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娟
[摘 要] 随着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审批通过,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张家口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一部分,为了更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应当努力抓住国家这一发展战略带来的重要机遇,提升地区高等财会教育的办学质量并实现财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文章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对张家口地区高等财会教育资源的现状展开分析和研究,探讨张家口地区高等财会教育资源配置的具体对策,为地区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张家口;高等财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3. 091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03- 0222- 02
0 前 言
教育资源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相关资源的总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既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更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高校财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即是对财会教育产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所进行的合理分配。高校教育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使得每一个学生通过教育受益良多。
伴随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张家口对财会方面的高等专业人才需求逐渐增多。人才的需求对张家口地区高等财会教育和高校财会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如何对现有财会教育资源进行更高程度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其价值是张家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张家口地区高校如何利用自身区域优势,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谋求财会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高等财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
1.1 可以有效提高财会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由于我国近些年对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财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面临新的挑战。改善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的结构、充分有效的利用相关财会教育资源并实现其优化配置,将直接影响高校财会专业的长远发展和办学水平的大幅提升,这也是高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2 是缓解高等财会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重要手段
高校是非营利性组织,承担着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角色,其大多都是通过上级财政直接拨款的方式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使得高校面临着一方面是资金来源单一造成的教育经费短缺和财会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财会教育需求的迅猛提升。实现财会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教育资源的重复浪费,缓解高等财会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实现院校的全面长远规划和生存发展。
1.3 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原有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发展。对高等财会教育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可以改变原有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条新型的、适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道路,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张家口地区高等财会教育的现状
2.1 财会人才整体质量不高
虽然张家口地区的高等教育在近几年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势头,但高校财会专业的毕业生整体素质仍然较低,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较为欠缺,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
2.2 缺乏有效的企业市场对接机制
现阶段张家口地区各高校较为缺乏对财会人才培养的合理市场定位,没有针对最新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致使对财会专业学生的培养欠缺较为明晰的目标。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高校和合作企业沟通交流不足,组织管理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高校应当如何与京津冀区域内行业企业的发展定位紧密结合,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优质财会人才,是现阶段需要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
张家口地区几所高校间的创新协同不够,缺乏有效交流沟通的专门组织管理机构,在财会专业的教学资源方面也缺乏合作互利的共享机会,尤其是缺乏课程资源、师资资源方面的共享体系。张家口地区高校应当努力吸收借鉴京津冀地区的优质财会教学资源,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水平,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2.4 财政补贴力度不够
随着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对张家口地区高等财会方面的人才需求逐渐增多,这就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能够更加重视当地教育,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升地区人才竞争力,适应协同发展需要。
3 张家口高等财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对策
3.1 稳步提升財会人才整体素质
张家口地区高校要结合自身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京津冀其他地区优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让学校走出去积累经验,同时也让学生开阔眼界。具体举措如:高校每学期分拨组织学生深入北京天津优秀的财经高校学习交流,听取优秀名师开展的讲座;可以借助当地政府的力量,充分利用优势资源,邀请财会专家和行业内精英来校讲学,和学生探讨最新的财会资讯,提升财会学生的整体素质;在高校课程建设方面,加大财会专业实践课时教学力度,使得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等。
3.2 建立有效的企业市场对接机制
依据张家口地区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制定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市场对接机制。高校要和当地高教主管部门有效沟通,通过搭建合作互动平台的方式和市场形成无缝衔接,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共赢机制和市场协调机制。通过企业市场对接机制,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
3.3 建立地区高校联盟,提升财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3.3.1 组建高校师资联盟
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师。我国的一些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名校,屹立于教育的舞台,主要就是取决于其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师是促进高校财会教育稳步提升和发展的关键力量。由此可见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对于高校的长远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对于张家口地区而言,可以通过政府的沟通互助平台,建立张家口地区高校财会专业“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立优质财会课程资源的共享,开展灵活多样的专家讲座,进行学术探讨,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去外地其他高校培训研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提升财会专业学科带头人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丰富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教学经验的取长补短,避免课堂中所授课程内容的程序化知识灌输,以多种方式促进高校财会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引导教师参与区域内财会资源的发展规划,使得高校财会专业教师牢牢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自身专业能力始终紧跟行业的变化发展,推动教师职业能力的大幅提升,使得教师对于财会学生的发展、培养以及对于优秀学生的扶植发挥自己的力量。
3.3.2 组建高校智库联盟
高校智库联盟体现了鲜明的文化办学特色和时代特色,对高校的战略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以辐射张家口地区高校内部财会专业的人才引领、文化创新发展、社会服务等方式,在高校间成立以财会学科为基础的专业智库,弘扬互学互鉴的文化精神,积极开展以非营利性为目标的开放性合作。在智库内部建立财会教育资源在线交流平台、数据资源统一检索平台、网络图书资源共享平台、财经专业论文数据库、特色资源库等,为张家口地区高校协同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相应支持。当然,在建立和完善高校智库的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应当积极勇于向京津冀和我国其他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校智库学习取经,及时更新知识和观点,汇聚多方智慧,外重协同,互通有无。
3.3.3 组建高校创业联盟
高校创业联盟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张家口地区高校应当借助当地政府的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地区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组建高校间的创业联盟,深入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建立财会专业的产业孵化园,将创业成果及时转化为前沿技术,汇聚社会力量,推动张家口地区高校间创新教育改革的积极探索,培养更多优质的创新创业人才,邀请优秀人士分享创业信息和创业历程,帮助高校财会专业学生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自主创业,为他们开拓海阔凭鱼跃的广阔舞台,搭建通向梦想的阶梯,使得他们在对自我了解认知的基础上去认识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开发。
3.4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高低与其对于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好,财政的投入力度就越大,教育资源就越充盈,相应的教育水平就会越高。京津冀协同一体化背景下张家口高校的长远发展,始终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张家口地区政府不仅要在财政上给予地区高校财会专业持续的专项基金,同时还应当协调好各方机构和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突破当地对现有高校财会教育投入的制約,大力调动张家口地区和北京天津周边的社会资源,激发社会的关注和投入,加大挖掘企业对现有高等财会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引领高校财会专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4 结 语
总而言之,张家口高校财会专业应当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一体化这一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最大程度发挥自身区域优势,以稳步提升财会人才整体素质、建立有效的企业市场对接机制、组建张家口地区高校联盟、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四种方式作为载体,完成区域内高校财会专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促进张家口地区的长远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松.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分析[J].高教学刊,2017(7):110-111.
[2]孙东岩.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路径的探索[J].邢台学院学报,2017,32(4):141-143.
[3]邢伟平,贠明猛,田润芙.张家口高校财会专业共享型教育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4):240-242.
[4]张亚,王世龙,京津冀高校协同发展的战略模式和路径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