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燎原路小学 唐小莉
为充分发挥少先队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帮助队员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作为唐小莉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人,从2019年5月起,我和辅导员伙伴们一同以柳州城市文化为主线,开拓校外少先队活动阵地,结合实际情况,带领队员们探索开展了以“阳光足迹,寻大美柳州”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我们倡导队员们在考察、体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感受柳州的地理、美食、建筑、工业等文化,打造“燎原少先队”品牌活动,在丰富队员课余生活的同时,夯实学校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基础。
在学习与探究中,我们发现:研学是一种走出校园的新型学习方式,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参观、体验和实践活动,能引导队员们从学校的小空间走到校外的大课堂,是众多学习路径中队员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方式。但如何发挥主题研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让有意思的活动实现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呢?
为此,我和辅导员伙伴们从学校整体课程和少先队活动设计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握主题研学方向,反复研讨,确定了研学活动的路线和内容,并根据队员们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针对不同年级设计出了难度不一、形式多样、意义深远的一系列活动,形成了层次分明、递进立体的特点。
辅导员们研究研学活动
比如,我们将“阳光足迹——寻大美柳州”研学活动分为三个阶段:预学、共学、延学,引领队员们逐步加强学习,深挖学习内容的内涵,延展学习的范围和时间,实现活动意义的最大化。
预学是指提前将队员们带入学习场景,进行知识储备,培养他们获取、转化信息的能力,有准备、有目的地开启研学活动。这既能激发队员们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他们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比如,我们利用升国旗仪式,举行了“阳光足迹,寻大美柳州”主题研学活动的启动仪式,帮助队员们统一思想,明确研学目的,还将预学阶段的主题设计为“初识柳州”。为营造浓厚的研学氛围,我和辅导员们提前围绕研学主题,规划活动日程和路线,并根据队员们的年龄阶段,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利用查阅网络、阅读图书或询问长辈等方式,搜集关于柳州文化的相关资料,鼓励他们进行形式多样的小调研。
队员们参加“阳光足迹,寻大美柳州”主题研学活动
比如,队员们到柳侯公园,通过快问快答的形式加深对柳宗元的了解;通过小演讲、课件演示等形式,与大家分享柳宗元兴办学堂、为民打井等故事。通过预学,队员们知道了学校课间操《五禽操》来源于“五禽戏”,是柳宗元开始推广的。
中、高年级的辅导员还组织队员们召开了中队会,引导他们在预学的基础上,以小队为单位进行交流,做好分工,填写学习卡。
通过预学,队员们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柳州地理、美食、建筑等方面的文化知识,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此外,队员们自主建构知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他们带着问题期盼着开启研学之旅。
共学是队集体开展的校外实践活动。队员们根据自己在预学过程中的疑问和期待,进一步对研究重点、难点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队员们不仅要实地观察、搜集资料,还要以小队为单位开展同伴互助,共同学习。
比如,队员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来到柳侯公园、柳州博物馆、柳州螺蛳粉研制基地、柳州奇石馆、柳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柳州工业博物馆6个具有代表性的实践基地,从不同角度感受柳州文化及家乡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队员们举着队旗、佩戴着红领巾,以小队为单位,分工合作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助于丰富他们的观察视角和内容,更让同伴之间的交往有了载体。大家互相学习,凝聚集体的智慧,感受到了少先队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增强了组织归属感和责任感。
延学为队员们延伸研学活动提供机会,是相对开放的学习方式。比如,学校少先队举行“我眼中的大美柳州”展示会,鼓励队员们进行研学活动的总结,分享心得体会,展示研究成果,并邀请家长参与红领巾争章评比。
各中队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开辟一面柳州文化展示墙,展览研学印象画作、手抄报、书法作品;制定一份图文并茂的研学手册,形成研学攻略,为下一次研学做好准备;举办一次“研学活动随手拍”摄影展,提升审美情趣;举行一场“舌尖上的柳州”名点品尝会,以感恩之心领悟柳州美食给予我们的滋养;召开一次分享会,讲述研学感悟,在字字深情、声声动容的分享中实现思想碰撞,将研学活动推向高潮。
这一过程帮助队员们进一步总结研学所得,在深化研学活动意义的同时,学习新内容,找到新灵感,发现新问题。
预学、共学、延学,引导队员们将短途旅行变成了层层深入的研学体验活动,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增长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实现了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也体现出少先队实践活动的独特魅力,增强了队员们的组织归属感和荣誉感。
在研学活动中,校内外教育资源联动聚焦,让学习活动更扎实,有效促进了队员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从小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努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