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顺天府地区巡检司的设置、演变与分布研究

2019-03-16 02:42
历史地理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永乐万历天府

田 海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巡检司起源于五代,经过宋金元诸代的发展,其职能已经发生了转变,成为专司“提督盘诘”的部门。明清时期,巡检司作为国家维护基层治安的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设立。巡检司及其相关问题在学界长期受到关注,近年来,学界对巡检司的研究已经出现了较多的成果,如王伟凯(1)王伟凯:《明代湖北八府的巡检司设置与分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林勇(2)林勇:《明代广西巡检司变迁的地理学考察》,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胡恒(3)胡恒:《清代巡检司地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胡恒:《清代巡检司分布特征初探》,《史学月刊》2009年第11期。、刘海荣(4)刘海荣:《明代陕西巡检司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赵思渊(5)赵思渊:《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巡检司的分布与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3期。、吴宏郡(6)吴宏郡:《明代四川地区巡检司分布变迁考》,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转下页)、黄文保(7)黄文保:《明代赣州府巡检司的设置》,《历史档案》2015 年第4 期。、黄忠鑫(8)黄忠鑫:《论明清时期海南巡检司的分布格局及其意义》,《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6 年第1 期。、周伟峰(9)周伟峰、黄忠鑫:《明清时期广东惠州府巡检司的空间格局变迁研究》,《地方文化研究》2016 年第1 期; 周伟峰、黄忠 鑫:《明代潮州府巡检司的设置与山海防御》,《历史档案》2017 年第3 期。、易山明(10)易山明:《清代安徽巡检司的空间分布与乡村基层控制》,《学习与实践》2017 年第12 期。等的相关研究。这些成果关注的角度各有不同,涉及巡检司的设置与空间分布、经济与政治职能等方方面面。既有研究其单一职能的期刊论文,更有专门以巡检司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学位论文。在研究时代上,既有以明代或清代为对象的断代研究,也有跨越多个朝代的贯通研究。在研究尺度上,有的关注全国范围,侧重于研究其整体职能及空间分布特征,有的偏重于研究特定区域,这些地区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内地的一省、边疆的海岛、经济发达或盗贼猖獗地区的一府或数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明代顺天府地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有明一代顺天府地区巡检司的设置与演变过程,并借此对其背后所蕴含的一些因素作出探讨。

明代是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得到空前强化,这种强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对基层民众的严密控制。顺天府所在的北直隶作为明廷两大政治中心之首,亦是全国十五个省级行政区(两京和十三个布政司)之一。而顺天府作为首善之区,对外的防务和对内的治安是重中之重。在对外防务上,顺天府沿蒙古诸边设立了北平行都司和一系列的实土卫所,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在辖区内的治安上,巡检司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顺天府地区从洪武朝至万历朝,见于记载的巡检司就多达22个。这些巡检司随着实际形势的需要而颇有变动,有的地方废置无常,有的则相对稳定。其设置与演变过程、驱动因素及空间分布特点均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依据明代各朝实录和正德、万历两部《大明会典》中的相关记载,参以相关的明清地方志,系统梳理了有明一代顺天府地区巡检司的设置与演变情况,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

一、 明代顺天府地区巡检司的设置及演变

本文所指的明代顺天府地区以《明史·地理志》所记载的州县区划为参考,包括通州、霸州等5个州,大兴、宛平2个附郭县,良乡、固安等4个府辖县和三河、文安等15个州辖县。在空间范围上包括今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廊坊市的大部,以及唐山市和保定市的一小部分。从时间范围上来看,明顺天府地区在元时属大都路。明洪武元年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升为北京,随后开始进行大规模营建,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于此。此后直至明亡,都城一直在北京。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顺天府的辖境虽大体相同,却又偶有差异,但难以一一落实。本文为便于讨论,以《明史·地理志》所记载的区划为标准,吸收《中国历史地图集》(11)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7 册《元·明时期》“明·京师( 北直隶) ”图,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年版1996 年印 刷,第44—45 页。关于明代顺天府地区边界的研究成果,假定顺天府(永乐之前为北平府)的辖境终明一代没有大的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将研究成果绘制在地图上。

下文基本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梳理明代顺天府地区巡检司的设置及演变情况。

1. 卢儿巡检司

卢儿巡检司又作芦儿岭巡检司。芦儿岭,有时称卢儿岭、鹿儿岭,或简称芦岭、卢岭,在今迁西县三屯营镇一带。洪武六年(1373年),“设北平遵化等县卢儿等巡检司”(12)《明太祖实录》卷七八“洪武六年正月乙卯”条,《明实录》第3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1427页。。至正统八年(1443年),在巡按监察御史王受的建议下革除。(13)《明英宗实录》卷一〇三“正统八年四月丁亥”条,《明实录》第15册,第2076页。芦儿岭巡检司共存在70年。 巡检司大多以衙门驻地命名,按照这个规律,其驻地位置应在芦儿岭一带。据康熙《遵化州志》,卢儿岭在遵化城东五十里(14)康熙《遵化州志》卷二《方舆志·坊里》,清康熙间修、康熙抄本,第41b页。,同在城东五十里的还有景忠山,今迁西县有此山,在遵化市东约20千米,其方位、位置均与相关方志中的记载相符。因此,芦儿岭巡检司的位置应在今迁西县三屯营镇附近的景忠山一带。

2. 崖儿口巡检司

在顺天府丰润县,洪武年间即被革除。史籍中关于崖儿口巡检司的记载不多,散见于明清几部《丰润县志》之中,据此仅知其于洪武年间被裁革。(15)隆庆《丰润县志》卷四《建置·治署》,明隆庆四年刻本,第5b页;乾隆《丰润县志》卷三《职官》,清乾隆二十年刻本,第35a页;光绪《丰润县志》卷四《职官》,清光绪十七年刻本,第51a页。至于其设立以及裁革的具体时间,似无从知晓。然而结合《明太祖实录》中的几条史料,可以窥其端倪。崖儿口巡检司及下文的马家窝巡检司极有可能与卢儿巡检司同时设立,即《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的洪武六年“设北平遵化等县卢儿等巡检司”(16)《明太祖实录》卷七八“洪武六年正月乙卯”条,《明实录》第3册,第1427页。,而其裁革年代,亦可在《明太祖实录》中找到线索:洪武十三年(1380年),“命吏部汰天下巡检司,凡非要地者悉罢之,于是罢三百五十四司”(17)《明太祖实录》卷一三四“洪武十三年十月癸酉”条,《明实录》第3册,第2123页。。崖儿口、马家窝等巡检司地处今冀东北山地,由于并非要地,因而很有可能在这一时期遭到裁汰,也就是说,这次被罢废的354个巡检司中应该就包含崖儿口和马家窝这两处巡检司。崖儿口巡检司的衙署驻地崖儿口是明代丰润县与迁安县交界处的一个山口,在丰润县城东北,邻近崖儿口山。关于其里数,有“六十里”(18)康熙《丰润县志》卷一《舆地志·里社》,清康熙三十一年刻本,第24a页。“七十里”(19)光绪《丰润县志》卷三《村庄》,第48a页。“八十里”(20)《明一统志》卷一《顺天府·山川》,明万历十六年杨氏归仁斋刻本,第12b页。和“九十里”(21)乾隆《丰润县志》卷一《山川》,第13a页。不等,以“八十里”的说法为主。崖儿口山一带是浭水(大致相当于今还乡河)的发源地之一。隆庆、康熙、乾隆和光绪《丰润县志》所附的舆图均标注了崖儿口的位置,在王官营(今王官营镇)以北、左家务(一作左家坞,即今左家坞镇)东北一带(22)隆庆《丰润县志》卷一《图经·县境图》,第2—3页;康熙《丰润县志》卷一《舆地志·舆图·四境图》,第1—2页;乾隆《丰润县志》卷首《图考·疆域》,第1—2页;光绪《丰润县志》卷首《图考》,第2—3页。,综合这些信息进行判断,崖儿口应在今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岩口村一带。这里山环水绕,被还乡河从中间切开,两山夹峙。在今丰润城区东北约30千米,恰当丰润与迁西两地的交界处,从其方位、里程、地形、水系等因素来看,非常符合崖儿口的特征。且从地名上分析,岩口与崖儿口系一音之转。

3. 马家窝巡检司

在顺天府丰润县西,洪武年间即被革除(23)隆庆《丰润县志》卷四《建置·治署》,第5b页。,万历《明会典》对此有明确的记载。(24)万历《大明会典》卷一三八《兵部二一·关津一》,明万历十五年内府刻本,第1a页。据上述关于崖儿口巡检司的研究,马家窝巡检司也应设立于洪武六年,并于洪武十三年被裁革。其衙署驻地马家窝位于丰润县西,具体位置不明,史籍中关于它的记载不多。今丰润区境内村级以上的地名中,暂未查到有叫“马家窝”的。

4. 卢沟巡检司

又作卢沟桥巡检司,有时也写作芦沟桥。设立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25)《明太宗实录》卷一四六“永乐十一年十二月己巳”条,《明实录》第8册,第1722页。,一开始其主要职能应是抓捕盗贼。正统年间,从工部所请,卢沟桥巡检司增加了巡逻卢沟桥及固安堤的任务。(26)《明英宗实录》卷一一五“正统九年四月己酉”条,《明实录》第15册,第2331页。景泰年间,卢沟桥一带常有无赖之徒用不正当手段包揽行人的钱粮送纳任务,偷奸耍滑,给官府和行人都造成了损失,朝廷命有关部门及水陆巡检司等“严加巡视,遇有此等,即擒赴官究治”(27)《明英宗实录》卷一八七“景泰元年正月辛丑”条,《明实录》第17册,第3799—3800页。。嘉靖年间,卢沟桥等巡检司和关隘又增加了“盘诘私盐”“缉访奸细”(28)《明世宗实录》卷四二八“嘉靖三十四年十一月癸巳”条,《明实录》第47册,第7395页。的职能。卢沟桥巡检司历时长久,直至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仍见于记载(29)《明神宗实录》卷五六〇“万历四十五年八月庚申”条,《明实录》第64册,第10572页。,并继续发挥作用。因此,自迁都北京后,卢沟桥巡检司几乎存在于整个明代。从其名称及职能来看,其衙署应该就在卢沟桥附近不远,据《宛署杂记》记载,卢沟桥巡检司的衙署设在桥西,离北京城四十里。(30)〔明〕沈榜编著:《宛署杂记》卷三《职官》,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4页。

5. 王平口巡检司

设立于永乐十一年(31)《明太宗实录》卷一四六“永乐十一年十二月己巳”条,《明实录》第8册,第1722页。,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裁革。(32)万历《保定府志》卷二《地理图志》,明隆庆五年刻万历三十五年增修本,第70a页。王平口巡检司衙署驻地在王平口,据明代方志记载,王平口在顺天府西一百二十里(路程),“四围皆山,平川数十亩”(33)万历《顺天府志》卷一《地理志·古迹》,明万历二十一年刻本,第40b页。。今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地区境内有王平口地名,是藏于深山之间的一处小盆地,在历史上长期为王平口村,如今虽然已经不再是行政村,但其名称依然保留了下来,且其西不远处仍保留有口西的地名,明代的王平口巡检司衙署应即设于这一带附近。王平口巡检司位于京西要道上,数条大道交汇于此,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王平口地处塞上一连串关隘之中,尤其是从这里一直到易县境内的官座岭一带,关隘重重,早在洪武年间就被镇守北平的守将视为冲要之地,奏请设兵把守。(34)《明太祖实录》卷八一“洪武六年四月辛丑”条,《明实录》第3册,第1465—1466页。此后,明廷在此筑有关城(35)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分册》,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上册第187页、下册第252页。,到了永乐年间,增设巡检司。由此往西,沿着山谷中的道路行走,不久即可到达大寒岭,明代在岭上设立了石碑,作为王平口巡检司与齐家庄巡检司的分界线(36)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分册》,上册第187页、下册第252—253页。,该石碑至今仍存。

6. 石港口巡检司

设立于永乐十一年(37)《明太宗实录》卷一四六“永乐十一年十二月己巳”条,《明实录》第8册,第1722页。,嘉靖三十五年裁革。(38)万历《保定府志》卷二《地理图志》,第70a页。石港口巡检司衙署最初的驻地位于石港口,这是明初北平都司所辖的二百个关口中的一个(39)《明太祖实录》卷一四八“洪武十五年九月丁卯”条,《明实录》第4册,第2338—2342页。,地理位置重要。石港口的具体位置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口村一带,界于沿河口村与龙门口村之间,理由如下:

上述《明太祖实录》在记载北平都司所属的关隘时,在今北京市境内的昌平、海淀、门头沟一线,是按照自东北向西南的顺序来介绍的。在石港口附近时,先叙沿河口,再叙石港口,然后再记龙门口(40)《明太祖实录》卷一四八“洪武十五年九月丁卯”条,《明实录》第4册,第2338—2342页。,按照其顺序,石港口应在沿河口以西、龙门口以东。

据万历《保定府志》,石港口与沿河口一样属于内口,且“外通保安州一百五十里,内连王平口九十里,至沿河口二里”(41)万历《保定府志》卷二一《边政志·关隘》,第7a页。,从道里上分析,石港口在位置上与沿河口极为接近。

据《读史方舆纪要》引《边防考》:“(保安)州东南百五十里有石港口,东接怀来卫沿河口,相去仅二里。”(42)〔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七《北直八·保安州》,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89页。这里明确记载了石港口在沿河口以西。

综合上述史料可知,石港口巡检司衙署驻地最初在石港口,大致在今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口村以西一带。之所以说是“最初”,是因为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石港口在其(按:指沿河口)西,初为巡检治,后移青白石。”(43)光绪《顺天府志》卷三六《河渠志一·水道一·永定河》,第4—6页。可见石港口巡检司衙署驻地后来有过迁移,从石港口迁到了东面的青白石。按:青白石在石港口以东,据《顺天府志》关于永定河及其支流清水河沿途流经的地点来看,青白石即今青白口一带。(44)光绪《顺天府志》卷三六《河渠志一·水道一·永定河》,第4—6页。石港口巡检司衙署迁移的具体时间尚不明确,但应该在万历以前。因为据《宛署杂记》,当时石港口巡检司的衙署已经设在青口村,离北京城二百五十里。(45)〔明〕沈榜编著:《宛署杂记》卷三《职官》,第24页。按:青口村应为青白口村,在今门头沟区雁翅镇青白口村一带。石港口巡检司衙署驻地从石港口迁到青白口村后,巡检司的名称并没有改变,这可能是因为在明清之际,青白口(村)是石港口(社)所属的一个村庄。(46)康熙《宛平县志》卷二《营建·里社》,清康熙刻本传抄本,第43a页。而无论是石港口还是青白口,这两处地方都背山面水,扼永定河水道之要冲,位于北京平原通往坝上高原的交通要道附近,在这些地方设置巡检司可以承担一些缉私察奸、抓捕盗贼的职能。

7. 齐家庄巡检司

设立于永乐十一年,嘉靖三十五年裁革。齐家庄巡检司衙署的驻地在齐家庄,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齐家庄村附近。这一带位于清水河上游谷地之中,是河谷之中的一处小盆地,在明代扼守着从京城到涞水、易州和蔚州等地的通道,位置重要,抓捕盗贼和军囚是这个巡检司的重要职能,然而由于这一带相对较为偏僻,且居于内长城防线附近,其两侧关口均有军士戍守,因此抓捕的逃犯数量较少,其巡检还差点因为此事被免职。(47)《明英宗实录》卷三七“正统二年十二月壬午”条,《明实录》第14册,第725页。

8. 北关巡检司

永乐十七年(1419年)设立(48)《明太宗实录》卷二一七“永乐十七年十月壬午”条,《明实录》第9册,第2161页。,正德七年(1512年)革除。(49)《明武宗实录》卷八九“正德七年六月戊申”条,《明实录》第35册,第1903页。巡检司衙署原设在通州旧城北门外(50)万历《顺天府志》卷二《营建志·公署》,第11a页。,因而命名为北关巡检司。成化六年(1470年),因为“旧治去新河道远,不便盘诘”,而迁于通州东关河西岸(51)《明宪宗实录》卷七六“成化六年二月乙卯”条,《明实录》第23册,第1458页。,仍旧沿用北关巡检司的名称。按:通州旧城重修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在潞河(今北运河)以西,设有四门,其中北门叫凝翠门,东门叫通运门。(52)康熙《通州志》卷二《建置志·旧城》,清康熙三十六年刻本,第1页。著名的通州燃灯佛塔就在北门附近(53)康熙《通州志》卷一《封域志·八景》,第14b页。,至今仍存。新城创建于明正统年间,在旧城以西,东与旧城西墙相连。(54)康熙《通州志》卷二《建置志·新城》,第2—3页。北关即旧城北门外一带的称呼,东关是旧城东门外一带的称呼,所以北关巡检司衙署原设在今通州燃灯塔以北一带,后来迁到今北运河以西的东关一带,大致在今通运门地铁站附近。

9. 漷县巡检司

永乐十七年设立(55)《明太宗实录》卷二一七“永乐十七年十月壬午”条,《明实录》第9册,第2161页。,其衙署驻地没有明确记载,推测应在漷县县城一带,即今通州区漷县镇附近。漷县在元代曾升为州,到明洪武年间复降为县。(56)《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五“洪武十四年二月己未”条,《明实录》第3册,第2144页。据《明英宗实录》,正统年间有郭宗舜任漷县巡检,其衙署驻地应就在漷县县城一带。(57)《明英宗实录》卷一五五“正统十二年六月乙亥”条,《明实录》第16册,第3029—3030页。值得注意的是,正德《明会典》(58)正德《大明会典》卷一一三《兵部八·关津一》,正德四年司礼监刻本,第3a页。和万历《明会典》(59)万历《大明会典》卷一三八《兵部二一·关津一》,第1页。中均记载了两处杨村巡检司,一曰漷县杨村,一曰武清杨村,经过分析,所谓的漷县杨村巡检司应即漷县巡检司,其在正德《明会典》中仍然存在,而到万历《明会典》时已经被裁革,则其具体裁革年限应在正德四年(1509年)以后、万历十五年(1587年)之前,可能在嘉靖年间。

10. 张家湾巡检司

永乐十七年设立(60)《明太宗实录》卷二一七“永乐十七年十月壬午”条,《明实录》第9册,第2161页。,巡检司衙署设在“土桥西”。(61)《明太宗实录》卷二一七“永乐十七年十月壬午”条,《明实录》第9册,第2161页。张家湾土桥大致在今通州区张家湾镇土桥村一带。明代张家湾位于运河之滨,地处通州与漷县之间,位置非常重要。因为漕运的关系,张家湾一带发展很快,俨然京东巨镇。正统、景泰年间,常有不法之徒在这一带邀劫行人、骗取钱粮。(62)《明英宗实录》卷一八七“景泰元年正月辛丑”条,《明实录》第17册,第3799—3800页。张家湾巡检司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严格盘查这些人。到了嘉靖年间,随着私盐走私的猖獗,张家湾等巡检司又增加了盘诘私盐的职能。(63)《明世宗实录》卷四二八“嘉靖三十四年十一月癸巳”条,《明实录》第47册,第7395页。据万历《明会典》的记载,张家湾巡检司当时已经裁革(64)万历《大明会典》卷一三八《兵部二一·关津一·顺天府》,第1a页。,由此推断其裁革年限应在嘉靖末年或隆庆年间。

11. 河西务巡检司

永乐十七年设立,衙署驻地与河西驿同城(65)万历《顺天府志》卷二《营建志·公署》,第12a页。,均设在河西务,即今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一带。河西务是明代武清县的重要节点,设有户部分司、税课、水驿等衙署(66)嘉靖《霸州志》卷四《武备志·官属》,明嘉靖二十七年刻本,第3—4页。,地处交通要道,扼运河之要冲,人员往来频繁,“商民攒聚、舟航辐辏”(67)〔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一《北直二·顺天府·通州·武清县》,第460—461页。,自元代以来就是漕运重地。明初迁都于北京后,这种地位又再次凸显了出来。因此,明代在此设立巡检司是很有必要的。河西务巡检司自永乐年间设立后,终明之世一直存在,并为清代所沿用。

12. 杨村巡检司

永乐十七年设立(68)《明太宗实录》卷二一七“永乐十七年十月壬午”条,《明实录》第9册,第2161页。,衙署驻地在杨村,即今天津市武清区杨村街道一带。杨村在明代的武清县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杨村巡检司在万历《明会典》中仍有记载,尚未被裁革;而据成书于其后的万历《顺天府志》记载,杨村巡检司已被裁革,其原因可能与万历十五年管河通判厅驻扎在杨村有关,因为管河通判“专管河道巡盐捕盗”(69)万历《顺天府志》卷二《营建志·公署》,第12a页。,这一功能与巡检司的捕盗职能相重叠。

13. 苑家口巡检司

史籍对其设立时间互有龃龉,嘉靖《霸州志》说其设立于景泰壬申年(即景泰三年,1452年)(70)嘉靖《霸州志》卷二《宫室志·公署》,第6b页。,康熙《畿辅通志》也持这种观点,认为其建于景泰年间(71)康熙《畿辅通志》卷八《公署·顺天府》,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第4a页。,而据《明英宗实录》,苑家口巡检司设立于天顺三年(1459年)。(72)《明英宗实录》卷三〇三“天顺三年五月庚寅”条,《明实录》第21册,第6412页。按:原文作“花家口”,当系“苑家口”之误。从史料的可信程度来看,相较于嘉靖、康熙年间的地方志,成书于成化年间的《明英宗实录》对正统、景泰和天顺三朝的记载显然更加可信,因此这里采用它的说法,认为苑家口巡检司设立于天顺三年。另据《明世宗实录》,其裁革时间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73)《明世宗实录》卷四五二“嘉靖三十六年十月庚子”条,《明实录》第47册,第7671—7672页。苑家口巡检司衙署驻地在霸州以东的苑家口,即今霸州市区东南、文安县城以北的苑口村一带,地处霸州与文安两地的交界处。明代苑家口巡检司设巡检一人(74)嘉靖《霸州志》卷四《武备志·官属》,第1b页。,另有弓兵五十人(75)嘉靖《霸州志》卷四《武备志·兵役》,第8a页。,这在当时是不小的规模,比一般巡检司的“弓兵二十人”要多出了不少,由此也可以反映出当时苑家口地区的重要性。

14. 弘仁桥巡检司

天顺七年(1463年)设立(76)《明英宗实录》卷三五九“天顺七年十一月庚午”条,《明实录》第21册,第7146页。,至清康熙五年(1666年)裁撤。(77)康熙《通州志》卷二《建置志·公署》,第8a页。弘仁桥巡检司是伴随着弘仁桥的建成而设立的,弘仁桥也作宏仁桥,是明英宗动用内帑银兴建的一座石桥,“桥在南海子东墙外,旧名马驹桥”(78)《明英宗实录》卷三五一“天顺七年四月己巳”条,《明实录》第21册,第7048—7049页。。明代南海子在今北京南苑一带。弘仁桥巡检司衙署设在通州城西南三十里(79)万历《顺天府志》卷二《营建志·公署》,第11a页。康熙《通州志》卷二《建置志·公署》,第8a页。,以道里和方位推之,应在今通州区马驹桥镇一带,这也符合弘仁桥旧名马驹桥的记载。弘仁桥巡检司位居明代京城凉水河之畔,商旅往来频繁。

15. 泥洼铺巡检司

成化十五年(1479年)设立(80)《明宪宗实录》卷一九四“成化十五年九月辛未”条,《明实录》第26册,第3428页。,当时的衙署设在泥洼铺,此后移于夏店。泥洼铺一作泥洼镇,位于三河县西约二十里(81)〔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一《北直二·顺天府·通州·三河县》,第459页;光绪《顺天府志》卷二八《地理志一〇·村镇二》,第3a页。,是明代三河县境内的一处较为重要的地方,早在洪武年间即在此设立关局。(82)乾隆《三河县志》卷一四《杂识志·纪事》,清乾隆二十五年刻本,第6a页。关于泥洼铺的具体位置,据乾隆《三河县志》所附的舆图,泥洼铺在鲍邱河东岸,位于夏店和新店之间、景家庄以北、棋盘庄东南一带。(83)乾隆《三河县志》卷首《图考·县境图》及《图考·河渠图》,第1—4页。按:夏店又名夏垫(84)民国《河北通志稿》卷二《关隘考·三河县》,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第9a页。,在三河县西三十里,以方位、道里及名称推之,应即今夏垫镇,新店应在今东、西辛店村一带,景家庄今为大、小景庄村,棋盘庄今为大、小棋盘村,由此综合起来判断,泥洼铺应在今三河市李旗庄镇黄亲庄村附近。泥洼铺巡检司衙署最初设立在这一带,后来迁至其西十里处的夏店,即今夏垫镇一带。至于衙署西迁的时间,据《明会典》记载,万历时期,泥洼铺等巡检司已经革除(85)万历《大明会典》卷一三八《兵部二一·关津一》,第1页。,而万历《顺天府志》已经明确有了“夏店巡检司”的记载(86)万历《顺天府志》卷四《政事志·历官》,第62a页。,可见原泥洼铺巡检司应在万历之前已经革除,新的衙署迁到夏店一带了。《明史·地理志》仍记载为“泥洼铺巡检司”,应该是沿用了旧时的称呼。

16. 牛栏山巡检司

成化十五年设立(87)《明宪宗实录》卷一九四“成化十五年九月辛未”条,《明实录》第26册,第3428页。,其衙署驻地牛栏山在顺天府顺义县北二十里(88)万历《顺天府志》卷一《地理志·山川》,第21a页。,在今顺义区牛栏山地区一带。牛栏山巡检司存在时间较短,万历《明会典》(89)万历《大明会典》卷一三八《兵部二一·关津一》,第1页。及《明史·地理志》(90)《明史》卷四〇《地理一·京师·顺天府·昌平州·顺义县》,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87页。等均无记载,甚至都未曾提及其被裁革之事。由此推断,它可能在嘉靖年间即被废弃。

17. 磁家务巡检司

弘治八年(1495年)设立(91)《明孝宗实录》卷一〇六“弘治八年十一月乙酉”条,《明实录》第30册,第1938—1939页。,嘉靖三十五年曾被裁革过(92)万历《保定府志》卷二《地理图志》,第70a页。,但万历《明会典》及《明史·地理志》均有记载,说明此后不久又被恢复。磁家务巡检司衙署设在磁家务,由知县马永亨创建(93)康熙《畿辅通志》卷八《公署·顺天府》,第4a页。,磁家务又名磁家务店,位于房山县(治今房山区城关街道)北二十五里(94)光绪《顺天府志》卷二九《地理志一一·村镇三》,第8a页。,准以方位和地望,即今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磁家务村一带。这一带控扼大石河出山口,地理位置重要;又靠近煤矿出产地,物产较为丰富。因此,磁家务巡检司设立后,虽在嘉靖年间被短暂裁革,却又很快获得恢复,并被清朝所沿用。甚至到民国年间,巡检司衙署还被改成与其职能相近的警察分所。(95)民国《房山县志》卷四《政治志·公署》,民国十七年铅印本,第2b页。

18. 小直沽巡检司

设立时间不详,据《明宣宗实录》记载,宣德九年(1434年),“顺天府奏:武清县小直沽巡检司,旧治濒河,为水所坏,请迁于东南高阜之地。从之”(96)《明宣宗实录》卷一一〇“宣德九年五月壬辰”条,《明实录》第12册,第2481页。。由此可知,小直沽巡检司在宣德九年已经存在,则其设立年代应在此之前,可能在明初的洪武年间。关于其衙署位置,据上文可知,当以宣德九年迁治为界。据康熙《畿辅通志》记载:“小直沽巡检司,在天津卫河东。”(97)康熙《畿辅通志》卷八《公署·顺天府》,第3b页。这应该是指迁治后的情况,而在这之前“旧治濒河”,此后才因水患而迁到“东南高阜之地”,即上文所述之“天津卫河东”。据此判断,两地相去应不会很远,基本上可视为同一处地方——均在小直沽一带。小直沽一名直沽,因其东南十里有大直沽,故而又冠以“小”字,以示区别。《明一统志》记载:“直沽,在武清县东南,卫河、白河、丁字沽合流于此,入于海。”(98)《明一统志》卷一《顺天府·山川》,第17a页。按:这里的卫河约相当于今南运河,白河则指今北运河,可见小直沽在今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南、北运河交汇处一带,大致在今金钢桥附近,小直沽巡检司衙署亦应在这一带。明朝迁都北京后,由于扼运河之要冲,小直沽的地位急剧上升,人口快速增加,设立巡检司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19. 河宁巡检司

设立时间不明,据《明孝宗实录》,弘治三年(1490年)有迁移河宁巡检司衙署驻地的记载(99)《明孝宗实录》卷四二“弘治三年九月戊寅”条,《明实录》第29册,第877页。,说明其设立年代应在此之前,可能在明初的洪武年间。其裁革时间在嘉靖三十六年(100)《明世宗实录》卷四五二“嘉靖三十六年十月庚子”条,《明实录》第47册,第7671—7672页。,其原因是“财诎民穷”(101)崇祯《固安县志》卷四《秩官志·宦迹》,明崇祯五年刻本,第21a页。。关于其衙署驻地,据上述《明孝宗实录》记载,弘治三年,“改顺天府固安县河宁巡检司于牛埚铺”(102)《明孝宗实录》卷四二“弘治三年九月戊寅”条,《明实录》第29册,第877页。,牛埚铺位于牛埚,“在(固安)县南四十里”(103)崇祯《固安县志》卷一《方舆志·集场》,第8a页。,在当时是固安县的一个大镇,各色人等往来频繁(104)康熙《固安县志》卷二《建置志·公署》,清康熙五十三年刻本,第4a页。,准以方位、地望,牛埚铺在今固安县县城以南约19千米的牛驼镇一带。另据万历《顺天府志》记载,“河宁巡检司,旧在(固安)县治南,后改在宛平县庞家庄”(105)万历《顺天府志》卷二《营建志·公署》,第10a页。。由此来看,河宁巡检司衙署驻地最初应在县治以南的牛埚铺,即今牛驼镇一带,后来往北迁到宛平县庞家庄,仍旧称河宁巡检司。按:明代巡检司的命名多以其衙署驻地为准,但河宁巡检司可能是其中的特例,更像是一种政治性的祈愿地名,“河宁”之意,寄予了朝廷对降服住桀骜不驯的浑河(卢沟河,今永定河)的一种厚望。因此,河宁巡检司的职能也很有倾向性,应当与浑河有关。由于浑河河道摆动频繁,所以其衙署驻地也经常移动。庞家庄一名,亦屡见于明清方志中,在顺天府一带有多处同名地名,其中位于宛平县境内的庞家庄经常受浑河(永定河)摆动的影响,离榆垡不远。(106)光绪《顺天府志》卷三六《河渠志一·水道一·永定河》,第22a页。由此推测,这个庞家庄应在今大兴区庞各庄镇一带。

20. 黄花镇巡检司

在顺天府昌平州(原为昌平县)境内,设立时间不明。据《明孝宗实录》:弘治四年(1491年),“昌平县黄花镇仓,旧以巡检司摄其事,巡按御史疏其不便,请置官吏各一人典守,从之”(107)《明孝宗实录》卷五八“弘治四年十二月己未”条,《明实录》第29册,第1120页。。这条史料明确说明了弘治四年之时,黄花镇巡检司已经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且一度代行仓储管理之职能,可见其设立时间应在弘治四年之前。据万历《明会典》,彼时黄花镇巡检司已经革除(108)万历《大明会典》卷一三八《兵部二一·关津一》,第1a页。,推测其裁革年限应在嘉靖年间。黄花镇巡检司衙署驻地黄花镇,在昌平州城以北七十五里(109)康熙《昌平州志》卷六《赋役志·村店》,清康熙十二年刻本,第27a页。,准以方位和地望,应在今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黄花镇村一带。黄花镇地处燕山山地之中,为明初沿边要地,与遵化县芦儿岭等地类似。结合《明太祖实录》设立北平府等处巡检司的记载(110)《明太祖实录》卷七八“洪武六年正月乙卯”条,《明实录》第3册,第1427页。,可以作出如下推测:洪武六年“设北平遵化等县卢儿等巡检司”中未被一一例举出的巡检司名单中就包括昌平县的黄花镇巡检司。如果上述推论可信,则黄花镇巡检司应设立于洪武六年。

21. 白羊口巡检司

巡检司衙署位于昌平县白羊口一带,白羊口是昌平县西部的一个山口,其附近的白羊城即因白羊口而得名。白羊城在昌平州治(今昌平城区一带)正西四十里(111)康熙《昌平州志》卷三《建置志·隘口》,第7a页。,即今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白羊城村附近。关于白羊口巡检司的设立时间,史籍中语焉不详,但应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之前。因为《明孝宗实录》记载,弘治十八年,“改昌平县白羊口巡检司为唐家岭巡检司”(112)《明孝宗实录》卷二二一“弘治十八年二月己巳”条,《明实录》第32册,第4169页。。另外,清代道光(113)道光《吉水县志》卷二〇《选举志·荐辟·明》,清道光五年刻本,第5a页。和光绪(114)光绪《吉水县志》卷二七《选举志·荐辟·明》,清光绪元年刻本,第4a页。两版《吉水县志》中关于“北平白羊口巡检”的提法值得注意,因为白羊口巡检司所在的地区,在明代永乐元年以前属北平府,永乐元年才改北平府为顺天府。(115)《明太宗实录》卷一七“永乐元年二月庚戌”条,《明实录》第6册,第301页。清代也沿用顺天府的名称,并未改成北平。而这里出现了明代官员任“北平”白羊口巡检的提法,这个北平当指北平府。可以推测,白羊口巡检司在明永乐以前就已经设立。结合《明太祖实录》关于设立北平府等多处巡检司的记载(116)《明太祖实录》卷七八“洪武六年正月乙卯”条,《明实录》第3册,第1427页。,白羊口巡检司有可能与遵化县卢儿巡检司等一同设立,事在洪武六年。且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在洪武十三年的巡检司大省并(117)《明太祖实录》卷一三四“洪武十三年十月癸酉”条,《明实录》第3册,第2123页。中得以保留,此后至弘治十八年才改为唐家岭巡检司。这实际上意味着白羊口巡检司被废弃,此后的万历《明会典》也记载白羊口巡检司当时已经革除。唐家岭巡检司的称呼在史料中并不多见,目前仅见《明孝宗实录》中这一处。这种改动应该不仅仅只是改个名称,而应该包括衙署驻地的迁移。唐家岭又名唐家岭店,在昌平州城以南四十五里(118)康熙《昌平州志》卷六《赋役志·村店》,第26b页。,大致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地区唐家岭村一带。唐家岭巡检司的裁革年代不详,万历《明会典》及《明史·地理志》中均没有它的记载,推测其在嘉靖年间已被革除。

22. 芦台巡检司

设立时间不明,应在明初的洪武年间。巡检司衙署设在芦台,位于宝坻县东南一百二十里(119)万历《顺天府志》卷二《营建志·公署》,第13a页。,以今地求之,当在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附近,即今宁河城区一带。明代芦台巡检司设巡检一员、司吏一名(120)万历《顺天府志》卷四《政事志·历官》,第68a页。,有弓兵二十名(121)万历《顺天府志》卷三《食货志·徭役》,第40a页。,在巡检司中规模算是比较大的。由于位置重要,芦台巡检司一直沿用至清代。

二、 明代顺天府地区巡检司的时空分布特征

综合上述考证,明代顺天府地区前后共设置了22个巡检司,可将明代顺天府地区设立的巡检司相关情况录于表1:

表1 明代顺天府地区巡检司情况一览表

续表

资料来源:结合《明实录》、正德《大明会典》、万历《大明会典》、《读史方舆纪要》、《明史·地理志》及相关明清方志的记载,同时参考笔者分析论证。

从顺天府(永乐以前为北平府)一带巡检司设置的情况来看,洪武年间巡检司数目最少,长期只有3—5个,最多时也不超过8个,而且持续时间较短。自永乐年间开始,巡检司数目有了较大的增长,此后维持在15个左右。历洪熙、宣德、正统、景泰等朝,巡检司偶有设置和裁革、调整,但数目较为稳定,至天顺末年,巡检司数目增加到16个。此后经过成化和弘治两朝的增设和调整,在弘治末年至正德初年,巡检司数目达到了19个,这是有明一代顺天府地区巡检司数目的最高峰。到嘉靖年间,由于国家财政紧缩,全国各地巡检司遭到大量裁撤,顺天府地区也不能例外,至万历年间,巡检司数量在10至11个(图1)。

万历以后,明朝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典籍中关于这一时期巡检司的记载少之又少,仅有崇祯年间为了避崇祯帝的御讳而改巡检司印中的“检”字为“简”字的少数记载。天启、崇祯年间,顺天府地区巡检司的数量应大体维持在万历时期的水平,不过其职能可能已经名存实亡了。

明代不同时期巡检司的设置存在显著差别,这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环境是相称的。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为了加强对基层的控制,他“设巡检于关津,扼要道、察奸伪”(122)《明太祖实录》卷一三〇“洪武十三年二月丁卯”条,《明实录》第3册,第2059页。,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了巡检司。北平府地区乃元朝旧都,且又位于边关重地,面临着来自元朝残余势力的压力,是边防的重点地区。朱元璋在这里设立了一系列卫所,并分封皇子为藩王进行镇守。巡检司作为维护地方治安的基层机构,在北平府地区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因此,洪武年间北平府地区的巡检司数量较少。

到了永乐年间,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并升为北京,作为京师所在地,其地位急剧上升。政治地位的提升以及人口的增加、军事和经济活动的频繁,都使得顺天府地区的治安压力比永乐之前要大得多,需要设置足够多的巡检司来维持。因此永乐一朝,顺天府地区的巡检司数量直线上升。这期间先后设置了9个巡检司,高居明代各朝之首,占了有明一代顺天府地区有明确设置时间记载的巡检司数量的一半。这与明成祖营建北京、准备迁都有关。其设置年代相当集中,分别是永乐十一年和十七年。永乐十一年设置的4个巡检司都在京西宛平县境内,其目的主要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对京师西部山区的控制;永乐十七年设置的5个巡检司都在京东通州境内,既是运河沿线重要节点,也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在这些地方设立巡检司,既是维持京东运河沿线漕运重地治安的需要,也有加强对经济发达地区行政管理的目的。

洪熙至景泰年间,顺天府地区巡检司的废置情况比较稳定,几乎没有设立新的巡检司,只是在宣德年间迁移了一处巡检司的衙署、在正统年间裁撤了一处丧失了军事防守意义的巡检司。天顺至弘治年间,又出现了一个设置巡检司的小高峰,在天顺三年到弘治八年的36年间,相继设立了5个新的巡检司,另外还迁移了几处巡检司的衙署。这5个新建的巡检司环绕在京师的东西南北,其职能大多仍是提督盘诘,以加强基层控制、维护地方治安。正德七年起,又陆续开始裁撤一些巡检司。尤其是嘉靖年间,巡检司遭到大量裁革,其中顺天府地区仅在嘉靖三十五年就至少裁撤了7个巡检司,这使得弘治八年至正德七年这18年成为明代顺天府地区巡检司数量最多的一个时期,当时顺天府地区共存有19个巡检司。自此之后,尤其是嘉靖以后,这一带的巡检司数量锐减,到明末可能已经不足10个,且大多徒有其名,其弓兵数量、俸银水平均不能与前代相提并论了。

余 论

从巡检司的设置时间和职能来看,洪武年间设立的巡检司不多,且大都处在沿边之地,多为关口或水陆要津附近,其军事色彩较为浓厚,可能作为卫所等防卫系统的补充。由于明初巡检司设置条件较为严格,非冲要之地的巡检司多遭裁汰。随着此后局势的稳定,这些巡检司大都遭到革除。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洪武年间,北平府境内的巡检司在空间上呈环状分布,有限的几处巡检司散状分布于府境边缘,或在长城沿线及关隘山口处,或在平原河流交汇处。这是因为北平曾是蒙元故都,在当时又是明帝国的北边重镇,是重兵防卫的地区。面对蒙古人的压力,境内大量设置行都司和卫所,巡检司作为盘诘察奸的基层衙署,在大军云集的北平一带并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永乐年间,北平成为北京,北平府也改成了顺天府,在大规模营建北京及最后迁都北京的前后,顺天府的地位大大升高了,人员往来频繁、人口大量增加,社会治安压力增加,需要增设巡检司以加强对地方的管控。因此,这一时期在顺天府境内增设了大量巡检司,在空间范围上,巡检司从顺天府的边缘深入内地,尤其是在京师周围,巡检司的密度大大增加。永乐年间顺天府境内增设的巡检司连同此前已有的巡检司,基本上奠定了此后顺天府境内巡检司的分布格局,这一格局长期保持稳定,一直维持到万历年间。自永乐之后,历朝均有增减,但多为局部上的调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格局。比如,京师西部的宛平县境内的4个巡检司,自永乐年间设立后,终明之世,除个别巡检司的衙署作了迁移外,未曾有大的改动,并且为后来的清朝所沿用。另外,京师东南部的运河沿线一带,自永乐以后直至正德年间,巡检司的数量长期维持在6—7个,即便在嘉靖年间,因国家财政吃紧,巡检司遭到大量裁革,这一带的巡检司数量也保持在4个以上。自永乐以后,这一带巡检司的数量始终占当时顺天府巡检司总数的1/3以上。这说明,自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以后,明政府对京师西部山区和京东运河沿线一带基层社会的管控始终未曾放松。这与其地位是相匹配的,因为自迁都北京以后,这两个地区作为京畿重地,是拱卫京城的左膀右臂,对京师的地方治安和日常生活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京西山地一带扼守着京师西部的关口,是重兵把守的要害之地,巡检司作为卫所军事防御的补充,在稽查流民、抓捕盗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京东运河沿线一带作为漕运的主要路线,在维系京师的正常运转、沟通南北方物资与人员往来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明代顺天府地区的巡检司虽然多有调整,但京师东西两翼的巡检司却长期保持稳定。

猜你喜欢
永乐万历天府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空天之远
彩色笔动起来
深度探访“天府家风馆”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杨永乐油画作品
梦想,从天府启航
寻找《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