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朱俊
历史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通俗地讲,“素养”可理解为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各要素(包括历史知识、能力、方法、思维等)的养成。那么,各要素在历史学科中具体如何界定,又是如何在考查中呈现的呢?下面笔者结合几道例题,对此做一探讨。
一、活用知识
历史知识,主要指历史常识和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历史常识”,指多数人都能知道的历史知识,具有普及性特点,如古代中国朝代的兴替。“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指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等,如赤壁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从某种程度上讲,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拓展和延伸。历史知识要素在初中历史试题考查中如何呈现?怎样才能做到“活用”?让我们举一道例题来分析下。
例1.下图所示为某一战役形势图,该战役是指()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赤壁之战,属于“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该题以地图为载体,借助图上关键信息“曹操军”“孙权、刘备军”“赤壁”等,使得这场历史上的重大战役双方、战场等跃然纸上。此类试题不仅有效考查了历史知识,而且做到了把知识真正地“活用”。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中谈到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时说:“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
二、突出能力
历史能力,指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进行认识所应具备的能力。因此,历史能力又可划分为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阅读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论证和陈述个人历史认识的能力等。
例2.迁都洛阳前后的北魏社会情况表
领域迁都前的北魏迁都后的北魏
经济鲜卑族人“畜牧迁徙,射猎为业”。实行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鲜卑族人逐渐向从事农业生产转变。
政治道武帝皇始元年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共有将相176人,其中鲜卑族129人、汉族47人。孝文帝太和十九年至孝明帝,新增将相68人,其中鲜卑族32人、汉族36人。
鲜卑族人说鲜卑语、穿鲜卑服,禁止与汉族通婚。鲜卑族人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摘编自许春宏《一位历史改革者的启示——关于北魏孝文帝改制的思考》等
(1)写出表中横线处对应领域的名称,并概括汉族将相在北魏迁都后的新变化。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历史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例2以迁都洛阳前后的北魏社会变化为关注点,用表格形式呈现迁都前与迁都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具体史实,创设三个难度依次递升的问题,综合考查学生认识重大历史事件所应具备的能力。第一个问题关于“领域”,考查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即能否通过对表中史实进行整理并参照第一列信息提示,得出“文化”或“习俗”这一领域名称。第二个问题关于“新变化”,考查学生阅读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汉族将相在北魏政府中的占比变化,迁都前为26.7%,迁都后新增将相汉族占比为52.9%。两者相比,可以得出“迁都后汉族将相比例增大”这一结论。第三个问题要求学生提炼观点并对提炼的观点加以论述,考查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论证和陈述个人历史认识的能力。对表格中迁都前后两组信息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迁都后北魏社会汉化程度明显增强。由于这直接与孝文帝改革有关,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孝文帝改革推进了北魏社会汉化进程”的历史观点。然后,我们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习俗等角度,以“史实+结论”的模式进行合理论述,即可得出答案。
三、注重方法
历史方法,指了解、理解和认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等所使用的手段或工具,如唯物史观、证据意识、史料辨析等。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也称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新课标在不同地方多次提到这一历史观。如:第一部分“前言”中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课程性质”中第一条特性“思想性”指出,“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第一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中说,“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此外,唯物史观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素养。
例3.小王和小李二位同学对商鞅变法是怎么看的?
小王说:“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其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小李说:“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最后被车裂。”
根据材料,歸纳小王和小李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评价商鞅变法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应遵循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例3注重考查历史方法,尤其是唯物史观,强调了历史方法在学习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对商鞅变法及其影响,诟病者有之,褒扬者也有之。究竟要以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为标准,科学客观地看待它呢?试题首先问“小王和小李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评价商鞅变法的”,考查学生是否知道不同结论受各自不同立场、背景、学识等影响。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便可以回答第二问“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应遵循的基本方法是什么”。这个基本方法就是唯物史观或辩证法。
四、启迪思维
思维,从心理学角度讲,是指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属于人类高级认识活动,有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关联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多种表现形式。从历史学角度讲,历史思维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在大脑中做出的反应或处理过程。通常人们对历史事物的认识过程是先接触历史现象,接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判断其是否是历史事实,再分析其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历史事实,以及这个历史事实将会带来什么影响,最后再提升到对其历史价值的判断。下面,以题为例重点探讨下逻辑思维、关联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一)逻辑思维,指对历史事件、现象及人物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例4.材料一: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材料二: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暴政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例4考查了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解答时要先确定历史事实是什么。运用比较、概括等逻辑思维分析两个材料内容,可得出秦朝暴政的具体事实或表现为:法律严苛、赋税沉重和徭役繁重。然后,以事实为依据,运用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得出历史事实产生的历史影响:激化社会矛盾,加速帝国灭亡。
(二)关联性思维,是把历史事件、现象及人物等具有相关联的因素在大脑中做出的处理过程。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可以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关联思维,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对历史事物的认识不仅要注意其纵剖面,还要注意其横剖面。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相互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例5.汉初至武帝即位的70年间,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家家户户丰衣足食,郡国的仓库堆满了粮食。中央仓库里的粮食由于年年积压,以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译自《汉书·食货志》
材料反映了汉初什么统治局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局面的政策原因。
例5考查了學生的历史关联性思维能力。第一问考查的是历史结果(历史事实是什么),第二问考查的是历史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历史事实),两问之间是原因与结果的关联性关系。这样,学生不仅要知道历史事实是什么,还要追溯历史原因是什么,落实了对学生的因果关联性思维的考查。
(三)创造性思维,即对历史现象要有自己独立的解释,并得出一个新的历史认识,是历史思维的最高层次。它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的体现,强调思维创新。如例2第(2)小题。
当下,初中历史试题的命制已经进入“素养立意”时代。这不仅要强调素养意识,更要在各试题中有效落实对历史素养诸要素的考查,包括对历史知识、能力、方法、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考查。新课标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