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建毅 吴利侦
(恩平开放大学,广东恩平,529400)
为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1]。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然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构成部分的地方本土传统文化却遭遇了濒临消亡的尴尬现实,存在受众越来越少、传承人断层、创作创新乏力等问题。如何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传承,从而振兴地方传统文化?《意见》指出,要把传承发展工作“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2],作为我国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重要一环的社区教育,理应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发挥自身优势和职能作用,主动融入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助力本土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乡村振兴计划,为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应有贡献。
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以社区为地域范围进行的、居民自主参与的教育社会一体化的现代教育形式,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传承地方传统文化中社区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教育范围更广泛。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全体的教育,各个年龄阶段的社区群众都可以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跨越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包括开放大学、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老年教育等年龄学段[4],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社区教育如能发挥这一优势,把教育内容与地方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相结合,将能动员起社区群众全员参与。如笔者所在的恩平市社区学院,在宣传和传承我国航空之父冯如精神活动中,吸引了众多社区群众和学校学生参与,年龄最小3岁、最大78岁,几乎涵盖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2.教育资源更丰富。社区教育既具有教育社会化的特性,又具有社会教育化的特点[5],而且与社区治理密不可分,可动用的社会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社区教育充分发挥社会性特点,吸引越来越多社会教育资源参与进来,共同发力。在本学院开展的传承冯如精神社区教育活动中,调动的教育资源不但有政协、民盟、文联、牛江镇政府、昌梅村委会以及相关中小学等单位部门,还有恩平市怡艺戏剧社团、木鱼社团、冯氏宗亲会、冯如文化研究会等社会群体,并形成了社会联动机制,激发了社区群众与学校学生的传承热情。
3.教育手段更灵活。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没有固定的施教场所,施教方法更加灵活。社区教育与社会培训亦有不同,教育对象更广,教育内容更多偏向于文化精神层面。因此,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社区教育可运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更加丰富。如在本学院的社区教育中除组织课堂教学外,还开展实践体验、义工服务、才艺展示、参观游学、读书沙龙等教学活动,实施远程学习、微课学习、体验学习、展演学习等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社区教育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特点,满足更多社会人群学习需求。
4.教育影响更全面。社区教育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其社区区域包括城市社区、城镇社区、城乡结合社区、农村社区等,涉及家庭、机关单位、企业职工、小区居民、兴趣协会或团体等组织单元[6],基本涵盖了社会各类群体或人员类别,因此社区教育对提高地方居民整体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本学院开展的“花卉园艺美化莲塘社区”专题社区教育活动,带动了大部分牛江镇莲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通过以点带面的效应,在全社区掀起了“美化家园、美化社区”的热潮,不但增加社区居民对花卉园艺知识的了解,而且提高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的意识。
5.研究力量更雄厚。目前县市级基层社区学院基本上都是依托各级的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业务[7],实行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的编制管理,其师资和硬件设施基本都是开放大学所具备的,再加上社区教育基本形成“政府-学院-社区”的三级管理机制,可调动的资源和人员更多,上则与大学院校和政府研究人员联通,下则与社会专业人员(如志愿者、退休教师、艺术家、传承人、特长人才等)联动。如在本学院开展“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精神”课题研究中,地市级社区大学(江门市社区大学)和恩平市政协文史科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冯如文史馆及相关民间研究人员也提供帮助,课题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
地方本土传统文化大多散落民间,仍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未得到有组织性的发掘和保护,甚至由于传承脱节和原貌失真等情况,个别已处于濒临消亡的状态。虽然地方政府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给予重视,组织专门部门和有关社团进行整理研究,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文化材料未得到关注和保护。如本地恩平,本土传统文化众多,有恩平方言、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精神、恩平民歌木鱼、华侨文化、碉楼建筑文化、古村落文化、婚嫁习俗、饮食文化等,但只有恩平方言和冯如精神得到系统性的宣扬,其他的只有个别民间学者在做零星整理工作,更未上升到文化精神层面的研究,生存和发展状况堪忧。作为与基层群众最接近、最接地气的教育形式,社区教育应该肩负起弘扬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责任,结合自身业务职能,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针对性地推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一系列富有自身特色和创新成效的工作[8],从而保护好地方传统文化的成果和精神,提升本地区居民的文化素养,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建设。
大多地方本土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原始流传状态,没有形成文字性表述,更没有产生较强影响力,只是约定成俗或口头相传地存在于民间,但对地方或社区居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影响。如笔者家乡恩平市,其本土民歌形式恩平木鱼,兴起于明末清初,深受当地普罗大众的喜爱,在民间传唱较广。但随着流行音乐的盛行和新生代市民审美观念的转变,现在这种较有地方本土特色的民歌只剩下老一辈在欣赏和歌唱。恩平木鱼歌曲大多都是旧时流传下来的,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的新编歌曲非常少,难以得到年轻人的认同,年轻一代几乎没有人接触或喜欢,更不用说传承和创新了。据调查统计,目前歌唱恩平木鱼的人数仅100多人,并呈逐年减少趋势。虽然包括恩平木鱼在内的恩平民歌在2012年入选了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始终难以改变恩平木鱼逐渐没落的现状。又如同样是华侨文化代表之一的碉楼,恩平碉楼不论从数量还是建筑艺术来说并不亚于已成为世界遗产的开平碉楼。据调查,恩平碉楼有780多座,目前仍保存完好的也有430多座,大多建于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距今已有80多年甚至100多年历史,这些散布于村头或田间的碉楼体现了恩平华侨的爱国热忱和当地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只可惜如今仍未对之进行真实的资料整理和有效的保护,这些建筑奇葩仍默默无闻于田野乡间,更谈不上利用和开发。对这些本土传统文化进行整理性挖掘,对引导社区居民更好地传承本土传统文化精神,甚至研究社区治理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社区教育是以社区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应与社区居民的文化追求相衔接,对存在于民间的本土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性的整理,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只有对本土传统文化进行掌握和研究,社区教育才能进入居民的内心,也才能更好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整理和保护,基层社区学院可发挥社会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一是组建地方传统文化保护小组,对本地的传统文化开展调查;二是组织人员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资源整理,汇编成册;三是通过政府层面牵头制定可行的保护和整理方案,切实开展保护工作。
地方本土传统文化流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但又衍变出浓郁的地方区域色彩,蕴含着当地居民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精神特质和价值取向。研究本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好地传承本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对掌握当地居民的思想行为方式,提升文化自信,凝聚文化向心力,稳定社区治理工作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在开展“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精神”的课题研究中,本学院充分搜集相关资料,出版了校本教材,真实呈现了冯如的英雄事迹和冯如精神的时代意义,并且经过深入研究,提炼出冯如事迹中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等文化精髓。由于冯如的这些精神密切契合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期精神文化需要,迅速得到了本地居民和学生的热烈响应,在本地形成了学习冯如精神的热潮,冯如精神研究也成为本学院的社区教育品牌。因为未得到有效的整理和挖掘,部分本土传统文化夹杂着或多或少的封建思想等落后成分,所以需要加以甄别,剔除糟粕,留取精华。在对本土传统文化进行精神内涵研究方面,基层社区学院可以发挥自身研究力量雄厚和开放大学系统研究资源丰富的优势,一则组建相关研究团队,开展本土传统文化阐释攻关;二则联合当地中小学校、社会团体或有研究能力的个人力量,分工合作,整体推进,带动当地社会形成地方本土传统文化的研究热潮。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下,社区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基层社区教育仍存在居民参与热情不高、教育内容贫乏、教育手段单一等问题。而地方本土传统文化传承也同样遇到问题,由于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大部分本土传统文化出现传承断层、传承范围窄、传承方法欠缺等问题。如果将社区教育与本土文化传承相互结合起来,将可以破解双方难题,达到共赢。如在恩平木鱼的传承工作中,本学院联合恩平新塘社区学院组织了恩平木鱼传承培训班,聘请恩平木鱼传承人之一的冯子畴师傅前来授课,向社区居民传授恩平木鱼的相关知识和演唱技巧。活动一共举办12期讲座,得到了新塘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居民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不但有老年人,还有中青年和中小学生前来学习。活动期间传承人与社区居民一同创作了《禁毒歌》、《扫黑除恶颂昇平》、《颂冯如》等歌曲,一方面恩平木鱼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另一方面社区教育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同,推动了地方本土传统文化传承与社区教育的共同发展。由于社区教育与本土传统文化传承结合是一个全新研究方向,社区学院需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创新社区教育形式,将本土传统文化传承不但作为社区教育内容,而且作为社区教育的一种手段;二是开展社区教育与本土传统文化结合模式研究,探索出高效的文化传承方法,让本土文化传承遍地开花;三是创建本土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与有关社区合作设立传承工作站或体验点,培养更多的年轻传承人。
一直以来,地方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只是个别手艺者的自觉行为,或者是个别学校单位的自觉教育方式,难以形成社会规模和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传承机制没有充分建立起来,特别是政府层面的传承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存在缺乏传承资金、传承人缺少热情、传承工作欠缺组织性。面对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新形势,基层社区学院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制定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的总体规划,使传承工作有章可循;二是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将本土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纳入政府的年度计划和年度财政预算;三是联合本地传统文化研究团体、各中小学校和文化传承人,根据地方传统文化类别组建弘扬传承工作小组;四是对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工作进行建档立案,指导和协调各社区和各传承工作小组开展工作;五是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地方传统文化,并充分挖掘本土传统文化的利用价值,发挥地方传统文化的社会治理作用和经济效益,提高全社会对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参与兴趣和支持力度。如恩平烧饼,是当地传统的特色小吃,有着600多年历史,一直深受当地人的喜爱,不论婚丧嫁娶,都是当地居民必备的食物。但长期以来只限民间制作和在本地范围内流传,“养有深闺人不识”。近年在恩平市旅游局和恩平开放大学等有关单位的推动下,恩平烧饼与乡村温泉旅游结合起来,游客在享受现代旅游文化的同时又能体验到本土传统文化,形成了独具本土风味的旅游特色,达到了双赢的效果。恩平烧饼从过去的两三个品种发展到现在三四十个品种,且制作工艺和制作技术都得到了改良。以制作和经营恩平烧饼闻名的圣堂镇凹口村委会甚至建成了恩平烧饼文化体验点和传承点,构建了良性持续的传承和创新机制,使得恩平烧饼这一传统古老的小吃文化推陈出新,重新焕发生机,打造了恩平本土传统文化的一个新品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由此可知,只要基层社区学院开拓思路,以现代的发展理念来构建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地方传统文化定能繁荣创新,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治理再度发光发热。
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和传承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系统工作,被赋予社区教育重任的基层社区学院理应主动担当,将此项工作列入自身的职能范围,发挥优势,积极作为,为地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献计出力,激发地方传统文化的活力与生机,提升当地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素养,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创造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