘、可观赏,同时也可以对其进行深加工,提高其经济效益。
实践中可以看到,茧丝绸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很大程度上确定了茧、丝以及绸等制品的最终目的;以茧为生产加工原材料,以丝、绸作为半加工品,最终制造出丝绸制成品。桑蚕产业的升级转型,使得整个产业链上的产品趋于多元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括茧丝绸产品以及桑果、桑叶和蚕沙在内的多种产品,而且蚕丝文化也应当向着多产品方向发展,种类丰富以及层次多元,无论是吃穿还是用,形成统一的桑蚕产业新体系。较之于传统的发展模式,茧丝绸产品不再主要用于出口,现代发展模式下的茧丝绸产品以及多个系列的产品应当同时开发;除出口外销,还应当进一步深入挖掘其潜力,大力发展国内市场,以此来有效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狭义的桑蚕产业发展过程中仅对蚕茧产值进行计算,并未将蚕茧产值以产业产值对待,即便广义的本行业产业也只是在蚕茧产值基础上加上丝绸工业产值来计算产业产值。通过升级转型,现阶段的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其产值计算包含多元化的利用产值。狭义的桑蚕产业发展过程中,综合产值是蚕茧产值与多元利用产值之和;而广义上的桑蚕产业则是蚕茧产值、丝绸工业产值以及多元利用产值的综合。近年来随着国内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产业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产值不断增大,而且在综合产值中的占比也越来越大。随着我国产业发展以及转型的不断加快,桑蚕产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多元产出等不断拓展,必然会促使桑蚕产业的产值大幅度提升。桑蚕产业的转型能够实现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产业的做大做强以及综合产值的扩大,都依赖于产业的全面升级。
桑蚕产业升级过程中应当从根本上摒弃以往的单一产品发展模式,从原来的单一产值向现在的多元化产值核算方向发展,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为此,应当将蚕、茧、丝以及绸和丝绸等单一产业链进一步拓展,使其成为多元化的产业体系。除传统产业链外,还应当将原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资源拓展以及延伸利用,有效开辟新兴产业及其分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兴产业链,从而将传统桑蚕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的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传统桑蚕产业遍布各地,唐宋时期国内桑蚕产业的中心从黄河流域逐渐转向江南地区,北方地区也有种桑传统。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民间通过种植桑树的方式来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比如陕北桑朴子以及河北条墩桑等,均为典型的桑树种植生态治理模式,这也为我国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以条墩桑为例,在北方地区特殊的种植模式下,上述树形是无主干灌木,而且呈墩型,枝条丛生。在低山丘陵梯田地带可以种植桑树;在梯田现坡以及现沿等处可以适当种植条墩桑。在桑蚕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可以将条墩桑与林、果以及粮油和蔬菜等交叉种植,以有效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提高复种指数。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桑蚕模式,可以建立植桑养蚕以及鲜叶加工利用模式,凸显其生态经济效益以及生态防护作用。
桑蚕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思想观念的改变与方式的变革,实践中应当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区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发展桑蚕产业,这样才能实现桑蚕产业的升级转型。
[1]李建琴,顾国达.世界蚕丝业发展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蚕业,2016(3):11-18.
[2]黄先智,秦俭,向仲怀.日本蚕丝业振兴路径给中国蚕丝业转型发展的启示[J]蚕业科学,2016(3):599-605.
[3]鲁兴萌.蚕桑产业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蚕业,2015(1):1-5.
[4]封槐松,李建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展望[J].中国蚕业,2016(1):4-10.
[5]周文军.中国蚕业文化论[D].苏州大学,2015.
F326.3
C
2095-1205(2019)07-03-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