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中式英语之鉴》

2019-03-16 03:20王建国
关键词:修饰词卡姆界限

[摘要]《中式英语之鉴》中的中式英语语料主要来自英语水平较高的汉语母语者的政治文献翻译和英语写作。作者从词汇和句子层面两个角度描写和分析了中式英语。作者有着丰富的政治文献翻译审校经验,且以英语母语使用者的视角出发,给此书使用者带来许多有意义的启发,对中国的汉英翻译和英语写作的实践及其教学都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积极影响。然而,作者没有深入阐述“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不利于引导读者避免类似的“中式英语”。本文对该书中提到的中式英语重新做了梳理,并指出,汉语界限性弱而英语界限性强是影响中式英语产生的首要原因,汉语母语使用者使用英语时需要把不够清晰的汉语话语界限压缩为英语话语所需的清晰界限,并添加界限标记。

[关 键 词]《中式英语之鉴》  重读  避免中式英语的策略

[作者简介]王建国(1970-),男,江西抚州人,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9)06-0104-10

在“中国知网”的“文献分类目录”中选取“哲学与人文科学”,并在“全文”中以“中式英语之鉴”为关键词搜索,获得431篇论文。可见,平卡姆(Pinkham)所著的《中式英语之鉴》(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在中国影响甚大,不少学者都撰文评述或者把作者的思想应用到翻译实践与质量评价之中。

此书分为三大部分,共13章。第一部分:多余的词语,其中包括6章:多余的名词和动词、多余的修饰语、同义堆叠(redundant twins)、两次陈述、反复指称、小结。第二部分:句子结构,其中包括7章:名词肿胀症、代词与先行词、短语和小句的放置、垂悬成分、平行结构、逻辑连接词和小结。第三部分:例证补充。书的核心内容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本文将根据作者的写作路线,逐步归纳作者的观点,并逐步给出归纳方式和解释。

一、 第一部分:多余的词语

本文所有例证,除了有特别注释的之外,都来自平卡姆。?譹?訛其中的划线和斜体,包括大小写多数也是依据原文。

1. 多余的名词

1)*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劃线部分多余,其含义已被accelerate隐含)

(2) * There have been good harvests in agriculture.(划线部分多余,其含义已被harvest隐含)

(3) * We will adopt a series of measures.(划线部分多余,其含义已被measures的复数标记s隐含)

(4) * Promoting the cause of peaceful reunifi-cation(划线部分多余,其含义已被reunification隐含)

(5) * We must oppose the practice of extrava-gance.(划线部分为多余,其含义已被extravagance隐含)

作者对以上例证的解释见括号中。就范畴词如例(4)、(5)中的cause和practice,平卡姆指出,它们是一种概括性的词,仅仅用来引出某个具体的名词或动名词,其含义已被其所引出的名词或动名词所含括,应该删除。?譹?訛

对以上中式英语现象,笔者的解释是:

首先,范畴词在汉语中有抽象概念的标记功能。比如,“灵活”加上“性”才能明确其概念的抽象性。英语抽象名词容易识别,即本身已经含有抽象性,汉语抽象概念的标记英译时往往只要删除即可。

其次,汉语的词汇化程度低,其词汇语义容量不如英语大。?譺?訛即汉语构词的浓缩性较低,导致汉语需要多个词语来对应英语的一个词语。这样,上文的5例都是使用者忽视了英汉词语语义容量差异的特点而产生的。

最后,有时使用范畴词是有依据的。正如平卡姆指出,使用者必须判断是否确实需要范畴词,范畴词有时也是需要的。?譻?訛例如:

(6) China has always followed a policy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7) (a)*We must follow the policy of putting quality first.

(b) We must always put quality first.

(c) We must make it our policy to put quality first.

不过,平卡姆这里的观点让汉语母语使用者有些难以适从。她指出,范畴词在英语中是无用的,?譼?訛但又说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譽?訛笔者认为,她对范畴词的功能缺乏足够的认识。范畴词不仅具有抽象标记功能,同时还具有排他性的界限功能。因而,英语中有时也需要范畴词来配合形成新的抽象概念。例如,a policy 和peaceful coexistence分别是不同的抽象概念,但两者结合成a policy of peaceful coexistence,就明确了“和平共处”是一项政策,这项政策是有文可查的,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若没有这些范畴词,其表达的意义可能是China或者we实施的一次或经常性的行为,但未必形成了有据可依的政策。

以上解释,既可以解释范畴词的删除,也可以解释范畴词的保留。

2. 多余动词

平卡姆指出,多数中式英语中的多余动词往往出现在两种短语结构中:多余动词+名词;多余动词+多余名词+其他词。?譾?訛

第一类:

(8)(a) * They must make up their minds to implement the reform of the current system.

(b) They must make up their minds to reform the current system.

(9)(a) * trying to entice the Korean army to launch an attack against them.

(b) Trying to entice the Korean army to attack them.

就第一类多余动词,她指出最多的是make,其次是have。?譿?訛她认为,make是弱式动词(weak verb),没有具体意义,因而需要删除。?讀?訛笔者认为,她的这种解释也基本适用于have。但她给出的许多例证,如例(8)、(9)中的implement和launch,就不好解释了。

第二类与第一类的区别在于,第一类有一个不表示具体意义的动词,实际意义由其后的名词的表述,第二类,该动词之后的名词也不表述具体意义,实际意义落在其他名词、动名词、形容词或其他动词上即平卡姆说的第三个词。例如:

(10) *(a) Our troops used the method of slow advance.

(b) Our troops advanced slowly.

(11) (a)* We adopted the policy of withdrawal.

(b) We withdrew.

(12) (a)* This measure will have a restrictive effect on the activities of speculators

(b) This measure will restrict the activities of speculators.

(13)(a)* We failed to take care to ensure that there must be an all-round balance between the various planned targets.

(b) We failed to ensure that all-round balance between the planned targets.

平卡姆留意到了,例(10)、(11)中存在范畴词。?譹?訛于是按照上文的解释一样,认为这些结构没有实际意义,并做出了如上修正。

然而,问题是其中不少例证并没有范畴词,如例(12)、(13)。这些将如何解释呢?

另外,平卡姆在这章中还提到了滥用过度的引入性动词短语(overworked introductory verb phrase)(pay attention to, lay stress on, attach importance to等)。?譺?訛例如:

(14) * It is especially necessary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assimilate the achievement of other cultures.

平卡姆指出,這些冗余多源自于汉语原文,但不能翻译到英语中去。?譻?訛基于此,可以结合平卡姆的例证归纳出,汉语语用重过程,英语语用重结果。?譼?訛根据这两条语用原则,平卡姆建议删除的表述实际上都具有过程性,同时也很好地解释了葛浩文把“檀香刑”翻译成了sandalwood death,而不是sandalwood punishment;?譽?訛葛浩文反对姜戎坚持要用pull这个有过程意义的词来翻译“蒙古草原上的狼不可牵”中的“牵”,?譾?訛而坚持要用tame这个有结果意义的词。?譿?訛葛浩文的两个案例实际都是通过结果意义的词来隐含过程意义的词。

当然,平卡姆又指出,上文提到可能多余的名词或动词,有时表示强调,这种情况大概有四分之一,表强调的是不能删除的。?讀?訛例如:

(15) We must make great efforts to overcome this difficulty.

一般的情况下,make great efforts的意义就隐含在overcome this difficulty之中,需要删除。但平卡姆认为此处的make great efforts 意在强调,不必删除。

3. 多余的修饰词

平卡姆把多余的修饰词分为5类:显性冗余、不言自明的修饰词、强势修饰词(intensifiers)、弱势修饰词(qualifiers)和陈词滥调(cliches)。?讁?訛例如:

(16) *Singapore will bar Americas popular female pop star Madonna from staging a show in its territory. (显性冗余)

(17) *Now the government is working hard to improve taxation.(时间词冗余)

(18) *Hundreds of transnational firms have started various businesses in China. (various使用冗余)

(19) W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establish -ment of a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不言自明的修饰词)

(20)(a) *I firmly believe that our army will be able to maintain its own character. (强势修饰词+色彩较弱的词)

(b) I am convinced that...

(21) *These practices should be totally abolished. (强势修饰词+词义独立完整的词)

(22) *Under the most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Zhou Enlai resolutely and carefully set to work, basically guaranteeing the peaceful resolution of the Xian incident. (弱势修饰词)

(23) *We are confident that we shall assuredly surpass imperialism through peaceful competition.(强势修饰词)

平卡姆认为,以上例证中的划线部分都是需要删除的。平卡姆指出,使用强势词有时只会适得其反,?譹?訛如例(23)。另外,perhaps, possibly, maybe等弱势修饰词,可用may,might替代而删除。?譺?訛例如:

(24)(a) *perhaps it will take a decade to accomplish this

(b) it may take a decade to accomplish this

平卡姆指出,弱势修饰词quite, rather, relatively等,若使用不当,反而让读者感觉说话人犹豫不决,无判断力。?譻?訛

至于那些陈词滥调,例如Conscientiously, diligently, resolutely, energetically, vigorously, unswervingly等反复使用,反而会导致言而无力。这些反复使用的词,要么删除,要么换词。?譼?訛

笔者认为,平卡姆本处提到的所有例证可以解释如下:

首先,使用者没有意识到英汉词汇语义容量差异。

其次,英语的时态、数等标记能表示汉语时间词、数量词的含义,如例(17)。

再次,汉语原文中使用大量的冗余修饰词与汉语的模糊审美?譽?訛有关,而模糊审美所使用的修饰词会带来主观意义,这些主观意义无法翻译。

最后,译文中一些修饰词的使用与原文十分相关。一些敏感文献的翻译,字面对译可以降低某些风险。

4. 同义重叠

平卡姆指出,同义重叠可分为三种情况:两词完全相同、上下义并列、一词含混且无法与另外一词区分开。?譾?訛例如(划线部分要删除):

(25) *This is the only road to affluence and prosperity. (两词完全相同)

(26) *Biographical background data on cadres should be corrected evaluated and comprehended.(上下义并列)

(27) *So long as the two sides work together, bilateral relations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 develop further. (一詞含混且无法与另外一词区分开)

5. 两次陈述

中式英语中,两次陈述的形式有三种:简单再述(同样的内容用不同词汇表述两次);不言自明陈述(两种表述有包含关系);正反表述(mirror-image statement:先正说,后反说)。?譿?訛例如:

(28) *We must arrive at the station on time and be punctual. (简单再述)

(29) *We must arrive at the station on time in order to catch the train.(不言自明陈述)

(30) *We must arrive at the station on time and not be late. (正反表述)

6. 反复指称

平卡姆指出,当一个事物需要被反复指称时,其第一次有了指称形式之后,可以不再用形式来表现或者用更为压缩的形式来表现。?譹?訛例如:

(31) *(a) Now let me discuss how we can overcome our financial and economic difficulties this autumn and how we should strive for a turn for the better regarding our financi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next year.

(b) Now let me discuss how we can overcome our financial and economic difficulties this autumn and how we can improve the situation next year.(删除)

(32) *(a) For our part, we have already made a concession by putting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We believe that eventually our motherland will be reunifi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

(b) For our part, we have already made a concession by putting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We believe that eventually our motherland will be reunified based on that principle. (压缩)

以上将在下文做统一解释。

二、 第二部分:句子结构

第二大部分主要讨论如何让句子精炼的方法,讨论的角度包括名词肿胀症、代词与先行词、短语和小句的位置、垂悬成分、平行结构、逻辑连接词等。?譺?訛?譻?訛

本部分提到的中式英语,英语母语人士也会用。?譼?訛下文将着重根据汉语特点讨论汉语对这几种中式英语可能产生的影响。

1. 名词肿胀症

平卡姆批评中式英语中多使用抽象名词。?譽?訛她指出,抽象名词,可以改成动词、形容词、副词、动名词,或者删除等。?譾?訛例如:

(33) *(a) Adherence to Marxism is vital to China, and so is adherence to socialism.

(b)It is vital for us to adhere to Marxism and socialism. (改成動词)

(34) *(a)Economic revitalization will be an arduous task.

(b)Revitalizing the economy will be an arduous task. (改成动名词)

(35) *(a)Silk undershirts are rich in elasticity

(b)Silk undershirts are (highly) elastic. (改成形容词)

(36) *(a)We must guard against blindness in action.

(b)We must guard against acting blindly. (改成副词)

平卡姆还指出,一些含糊的词可以给出更为清晰的说明。?譿?訛例如:

(37) *(a) It is important to give full scope to the role of experts.

(b)It is important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of experts.

但是,笔者发现,这里的改动似乎无规则可循,或者说缺乏统一的解释。尤其是例(37)修订版中的抽象名词反而更多了,显然只因精确表意需要,却无关于名词使用的肿胀症。

笔者认为,名词表达概念,排他性强,给人的想象空间小,故而一般在严谨的文本中使用。而动词、形容词的界限更弱,给人的想象空间大,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若不是为了表达某种特定概念,尽量少用界限性强、浓缩性强的抽象名词。因此,以上例证,可以改成其他词性,与原抽象名词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并非严谨的概念有关。

不过,必须澄清平卡姆的观点:平实的英语靠动词,简单、精炼、有力、清晰;中式英语靠名词,靠含糊、统称和抽象的名词,复杂、啰嗦、笨重、难懂。?譹?訛首先,可以认为,名词和动词使用多少,与文体相关。正如平卡姆自己提到,英语母语者也使用抽象名词,尤其是官方文件。或者使用者意在获得科学性或权威性。?譺?訛其次,水平一般的汉语母语人士没有能力使用大量的抽象名词,因而大量使用抽象名词并非中式英语的一般特征。相反,一般人使用英语时往往动词多,因为汉语中使用大量的动词,甚至其他实词之中有不少也有动词特征。?譻?訛使用大量抽象名词的汉语母语人士,往往是英语水平较高的人,他们误用大量的抽象名词,源于他们对各种词性所表示的文体等界限功能不清楚。

2. 代词与先行词

平卡姆重点讨论了人称代词、关系代词及指示代词。平卡姆指出,中式英语中,使用者不使用代词,而使用名词重复(同前面的反复重指)。?譼?訛例如:

(38) *(a) We have not met with too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course of the reform, and in general the reform is proceeding smoothly.

(b) We have not met with too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course of the reform, and in general it is proceeding smoothly.

平卡姆指出,使用者使用的代词所指不明,或者没有先行词,或者先行词和代词之间距离过长,代词与先行词的语法数不一致等;?譽?訛不过,这些问题中英母语使用者共同的问题。

她还指出,汉语缺失关系代词,缺乏代词格(case),没有单复数形式标记等,也是中式英语中存在代词与先行词不一致等相关问题的原因。?譾?訛

笔者认为,平卡姆指出的现象是存在的,其解释也基本合理。但从汉英差异的角度来看,可以重新表述为:单复数、格都是有排他性的界限标记;汉语的界限性弱,存在大量的流水句,?譿?訛流水句中一般不使用代词,汉语母语者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与此相关。这些汉语特点,可能对此处提到的中式英语有关。

3. 逻辑连接词

平卡姆指出,中国译者逻辑连接词使用不够好,因为汉语原文中少用。?讀?訛

(39) *(a) As a result of successive defeats, it lost large numbers of men, and morale continued to sink. The mood among the officers and men was defeatist and war-weary. The people in the KMT areas rose up in struggle, making the KMT armys rear area insecure.

(b) As a result of successive defeats, it had lost large numbers of men, and morale continued to sink: the mood among the officers and men was defeatist and war-weary. Moreover (or, stronger: What is more), the people in the KMT areas rose up in struggle, making the KMT armys rear area insecure.

平卡姆指出,中國人使用逻辑词存在过泛、不用、用错等现象。?讁?訛她专门还讨论了介词with,指出该词的多种语境中的含义。?輥?輮?訛

逻辑连接词的使用失误确实与汉语原文中少用有关。逻辑连接词少用也是汉语界限性弱的一种表现,与上面的代词使用失误有相同的原因。with使用不妥,也与汉语界限性弱的特征有关,with的结构有多种含义,能与其他结构一起呈现出主从关系,表达信息的层次性,而汉语的界限性弱,语言结构的层次性不明显。

4. 短语与小句的放置、悬置修饰语、平行结构

中式英语中与短语与小句的放置、悬置修饰语、平行结构相关的问题,其实也并非是汉语母语使用者的问题。产生这些类型的中式英语的原因多种,但汉英差异一定是其中一种。

平卡姆从逻辑或强调的角度,讨论一些中式英语句子中短语或小句的位置。?譹?訛通常,逻辑有问题,强调也存在问题。?譺?訛她指出,译者(平卡姆没有指明译者的母语是汉语还是英语)对短语和小句的位置安放都会存在问题。?譻?訛例如:

(40) *(a) After more than twenty days of exhausting marches and heavy combat, they reached the Dabie Mountains in late August.

*(b) They reached the Dabie Mountains in late August, after more than twenty days of exhausting marches and heavy combat.

(c) In late August, after more than twenty days of exhausting marches and heavy combat, they reached the Dabie Mountains.

平卡姆认为,根据她的理解,they reached the Babie Mountains是最重要强调的信息,同时由于此句是历史叙述,因此late August也很重要,根据一般信息分布原则:最重要的信息在最后,次要的在句首,其他的在中间,(c)是最符合逻辑的选择。?譼?訛

英语人士也存在大量的悬置修饰语使用不当的问题,而且顽疾难改;此处,她特别提到了中式英语中的五类悬置修饰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动名词、介词短语和单个形容词。?譽?訛例如:

(41)(a)Using either military or peaceful means, most of the remaining enemy forces were put out of action.

(b) Using either military or peaceful means, we put most of the remaining enemy forces out of action.

平卡姆指出,平行结构可以增加口语和书面语的力度,有修辞色彩。?譾?訛但平行结构的使用,对英语母语人士也是难题。?譿?訛

(42)(a) The delegates [to a conference on meat production] agreed that these are vital issues for the next century, both for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nd for saving the environment.

(b) The delegates agreed that these are vital issues for the next century, affecting both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ves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汉语母语使用者存在大量的悬置修饰语使用不当的问题,应该有多种原因,其中也可能与汉语的流水句中存在大量的隐形施动者话题相关。例(43)中,几处隐形的施动者话题不容易判断,后面“女人的臂膊”不可能与这些话题同指。因此,若照原文形式翻译出来,很可能就会形成悬置成分:

(43)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鲁迅:《祥林嫂》)

至于汉语母语使用者不能很好地使用平行结构,也与汉语类似的结构例如骈偶等与英语的平行结构存在差异相关(如表1所示?讀?訛)。

英语平行结构要求词性对应,而汉语骈偶结构没有词性对应的严格要求。例(44)、(45)中“兴亡”是动词词组,“今古”是名词词组;“无风”是形容词+名词,“不夜”是副词+动词。它们都没有词性对应:

(44) 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登河中鹳雀楼》司马扎)

(45)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秦州杂诗(其七)》杜甫)

当然,以上三种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都与使用者的英语能力相关。这与英语母语使用者使用不当产生类似问题的原因是一致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汉英研究者共同要面对的问题。

三、 讨论

纵观全书,根据平卡姆的叙述,此书中真正的中式英语,即只有汉语母语使用者才使用的英语,只有一类多余的修饰词中的显性冗余。其他类型所谓的中式英语都是中英母语使用者都可能使用的。尽管如此,笔者认为,所有的中式英语既然都跟汉语母语使用者有关,还是能够总结归纳出一些特征,并从汉英差异的角度加以解释。

1. 第一部分的归纳

第一部分提到的中式英语现象,其根源就是压缩不够。在英语使用中,使用中没有做到:用压缩方式选择英语词(多个汉语对应的词义用更少的英语词来表达),压缩与汉语对应的过程词,压缩与汉语对应的同义词,压缩与汉语对应的上下义词,压缩汉语时间词、数量词为英语语法标记,压缩汉语中的主体意识。

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冗余的修饰词,与汉语主体意识和客观意识界限不够清晰十分相关,是汉语的主体意识所催生的,使用者本人也无法确定其确切意义,因而,使用者在翻译成英语或用英语写作时,要克服主体意识的干扰,用主客意识两分的意识来(重新)表述。对这种因主体意识而催生的冗余表述,使用中要删除主体意识,保留客体意识。

另外,平卡姆提到,除了明显的冗余修饰词之外,一些看似冗余的名词、动词、修飾词、同义重叠、反复表达等,?譹?訛都可能需要视语境而决定去留。因此,实施压缩策略,必须有一个前提:明确原意。

改善有冗余式词语的中式英语的策略是:明确原意,对冗余进行压缩,其中主要是隐含和删除两种压缩方式。

2. 第二部分的归纳

本部分提到的中式英语,其产生原因似乎并不像平卡姆所说的与句子精炼问题非常相关。本部分中各种中式英语的产生大致与以下问题相关:

第一,语法问题。

代词和先行词不一致、垂悬成分的存在、短语和小句的位置不妥当,有时并不影响句子意思的理解,而是违反了语法要求。

第二,语用问题。

汉语语用重过程,英语语用重结果。没有压缩汉语中的过程表述,导致英语表达中产生名词肿胀症。短语和小句的位置不妥当,导致信息强调不得当,信息不容易得到接受,从而无法获得期待的语用效果。

第三,语义问题。

名词肿胀症会影响名词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表达,从而让读者难以理解概念之间的逻辑,导致读者会意困难;短语和小句的位置不妥,会影响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从而影响原意表达。

第四,思维问题。

汉语母语使用者的整体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使用大量的无显性衔接的流水句,少用代词重复指称同一事物,这可能影响他们使用英语时少用或误用代词。

第五,审美问题。

正如平卡姆指出,平行结构可以增加口语和书面语的力度,有修辞色彩。?譺?訛

实际上,第二部分的中式英语,按照平卡姆所说,是中英母语使用者都有的问题。只是一些问题可能汉语母语使用者可能严重些,或者产生的原因不一样。是否更严重,不好判断。产生的原因若不一样,很可能与汉英差异相关。例如,代词和逻辑连接词,在英语中有界限标记功能,而汉语界限意识弱,很多时候不需要这些界限标记功能词。

从汉语使用者的角度来看,要解决相关的问题或者帮助解决相关问题,主要采取的策略应该是:增强界限意识。总结如下:

增强语法结构界限意识,注意名词的严谨性、排他性的界限功能;注意使用具有界限标记功能的逻辑连接词。

增强语用界限意识,注意信息焦点,使用结果取向的表达方式。

增强语义界限意识,注意把修饰性的词、短语和小句放在恰当的位置,力求表达精确。

增强思维界限意识,英语中讲究个体意识(individualism),使用者要能识别各种语言结构的功能。

增强审美界限意识,注意英语parallelism与汉语骈偶结构之间的差异,不能把汉语审美意识带入英语使用中。

3. 两大部分的关联

综上,可以发现两大部分各有一个关键词:压缩和界限。换言之,平卡姆提到的中式英语的成因与压缩不够和界限意识不强有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汉英语言的基本特点相关。吕叔湘指出,“正因为汉语单音节重要又缺乏形态,所以语素和词的界限不清,词和词组的界限不清,语法单位处处难以一刀切,汉语呈现明显的连续性”,?譹?訛而西方语言却有离散性,即语法单位是相互分离的、具有明确边界的一个个单位。即汉语界限性弱,词、短语、句子之间的界限不明晰;相反,英语在这些方面的界限是相对清晰的。

连续性的语言,界限性弱,过程性强,少使用界限标记;离散性的语言,界限性强,接续性强(有静态结果特征),多使用界限标记。汉英转换时,使用者则必须要对汉语的过程性表述进行压缩,加强界限性。从另外角度来说,汉语界限性弱而英语界限性强是影响中式英语产生的首要原因,汉英翻译中或汉语母语使用者使用英语时的压缩就是把汉语不够清晰的界限,压缩为英语所需的清晰界限。

四、 结语

平卡姆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她首次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中式英语现象,给汉英翻译实践及其教学和英语写作实践及其教学带来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汉英翻译腔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研究者,尤其是当前缺乏英语母语研究者参与该领域的研究。以往的翻译腔研究多集中在英汉翻译,原因不言自明: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母语的直觉可以让我们知道怎样的译文受到了翻译的影响。然而,英语是我们的外语,绝大多数汉语母语者无法识别汉语对英语表达的影响,很容易把汉语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嫁接到英语的表达和判断中。平卡姆为推动汉英翻译腔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她的研究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拓展了后续研究的空间。例如,我们可以考察英语水平不同的汉语母语使用者,去发现不同水平的使用者在使用英语时有何共性和个性的中式英语,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另外,我们可以使用更多的非政治文献翻译或写作语料,寻求不同文体翻译或写作的共性和个性。最后,还启发了我们可以去研究只有汉语母语使用者使用的英语。

本文的意义在于重新梳理、归纳和解释了本书中提到的中式英語,为指导汉英翻译和英语写作的实践及其教学提供了参考。

(责任编辑:亚立)

Abstract Pinkham, the author of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provides abundant Chinglish selected from political documents by Chinese-speaking translators or writers. She inspires Chinese-speaking translators and writers with her analysis based on her rich experiences as an English-speaking polisher. With an exploration of the motivations for the Chinglish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this paper formulates a strategy for avoiding Chinglish: Deleting redundant expressions in Chinglish by clarify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meaning units with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It ends with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another interpretation; a strategy for avoiding Chinglish

猜你喜欢
修饰词卡姆界限
间隙
过去
学加修饰词
李龙大与苏卡姆约的“矛”“盾”之争
破次元
不能止步 帕斯卡尔·西亚卡姆
达洋和吉坦 (十)
我属“懒”
达洋和吉坦
欲探诗家笔中意 扣字品词解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