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广州 51000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素驱动的弊端日益凸显,国家逐步明确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根据2018年欧盟官方文件《欧盟创新榜》,在过去8年,英国是创新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英国的整体创新绩效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在人力资源、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创新创业、国际合作出版方面都有优势,其中,吸引人的研究体系和人力资源优势最为突出。优质的人才是创新的基础,2000~2012年英国15~64岁雇员中知识密集型的制造业和商业服务业雇员的占比年均增加1.5%。大学如何能够保质保量、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创新型人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研究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以求有所启发。
根据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QAA)2018年颁发的《英国高等教育创业指南》的界定,创业教育是将创新行为、特质和能力应用于创造文化、社会或经济价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识别机会、开创组织的能力,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创业精神、知识和技能的应用,鼓励学生将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包括企业、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公共部门以及社会企业。
英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在政府的推动下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英国经济持续负增长,失业率保持高位。政府推出了大量再就业培训项目,鼓励人们参加创业培训,并于1987年出台《高等教育创业计划》(蒋建微,2010),要求大学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此同时,大学因为办学经费不足,也希望能够通过与企业合作,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以及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大学的积极配合下蓬勃发展起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推广普及到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英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从萌芽期到起步期,再到快速发展期,最后到成熟期的四个发展阶段。
1.萌芽期。英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1971年,曼彻斯特商学院小规模引入的创业课程广受欢迎,它很快成为MBA核心课程。此后,其他学校,如谢菲尔德理工学院、达勒姆大学、伦敦商学院和克兰菲尔德理工学院纷纷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创业课程。发展这一领域的主要动力始于1976~1977年间英国政府对失业的关注,政府认为自营职业和中小企业的建立有可能缓解失业,于是,与曼彻斯特商学院签订合同,由其为有经验但失业的大型经理人开办课程,使其能够自己创业。这组课程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真正的”创业项目,从简单的自我投资到风险资本支持的团队创业。
2.起步期。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通过人力资源委员会的培训服务司,开始为有意向创办企业的个人创业者开设一系列课程,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普遍发展阶段。传统的商学院负责提供具有较大潜力的创业计划如新企业方案、Firmstart和Teamstart,小型商业项目和面向非创新企业的培训项目则由一些新成立的商学院提供。在英国政府培训机构和相关机构支持下开设的这些课程逐步发展成为为创业者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提供智力支持的“拓展”课程。一些由创业教育家和研究人员组成的组织相继成立,举办年度会议并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影响较大的有英国企业管理和研究协会(现为小企业研究所)和英国小企业研究基金会。
3.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业教育进入大学的主流课程,英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英国培训机构私有化后,更倾向于与私营的培训机构合作,导致大学里有中小企业发展技能的学术人员的过剩。同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高等教育的经费变得愈发紧张(David,2014)。为解决生存问题,大学开始正视在校学生学习中小企业课程的需求,尤其是那些快速增长的商业研究课程的学生的旺盛需求,大学开始普遍开设面向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
4.成熟期。进入21世纪,随着英国科学创业中心和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先后设立,高等教育创新基金和科学创业挑战基金逐步投入运作,系统的教师培训、通过小企业服务和商业连接网络促进大学生创业等,英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的成熟阶段。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尽管在资金投入量、发展规模等方面与美国还有一定差距,但也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育体系。
随着创新型、知识型社会的到来,为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英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开始逐渐多元化和深远化,从最初的鼓励创业的功利化目标逐步演变成以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实现了从只关注商业领域创新到对社会创新的重视的转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激发和鼓励创新创业,奖励成功的文化(牛长松,2007)。例如考文垂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去发明自己的产品、创建自己的企业,更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素质和技能,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换句话说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创业的潜质,成为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遇到合适的土壤、阳光和水源后,就可以发芽并茁壮成长。
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容易出现两种不平衡:一是过于注重基本素质的培养,实操性不够;二是只强调能力和技巧,忽视思维和意识的培养。
英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根据《英国高等创业教育指南》的界定,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素质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两个层面,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企业家所应具备的人格特征、意识等综合素质,实践教育侧重如何应对创业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课程一般有两大类:一类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创业基础课程,是对创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讲述,如创业理论、商业创新思维、商业网络、个人创业技能等;另一类是面向有创业意向,攻读创业专业的学生的课程,专业性较强,强调实操性,如如何开网店、开始创业、小企业管理等。
同时,大学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科研水平,在创新创业教学、科研方面,有不同的分工和定位,较早开设博士学位教育的学校如利兹大学等以对创新创业行为、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效果的研究为主,还有一部分以考文垂大学为代表的大学正处于从教学为主向教学科研并重的发展阶段。
创新创业型人才应既有扎实的专业背景,有创新思维,又有商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区别于一般的商科教育,应配备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英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配备的典型特点是“大学专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的模式。英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选聘特色鲜明,充分体现了“专才专用”的用人理念。选拔学术能力强、有博士学位或教授职称的教师讲授理论性课程和从事科研工作,挑选有管理和创业经验、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讲授实践导向的课程,有创业经历并获得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咨询,从实业界聘请工作经验丰富、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从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讲授法律、财务等实践性、政策性较强的课程,如考文垂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独立于原有的商学院,根据创新创业学生培养目标专门配备所需师资,并开发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师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同时有创业经历或曾在企业工作多年,同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授课。
英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包括课堂讲授与课外活动两种模式。课堂讲授是以课堂授课模式讲授创新创业相关理论和知识,让学生接受专业化、模块化的课程教育,课堂讲授的形式多样,以学生为主,互动性强,包括教师讲授、学生小组专题研究、案例研讨、创业模拟等。一年级主要侧重基础理论和基本能力的介绍与培养,二年级开始涉及商业运营中的财务和法律问题、商业运营、小企业管理等,三年级主要学习商业伙伴管理、商业机会的识别与战略等。课外活动则是指英国特有的“创业模块”,大学通过设立科创中心,创业园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举办创业工作坊,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为刚开始创业的学生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提供办公场地,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咨询和支持服务,并为已经有成熟商业运作计划和有市场潜力的学生创业项目寻求大学和外部企业的财力支持,通过实际操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
美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主要由私人捐助,而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政府拨款占到80%左右(牛长松,2007),其余为私人和企业捐助。英国政府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因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中,高等教育创新基金和科学创业挑战基金是政府出资设立的比较有名的两大基金,自21世纪初投入运作至今,成效十分显著,科学创业挑战基金在强化校企合作,加快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政府与企业联合设立的组织“创业远见”发起了创业比赛“显示你的成功——开始谈论创意”,几乎覆盖了英国所有高校,影响很广。与此同时,英国大学还积极申请欧盟设立的相关基金如欧盟的SPEED PLUS计划、欧盟地区发展基金、欧盟Horizon 2020等,开展创业教育与研究。也有一部分资金来自学生个人或企业,如考文垂大学的学生创业项目通过大学的可行性评估后,可获得大学提供的一定比例的前期启动资金,其余资金学生可自筹或寻求企业投资,对于创新性的产品,大学与学生签订协议,承诺免费协助进行专利认定,认定成功后,根据协议,大学有资格获得专利所有权的特定比例。
创新创业教育发源于美国,而英国则是后起之秀。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EM)和学者史蒂文森2004年的评估,在13个欧洲和北美国家中,英国创业教育政策得分76.3%,比平均分高21.8%(Lundstr、Stevenson,2005)。英国政府给予了创新创业教育极大的重视和支持,在2008年的英国《创新国家》战略白皮书中,创新创业教育被纳入国家创新战略。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设立统筹管理机构英国科学创业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委员会,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规范,以及通过非营利机构英国创新创业教育(EEUK)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科研基金,进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举办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年会(IEEC),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等。此外,英国政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出资设立创业项目和竞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如1998年启动的大学生创业项目,2004年开始的创业比赛“开始谈创意”以及广受欢迎的“全球创新创业周”(GEW)。在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鼓励校企合作,设立各类基金,比较有影响的有王子基金,为创业者提供5000英镑的低息贷款,大学挑战基金设立种子基金5000万英镑,帮助大学渡过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的最初阶段,此外,还有著名的科学创业挑战基金和高等教育创新基金。
欧盟对创新的重视有目共睹,随着《里斯本条约》《欧洲创业绿皮书》《欧洲奥斯陆创业教育议程》和《青年人在行动计划》的陆续颁布,创新创业教育在欧盟的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欧盟提出要建立一个创新联盟,通过设立SPEED PLUS计划、欧盟地区发展基金、欧盟Horizon 2020等,激励成员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从事创新创业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根据英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NCGE)的统计,2010 年,42%的英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接受了欧盟基金的支持(David,et al, 2010)。英国之前作为十分重要的欧盟成员国之一,一方面是为了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不断巩固在欧盟的地位,自然会不遗余力的努力遵循欧盟的政策框架,积极发展本国创新创业教育。而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商业组织、教育、科研等的相对自由流动,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十分有益。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由教育机构来实施,但其有效实现离不开完备的社会支持。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由政府、大学、企业三方有机构成,其中,政府发挥着统筹、规划、协调、支持的重要作用,依托如IEEP、NCGE、EEUK等组织和机构来实现,这些组织和机构很好地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定期举办年会、研讨会、培训会、项目评审等,成为政府、大学、企业相互沟通、合作、支持的平台,推动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1999年在贸工部资助下设立的英国科学创业中心,有60多个高校参与其中,对推动英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大学普遍设立科技园,不仅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著名学府的科技园在英国颇具影响,沃里克大学科技园、圣约翰创新中心等许多大学的科技园都建设得很成功,对于促进大学科技转化、校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英国高等创业教育指南》对创业教育的界定,英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两个:一是创业基本素质教育,旨在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二是创业实践教育,旨在教会大学生如何创业。根据学生的需要,分层次开设课程:1. 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教授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2. 开设创新创业专业课程,面向有创业意愿或正在创业的学生,他们多来自家族企业,或有自己的小生意刚起步,课程既有理论性又有实操性,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实现成功创业;3.开设创新创业研究生课程,面向全球招生,学生已经具备经营和管理企业的丰富经验,学习的目的是想要实现对前辈的超越和创新,这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转变为创新行动的可能性最大,成功概率也最高,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上都会格外用心,以确保学生学有所得,例如考文垂大学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的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始终坚持小班教学,招生人数控制在25人左右,入学前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筛选,以确保创业意愿强或有一定创业基础的同学优先入学,学生往往在入学前或就读期间就已经开始创业了,学习的目的性强,学习主动,创业成功率高;4.面向对创新创业研究感兴趣的同学,招收创新创业研究生,教授他们如何从事该领域的理论研究。
英国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一方面鼓励大学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和研发的产业化方面广泛合作,一方面要求大学大力发展与科技类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让科技类人才在掌握科学技术的同时,通过修读创新创业课程,掌握与自身专业领域相关的商业知识,从而使得他们一旦有了科技创新成果,可以有能力尽快实现其商业化。如谢菲尔德大学面向计算机和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设立“第四年选择”计划,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与商业有关的分析技术及核心技能。艺术类院校巴斯泉的创意艺术专业、伦敦大学的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生物技术等专业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中,在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既注重创新创业意识、精神的培育,又注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教学培养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人才培养要求。2007年英国高等教育创业调查显示英国大学64%的创业教育活动在课程之外。“创业模块”是英国特有的课外教学,学生创业者在学校提供的创业平台上组建公司进行实体创业,通过实际操练,在实践中掌握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通过与图书馆、企业联系,带领学生参加业界的专题培训,或者走出课堂,以商业运营场地为教学场所,带领学生实地调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根据调研结果撰写商业计划等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高质量的、充足的创新型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产、学、研一体的创新体系是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英国的创新力始终保持在世界前列,其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丰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目前,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仍然停留在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途径和手段上,并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放在是中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的地位上来,缺少专门的机构负责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相关政策十分分散,缺乏鼓励创新创业的统一的政策体系。政策目标功利性强,关注短期成效。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成功突破价值链的底端锁定,实现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转移,必须实行创新驱动战略。实行创新驱动,一方面是依托现有的基础,设计创新政策体系,鼓励创新创业;另一方面是要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优质的人力、智力保障。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的重要保障,应当被纳入国家创新发展的大战略里面,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设立国家级的创新研究院,来统筹国家的创新发展,在研究院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中心,负责统筹管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研究与具体实施,依托一个或几个大学普遍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有:1.创新创业教育研究;2.促进创业教育在大学的普及和科学化;2.与产业界加强联系,让企业为大学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3. 支持大学师生创办企业;4.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5. 促进高校间的交流;6. 设立年度创新创业型大学的评比等。
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任务,缺乏与工商业联动的长效机制和平台。通过普遍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中心,建立起政府、大学、企业三方共同参与的机制和平台,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有效发展。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中心和各地方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中心通过设立各类基金、比赛、培训、评比等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发展。其次,英国政府和欧盟的相关项目是英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相比较,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资金也是由政府提供,但距离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可以由政府主要出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和人才的培育,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创业企业孵化等则可以通过股权、利益分成等市场机制引入企业积极参与。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解决的关键命题。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都源于解决就业困难的功利化目标,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竞争的加剧,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目前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鼓励学生创业、提高就业的功利化色彩较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工具性特点明显。多数大学采取侧重大学生创业技能培养的教育模式,以实现创业成功的学生人数为考核目标。实际上,没有家族企业背景,大学在读期间或者毕业就能直接创业成功的人凤毛麟角,即使能够成功规模上也很难突破。创新驱动战略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要求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能仅局限于帮助少数学生的创新创业成功,而是要重在培养和提高全体在校学生以及社会在职人员的创新创业意识、素质和能力,因此,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从少数学生的创新创业成功转向对全体在校学生,甚至包括社会在职人员的创新创业意识、素质和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上。
创新创业型人才既要有理论基础,又要有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定位于培养未来的发明家、企业家,使得它必须区别于一般的商科教育,需要有针对性地配备具备扎实的创新创业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因为起步较晚,不少高校临危受命,仓促上马,在师资配备上东拼西凑的现象比较普通,大多主要由商科专业的教师、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构成,没有系统的培训,即使是商科专业的教师也不一定具备教授创新创业课程的资质和能力。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要走向专业化,就必须培养和配备具有专业背景和实操经验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选拔具备创业经验或企业工作经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商科专业教师、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派出参加培训,通过考核者方可授课;另一方面,面向社会招聘具有创业经验和企业工作经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担任专兼职教师;最后,聘请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企业兼职教师讲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同时,选送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创业背景的年轻教师到国外进修创新创业专业,并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会等专业性的组织和机构推动创新创业教师的学习和交流。
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家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容易出现一窝蜂开设创新创业专业的情况,作为知识的普及面向全校学生开设1-2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十分必要,但要让真正想创业、能创业的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而成功创业,则需要设立创新创业研究院,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专业,加强对创新创业的规律及其教育教学特点的研究。同时,分层次设立创新创业课程,面向创业意识强的学生,设立创新创业专业,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严格控制创新创业专业的招生人数,筛选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同时,课程设计上,要理论结合实际,理论融入实践,对于商业运营中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财会、法律方面的课程,需要配备称职的企业兼职教师。
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对于没有太多商业运营经验的大学生而言,当有了好的创新性产品或商业计划后,人、财、物及智力支持是否及时到位对于其创业能否成功十分关键。因此,需建立并完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在启动资金、场地以及运营咨询方面提供充足的支持,同时,落实税收减免,提供法律咨询及必要的法律援助,保障创新创业者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如考文垂大学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免费提供创业前期的商业策划咨询,对通过评估有市场前景的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启动资金或低息贷款,提供免费或低租金的办公场地,协助学生有偿获取法律、财会方面的专业机构的服务。有严格的人力、物力、资金的使用时间和额度的规定,规范的审核、使用、回收流程,确保学校投入的风险可控。当所需资金过大时,协助学生获取外部商业投资。中国大学的创新创业咨询服务、场地支持、资金支持等在不少高校已经运作多年,也小有成果,但咨询服务的提供者多为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大多没有创业或企业工作经历,急需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规范的管理,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同样的投入必将产生更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