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大学生就业倾向影响因素质性研究

2019-03-16 02:09:34
关键词:范畴残疾残疾人

(国际关系学院 公共管理系,北京 100091)

一、研究背景

残疾人的就业问题长期以来都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国家为了促进残疾人的就业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2016年8月3日国务院印发并实施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完善中高等融合教育政策措施,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在招生录取、专业学习、就业等方面加强对残疾学生的支持保障服务。”[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第7号,2016年8月3日。2016年10月8日,中国残联等联合制定的《残疾人就业促进“十三五”实施方案》中明确表示:“将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放在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首位。……准确掌握每一名毕业生基本情况和需求,实行‘一生一策’‘一对一’就业创业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落实扶持政策。”[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残疾人就业促进“十三五”实施方案的通知》,残联发[2016]第48号,2016年10月8日。党的十九大中也提出了“弱有所扶”“发展残疾人事业”等关键词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增加,高校针对残疾大学生的招生规模整体上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注]张洪杰,王大勇:《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统计与管理》,2016年第11期。,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关乎民生的重要社会问题。

受到社会广泛关爱和帮助的残疾大学生群体,其就业倾向如何?就业倾向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对残疾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以及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从个人和家庭方面来说,残疾大学生就业倾向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学校和教育方面来说,该问题不仅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培养方式、办学水平,还关系到整个特殊教育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对残疾大学生就业倾向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残疾大学生公共服务和充分就业的水平,更多、更好地保护残疾大学生的权益,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二、国内关于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研究残疾大学生就业倾向的文献重点多在调查残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就业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建议等三个方面。

首先,国内关于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文献内容多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研究重点。2010年王丽霞从残疾大学生就业困难现状角度出发,指出相当一部分残疾大学生对就业具有较高期待。但大部分残疾大学生在期待较高的同时缺乏具体、长远的规划。因此,学校应加大服务力度、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多渠道寻求支持,并建立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政府除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资助计划外,应考虑残疾大学生的特点,创办适合残疾大学生专业特点的就业实体。企业等社会群体也应多关注、多帮助残疾大学生适应工作生活。[注]王立霞:《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中国残疾人》,2010年第3期。2012年张洪杰对全纳教育视域下视障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全纳教育视域下视障大学生的主要特点为就业指导认知低下、就业方向不明确、个人职业规划不明确和心理上自卑与优越感并存、畏惧与高期望值并存等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符合全纳教育视域下视障大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等建议。[注]张洪杰:《全纳教育视域下视障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013年庄树范、张晓梅、赵钢以问卷调查形式,分析了142名主修针灸与推拿专业的视障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其中50名接受全纳教育的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得出其中大部分视障大学生毕业后依然从事与推拿针灸专业相关的工作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残疾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保障制度、发展残疾大学生全纳教育、加强就业指导的对策以应对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注]庄树范,张晓梅,赵钢:《全纳教育之视障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年第6期。由此观之,国内在以提出解决对策为重点的文献中,关注残疾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多和教育领域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部分国内学者的相关调研是从某地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残疾人群体就业问题。2013年黄立温指出农村视障群体就业的主要渠道是按摩行业,但该行业竞争激励,就业稳定性不够,需要通过政府支持、行业管理部门落实优惠政策、加强劳动性功能训练等途径拓展农村视障群体的就业空间。[注]黄立温:《拓展农村盲人就业空间》,《中国残疾人》,2013年第7期。2015年相梅将上海市闵行区的残疾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得出了当地残疾人遭受就业歧视较严重、企业分散安置残疾人积极性不高、福利企业数量减少、残疾人缺乏进行岗前培训的意识、残疾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等结论。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分别从残疾人自身、企业、政府和学校角度提出了一些应对建议。[注]相梅:《上海市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这两篇文章皆是从当地的残疾人就业现状作为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方案。

其次,除了以政策建议为重点的研究外,部分国内学者将关注点集中在残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上。2012年李楠选取了上海市37所高校的135名残疾大学生及141名非残疾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并以面谈形式对6名视障和肢体残疾大学生、3名听障大学生进行访谈。问卷以残疾大学生认知方面、情绪情感方面、意志方面和个性倾向为主要维度,以研究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最终得出结论:残疾大学生整体就业心理水平参差不齐,具有较大差异,残疾大学生自我职业认知水平较低、就业心态较为消极并缺乏清晰的职业意向和就业规划,相当一部分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动机倾向于自我实现型,希望在工作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利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实现职业理想。同时,家庭亲密度、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度等对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影响较大,性别、年级、障碍类型等也与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显著相关。[注]李楠:《上海市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其相关因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第三,有国内学者将残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研究方向。2018年范莉莉对来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中州学院的435位听障残疾大学生进行了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调查者的专业认知、职业生涯认知、就业认知、职业生涯教育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残疾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具有较高的自主判断能力,但随着对专业学习的深入,他们的就业压力普遍上升,对未来的就业呈现出焦虑心态。在就业选择时,多数残疾大学生会在与父母沟通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注]范莉莉:《残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研究》,《教育理论与践》,2018年第24期。

回顾上述文献资料,可以初步概括国内关于残疾大学生就业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有关残疾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多停留在对现状的概括描述、分析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和提出解决建议等方面,几乎没有直接涉及残疾大学生就业倾向的质性研究;研究主体也相对较为局限,从事特殊教育行业的研究者比例较大,而缺少公共管理、社会学等跨学科视角的实证研究。

因此,本研究将从公共管理领域的视角切入,以北京市视障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试图发现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三、数据来源与访谈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访谈对象的选择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本科2014、2015、2016级共计21名的视障大学生。访谈对象所属专业涉及特殊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针灸推拿学、音乐表演等。本研究通过进行个人深度访谈的形式来收集数据,以获取一手资料,试图从中了解我国视障等残疾大学生就业倾向的影响因素。

访谈内容如下:

1.您在过去的学业生活中,是否有接受过政府、公益团体或基金会的帮助,如果有,是以何种方式及程度接受的?如果没有,您希望获得何种方式及程度的公共服务?

2.您认为政府保障视力障碍群体受教育权方面,有什么优点及不足?

3.您所了解的视力障碍群体普遍的就业方向及收入处于何种状况?

4.您所了解的政府在改善视力障碍群体就业问题上提供过何种帮助或服务?

原文:Yet,as it sometimes happens that a person departs his wife,who is really deserving of the praises the stone-cutter carves over his bone;who is a good Christian,a good parent,a good child,a good wife or a good husband;who actually does have a disconsolatefamily tomourn hisloss.

5.您个人对未来就业时的岗位选择有何考量?

6.您个人对大学生回馈社会有何种看法及考量?

7.您个人对就业时选择从事公共服务类工作是否有过考量?若有,您愿意选择何种具体工作岗位?若无,您的考量是什么?

8.您个人是否有意愿在未来工作选择时从事有助于帮扶视障群体的岗位?

整个访谈过程中,研究人员对访谈内容进行侧面引入,避免出现任何诱导行为,鼓励访谈对象如实回答。访谈结果基本能够反映目前我国视障等残疾大学生就业倾向的真实想法。并且,每次访谈时间控制在至少30分钟,访谈后保证当天完成访谈内容的整理,并就访谈过程及结果进行讨论和记录,以便优化下次的访谈活动。

(二)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由芝加哥大学的Barney Glaser和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 Strauss两位学者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注]Barney Glaser and Anselm Strauss,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New York: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76.。该理论方法主要分为三大流派:Glaser与Strauss的经典扎根理论、Strauss和Corbin的程序化扎根理论、Charmaz的建构型扎根理论。其中,程序化扎根理论主要分为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实施编码处理。

本研究遵循程序化扎根理论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通过个人深度访谈获取数据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残疾大学生就业倾向的影响因素。

图1 扎根理论研究流程[注]田霖:《扎根理论评述及其实际应用》,《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0期。

1.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经由密集地检测资料来对现象加以命名与类属化的过程[注]田霖:《扎根理论评述及其实际应用》,《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0期。。本研究的开放式编码包含三个步骤:首先,结合视障大学生就业倾向访谈,通过对21名视障大学生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解读,在开放式编码过程中尽量采用来自资料的专业术语,将访谈对象的原始语句作为标签;然后,经过对标签的反复归纳和总结,得出相关概念化内容,共计26个概念(a1—a26);最后,对概念进行范畴化分析,将概括相同或类似现象的那些概念集中起来,统一对到相应范畴之下,再命名范畴[注]谢云蕾:《网络零售企业商业模式运行机制研究》,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共计10个范畴(A1—A10),并总结范畴的性质和性质的维度。开放式编码如表1所示。

表1开放式编码表

续表

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对开放式编码中被分割的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并在不同范畴之间建立关联的过程[注]李玲,陶厚永:《山寨模式形成动力机制及其对国产品牌的启示》,《科研管理》,2013年第2期。。这需要对各范畴进行清晰地梳理,分析不同范畴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并分析存在何种联系。本文通过采用所分析对象的“因果条件、现象、脉络、行动/互动的策略和结果”这一典范模型,将以上10个范畴联系并整合起來。主轴编码如表2所示。

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进一步分析各个范畴,从所有范畴当中确定核心范畴,建立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的系统性联系并加以验证。并以“故事线”的方式描绘行为现象和脉络条件的过程。[注]李艳丽,高岚:《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与提升政策》,《管理评论》,2018年第9期。在对以上10个范畴进行进一步分析后,本文将原有10个范畴中的就业倾向确定为核心范畴之一。在概括和提炼的基础之上,引入就业形势的概念,并将就业形势、就业能力和社会帮助确定为就业倾向的主范畴。就业领域、薪资水平、职业保障确定为就业形势的副范畴;公办特殊教育、职业规划和生活状况为就业能力的副范畴。具体核心范畴和其他范畴的关系如表3所示。

表2主轴编码表

表3 选择性编码表

本研究的故事线围绕视障等残疾大学生就业倾向展开,采取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方式,不断分析和比较初始资料、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围绕就业倾向这个核心范畴,本研究的故事线可以概括如下:

残疾大学生就业倾向的形成主要由三个条件构成:就业形势、就业能力和社会帮助。虽然残疾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普通大学生相比较为弱势,但由于政府提供了公办特殊教育等政策支持,高校积极引导残疾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大部分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了较大改善;残疾大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社会上或者身边熟悉的残疾人的就业领域、薪资水平和职业保障情况等就业形势,再结合自身出于感谢社会提供的帮助,如资金帮助等原因,他们基本能够确定自己的就业倾向。

4.理论构建

结合本研究的故事线,可得出残疾大学生就业倾向的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5.理论饱和度检验

扎根理论方法的最后一步就是对整个研究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进而判断新收集到的数据是否对理论建构有新的贡献[注]王璐,高鹏:《扎根理论及其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探讨》,《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12期。,保证最后得到的结论真实可靠。本文针对10个范畴逐一进行了检验,检验过程中没有发现新的概念,概念之间也没有产生新的联系。因此可以说明,上述理论模型的饱和度较高。

总而言之,通过对与21名涉及多专业的视障大学生的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就业形势、就业能力和社会帮助对视障等残疾大学生就业倾向选择的影响程度较大。

四、政策建议

(一)残疾大学生应主动提升就业能力,积极融入社会

解决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方法之一就是切实提高其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并主动拓宽就业信息获取的渠道,及时、深入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在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同时,残疾大学生还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倾向,在积极融入社会的同时,不断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二)高校应提高针对残疾大学生的教育水平,加强职业规划培训

大学期间是一个人的就业观念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各高校应充分了解校内残疾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高校可通过设立职业规划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组织团体建设活动等形式,帮助残疾大学生深入了解自身长处和不足,及时了解当今市场的需求和国家相关的支持政策,逐渐提高其自身技能和职业规划能力,改善其就业心态,明确就业倾向。并且,各高校可结合残疾大学生自身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制定特色方案,最大程度地促使其个人潜力的发挥。此外,高校还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联系,为残疾大学生争取优质的实习机会[注]张洪杰,王大勇:《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统计与管理》,2016年第11期。,帮助他们在大学期间积累经验,以明确和调整自身就业倾向。

(三)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供政策支持

为了能够切实解决残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促进其明确自身就业倾向,政府应对相关政策进行完善与规范。如在直接给予残疾大学生福利帮助的同时,可以为招收他们入职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和适当的补贴,以调动企业应聘残疾大学生的积极性。政府也应借助媒体等手段,主动营造和谐氛围,不断呼吁社会提供援助,并吸纳社会资金,促使社会大众增加对残疾大学生的关注度。政府在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帮助的同时,也是在引导他们形成和提高公共服务动机,进而为他们拓宽就业渠道,提供进入公共部门、实现奉献社会的理想的机会。

(四)社会应营造关心残疾大学生的良好风气,提供人文关怀

社会所营造的良好氛围对残疾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就业倾向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转变对残疾人群体的偏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关心残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断提供资金、就业岗位、志愿服务等内容和形式的帮助,促使残疾大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并愿意尽自身所能回馈社会。

猜你喜欢
范畴残疾残疾人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关爱残疾人
我骄傲
环球时报(2016-07-12)2016-07-12 07:24:56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18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2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中国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2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中国火炬(2010年4期)2010-07-25 07: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