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鑫蕊 高山砚 常 青 赵玉虹△
近年来,多个国家已完成卫生信息人才岗位胜任力模型或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国际医学信息协会(International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IMIA)发布《生物医学和卫生信息学教育建议》,发布以来被多个国家应用和参考[1]。美国卫生信息管理学会(American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ssociation,AHIMA)以岗位需求出发,为卫生信息管理相关人才制定了职业地图[2]。英国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构建模型[3]。但这些模型都不符合中国卫生信息人才的本土化特点,无法真实体现我国卫生信息人才的能力。国内也逐渐有学者进行卫生信息人才岗位胜任力领域的研究,但目前尚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岗位胜任力模型[4-5]。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并构建卫生信息人才岗位胜任力模型,以期为高等医学院校开发和优化卫生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科学借鉴。
本研究于2017年6月-11月,选取辽宁省沈阳、大连两市的六所三级医院和一所医学院校的卫生信息相关从业人员作为访谈对象,并根据访谈结果对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7学术年会中来自全国24家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选取各级职称的卫生信息人才,覆盖全国12个省市,涵盖医院的病案室或信息科,以及医院或医学院校的图书馆等卫生信息相关岗位,能够反映卫生信息行业对于卫生信息人才的总体要求。
(1)行为事件访谈法构建初始模型
本研究借助STAR(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访谈工具进行行为事件访谈。访谈开始前邀请受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对访谈全程录音。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转录为文本,并参照前期制定的胜任力特征词典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通过分析访谈中的关键事件,提炼胜任力特征,并记录胜任力特征项在关键事件中出现的频次和等级水平。分析绩优组和普通组的胜任力平均等级分数的差异,平均等级分数为某特征的等级分数之和与频次之和的比值,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条目定义为鉴别胜任力[6],并应用鉴别胜任力构成初始模型。
(2)问卷调查探索模型结构
根据行为事件访谈法确定的初始模型制作问卷,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模型的内部结构进行探索。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学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卫生信息人才岗位胜任力重要程度调查问卷”,各胜任力特征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1~5分表示重要程度依次增加。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信度检验及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模型结构并进行因子命名,并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构建中国卫生信息人才岗位胜任力的模型。
应用NVivo 8.0软件对访谈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利用归类一致性(category agreement,CA)和编码信度系数检验编码信度。归类一致性指两编码者对相同样本资料的编码结果中出现相同的特征个数占总个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CA=2S/(T1+T2),R=2CA/(1+CA)[7],T1表示编码者1的编码个数,T2表示编码者2的编码个数,S表示编码出现相同的特征个数。
访谈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应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进行统计描述并进行秩和检验。问卷资料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建立模型理论框架,并计算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检验模型内部一致性。以上统计方法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共访谈18名卫生信息从业人员,根据访谈对象所在单位考核情况、职称、职务、学历及工作中各级人员评价反馈结果进行综合衡量,划分绩效优秀者与绩效普通者各9人。绩优组和普通组的访谈字数分别为(14502.6±7112.7)字和(11217.8±2943.2)字,访谈时长分别为(4261.0±1512.7)秒和(4031.8±688.6)秒。对绩优组与普通组两组受访者的访谈字数与访谈时长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访谈字数t1= 1.28(P>0.05),访谈时长t2= 0.41(P>0.05),结果显示绩优组和普通组的访谈字数与访谈时长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18份访谈文本的编码归类一致性为0.71~0.90,总的归类一致性为0.81;编码信度系数为0.83~0.95,总的编码信度系数为0.89,均大于0.8,编码信度良好。不同绩效组胜任特征平均等级分数比较见表1。28项胜任特征中有16项胜任力条目得分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条目被确定为鉴别胜任力,共同构成卫生信息人才岗位胜任力初始模型。
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90.9%。其中男性61人,女性89人;年龄37.5±9.5岁;工作年限14.0±10.3年。被调查者信息详见表2。
根据问卷重要性评分结果,初始模型16项胜任力平均得分为3.95~4.77,变异系数为0.09~0.23,满分比为0.30~0.77,表明各项胜任力重要程度较高。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信度检验,模型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2,表示该模型整体内部一致性良好。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首先,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分析,KMO值为0.76,Bartlett球形检验χ2= 920.10(P<0.01),表明本研究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经最大方差旋转法旋转,共提取6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2.62%,各条目均匀分布在6个因子上,每个条目在其因子上的载荷均大于0.5,并且无双载荷现象,载荷范围0.63~0.90。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经过专家充分讨论将6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社交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业务能力”、“计算机技术”、“职业精神”和“学科基础知识”(见表3)。
表1 绩优组和普通组的胜任力特征平均等级分数差异性分析
表2 卫生信息相关从业人员基本信息(N = 150)
结合“洋葱模型”理论及专家意见,最终确定的卫生信息人才岗位胜任力模型包括3个层次,6个维度及16个条目,每项二级条目由5个等级的具体行为描述构成。其中,“职业精神”位于模型的中心层,“社交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为次外层,“业务能力”、“计算机技术”及“学科基础知识”为最外层。扇形图中两虚线向外延伸,寓意能力和素质的持续发展,不断追求卫生信息行业水平及个人价值的提升,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卫生信息人才岗位胜任力洋葱模型
表3 胜任特征检验正交旋转后因子负荷矩阵
本研究通过对绩优组和普通组的18名卫生信息相关人员的行为事件访谈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全国150名卫生信息相关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我国卫生信息人才岗位胜任力模型,能够概括卫生信息人才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保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
“洋葱模型”的中心层难以评价与习得[7],在我们的模型中,“职业精神”应位于中心层,它包含“勤奋进取”与“爱岗敬业”两个条目,一名优秀的卫生信息人才应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使命感,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不断追求卓越,面对本职工作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乐于迎接挑战创造更好的成果。决定工作表现的不仅是经验或学历,更重要的是推动他们在职业生涯道路上不断追求进步的内在动机[8]。国内外很多岗位胜任力研究均将“职业精神”作为核心评价内容[9-10],例如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评鉴委员会6项“核心能力”、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通用标准研究等[11]。“职业精神”是卫生信息岗位要求的重要内容,应终身且系统,个性且多样的培养,增加人文社会哲学的教育,始终保持对卫生信息事业的热爱,勇于承担社会赋予的职业责任。
“洋葱模型”的次外层,包括个体基于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的行为方式与风格。“社交能力”与“学习创新能力”即为该层次内的组成部分。“社交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宣传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四个条目。卫生信息这种服务类工作的过程中,卫生信息人才的工作成果常与被服务者的要求无法匹配,因此良好的社交能力应贯穿于卫生信息的日常工作中。卫生信息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良好的社交能力不仅指与被服务者的语言交流,还要求依靠整个卫生信息团队的工作经验与知识很好地揣摩、理解被服务者的意图,完成被服务者提出的要求。同时,应充分考虑被服务者的专业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多样性,选择最优卫生信息服务项目。社交能力是职业必备素养,是人潜在特质的外化表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与华盛顿大学制定的能力素质模型中“沟通能力”是卫生信息化人才必备能力之一[12]。
“学习创新能力”中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及科研能力均反映个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应用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信息科技和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使得学习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卫生相关人才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行业内对卫生信息人才的科研创新工作占比及其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持有不同的看法,但在访谈过程中发现,绩优组不仅能较好地完成日常工作,而且能做到快速学习并掌握新鲜知识,对本专业领域的热点和动态及时关注。通过不断学习新的卫生信息技术手段,与实际卫生信息工作经验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才能迎接科技不断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推动卫生信息行业发展。次外层包含的两个维度难以度量和准确表述,且与工作内容的直接关联较少,但与个体优秀的绩效有关。只有主观能动性变化影响到工作时,其对工作的影响才会体现出来。
“洋葱模型”最外层由“业务能力”、“计算机技术”和“学科基础知识”三个部分组成。“学科基础知识”包括信息学及计算机科学知识与医学相关知识,是卫生信息人才进行卫生信息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卫生信息人才应有效结合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统计、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图书馆学与情报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并基于临床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思维提供卫生信息服务[13-14]。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组成“业务能力”维度,是卫生信息人才进行信息业务工作所必备的能力。掌握良好的专业基本业务能力,是一个卫生信息人才综合能力表现的载体。卫生信息人才应在实际工作中做到鉴别与评价信息价值及来源,对大量信息进行整合提炼,形成新的信息知识体系[15],并具备信息和数据的技术安全保障能力。“计算机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与卫生信息系统。知识与业务水平是反映职业区别的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掌握良好的知识与业务水平是获得业内及其他行业人士认可的根本条件[16]。基本的知识与业务水平掌握程度是可测量的,这些维度是工作成果的直接体现,可以通过被服务者与同行人员的评价进行衡量,它们易于通过培训与训练获得,应处于洋葱模型的最外层。
目前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急需培养符合职业要求的卫生信息人才。卫生信息人才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建立,不仅可以帮助卫生信息人才参照模型中胜任力指标的详细描述,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还能够将卫生信息人才的能力与职业发展需要相结合,为其职业选择与规划提供参考;高等院校、医院等培训机构可根据多维度的岗位胜任力模型,更全面地制定卫生信息人才培养方案,关注优秀人才的内在核心特征,克服培养体系中专注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缺点,并且能够根据不同人员胜任力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使培养更具有针对性,优化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