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柱山诗歌研究

2019-03-16 14:26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天柱山潜山诗人

郑 超

(安徽大学 文学院,合肥 230039)

天柱山为安徽三大名山之一,古又称“霍山”“潜山”“皖山”“皖公山”等。天柱山雄奇灵秀,气象万千,早在西汉时期就已远近驰名。古往今来,天柱山巍峨旖旎的自然美景吸引了众多诗人登览吟咏,天柱山在一代代文人墨客的妙笔下焕发着神光异彩。据乌以风先生《天柱山志》中的整理与记录,自唐代开始至晚清年间,有关天柱山的诗歌佳作达200多首。“天柱山诗篇,历代所传者,不止三百余篇。……本志存其高吟,删其凡响,共得二百四十六首。”[1]其中不乏名家之作,如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姚鼐等,皆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作。

对历代诗人笔下的天柱山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惊人智慧,可以直观天柱山的自然美,品味人文美,能够发掘出古人的自然观、人文精神、生态审美意识等重要思想资源。

一、天柱山诗歌中的主要内容

本文所谓的“天柱山诗歌”指古代与天柱山相关的、题咏天柱山的诗作。古代天柱山诗内容丰富,其中描写自然美景,歌咏自然的诗歌占大多数。此外,部分诗歌是对天柱山山水画作进行题咏,或以天柱山风景为引,实质为酬唱赠答。再者,也有些诗歌抒发纪人怀古、托物言志的惆怅,明写景色,实则抒怀。最后,少部分诗歌关涉天柱山宗教,在对道观佛寺的描写中寄寓感慨,或引发诗人的宗教信仰。总之,天柱山诗歌内容多样,以天柱山风景为中心,向外延伸,拓展出不同的主题思想。

(一)歌咏自然

在雄奇的天柱山面前,诗人惊喜于眼前所看到的景致,借着诗歌把自己对自然的欣赏抒发出来。这些咏天柱山诗选景生动,用语精妙,意境浑然天成,诗人把眼前景物和所带给诗人的感受描写得淋漓尽致。如李白《江上望皖公山》“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注]本文所引诗歌出自乌以风的《天柱山志》及安徽天柱山管理处所编的《岳云集选》。直言天柱山的高大雄伟、景色秀丽,并发出“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的感慨。古人咏叹天柱山,除了李白笔下的“巉绝”的奇峰,还有王安石“烟云争吐没”(《望皖山马上作》)的奇云,李师道“夏木阴浓四月寒”(《游潜山·其二》)的秀木,以及黄庭坚“晴雪上白壁”(《题潜山》)之类的奇景。

古人对天柱山之自然景观情有独钟,“霞映峭壁”“星伴峰峦”“雾起翠空”“云生碧岫”“楼台林立”,寥寥几笔便都能将雄奇险绝、秀丽巍峨的天柱美景勾画出来。如王士祯在从安庆至潜山的道中所作《自沙河至唐婆岭即事》一诗,“皖公山色望迢迢,皖水清冷不上潮。青笠红衫风雪里,一林枫桕马萧萧。”此诗无论从音节、色调、意境、韵味诸方面来看,都达到了天然去雕饰的境界,俨然一幅“秋山行吟图”。姚鼐的《望潜山》一诗中,诗人赞叹潜岳“道边只堠复双堠,天半大山宫小山”之雄伟,赞美“客子出林暮唤渡,居人微雨寒闭关”山村人家之宁静以及“横空积树云漠漠,交流断径石潺潺”的天柱之美景。而清代姚琅登山览景,面对“紫云覆华帔”“桃花开五色”的奇景,更是发出“令人不忆武陵春”(《天柱峰》)的慨叹。

(二)酬唱赠答

酬唱赠答诗作为文人应酬交际的工具。诗人借酬赠之作来表现深挚的情感,抒发理想与志向。北宋王安石任舒州(今潜山)通判三载,写下了许多酬唱赠答诗作,其中不乏赞美天柱山水的佳作。王安石在《和曾子翊授舒椽之作》一诗中写到“皖城终岁静如山,府掾应从到日闲。一水碧罗裁缭绕,万峰苍玉刻孱颜。”直言舒州山水之美、民风淳朴。除此之外,王介甫在潜山还写了众多题刻诗和交游吟咏之作,如《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吴塘陂封舒国公三绝》《送真靖大师归灵仙观》《送逊师归舒州》,这些诗作皆以天柱山为主题抒发情怀。他在赴京任职之后,仍旧对舒城、对天柱山怀有深情,同时由于官场上的失意,更是流露出终老舒州的愿望,如其《怀舒州山水呈昌叔》一诗中抒发“相看发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的强烈情愫。

除了王安石,唐代独孤及也曾在舒州任职,其对天柱山更是情深意笃。《酬皇甫侍御望天潜山见示之作》一诗云“早岁慕五岳,尝为尘机碍。孰知天柱峰,今与郡斋对。”他自说早年就仰慕五岳,一直没有实现前去游览的夙愿,没想到古南岳天柱山与自己为官的郡所遥遥相对。而清代的庄名弼在《怀天柱峰次姚郡伯韵》一诗中,“皖山一柱倚天起,嵯峨特出星汉间。耸然垂绅并挂笏,罗立诸峰相回环。……安得追随贤太守,花封雉县快行春。”借天柱山称赞太守,以求政治上的提携。

(三)托物言志

跟其他托物言志的诗歌一样,天柱山诗歌中有一部分也是以天柱山及其周围景色为“物品”,实则在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诗歌成为历代诗人借以安身立命、寄托情志的精神支柱。黄庭坚在游览天柱山后诗兴大发,虽身处世间,却思接千载。其中《题潜山》一诗长达92句460言,创天柱山诗词之最。“桃源信逃秦,化成真仙出。……平生栖霞志,缁尘变华发。”仕途的艰辛、人生的劳苦,诗人在潜山面前发出内心真挚的呼唤,宛若陶渊明之“归去来,胡不归”。唐代皇甫冉《送元盛还潜山》诗云“深山秋事早,君去复何知。……别后因相忆,嵇康懒寄书”。作者在这首诗中除寄托珍贵友情之外,还借嵇康懒寄书之事,流露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

当然,除了对自身遭际的感触和国家民族的忧虑外,有的诗歌也表现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如明代罗庄的《潜山古风》一诗,“乔公二女秀所钟,秋水并蒂开芙蓉。只今零落遗故址,令人千古思余风。”其中“乔公”二句为双关语,写人兼写景,有山水钟秀、地灵人杰之意。但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如今只能望遗迹而思圣贤,作者的怅惘之情油然而生。因此,诗人借用潜山脚下“乔公二女”之典故,抒发世事沧桑、物换星移的无奈。

(四)宗教信仰

天柱山诗歌中,还有部分关涉宗教,诗人在对佛寺道观的描写中寄寓着自己的感触和信仰。一生仕途坎坷的苏轼,他在元祐八年来到舒州并游览了天柱山的灵仙观(即真源宫),作《灵仙观》等诗。“世事方难猛便回,此身未老已心灰。何时梦入真君殿,也学传呼观主来。”(《送郎中柳子玉监灵仙观》)和“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居。……待我丹成驭风去,借君琼佩与霞裾。”(《次韵韶倅李通直》)等诗句,说明历经“乌台诗案”且屡遭贬谪的东坡徘徊于道家门外的抑郁心情以及对道家仙山天柱山的流连。白居易《题天柱山》一诗,也写到了真源宫,即诗中所云“琳宫”。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此诗便为任职江州司马期间所作。“太徽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诗人“时访左慈”体现对道教的虔诚之心。

除了道教,天柱山在唐宋时期,佛教更是兴盛一时。“寺庙宫观巍列如林,道观有10多处,佛寺有70多处。”[2]关涉佛教的诗歌,有张同之的《三祖寺》、林逋的《山谷寺》、胡瓒宗的《天柱寺》以及黄庭坚的《书石牛溪旁大石上》等。

二、天柱山诗歌中的自然观和人文精神

(一)自然观

“自然”从道家最早倡导以来,就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和‘人类’对立的自然界和自然现象意义上的自然,也就是今天讲的大自然。二是指与制造、雕饰相反,就真淳、质朴、清新而言的艺术风格。”[3]当然,第二义源于第一义。天柱山诗歌中描写大自然的诗句,一方面反映了大自然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诗人在描写天柱山美景的同时,对自然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古人的自然观、哲学文化和人文精神等理性要素。

同其他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形式描绘的自然一样,天柱山诗歌中的自然与人之间也是和睦相处,没有疏离的关系。诗人对自然有着敬畏之情,面对种种超人力的自然现象,感到迷惑和恐惧,“谁将笺天公,雨事正不急”(张昌《游真源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渐渐认识了自然,并希望能与自然和谐统一,因此“天人合一”的观点便不断萌发。“身在层霄上,江湖一羽毛”(胡瓒宗《皖山高》),在诗人眼中,人与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它们都有自己的精神情感。同时,诗人认为自然与人之间不仅相互联系,甚至是相互感通的。李白直言“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人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不断表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即“爱山水”),以及对自然的赞赏,将客观描绘与诗人的主观态度合为一体,“到身已喜在福地,肯问元都何处坛”(李师道《游潜山·其二》)。另外,“天风愿借吹为雨,活水时滋万亩耘”(徐士林《题天柱晴雪》),诗人倡导在热爱自然、尊敬自然的基础上,去科学地开发自然的资源,与自然保持着和谐共存的状态。

当然,这种天人相通的自然观,更直接体现在天柱山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中。诗人赋予了自然主体的意识,不是单纯地把自己和自然看作两个独立体来看待,而是将生命和人的情感大量地注入自然景色当中。换言之,人们对自然的态度,走向自觉的审美追求,情景的真正交融在于主客体间的浑然一体,即能在自然景物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如天柱山诗歌当中,“行看野气来方勇,卧听秋声落竟悭。淅沥未生罗豆水,苍茫空失皖公山。火耕又见无遗种,肉食何妨有厚颜。巫祝万端曾不救,只疑天赐雨工闲。”(王安石《舒州七月十一日雨》)面对舒州大旱,诗人忧心忡忡,通过诗歌将自己对自然现象的感悟和猜测表达出来。

以自然之道,唤起人的思考。当自然渐渐内化,诗人会将自己的情感投影到自然之中,自然会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某些东西,自然也就成了诗人精神的复归之所。在两者的相互加强融合中,达到最终人与自然的和谐,乃至对人本身意识的超越,这就是天柱山诗歌博大的自然观的精谛所在。

(二)人文精神

中国古代诗歌,从先秦的《诗经》开始到汉唐以来的文人诗词,始终处在儒家思想文化的规范之中。天柱山诗有着古代诗歌普遍具有的社会功能与人文价值,它的内涵也体现出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与追求。

天柱山诗歌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首先体现在对“人”的关注上。追求人格独立,捍卫人的尊严。独孤及《酬皇甫侍御望天潜山见示之作》诗云“思免物累牵,敢令道机退。浩然颂章句,持此秋兰佩”,诗人望天柱峰引发感思,并极力“颂章句”“秋兰佩”,并尽量远离“物累牵”,诗中蕴藉着作者不愿为外物所累的思想追求。在古代,生活于红尘俗世的人难免被名利所束缚,封建官场的局限又造成文人选择上的无奈。高风亮节,不为俗世所累,坚持独立的人格,就成为一种难得的选择。“终当脱尘鞅,高卧从所安”(窦参《登潜山观》),“望青贤而仰止,采圣迹以忘归”(张必刚《虎头岩寺题壁》),都表现出作者蔑视权贵、淡泊明志的高洁情怀和精神追求。

其次,天柱山诗歌也关注人的真实情感,表现人的内心诉求。“独往古来事,幽怀期二公”(陶翰《宿天竺寺》),诗人身在寺庙,此时却怀念葛洪、许迈二人,在清冷的寺庙中兴起寻仙之念。李师道《游潜山》诗云“我非云梦才,邾莒困偏陋。……赍书买云泉,但欲清永昼”,更是将自己的认知和内心的真实想法诉诸笔端。除了“求仙问佛”“清心归隐”之外,更多的诗歌还是体现作者“出仕济世”的思想,如“官身有吏责,觞事遇嫌猜”(王安石《送真靖大师归灵仙观》)、“天衢应咫尺,平步上青冥”(张昌《和曾太傅游山》)、“誓将促云装,附此丹台籍”(张达明《真源万寿宫》),其中都蕴含着诗人深厚的道德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

最后,天柱山诗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为一定的爱国忧民意识。如唐代诗人马戴经过潜山,写下《过潜岳》“塞上征兵久,淮南赋敛多。抱琴方此去,为县欲如何。潜岳积苍翠,皖溪生素波。真君松庙近,公退为谁过。”诗人为旷久征兵和横征暴敛而忧虑,没有心思去观赏苍翠山岳和皖水素波以及瞻仰真君祠。而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更是“闾阎之疾苦,官吏之追呼,无不寄托于诗篇”[4]。同样,清代汪居敬看到这“名山福地”“凌空一柱”,其云“自来作镇膺群望,寒雨苍生莫计年”(《天柱山》),诗人内心充满震撼,并认为此山能福泽天下“苍生”,也都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态。

三、天柱山诗歌的生态及美学价值

(一)生态价值

大自然雄奇伟丽,变幻多姿,令人惊叹。古代诗人在面对天柱山鬼斧神工的瑰丽之景时,不由物我皆忘,与自然融为一体。“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朱熹《天柱峰》);诗人咏叹自然,观照人生,“草木有情多异境,身心到此即安禅”(王大经《皖峰绝顶看天柱》),透露出一种鲜活的诗意栖居意味。古人的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是以自然界为描摹物象,天柱山诗歌中展现出的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生态之美以及蕴含着的古人生态保护意识,都能使我们感受到一种生态美育的熏陶和生态诗学的启迪。

关于生态美学,曾繁仁先生认为是“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以实现人的审美的生存、诗意的栖居为其指归。”[5]王安石《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其二》一诗云“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不仅刻画了自然山水的神态,更在流连忘返间把自己的审美愉悦感呈现在纸上。至于“生态诗学”的建构,西方学者认为是以生态理念为主导、关注人与大自然关系的诗学体系,“是指在传统诗学的基础上吸收新兴的生态学理论,研究文艺生态与生态文艺现象的一种边缘性的文艺理论。”[6]简言之,生态诗学即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考察人在自然界中栖居状况的诗学。天柱山诗歌中出现的山川风物、动植花鸟等生态因子,展现了大自然生机盎然、自适祥和之美,这都体现出作者或诗歌中的主人公对自然万物的欣赏与赞美,对生命的热爱与崇尚。

其实,无论是生态美学还是生态诗学,它们都倡导一种亲近自然、热爱生物、关注生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诗意栖居态度。“呼草木为裀帐,与禽鸟为仙乐”(喻习学《题真源宫》),天柱山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顺应自然,在自然中寻求人生的安顿,是古人带给我们的珍贵启迪。同时,“禽鸟不惊,草木不落”(喻习学《题真源宫》),天柱山诗歌也为我们这个时代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资源。

因此,天柱山诗歌中透露出的中国古代诗人对大自然的爱赏情结,对于培养当下的生态思维,扩大人们的生态视野,唤起生态意识,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在保护物质遗产的同时,对非物质遗产,如天柱山的神话传说、宗教文化、诗文作品等文化遗产也应该有着清醒的保护意识。

(二)美学价值

美学,简单概括来说,就是教我们真、善、美。诗歌美学的价值就是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情操的培养以及思想的启迪;也教我们在审美愉悦中完成对自我的一种精神超越,向真、善、美追求和靠近。中国古代山水诗是对自然美的一种咏叹,再现了大自然的美,抓住了自然美的审美特质,是自然美的艺术表现和时代意识的反映。

历代诗人咏天柱山的诗作,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天柱山的气势和特色,表现手法各有千秋,或寄景抒情,或往还酬唱,或托物言志,或咏世感怀,读起来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如李师道《游潜山·其二》“细雾萦盘上白云,罡风萧萧天森爽。夏木阴浓四月寒,涧流触石鸣惊湍。”诗人以“细雾”“白云”“萧风”“夏木”“涧流”等意象,描述了一份山间风景图,读者脑海中不自觉就形成了一种美的图景。王士祯的《潜山道中雪》“处处溪山好,倪黄画亦难……天心爱羁旅,岩壑饱经看”,将雪峰、丹枫、岩壑、雾松等景物写进诗里,构成一幅天柱雪霁图,连“倪黄”两位大画家都难画此景。再如李庚《登天柱山》“巍然天柱峰,峻拔插天表……凭虚鸾鹤随,举步烟云绕……”诗人虽登山未半,却已身感在蓬莱仙境,以亲身经历向世人展示了巍峨峻峭、云雾缭绕的天下奇观,更是发出“争似此山好”的慨叹,给人一种美的想象和感触。

在天柱山诗中体味山水美,不仅是悦人耳目的,更能净化心灵,启迪人生。“诗歌是最直接、最浓缩、最强烈、最深远表达人的情感的艺术。”[7]我们在阅读天柱山诗时,可以去体会古代诗人在欣赏天柱山风景时的所感所悟。如王安石将《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其一》一诗题刻于山谷流泉的崖石上,诗云:“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泉水北出,泠泠清越之声;山谷旁围,靡靡壮丽之姿,虽寥寥数语,却将山谷流泉有声有色呈现于眼前。泉水清幽,蜿蜒流动;山谷回环,绵延无穷,寓动于静,情在景中。诗人语调闲淡,余味深长,大有楚辞遗风。再如姚鼐《寄天柱山人》写道“坐忘如著论,须与谪仙闻”,是诗人忘却天下事,悠游仙境中的自我写照。

因此,看自然的天柱山,是一种视觉享受;品古诗中的天柱山,更是一份情的熏陶,美的熏陶。天柱山诗的美学价值,不仅是语言美,能给我们带来审美愉悦;同时在美的熏陶过程中,能使人得到精神气质的自我提升和超越。

四、结语

中国古代天柱山诗歌内容丰富,具有不同的主题思想,古代文人以天柱山及其周围景色建筑为歌咏的对象和抒情表意的媒介,无论是歌咏自然、酬唱赠答、抑或托物言志、宗教信仰,其中均蕴含着自然美和人文美等美学价值。同时,天柱山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审美愉悦,同时在美学审视的过程中有一种精神气质的自我提升和人格的独立完善。此外,天柱山诗歌中蕴含着古人丰富的生态审美思想,是关注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考察人在自然界中栖居状况的诗学。“天人合一”“和谐共存”的自然观以及“诗意的栖居”等生态意识,更是古人难能可贵的生存智慧。

猜你喜欢
天柱山潜山诗人
安徽潜山:“田管家”授技术
奇峰出云含美意——天柱山掠影
古皖之源,“皖”美潜山
红旗招展天柱山
雨雾中登天柱山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七律·登天柱山
东营凹陷广饶潜山周缘油气聚集规律研究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