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9年总目录

2019-03-18 10:2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学研究

经济与管理

并购重组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综述 余鹏翼 陈新 敖润楠 陈文婷1-5

女企业家所领导的企业社会捐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福建省的实证分析 苏映宇1-14

提升城市竞争力水平的地方财政支出研究——基于DEA方法实证分析 李翠兰1-22

科技要素投入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城市的实证分析 陈鹏 罗芳1-30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潜力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随机前沿模型 王久第3-81

基于文化符号学理论的边境地区民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金艳春 朴润绪3-90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显化研究——以人称代词为例 陈建生 黄慧1-72

中国转喻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前沿动态——基于可视化技术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郭雅欣 范振强1-81

英语中动结构的语用意义动态研究 孟江虹1-89

中美金融企业文化陈述的元话语对比研究——基于组织文化三层次模型 潘杰婧 朱文忠2-30

社区矫正初始评估话语的语类结构和交换结构研究 罗兴 袁传有2-39

外语学习型慕课的类型、特征与发展 薄巍 冯芃芃 金檀2-48

网络文本交流的二语促学机制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 张宏武2-55

国外二语习得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叶砾2-63

近二十年中国英汉运动事件对比研究综观 姜艳艳 陈万会3-5

从庭审宣判话语的词语选择及语调特征看法官权力的实施 陈海庆 刘文婕3-12

Kolb学习风格理论在英语公众演讲中的启示和运用 方慧3-21

力动态视角下汉语致役类动结式的语义建构及认知理据 唐婧3-27

翻译学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外译及其研究述评 梁昊文1-41

论术语narratology的统译:叙事学 江澜1-47

后殖民视域下张爱玲与林语堂的跨文化写作研究 蒋美红1-53

翻译学研究方法建设现状探索——以六本中外专著为例 张蓉1-59

从《水浒传》的连动句英译看“中国英语” 王振平 杨娇娇1-65

原型范畴理论下《道德经》“身”研究 隋英霞 高秀雪2-71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命运共同体”的英译探讨 吴越2-77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及其英译文本的选词理据互文性解读 宋蕾 文军2-84

外宣语境下国防话语政治等效翻译阐释——以《今日中国军队》宣传片为例 郭静3-60

鲁迅小说语气副词主观性英译的语料库考察——杨宪益译本和莱尔译本的对比视角 翁义明 万光荣3-66

莎剧《一报还一报》中情态谓词must的汉译 吴边3-74

中国文学研究

长篇小说《困兽记》版本校释 罗敏月 张均2-90

论先秦史官职事与早期文学的关联 林训涛2-97

明清时期“六谕”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高薇2-103

新世纪的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及其产业化 陈乐2-110

非通用语研究

新标准意大利语的成因及特征探析 彭倩3-34

《蛙》日译本之翻译方法探析 庞焱 李文静3-45

日语体标记与语篇叙述时间推进——以《一碗阳春面》为例 曹捷平3-53

外语教育研究

中国学者英语学术论文手稿中强化语使用特征——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刘座雄 杜蕾 刘萍 胡素芬1-118

原声影视作品听记配音在“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李琨1-125

高等教育研究

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战略转型——兼论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之提升路径 韩永辉 李子文1-133

学分制下微积分教学改革的探索 王锦玉 马庆华1-139

美国大学课堂诗歌工作坊运作——以圣约翰大学为例 陈津津3-110

句子语境对二语语块记忆影响的实证研究 刘珊3-116

外语教师自主性的内涵与发展途径 刘晓毅 欧阳护华3-122

大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人格特质和创造力教学行为的关系探究 蔡晨3-129

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演进及其影响——基于中国CSSCI数据库文献的分析(2000-2016) 邬英英3-137

政治与法律

人海和谐: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海洋治理合作探析 余姣1-96

第三方平台商标间接侵权的过错推定——兼评《电子商务法(草案)》第19条第2款 徐利丽1-103

论物权法定原则的缓和及其实现路径——兼谈民法典物权编立法与《民法总则》第116条的衔接 王进吉1-109

北美自贸协定重谈及其影响 唐小松 孙玲2-05

国际政治现实主义回归的路径研究——基于爱德华·卡尔政治思想的重新解读 赵明晨2-12

中德新闻话语中的G20概念建构 陆娇娇2-21

哲学与文化

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诞生与初步发展——从巴黎公社到一战爆发 Raymond ROCHER 陈湘蓉2-117

信息哲学与“数字维特根斯坦研究” 徐强2-125

从宗教修行到身体技术——论瑜伽文化的变迁 田克萍2-132

英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及启示 孙秀丽2-138

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研究 程建华 王钢3-9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同志”一词英译研究 李媛3-103

文学理论与批评

新型文学制图法:以《威尼斯商人》为例 郭方云4-39

构建德意志新文学:析赫尔德《论德意志风格与艺术》 曾悦4-49

认知隐喻视阈下“达菲体”诗歌语言之辩 付晶晶4-59

作为批评家的J.M.库切 汤达5-84

冲突的融合:诺斯洛普·弗莱神话理论的诠释思想 丁蔓 张娉婷5-94

从人类学到人文科学——论福柯对人文科学的定位 罗映琪5-103

“自我书写”中的他化——从自传文学到“自我虚构”小说 王夏5-110

欧美文学研究

从《长梦》探析赖特笔下的都市空间与黑人生存危机 庞好农 刘敏杰4-69

暴力与安全:论洛丽·摩尔小说的后“911”家庭式书写 周凌敏4-79

当下语境中的历史书写:《地下铁道》与新奴隶叙述 刘露4-87

卡里斯玛与“有灵魂的无神论者”的长成——论《上帝存在的36个理由:虚构作品》 刘贻伟4-96

自然风景与心灵影像的交融——论劳伦斯诗歌中的环境感知主题 陈瑜明 杜志卿4-105

《威尼斯商人》之改宗、宗改和英国民族国家意识 陈伟彬4-113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中的拓扑学宇宙身体诗学 罗益民5-5

《中午酒》中的优生学、私刑和本土主义 王亭亭 蒋天平5-23

发现作家多萝西·华兹华斯 史凤晓 张琳5-30

帝国身份的建构——对《达洛维夫人》的“对位阅读” 綦亮5-39

英国宪章派文学的文学史命运 肖四新5-49

《奥鲁诺克》中的女性意识建构 胡振明6-47

尝试居间:卡罗尔·安·达菲《原籍何处》的后殖民解读 李昀 张成娣6-57

作为意识形态的风景:《乡村与城市》中的视觉政治 陈丽6-66

消费视域下自恋的纳西莎:解读《一段好时光》 张月桂6-74

从《水手比利·巴德》的审判看权力机制的运作 黄永亮6-84

为什么克拉丽莎非死不可?——“美德”在小说《克拉丽莎》里的内涵 庄晴 梁建华6-93

可能世界的通达关系——以伍尔夫笔下文学世界为例 牟方华6-102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身体叙事的隐喻意义 赵谦6-109

基于话语轮次模式解读安娜·克里斯蒂的妥协与再囚禁 杨丹丹6-118

东方文学研究

《风土记》视域下的古代日本海神“鳄”信仰 陈馨5-139

模仿与抗衡:《日本灵异记》中的对华认识研究 赵季玉5-147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幸田露伴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范宏涛4-122

发端期中日儿童文学观的异同 刘先飞4-131

汉、英诗歌音韵格律再比较 熊练4-141

高一志《童幼教育》中的友谊观 寒梅著 陈彦辉 杨雪樱译6-127

基于身体观就医学对晚清、五四文学影响的考察 刘金举 龙开胜6-135

从“洛丽塔”的跨界之旅反观三类主体对西方消费文化的态度 贾莹6-144

文学翻译研究

墙里开花墙外香——梁宗岱自译诗歌《晚祷(二)》探析 周永涛5-119

“异语写作”理论的阐释、辨析及思考 关相东 齐乐 郭航5-128

综述与评述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中国生态批评话语体系——第八届海峡两岸(粤台)生态文学研讨会综述 杨晓辉4-150

文学伦理学批评专题

作为语言定义的脑文本及索绪尔语言观 聂珍钊4-5

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与成长:《冬天里的姑娘》解析 陈晞4-19

萧伯纳戏剧《英国佬的另一个岛》的伦理解读 刘茂生 罗可蔓4-29

叙事学研究专题

“模糊时间性”:论戴维·赫尔曼的“多时性”叙事 尚广辉5-57

图画故事书中图文叙事反讽的构成及功能 周静5-67

从他者伦理探析《蝇王》之叙事 钱丽雯5-77

瑞士文学研究专题

罗伯特·瓦尔泽《强盗》小说手稿中“Eros”情结 范捷平6-5

爱与自我救赎:析十九世纪德语文学中的魔鬼合约母题 胡一帆6-15

论戈特弗里徳·凯勒小说《人靠衣装》中的社会转型 冀玥彤 赵蕾莲6-25

彼得·比克瑟叙事作品中的宗教元素分析 姜丽6-36

猜你喜欢
文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我们需要文学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文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