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伊芳
(宁国中学 安徽宣城 242300)
写作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并对学生的阅历加以丰富。教师要积极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让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得以提高。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树立良好的写作自信心,调动其写作积极性。
譬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作文训练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则材料:父亲带领儿子到乡村体验当地生活,父亲的原意是希望儿子通过对比,能看到自己生活的富足,从而珍惜现有的生活。但是儿子在乡村待一周归来后,开心地对父亲说,十分感谢父亲让他知道何谓贫穷。父亲感觉很是欣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于是父亲让儿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儿子说:我现在知道自己有多么的贫穷,我们家里仅有一条狼狗,但整个村庄有十几条狼狗;我们家仅有一个游泳池,而村前的河流里都可以游泳;我们家仅有十几盏灯,但整个村庄在夜晚有无数的星星。之后,教师鼓励学生们开展讨论,让学生思考父亲理解的贫穷和孩子理解的贫穷有何不同。学生在思考中开始明白,父亲理解的贫穷仅为物质贫穷,孩子理解的贫穷则是精神贫穷,父亲与孩子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自然出现不种答案。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写作训练,并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意识,多角度多层面考虑文章立意。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精妙的语言,更要有高质量的素材,文章这样的才会显得丰满,不然,则会显得空洞。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能从网络上、书籍上等渠道获得各种素材资源。
学生在使用素材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精挑细选,选择最合适表达文章主题的素材。教师也需要关注生活,更要对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并重视写作素材的收集。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分类,例如:第一,感悟生活类题材;第二,传统认知类题材;第三,责任和风险认识类题材;第四,为人处世道德类题材,等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方式带领学生搜集和整理素材,一方面能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另外一方面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话可说,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总之,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收集事理素材,能鼓励学生在内化和吸收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在写作时,素材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运用不恰当,则会适得其反。现实写作过程中,有大量学生将很多素材堆砌在文章中,盲目使用,致使文章内容繁杂,主线混乱,最后反而过犹不及。教师要指导学生理清写作主线,选择合适的材料适度添加,才能让文章有血有肉。
例如,此次高三联考,作文是关于“底线”的主题,学生可以围绕“底线”来立意,合理使用素材。一位学生在文章中写到了“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这本来是个很好的素材,但是学生不会使用,他把事件里面的那些沉默的“看客”写成了毫无底线的一类人,而且没有进行牵连阐释,造成素材并不能说明主题。其实,这个素材中,不能坚守“底线”的人,完全可以是那名女乘客或司机。女乘客明知她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却依然用手机砸向司机的脑袋;而司机也明知道他的行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却依然把他的手从方向盘上拿起,进行了还击。他们已经把发泄愤怒的快意置于车内乘客的生命之上了,这岂不是漠视生命,丧失了最起码的“底线”?
总之,创作过程中,主线要清晰,素材要典型,否则文章的主题会偏离。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关注不同写作素材的搜集,并学会恰当地运用,以减少写作的盲目性,并在合理安排文章立意的同时,让文章的成熟度更好。
写作时,结合生活体验,有自己真实情感的融入,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文章才更具有灵动性,细节才会更打动人。情感是最好的润滑剂,如果一味地进行他人观点的搬运,人云亦云,只会使自己的文章落入俗套。而有了情感的文章就像是注入了灵魂,自然活泼灵动起来,也就能与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行心灵的沟通。
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之所以到今天依然脍炙人口,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褪色,就在于情感的真实注入,在于同病相怜的身世之悲,古今皆宜。
作文写作的过程,便是学生进行知识点输出的过程,在进行写作时,学生要整合所有的知识内容,并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教师需要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要在生活中对学生的思维意识加强培养,引导学生加强对事物的观察,认真分析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从细节上进行培养,教会学生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如抑扬、伏笔、悬念、照应、留白以及修辞等,让学生的文章更加意蕴深远,更加引人入胜。在训练的过程中融入生活元素,学生能够更好地将写作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能够从生活当中得到更多更好的写作灵感。并以真实的情感作为自身写作的情感依托,选择恰当的情感元素,把对世事的各种感悟都应用到写作中。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文字组织和应用能力加强培养,还要强化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