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晓
高台县红崖子水管所 甘肃 高台 734300
当前,我们应当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作为一个关键课题,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尤其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做好对工程建设实践的论证、设计工作,确保工程能够真正达到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生活质量的目的。
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早期的农村饮水安全条件本身就不是非常的理想,再加之近些年来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污染、破坏,这更加使得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着诸多的隐患。因此,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十三五规划中,都将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要求必须要改善农村的饮水条件,保护好农村的生态及水资源环境,杜绝一切可能危害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出现,保障好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生活质量。为此,我国各地农村,都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好地方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新坝镇石灰关河系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项目区辖新坝镇光明、小泉、边沟、红崖、霞光、西上、东上共7个村、784户、2516人。经过论证确定塘坝修建后水厂日供水量为356.85m3/d。考虑夏季农户浇灌房前屋后、及各村环境用水,水厂水处理能力按400m3/d设计。本次设计由上游石灰关水库对塘坝水量进行补充,蓄水量按50天计算,故本次塘坝设计库容为2万m3。
拟建石灰关河塘坝坝址位于石灰关水库北3km处石灰关河右岸台地上西上村境内,坝址处为戈壁滩,植被稀疏,降雨稀少,地形条件较好。库坝区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面高程在2425-2440m之间,地面纵坡为1/10,满足下游农村供水设计高程要求。
石灰关河塘坝是一座注入式塘坝,利用已建渠道工程将水引至石灰关河塘坝。根据工程选定的方案,主要建筑物包括引水建筑物、大坝和输水管道三部分组成。
拟建石灰关河塘坝总库容2万m3,兴利库容2万m3,水库正常蓄水位2428.33m,主要建筑物包括引水建筑物、大坝、输水管道。
大坝由东坝、西坝、南坝和北坝组成。大坝轴线总长554.80m(桩号坝0+000~坝0+554.80),其中,南坝坝轴线长198.7m(桩号坝0+000~坝0+198.7),西坝坝轴线长78.7m(桩号坝0+198.7~坝0+277.4),北坝坝轴线长198.7m(桩号坝0+277.4~坝0+476.1),东坝坝轴线长78.7m(桩号坝0+476.1~坝0+554.8)。大坝坝顶宽3.5m,迎水面坡比1:2.5,背水面坡比1:1.75,坝顶高程2429.67m。
引水渠道工程布置在桩号坝0+416.10处。主要由引水渠道、泄槽段和入库消力池三部分组成。
输水管道布置在桩号坝0+356.10处,作用是向下游人饮管道供水。输水管道主要有集水井、坝下埋管和出口控制闸阀组成。取水口高程2425.38m,坝下埋管采用DN200PE管,管外包一层DN250PE套管,出口设置闸阀井一座,φ200检修闸阀、工作闸阀、泄流闸阀各一套。闸阀井后管道采用截引工程设计中DN200PE管。
第一,在源水进水总管路上安装一台电动蝶阀和一台在线浊度仪,浊度仪的上限信号控制电动蝶阀的开启,以保证总管路的进水浊度能够满足反应沉淀池的进水浊度,以确保生产工艺的正常运行。同时该电动蝶阀还受反应沉淀池的信号控制,以保证反应沉淀池的工作流量。并在该管路上安装一台超声波流量计(可以显示瞬间流量和累积流量),通过调解电动蝶阀的开启来确定管路的流量大小。
第二,反应沉淀池排污阀共10个DN150法兰式电动蝶阀,采用位式控制;控制方式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模式。在池内安装液位传感器实现水位的检测及控制。
第三,D型滤池过滤系统配备6个电动蝶阀、一个常开电磁阀(DN40)等是为滤池运行控制而设置的,应能保证与整个系统配套控制运行。
第四,清水池出水总管上安装一台在线浊度仪,一台余氯检测仪。用以对出厂水实现浊度及余氯的监测,并安装一台电动阀实现对供水的控制。
第五,控制方案设计原则。所采用的控制设备应与设计的控制水平相一致,能够适应任何运行工况的条件,安全可靠的运行。系统所用的其它附件及材料应与系统中的主要设备、材料工艺水平相适应。各设备及整个系统的性能保证按照本技术要求和有关的规程规范在投入正常运行后能得到满足。
第六,控制要求。采用可编程控制装置PLC与工控机组的控制系统实现对整个水处理系统的控制和监测,水处理系统内所有被控对象进行监控,包括启、停控制,设备状态和主要参数监控,工艺设备的联锁保护将由PLC完成。PLC装置设有冗余电源模件,其控制系统的电源负荷裕度不小于20%;电源不设有浪涌保护。PLC中央处理单元CPU负荷率小于40%,存储器占用量小于80%。PLC的各类型I/O点均留有105%的裕度,I/O插槽也留有不小于10%的插槽裕度。
第七,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性能。仪表、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采用标准信号制,所有显示仪表刻度单位均符合国际标准工程计量单位。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事关重大,我们必须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综合对生态环境、供水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做出最优化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设计,落实好工程建设实践工作,进而有力的保障好农村群众饮水安全、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