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内容的思考

2019-03-16 03:30马立治
艺术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博物馆

马立治

摘 要:藏品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是博物馆的基础核心业务之一。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藏品修护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也在不断增加,预防性保护、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研究与实施是其主要内容。文物在修护操作间、展厅、库房和运输过程中对文物修护人员的工作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坚持基础研究和数据的积累与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博物馆文保修复的科学水平。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修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

2015年2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并于当年3月20日起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条例中明确了我国博物馆的定义为“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收藏、保护与展示是博物馆的主要业务职能,而文物保护与修复则是博物馆所有业务工作的基础,让藏品更久远、更健康和更有尊严地流传下去是每一个博物馆人的使命。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快速加强,国家投入和人民重视喜爱程度的不断加大,博物馆事业也迎来了新的春天,各项业务开展的科学化、有序化和专业化能力在不断提高,对博物馆文物科学保护与修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是博物馆业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工作内容与职责范围也在不断发展与细化。

文物在博物馆的“生活”是十分丰富的,以存在地点进行分类的话,库房保藏、展厅展示、修护工作室和馆内外运输时的包装箱是文物“生活”四大主要空间。库房与展厅处于静态,运输时处于动态,文物保护修复室处于动静接合状态,文物修护人员的工作要贯穿在这四大空间和3种状态当中。按照具体工作内容划分,文物修护人员的工作包括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施、文物保护研究与实施以及修复研究与实施三大部分,研究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是指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监测、评估、调控等预防措施,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的安全生存环境中,尽可能阻止或延缓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乃至最终劣化,达到长久保存文物的目的。[1]通过预防性保护研究,文物修护人员可以了解文物生存环境中引起、诱发或促进文物劣化的因素与原理,进而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环境因素对文物保存的不利影响。

博物馆文物保护和修复(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Relics)的对象主要是指可移动文物,是文化遗产保护这个大概念中的一部分内容。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主要是指使用科学方法和工艺对可移动文物进行人为干预、处理和分析研究,以达到延长文物存留时间和优化保藏、展示与研究效果目的的工作,不包括文化遗产保护意义上的技艺传承、古建遗址修缮与环境整治、文物被盗、馆舍防火等内容。

文物修护是保护(conservation)与修复(restoration)工作的总称,文物保护师的工作是使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方法和材料工具,对文物的病害种类、成因、发展趋势和控制方法等进行研究,消除或减轻引起文物劣化的因素,延长文物的存留时间。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是消除或减轻文物因变形、断裂和残缺等因素造成的不利于文物保藏、展示和研究的破损状态。

1 文物修护时的工作职责

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间是馆藏文物“体检和治病”的主要场所,文物修护人员的工作内容包括:

1.1 查阅文物保藏档案,了解文物的基本信息,开始建立文物保护修复档案

如文物名称、制作年代、材质、考古出土或流传信息、保存环境信息、以往的保护修复信息和档案等,这些信息是进行文物病害评估和现状分析,制定保护修复方案的基础。

1.2 使用仪器设备,对文物进行全面的“体检”

对文物的“显性病害”进行分析检测,确定病害类型、程度和产生原因;对“隐性病害”进行排查,以达到全面掌握文物保存现状的目的。

1.3 使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文物进行基本信息核查和价值再发现

博物馆保藏的很多文物入馆时间较久,距离上次系统研究的时间更久。由于当时科学手段、研究条件、研究基础和认识的限制,很多文物的信息鉴别存在疏漏和错误,对文物自身价值的发现也有不足。如文物的定名、材质或装饰的判断和制作工艺的分析与解读等方面,存在一定数量的错误和疏漏。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积累,特别是无损分析技术的进步,文物修护人员可以更加科学便捷地对文物进行研究,从宏观整体到微区分析,从表面信息到内部透视信息、从成分到结构,全面准确地掌握文物信息,修正过去认识的错误,多方面、多角度发现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1.4 综合分析信息,科学制定保护修复方案

在掌握上述信息的基础上,文物修护人员需要对文物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制定保护修复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完成保护修复。

1.5 完善全流程信息,完成保护修复档案

保护修复流程的最后一步是将所有文物处理和修订的信息详细记录在保护修复档案中,这份档案记录需要一直伴随文物并不断完善。

2 文物展出时的工作职责

文物展出是博物馆的一项核心工作,文物安全精彩的展出需要许多业务人员的紧密配合和共同努力,文物修护工作人员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力量。当策展人拟定好文物展出目录后,文物修护人员可以开展以下工作:

2.1 按照拟展出文物材质的不同,分别制定展出环境控制参数和要求,布展前对拟展出环境进行分析测试与检查

文物在展厅有两种展示形式:密闭展柜展出和开放式展出。文物保护人员应对展厅的温湿度变化、光照度、气体成分与含量、展柜的密闭性、微环境温湿度以及柜内光线的控制情况等分别进行檢测,并根据环境检测结果结合展出时间和文物状况,对拟展出文物的稳定性、病害程度和布展方式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建议。如展出环境不达标或文物自身状态不能满足展出的要求时,文物修护人员应有不同意该文物展出的“一票否决权”,并及时与策展人协商更改展出目录。如果不考虑展出成本和参观效果的话,所有的文物均应在密闭展柜中展出。不仅因为文物在展柜中可以避免人为触碰、损坏或者偷盗,更是因为密闭展柜中的微环境更加稳定与可控,可以按照文物的材质精确控制每一件文物的展出环境,并避免微生物和虫害对文物的威胁。

2.2 在展厅中布置环境监测装置,不间断地对文物的展出环境进行监测,并对极端环境的出现做好文物应急处置预案

文物在展出中的24小时不间断环境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在环境一旦发生危险性改变时第一时间处理,把文物发生劣化的危险消灭在萌芽中;另一方面,展出时的环境数据也是文物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数据对日后文物病害评估与分析和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外,博物馆的展出可能遇到诸如超量观众涌入参观、极端雾霾和停电等无法预知的因素,这些突发的因素对文物展出环境的影响也需要引起重视。这些因素的发生会改变文物展出环境的稳定性,引起环境参数(温湿度、酸性气体、污染颗粒物和微生物)迅速变化,对于纸质和纺织品类文物的危害尤其应该注意。文物修护人员应对这类极端环境的出现做好文物应急处置预案。

2.3 制定拟出展文物的应急保护修复预案

运输阶段是文物发生损坏的高发阶段,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和环境变化的不稳定对脆弱的文物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后外地展出的文物损坏的概率就更大。文物修护人员需要在检查拟展出文物时就对脆弱的文物可能产生的损坏有充分的预估,根据损坏可能发生的情况,拟定应急修复方案,准备好相应的修复材料和工具。布展和撤展阶段,修护人员应携带修护材料和工具在场。

2.4 文物展出阶段,修护人员应定期巡查文物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光照、湿度变化、空气中污染物变化以及观众携带入的微生物,造成的如彩绘褪色,陶、瓦和石质文物盐析,纺织品发霉变色,木质文物扭曲开裂和金属文物新腐蚀产生等,还需注意以往文物修复部分的变化。

3 文物在库房时的工作职责

当文物在库房中存放或即将进入库房时,文物修护人员的主要工作有:

第一,根据文物的不同材质和不同现状制定保存环境温湿度、光照度和气氛参数,复合材质应按照文物结构中对环境最敏感材质的参数要求来制定。降低湿度、温度和光照度能降低物质化学反应活性和速度。一般来讲,应尽可能减少库房空气中酸性、氧化性和微生物成分的含量,在保证温湿度对有机材质(如漆木器、骨质、纸质油画等)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温湿度和光照度。降低温度时应注意锡器这类对温度有特殊反应的文物安全,如纽扣、徽章或酒茶壶等,保藏温度应在18℃以上。此外,还应关注含锡量较高的青铜类文物和玻璃制品,如铜镜、铜剑、玻璃板等,如存在裂缝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波动幅度。对于拉伸状态的纸质文物,如屏风纸、蒙在框上的书法绘画等,要严格控制湿度变化。

第二,定期巡查文物的保存状态,对有问题的文物进行分析检测,并及时进行保护修复。把文物病害消灭在刚开始的阶段是实现“最小干预”原则的最好方法。这就要求文物修护人员对库房中的文物现状和保存环境心中有数,定期巡查时做到重点检查和一般排查相结合,才有可能在数量庞大的文物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三,控制和排查库房虫鼠和微生物病害。有机类文物(如皮毛、木材、纺织品)和文物包装箱(如木箱、囊匣)容易产生虫害和微生物污染,特别是经历过馆外展览运输后。这类文物和包装入库前应暂时保存在文物缓冲库区内,并及时进行灭虫害处理。由于有些虫卵的耐受性极强,即便所有文物和包装入库前均严格进行过灭虫处理,文物修护人员也应对这类文物和包装的保藏给予关注。

第四,文物出库前,运输和展出结构安全性和病害稳定性检查。根据文物展出地点的环境情况、运输方式、包装方式和展出时间等,文物修复人员需要仔细检查每一件待展文物的“身体状态”,评估文物在拟展出整个期间的损坏风险,并给出风险提示与保护建议。

第五,文物入库前,结构完整性和病害发展程度检查。

第六,完成展出后,修护人员在文物入库点交时要检查文物结构的完整性和病害的变化情况。

4 文物运输时的工作职责

文物在运输时处于动态和环境不可控状态,文物在这种状态中风险较大。由运输中速度的变化和震动引起的表面摩擦、基體震动和碰撞不可避免,温湿度的不可控变化和外在的微生物及虫害影响也不能忽视。文物修护人员需要根据每一件文物的具体情况设计包装稳定方案,[5]并对文物包装运输中使用的所有材料进行检测分析,以排除有害物质释放和弹性不足或过强等因素的风险。修护人员还可在文物包装箱内放置温湿度记录和震动记录等设备,也可以考虑借助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全程记录监测文物运输环节的环境参数。

文物修护工作者是文物的“私人医生”,其工作内容涵盖了博物馆文物的所有生活时间,与文物展览、保管、运输和研究工作有紧密的联系,起着提供科技支撑的作用。文物修护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高超的手艺,还要求拥有历史、考古、化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随着博物馆文物工作科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提高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水平,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每一个文物修护工作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河,吴来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的发展与现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24(S1):14.

[2] 张晋平.博物馆环境监测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125.

[3] 赵建平,肖辉乾,郑广荣,等. GBT23863-2009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5-7.

[4] Nathan Stolow . 博物馆藏品保护与展览包装、运输、存储及环境考量[M].宋燕,卢燕玲,黄晓宏,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6.

[5] 吴永琪,张颖岚,汤毅嵩,等. GB/T23862-2009文物运输包装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博物馆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名胜古迹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与现代分析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