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如东,王艳玲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论
周如东,王艳玲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是由核心内容、基础内容和发展内容组成的结构体系。核心内容强调了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文化教育;基础内容涵盖了四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三意识(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三方面(民族团结进步、国家安全、科学精神)教育;发展内容注重了创新精神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这一内容体系具有突出的政治性、鲜明的目的性、强烈的时代性特征。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华优秀文化的涵养和青年习近平成长过程中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其产生的源流。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和探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对于深刻领会和理解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实现青年教育培养目标,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内在规定的丰富性,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精神世界的多样性和思想发展的多变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并不意味着无序性,它们通常是以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性系统体系存在,形成各内容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样是一种结构性的系统体系,我们认为,其主要内容结构体系是由核心内容、基础内容和发展内容组构而成。
必须指出的是,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丰富的系统体系,内涵博大精深,本文仅对其主要内容体系进行探讨。
这是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层次,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内容,也是习近平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经常倡导和高度重视的教育内容体系。
1. 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观念形态。对青年一代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内核。习近平把理想信念喻为青年的精神之钙,把青年一代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视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求要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教育引导青年。他认为,共青团工作的第一位要求就是要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不会自发产生的,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首先,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让真理坚定他们的理想和信仰,“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1]为青年成长奠定好牢固的理论和科学思想基础。其次,要加强中国梦的引领教育,用中国梦打牢青年的思想基础。再次,要加强对青年一代的国情教育,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等教育,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增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2]21让当代青年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基本国情,增强“四个自信”,增强青年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 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时代性和民族性为特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想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3]86它既是一种需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习近平用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来比喻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身成长和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的决定性影响。他针对青年不同阶段的特点,提出了不同教育内容的要求。对少年儿童阶段,要求把基本内容熟记熟背,让这些内容融化于心灵,铭刻在脑海之中,在成长的过程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践不断加深理解;对青年大学生则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辩、笃实”的具体要求,要求青年大学生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和基本遵循,身体力行,引领社会。在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习近平强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4]要求,“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5]同时,还要求青年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6]168
3. 优秀文化教育
重视优秀文化潜移默化对青年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的影响,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核心内容。首先,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充分认知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教育青年一代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做到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其次,要加强革命文化教育。重点是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教育。习近平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2]36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灵魂,习近平在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中,要求大学生学习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再次,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因此,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要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紧密结合,有机统一起来。
这是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教育内容要求,同样也适用于当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教育内容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明的在新时代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进程中,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的内在规定要求。
1. 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对青年一代进行历史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邓小平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7]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习近平特别强调在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
加强对青年一代的党史、国史教育,就是要让当代青年透过党史、国史,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来龙去脉,从我们党和国家的光荣历史和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加深对党情、国情的理解,加深对党和国家历史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的认同。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习近平认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8]要求要把这必修课修好。
改革开放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党史和国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青年一代改革开放史的教育,使当代青年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6]71增强当代青年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激励他们投身到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去,自觉肩负起为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历史重任。
加强对青年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让当代青年“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2]40从而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生信念。
总之,“四史教育”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础内容,其出发点就是要用近代以来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以及我国在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来教育引导青年坚定跟中国共产党走的信念,树立爱国主义情怀,鼓舞青年一代发愤图强,奋发有为。让当代青年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源头和历史演进中,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前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2. 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它既是一种政治意识,又是一种文化意识,是爱国主义的心理基础。习近平希望青年一代从小就要“把国家、人民、民族装在心中,注重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2]94他认为,青年时期是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从小抓起,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渗进青年一代的血液和灵魂。要通过加强对青年国家意识教育,激发起青年的爱国情怀和兴国强国报国的精神动力,增强青年一代的国家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
法治意识是人们从内心对法律的认可、敬畏和服从意识。加强青年的法治意识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9]在教育过程中,要求坚持把道德与法律、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
社会责任意识是一种担当意识,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内在规定和使命,有担当是青年成长的价值体现,在习近平青年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和给青年的回信中,强调最多、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就是担当。“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2]6时刻要求当代青年树立与这个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6]172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肩负的历史责任。
3.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
构建稳定和谐的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对此,习近平要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0]32对广大青年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对维护祖国统一,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深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加强国家安全教育,通过“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6]203让青年一代了解和知晓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安全环境现状,进一步增强青年的国家意识、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忧患意识。
科学精神体现在探求未知、追求真理的态度上,体现在科学的理性和信仰上,体现在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上,科学精神缺乏会导致创新意识薄弱,能动性发挥不足。习近平希望青年一代“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2]95加强青年一代的科学精神教育,意在培养当代青年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真理,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提升素质和能力。对此,习近平殷切期待当代青年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6]128
这是习近平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教育内容体系。
1. 创新精神教育
目前,全球科技创新正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显著特征。“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6]120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许多创新指标体系也名列世界的前列。但是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经济增速快而不优的现状,迫切需要我们改变粗放型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而在这转变过程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习近平强调:“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6]128“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2]4把创新精神教育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彰显了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时代特征。
2. 生态文明教育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当今社会,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危机,引起了人们的忧虑与关注。之所以会出现生态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本身的危机。由于人类在自身的发展中缺乏对人与自然整体性关系的了解,尚未具备进一步发展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形成并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1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观念,为对青年一代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理论遵循。对青年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既要进行生态道德观教育,强化当代青年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又要动员青年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用自己的双手美化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
3.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等深入推进的情势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依存度越来越深,同时世界所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尤显突出;经济发展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恐怖主义等非传统的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0]47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以一个政治家的洞察力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实现这一全球治理的方案,习近平同样寄希望于青年,他强调“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2]在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他十分重视对青年一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多次在各种国际场合号召世界各国青年,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来审视世界上的不同文明,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奉献青春。对青年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本质要求,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因为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就蕴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平等交往、和平合作等文化基因。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把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体系划分为核心内容、基础内容和发展内容三个层面,是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的本质需要,这一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同时,这三个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范围不是固定的或者一成不变的,其内容体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会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三个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有所包含和相互联系的,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系统。
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三个层面的内容来看,突出的政治性是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显著特征。
在阶级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表现一定的阶级性,亦即政治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了阶级社会中各种思想意识的阶级性,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3]统治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反映该社会经济基础与社会各个方面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集中反映了本阶级或政治集团的利益。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要建立反映其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政治思想理论,通过加强对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使其思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进而调节社会的精神生产。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其实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是为维护阶级利益和统治服务的。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反映本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统辖和影响其他意识形态,是为政治斗争服务。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并不断汲取非意识形态的内容包括我国优秀文化,借鉴和吸纳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等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习近平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1]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习近平反复强调和一以贯之的要求。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他又进一步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实施铸魂育人。在座谈会上,习近平对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六点希望和要求,首要的就是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14]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政治性的要求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现了突出的政治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中,政治教育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他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系列科学论断,教育内容体系中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基本国情的教育等教育内容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教育等等内容,无不寄托了习近平对青年成长过程中的政治教育要求,体现了“四为服务”①的方向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把强调政治教育认为是“泛政治化”的观念是错误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淡化政治,在青年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把青年具有的政治方向、政治观念、政治立场、政治鉴别力等政治认同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这对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理想意义重大。
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指向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亦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方式和载体的运用等,无一不是受制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决定的,内容服务于目的,明确的目的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反映了新时代青年教育和培养的目的和要求。习近平立足于基本国情,依据当代中国青年的成长路径和规律,对我国青年的培养质量和规格提出了总要求。他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青年培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把打造为中国梦而奋斗的生力军作为青年培养的目标,把培育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作为青年培养教育的基本任务。根本目的、培养目标、基本任务这三个层面“构成了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主体结构”。[15]
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在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得到了彰显,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正是服务于教育目的本质的要求。纵观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有一条教育目的红线始终贯穿其中,这就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用中国梦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的三个层面的教育内容始终是围绕这一红线展开。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6]40在核心教育内容中,中国梦的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面,强调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0]34而在基础内容中,重点体现了对青年进行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等内容教育,这些教育内容实质上就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发展内容体系尽管是强调的创新精神、生态文明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等内容,但这都是深化改革所需要的本领和基本能力素质的重要方面,是体现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因此,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三个层面的结构形态,也可理解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的在教育内容体系上的集中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对社会发展发挥客观作用的社会功能,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目的要求。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为个体发展产生客观影响的本体功能,这一本体功能体现在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直接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6]习近平也经常告诫青年“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2]41他希望青年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这些重要论断,都是基于新时代青年全面成才全面发展的目标考量的。进一步分析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同样可以看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的基石之上,又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价值追求。
增强时代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7]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同时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习近平强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敏锐地、及时地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解答时代发展新课题,运用充满时代气息的思想和内容来教育、引导、说服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具有生命力。走在时代前列,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是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所在,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实践,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需要进行伟大的斗争,这场斗争以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丰富性、多样性、艰巨性展现在每个人面前,更需要富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适应、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无论是核心内容指出的用“中国梦”引领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还是基础内容确定的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教育内容,发展内容确立的生态文明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等内容,都是习近平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所面临的攻坚任务,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而提出来的,既具有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时代性,又具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习近平新时代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通过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得到了映射。
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安排是具有客观内在逻辑的教育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产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决定教育内容外,社会、文化、政治等外在的环境因素和教育者的主观要求等因素对教育内容的形成同样具有深刻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与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需要相适应。“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8]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党在新时代肩负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把党的前途和命运寄希望于青年,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确立,是基于青年能适应和担当起“四个伟大”历史使命需要而指出的。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要和坚持远大理想、共同理想做到有机统一。进行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新的伟大斗争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性。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新特点的高度概括。就世情而言,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进入了发展变革的调整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就国情而言,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期,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就党情来说,在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情势下,斗争依然严峻。对此,必须要有高度的斗争精神和过硬的斗争本领。建设伟大工程是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的保证,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始终做到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成为人民的主心骨和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进伟大事业就是要做到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所有这些都要求青年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0]56有理想就是要求要有为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紧跟共产党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有本领就是要有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能力素质,具有到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去,自觉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具有抵御各种风险的防范能力,具备从事伟大斗争的本领。有担当就是要担负起党赋予青年的时代责任,增强青年一代的使命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正是契合了这一历史使命要求,从而使教育内容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新时代特征。
几千年来,我们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牢牢保持中华传统本色,站稳脚跟,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特别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他认为,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6]164在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蕴含了许多优秀文化的教育因子。他认为“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6]171因此,他强调的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求,又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对当代青年进行文化育人的路径方法。
在面对传统文化时,必须树立正确的传统观。目前,我们既面临着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又面临着在革命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先进文化。这些传统文化都应该得到弘扬。“如果我们只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而把中国传统置之脑后,只强调继承古代传统文化,而抛弃了自己的革命传统,贵远而贱近地选择性继承,不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27因此,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文化传统教育时,习近平特别强调对青年进行中华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这对我们确立正确的文化观,运用文化教育资源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习近平是在浓郁的革命氛围、苦难历史和曲折的经历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杰出领袖。特别是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插队期间生活经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的开端”,[19]这一时期正是青年习近平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
在梁家河期间,除了艰苦的劳动之外,习近平肯读书善学习是一大特点,尤其对中国经典古籍有非常浓厚的兴趣。透过这些中国古代优秀作品,青年习近平读懂了中国,读懂了民族的历史,读懂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这些作品增强了他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培养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可以说,习近平提出的让青年学习历史,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对青年进行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等要求,都是建立在他年轻时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而积淀的对祖国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因此,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体系,无不折射出青年习近平的成长经历和他在成长过程中对人生的感悟。
不仅如此,延安的红色文化也滋养了习近平崇高的理想信念,铸就了他不变的初心。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10份入党申请,对理想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可以说,在延安精神的熏陶下,在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感染下,坚定了他的信仰和无论在何种情形下坚定跟党走的信念。这也是他强调要从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教育引导青年,用革命文化、革命精神教育青年一代的思想本源和实践的根源。
此外,习近平生长在革命家庭,良好的家风和家庭教育,对青年习近平的成长也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他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讲话时说:“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2]94这些深刻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样体现在他确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体系之中。
①“四为服务”指:“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求。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377.
[1] 习近平.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8-05-03(02).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3] 陈先达. 文化自信做理想信念坚定的中国人[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7.
[4] 习近平.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10-15(02).
[5] 习近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 2018-09-11(01).
[6]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7]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206.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 人民日报, 2013-06-27(01).
[9]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122.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11] 季海菊. 高校生态德育论[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85.
[12]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式上的贺词[N]. 人民日报, 2015-10-27(01).
[1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98.
[14]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 2019-03-19(01).
[15] 周如东, 王丽萍. 习近平青年教育目的论[J]. 学术探索, 2018(1): 14.
[16] 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141.
[1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84.
[18]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544.
[19] 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 北京: 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7: 401.
On Xi Jinping’s Content System of You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ZHOU Rudong, WANG Yanling
(School of Marxism,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590, China)
The main content of Xi Jinping for the you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s the structural system consisting of the core content, the basic content and its expansion content. The core content emphasizes the educa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 the educ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and the education of excellent cultures. The basic content includes the four-history education (the history of the Party, the history of the country, the histo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the three-consciousness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e rule and law consciousness,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the three-aspect education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education, national security the education, scientific spirit edu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expansion focuses on the education of innovative spiri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The content of this structural system is of the outstanding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distinct purpose and the stro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 “four great” historical missions that be shoulder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 and th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that be accumulated during the growth of Xi Jinping are the source of its origin.
Xi Jinping; you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ent system;
2019-01-05
2018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18CSZJ38);2017年山东省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项目(SDYY17031)
周如东(1964-),男,江苏泰兴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艳玲(1992-),女,山东巨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D 2-0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9.02.001
2096-059X(2019)02–0001–08
(责任编校:彭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