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 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1.老龄化研究背景
联合国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是,“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数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数的7%”。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相继出现人口老龄化趋势。预计全球老龄人口所占比率将从1998年的10%增至2025年的15%。2018年,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约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4.8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例将逼近30%。伴随老龄人口数量急剧增长,老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将成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形势日益加剧,而大学校园是高职称、高学历、高级知识分子(以下简称高知)聚集地,退休教师与其家属绝大多数都居住在校园内,其老龄化问题更是不容忽视。以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南交大)九里校区为例,截至2017年12月初,在册离退休教职工2083人,而在册在职职工4643人,离退休人员占全校职工总人数达到31%。老年教职工年轻时为国家培育人才,在促进社会进步发展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如何使其更好的在校园安度晚年,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2.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社会关系健康”
(1)积极老龄化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后现代思潮与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影响,美国掀起了一场积极老龄化(positive aging)运动〔1〕。2002年,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正式提出了“积极老龄化”概念,其三大核心内涵是保障、健康、参与,该理论是“生产老龄化”“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等之前的老龄化相关理论的延伸与结合;强调老年人不应该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会的财富,其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是重要的社会力量;鼓励老年人自己也要充满信心地面对老年生活,保持身心健康状态,积极参与、融入社会的发展中来;帮助老年人群开发潜能,树立积极面对老龄生活的心态。
(2)社会关系健康。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社会关系健康强调的是老年群体交往人群的多元性与全龄化,不仅仅与同龄人交往交流,也与年轻人交往,即代际交往。“社会关系健康”即老年人社会功能良好,表明其拥有健康的社会功能〔2〕。老年人如果只能接触到老年人,则会相互影响,产生趋同效应;一些老年人产生的负面的情绪,如抑郁、自卑等,就会传递给彼此,相互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多年龄层次的干预,青年人、中年人、儿童等,使得大学校园的老年群体的社会关系完整健康,生活氛围有活力。
3.大学校园老龄化现状与分析
近年来,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加剧,高知老人的养老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基于目前大学校园养老的现状,通过在成都市三所大学:西南交大九里校区、西南财经大学(以下简称西财)光华校区、四川大学(以下简称川大)望江校区的实地调研与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发现目前大学校园养老现状存在以下的特点与问题。
(1)空间布局缺乏对老年人的关怀。在校园空间原规划中,重点是科研与教学,所以针对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学生与在职教师群体,对老年群体考虑较少,因此当前在大学校园空间的适老化普遍水平都偏低。而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人们物质水平提升,精神追求提高,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会日益增高,所以校园空间的适老化问题急需解决。
(2)缺乏对校园资源的整合利用。校园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如医疗设施、教育设施、商业设施等等,但是老人对于这些设施的使用率比较低;另外,老年群体自身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与人生经验,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学校对于老年群体所拥有的资源利用也是十分微弱的。如何有效整合利用这些资源,在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中建立老年群体与校园间的友好互助关系也是适老化改造中的一大难题。
(3)缺少对于大学老年教职工人群特殊性分析。大学校园内的教职工群体属于社会的高知群体,其生理特征、精神需求与行为模式与一般社会老年人会有一定差异。对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的研究虽已经比较多,但是缺乏对于大学校园老年人群的针对性分析,应深入挖掘与研究。
(4)缺少基于“积极老龄化”理念的设计思考。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第二次世界老龄大会上正式提出积极老龄化理论,我国在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也正式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3〕。这说明“积极老龄化”理论将是我国老龄问题的发展趋势。但该理论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算长,从搜集的文献资料来看,从建筑的角度考虑“积极老龄化”理论应用的文献屈指可数,应用于大学校园的更少,且主要是校园居住区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将该理论应用于研究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文献资料,属于研究较少的区域。
如前所述,目前的大学校园在规划前期针对退休老年教职工需求的设计考虑比较薄弱。西南交大九里校区离退休中心2018年的数据显示,教师中将近35%是老年教师,并且其中85%仍然居住在学校内,他们日常行为活动大部分也发生在校园的公共活动空间中,不仅仅局限于居住区范围。这一系列现状说明老年教职工群体也是校园的主要使用人之一,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适老性研究有必要性。
1.研究对象
按我国相关规定,“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但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由于不排除一些因身体原因提早退休的教职工和一些返聘教职工,所以本研究中“老年教职工”特指在职与离职的60岁以上的教职工。
2.研究范围
图1 大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研究范围
大学校园规划起初重点考虑的是教学和科研功能,区域划分上一般包括教学科研区、体育活动区、学生居住区、教职工居住区和行政办公区、后勤服务区等。本文定义的“大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是指大学校园中(除老年教职工个人住宅空间外)老年教职工可在校园内进行公共活动的室内室外空间,类型可以是室内、半室内或者室外空间,包含室外公共绿地、老年活动中心、公共楼道空间等〔4〕。一般健康老年人的步行疲劳极限为10分钟,步行距离大约500m。实际上,这里指代的距离不单指实际距离,更重要的是指老年的“感觉距离”,即老年人行走感到疲劳的距离〔5〕。因此以教职工从住宅空间出发,500m为半径所覆盖的校园公共活动空间范围,根据调研与文献资料总结,该空间为老人使用的高频空间500m,而以外的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为使用的低频空间。高频使用与低频使用空间均是本文的研究范围——大学校园的公共活动空间(如图1)。
3.调研地点选择
本研究于2018年选择:西财光华校区、川大望江校区、西南交大九里校区作为调研地点,依据如下:(1)调研的全面性,选择理科、文科、综合性大学三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同时可以对不同学科偏向性的老年教职工群体的特点进行对比与相互支撑;(2)三个校区都在二环附近,且都是三所大学的老校区,因为只有老校区才会有离退休教职工大面积居住,也才会配备有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和离退休处等部门,而新校区普遍是近年来新建的,地点位于郊区,老年教职工普遍不居住在新校区。
1.老年教职工生理特征的特殊性
(1)身体机能衰退的特殊性。高校老年教职工身体机能衰退不完全同于社会上的普遍老人,主要是教师职业的原因,除了普遍老龄的高发疾病如高血压、脑卒中、恶性肿瘤以外〔6〕,到了老年阶段,一些由于职业特性所引起的疾病会更加突显〔7〕。本文分别对川大望江校区32位以及西南交大九里校区的41位老年教职工的职业病情况进行了调研,得到如图2所示的数据。通过图2我们发现,腰椎病、颈椎病属于高发病症,老年教师患有此职业病的人数较多,但本研究也了解到这两类疾病普遍没有发展到十分严重的阶段。
图2 川大望江校区、西南交大九里校区离退休教职工职业病统计结果
(2)低龄且自理能力较强者居多。低龄老人是指60~69岁的老年人。在三校区的离退休处了解到,离退休教师中,70岁以下的低龄退休教职工占比很大(见图3)。在2162位西南交大离退休教师中,70岁以下的就有757人;在川大望江校区的8180位离退休人员中,70岁以下就有2977人;在885位西财光华校区离退休人员中,70岁以下低龄老人数量为282人。这一阶段的老年人虽然身体也有各种慢性疾病,但是基本都可以自理,拥有较强的行为活动能力,有“积极老龄化”的极大可能。
图3 三校区离退休教职工年龄分布情况
图4 调研样本老年教职工在校居住的现状
2.老龄教职工心理特征的特殊性
(1)对校园环境的依赖感。随机对三个校区的62位退休老年教职工的采访发现,大多数老人会选择在校居住(见图4和表1)。高校教职工长期以来工作与生活的环境的一体化,因此普遍老年教职工对于一直工作生活的校园环境有着一定程度的依赖感。因为校园环境熟悉,生活方便且拥有比较稳定的邻里关系,可以更加便捷的享受校园福利以及大学校园富有活力的文化氛围。
表1 三个校区老年教职工选择在校居住的原因统计结果
(2)对高知群体的归属感。大学校园的老年群体普遍自身受教育程度较高,综合素质也较高,思想观念开放。在未来10年内,文化程度普遍更高、经济实力更为雄厚的“60后”将步入社会的老年群体,这种“高素质厚经济高品质”的特征将会进一步凸显〔8〕。这样一批具有文化水平高、年龄阶段集中、对生活品质的需求相近以及有着相似的精神需求等特点的老人,对于彼此的身份有着较高的认同感,具体表现为特殊的圈层文化。三所大学的问卷调研数据统计显示,随机采访与问卷回收显示老年教师日常接触的62%左右的人都同为教师行业(见图5)。因此,对于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适老设计改造,应该围绕其高水准生活需求定制。
图5 调研样本中老年教职工人际交往类型的意愿调查统计结果
(3)因高空巢现象产生的孤独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转型,我国居民家庭趋于小型化,空巢老人家庭随之就成为我国有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9〕。而这一现象,在高校里尤为显著。主要原因有:第一,子女多常住国外,与老人无法同住;第二,思想观念先进,老人自身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意愿不强烈,更加依赖居住在学校校园里,对校园生活有认同感。这一特点与普通居住小区的老年群体具有很大差异,《2011年与2013年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普通居住区老年群体仅7%不与子女住在相同社区,而高校旧居住区老年群体不与子女居住在相同社区的比例高达37%。更有部分老年教职工的老伴去世,家中就只有自己一人,导致这个群体的老人比社会上其他老年群体的空巢率更高,老人拥有更大量的独处时间。实地调研发现,各高校对于“空巢”的定义不一样,因此统计出来的数据也不一样(详见表2),但是总体的情况是高校老年群体的空巢率十分高,并且整体有着逐年增高的趋势(见图6)。
加之大学校园老年教职工群体自身有着较高的精神与生活品质的追求,所以需要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场地和活动内容来作为实现这些追求的容器。通过设计让其在校园内多与不同层次、各种年龄段的人产生积极的交往,多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这样有利于缓解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实现身心健康。
表2 调研样本学校2018年对于“空巢”老人的数据统计结果
(4)对自我实现的需求感。老人长期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不同程度地为学校社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有些老年教职工会有退休的心理准备,但是仍然会有空虚感和失落感。在实地调研随访过程中,31%左右的低龄老人表示愿意继续工作发挥余热。超过50%的老人表示愿意以更多维度的方式接触社会。从随机采访三所校园里40位老年教师发现,老年教师普遍对于自己退休前的成就持肯定态度(回答关键词有:不错,满意,成功,自豪,骄傲等),比例大概为75%;否定态度的(回答关键词有:遗憾、后悔,失败等)为10%;15%保持中立态度(回答关键词:就那样吧,一般)(如图7)。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高校教职工对于自己的过往成就表示了自我认可与肯定。
图6 老年教职工群体的“空巢”率统一定义后的比例 图7 老年教职工对于自己过往成就态度统计结果
(5)对获取知识的渴求感。高校离退休教师退下来之前绝大多数是脑力劳动者,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使他们养成了自学的良好习惯〔10〕。很多老年教师在退休以后还会持续进行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与信息,希望可以跟进时代,丰富晚年生活(见图8和图9)。除了伤病、在外有协会公务等特殊情况的老年教职工,基本都有意愿以学习、交友的方式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图8 调研样本老年教职工知识信息来源渠道的统计结果 图9 西财老年教职工报名老年大学课程情况
如前所述,本文定义的“大学校园公共活动空间”是指大学校园中(除老年教职工个人住宅空间外)老年教职工可在校园内进行公共活动的室内室外空间。而“适老化”则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适应老年人特点和需求,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改造;第二层含义是指考虑老年教职工群体的特殊性,结合积极老龄化理念中对于“健康”这一核心内涵的要求,进行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改造。本文研究的着重点是后者,分别从“代际交往”与“邻里交往”两方面,六种公共活动空间类型进行论述,力求实现老年教职工群体在校园中社会交往的全龄化。
1.促进代际交往的公共活动空间
本文中代际共享空间并不是指把各个年龄段不同类型的活动设施或者空间机械式地布局在一起,或集中在一栋公共建筑空间中,而是要在分析不同年龄人群的活动特征以及活动需求的基础上,将同类型或者可以相互促进积极、积极影响的设施与空间,进行相邻或者融合的集中布置,以便让儿童到青年、中青年到老年都能在其中找到其适用的公共活动设施和场所。
(1)与儿童的代际交往活动空间。几乎每一个大学校园都会配备有幼儿园和老年活动中心,二者的建筑体量,场地需求规模、数量几乎都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考虑将两种空间结合设置,共同规划。日本有研究表明,并且这样的相处模式对两代人来说是双赢的,经常与老年人交往的儿童有更好的语言、阅读和社交技能。而老人可以从孩童身上看见希望的活力,并让自己的心态从衰老中转变。由于校园老年群体的空巢较一般老年群体更高,随之而来的孤独感更强,而老人与孩童的相处,能够从孩童那得到关注,对于在心理上消除迟暮之年的孤独感很有帮助。
在合并设计时,可以通过各自需求功能空间的特性以及规范要求,将同类型的或者相互可以产生积极影响的进行临近布置或者合并布置,再根据各自行为活动的需求(见表3)进行公共活动空间的细节设计,从而得到满足老人与孩童各自需求的公共空间(见表4)。
表3 不同年龄层次活动特点及需求
表4 老年活动中心与幼儿园各自基本需求的功能空间特性
方式:相同色彩的空间可以合并布置或者临近布置。
儿童活动区域与老年人活动区域应呈现一种既联系又分割的关系,两者可以通过园区绿化、水池、内步行道、间隔式的绿篱、镂空式的矮墙等方式将其局部分开。但整体的关系还是处于同一个公共活动空间(见表5)。
(2)与校园青年的公共阅读空间。调研发现,许多老年教职工仍有对知识较强的渴求感,读书是许多老年教职工群体到晚年都会保留的爱好。而现在科技的发达使得信息获取越来越碎片化,保持阅读渐渐变成稀缺的生活习惯,但大学正是学生广泛阅读,汲取知识,自我成长的黄金时期。校园中的阅读空间一般为图书馆,但是气氛严肃,且与自然环境较为分离。建议利用校园的建筑灰空间设计出气氛轻松、更加方便可达、更加融入自然的共享图书空间,且散布于校园各个公共活动空间。利用老年人对于阅读的热情感染年轻人读书的欲望,同时也让年轻人的活力带给老年人生活的色彩。在增加更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为校园老年群体与年轻人创造彼此积极交往的机会(见图10)。
在书架与座椅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轮椅老人的需求,保证其可以尽可能自己拿到书籍并在公共桌子上进行阅读。在考虑公共阅读空间的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老年的需求,如需要靠背的较软材质的舒适座椅,空间需要保证轮椅可以通行等,同时还要考虑大学校园内的青年人群的喜好,布置一些潮流的新颖的设施,如吧台式阅读区等,具体空间尺寸可按相关规范进行确定,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空间的选择。老年人视力下降导致对光环境的适应力变弱,如在阴天、傍晚等光线不足时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学习行为,因此校园的共享阅读空间应适当的增加局部点光源,如台灯、槽灯等,以提高桌面的照度。
表5老人活动区与儿童活动区既联系又分割的布置方式
图10 利用校园建筑灰空间设计的阅读空间剖面
(3)与中年教师交流的公共活动空间。退休的老年教职工和在职教职工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都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对于学术的追求是一样的。因此可以在校园的公共活动空间布置老年退休教职工和在职教职工进行交流的公共空间,主要考虑的是学术交流空间的设置,可以用于交流学术心得、教学经验等。自由开放的空间,允许老年教职工、学生、在职教师在有需求时随时前来使用,多种人群共享,增大彼此交流的机会。一方面使得老年教职工有一个退休的缓冲期,减轻情绪上的孤独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价值再利用,专长发挥。交流空间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术汇报型,是单独的房间,设置有投影仪、白板、柜子等辅助设施;一种是集体讨论型的,如可用于多人等待或者休息时使用(见图11)。
2.促进邻里交往的公共活动空间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素质下降,社交的范围会有所缩减,领里的交往会变得频繁且重要。但是现在由于居住模式变化,信息获取方式变化,邻里之间的交往会相比以往的年代较为淡漠。老年人容易被某种同一时间的共同活动联系起来,所以在大学校园活动空间中提供方便的,可供展开多种活动的教职工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十分重要。本文的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定义范围是指与私人空间相对,所以延伸入了校园内教职工住区的公共空间,比如公共的楼道空间与住区公共绿地空间等。下面将从公共楼道空间、公共绿地空间与社区活动中心三个方面讨论促进邻里交往的空间设计策略。
图11 促进老年教职工与在职教职工学术交流的公共活动空间
(1)促进邻里交往的住区公共绿地空间。居住区的公共绿地空间是向老年教职工群体提供逗留休憩的适宜空间,但是目前公共绿地规划面积普遍不够,且因设计时间较早,很多只是简单设计了乔木灌木等植被化和停车空间,没有考虑到停留交往空间的设计(见图12)。所以需要优化这些空间的质量,提供健身、娱乐、坐憩等功能,以吸引老年教职工停留,方便彼此的交流,增加接触的可能(见图13)。
图12 西南交大九里校区北园教职工居住区公共绿地空间的现状
图13 居住区公共绿地交往空间的改造
(2)促进邻里交往的楼道公共活动空间。普遍的楼道空间主要承载交通功能,其交往性都比较弱,调研发现主要以一梯两户居多,一梯四户比较少。但不论是哪种布局形式,楼道空间无法吸引人们驻足停留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空间狭窄局促,二是公共空间不具有停留的吸引力。并且在调研访谈中了解到很多老年教职工有造园的爱好,喜欢种菜种花一类的园艺活动。但由于社区管理的需要,所以很多校园禁止在社区公共绿化空间进行此活动。从积极老龄化的角度来看,其实“造园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社交娱乐活动,对于部分老人来说,交流彼此种植养护心得与展示种植成果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因此其实种植园是社区实现老年教职工积极交流的载体。且养护的植被很多具有观赏性,可以起到美化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作用,还可以让一些有精力的老年教职工作为公共种植园的管理人,丰富其退休生活和提升其自我价值。
所以,针对以上资料研究与调研发现的问题,在住宅楼公共交往空间的改造上的策略是:第一,增加楼道公共平台的面积,第二,穿插一些功能空间,如专门规划的园艺空间、空中休憩空间、锻炼空间等,给予邻里之间交往交流的可能(见图14),第三,新增的功能空间与电梯结合使用,使邻里交往具有便捷性(如图15和图16)。
图14 邻里交往公共活动空间模块组合模式建筑
图15 电梯与邻里交往公共活动空间植入楼层立面
图16 邻里交往活动空间细节布置
(3)促进邻里交往的社区活动中心。老年教职工群体需要一个与全年龄层次的人的共享空间作为日常公共活动的基地,这不是传统老年活动中心一类的老年建筑所可以替代的,因为老年建筑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交往人群的年龄层次。建设社区活动中心,应能给校园居住的全年龄层次居民一个聚集活动交流的地点和契机,其设计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空余时间与活动喜好进行布局:以适老化为核心,因为老年群体是时间最为充裕的人群,为该空间使用频率最高的人群;以适童化为重心,因为儿童是第二使用频率的人群(整体设计策略见表6)。
表6 邻里全龄化交往的社区活动中心的设计策略
图17 立体化社区公共活动中心的空间模式
图18 社区活动中心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立体化设计示例
关于校园的养老问题现状的研究,由于国情不同,国外的教职工一般不居住在校内,所以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而国内对于高校的养老问题从建筑角度出发的研究较少。而从校园设计现状来看,缺少对于校园资源的整合利用,缺乏对老年教职工群体的特殊性分析以及缺乏与时俱进的“积极老龄化理念”的注入,是三个主要核心问题,因此该研究主题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本文结合大学老年教职工群体的特点,解析积极老龄视角下“社会关系健康”的定义,强调老年群体交往人群的多元性与全龄化。分别从“代际交往”与“邻里交往”两方面六种空间类型进行论述。校园的养老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关于校园养老的探索与尝试将有利于将来缓解国内大学老年教职工的养老问题,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的现有资源,使得老人在熟悉环境下“老有所学,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