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姗姗
〔关键词〕巴林特小组;职业压力;教师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3-0049-03
【团体辅导背景】
当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后,教育制度的创新改革给学生带来新的尝试,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在这种高标准、高挑战下,教师的压力感明显增强,容易产生焦虑、倦怠等不良情绪反应。作为教师,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关系到自身工作和生活,还影响着学生。如何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前必须正视与研究解决的问题。
“巴林特小组”最早由米歇尔·巴林特(临床医生和精神病分析师)于1950年创立,是专门针对缓解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培训和研讨小组。“巴林特小组”工作过程中,组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帮助医生更好理解患者,理解自己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巴林特认为可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促进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和思考,增进医患沟通能力,缓解职业压力。
焦点解决强调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怎样解释或看问题才是问题;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当才是问题的关键。强调帮助当事人发掘积极的内外资源来创造性地寻求解决方案。
本辅导尝试把用于改善医患关系的“巴林特小组”技术用于高中教师,以团体动力学及焦点解决的心理辅导方式聚焦教师心理,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
【团体辅导目标和方案】
1.具体目标: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提升教师自身的能量状态,消除紧张焦虑情绪,缓解职业压力。
2.辅导方案:制定“巴林特小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面向全校教师,自愿报名参与活动。团体辅导的重点旨在通过“巴林特小组”形式,组内成员分享、交流、讨论,提升教师的自性力,结合焦点解决技术,从自身消极情绪中找到积极力量,缓解职业压力。
【团体辅导过程】
由学校领导牵头组织,心理教师设计教师“巴林特小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面向全校教师征集报名。有8位教师报名参与活动,小团体确定。在心理教师的带领下,8位学员体验了 “巴林特小组”团体辅导活动。
作为小团体活动的带领者,心理教师首先用PPT向大家介绍了巴林特小组的概念、意义和活动的目的。活动的一般规则如下:
(1)一个讲述者用5~10分钟讲述一个工作中的经历,可以是让自己困惑与苦恼并引发压力的事情。
(2)说完后,大家轮流向讲述者提出一个问题。讲述者可以立即回答,也可以作总结性回答。
(3)提问过后,讲述者退出讨论圈,只做旁观者,小组内其他成员轮流讲述:假如我遇到这个个案,我会怎么做?
(4)带领者总结
团队带领者特别指出:提问、阐述没有对错之分,大家可以围绕理念和方法阐述,交流的是自己的觉察和感受等,可以从中获得的是思路、支持、信心。并强调小组成员之间不要攻击和批评。
随后大家围在一起坐成一个圈,活动正式开始。以下为活动过程简要记录。
(一)讲述
活动要求教师把工作中令自己委屈或者不快,给自己留下创伤的案例,提供给大家,不论事情大小,只要是在自己身上发生的均可。可能是因为第一次参与这种小团体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大家虽然都是同事,彼此认识,当真的要讲到自己的经历时,还是很羞涩,团体动力稍显不足。于是,我带领大家稍作冥想放松,慢慢地调整团体氛围,增强团体动力。
这时,一位教师分享了自己的一次班主任工作经历(我们把她定为讲述者):她的班里有一位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于是她就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里谈话。谈话过程中,学生只听不答,没有其他特别明显的情绪表现。晚自习开始,值班教师在教室里点名时没有这位学生,于是班长去厕所及附近的教师办公室里找了找,均没有找到这位学生。值班教师就立刻给作为班主任的她打电话告知“学生不见了”。她接到电话后,立刻赶到学校,开始和几个班委一起在校园里找这个学生。同时试图给家长打电话,想问问学生是否私自回家了,结果家长接通电话知晓这件事情后立马在电话里非常严厉地斥责她,认为她没有管好学生、不负责。这个教师感到非常委屈和无奈,继续在校园里找学生。后来发现这名学生只是偷偷跑回寝室里睡觉。讲述者说,学生虽然找到了,但是一想到被家长斥责,心里就特别难过和委屈。这件事情看似过去了,但是却在心理上留下了阴影。
(二)提问
小组成员可能是初次进行这样的团体辅导活动,大家彼此间都不好意思开口提问,都说没有想好,于是我作为来领者首先开始提问。
带领者:这件事情的发生,让你感觉很委屈很有压力,是吗?
讲述者:是的。
当带领者问这个问题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觉得这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我想,带领者的目的,不是在于问题提得深刻还是浅显,而是要让大家放下包袱,自由提问。很显然,刚才的提问让这个目的达到了,接下来,大家的提问都很顺利。
组员1:这个学生是不是最近学习压力感觉比较大,你有没有和父母沟通过?
讲述者:侧面了解过孩子的父母,但是没有和他父母直接接触过。这次打电话才知道这个学生的家长这么不讲道理。
组员2:这个学生初中和小学时是怎样的?
讲述者:高中以前的学习比较优秀。
组员3:这个学生是不是因为住校特别想家,内心很孤独?
讲述者:这个,我没有想到,没有问过学生。
组员4:这个学生平时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怎样?
讲述者:同学关系不错,老师都愿意帮助他,亲子关系如何不太了解。
组员5:这件事情发生了,你是不是现在管理班級有点焦虑?
讲述者:是的,我现在特别焦虑,不知道怎么去管理班级了。老师又不是保姆,怎么可能一直跟着他们呢?何况他们都是高中生了。
组员6:这件事情发生时,你和领导有没有沟通过,领导持怎样的态度?
讲述者:当这个学生找不到时,我马上和年级主任打电话,年级主任赶过来和我一起找学生。我蛮感谢年级主任的,有他在,我不是特别慌。
组员7:我没当过班主任,不过我可以感受到你的委屈。真的,你很不容易。
随后,带领者问讲述者,听了大家的阐述后有没有新的认识。
讲述者:一是关于我为什么焦虑。我是觉得,我只是班主任,不是全天保姆,我也有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孩子。班级里学生不见了,我也很着急。当知道消息时,我马上从家里赶到学校到处找学生,结果家长态度如此恶劣,让我很受不了。其实,事情刚发生时,我心里特别想不通、特别委屈。刚刚和大家的交流,让我释然了许多。二是给了我启发,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跟家长跟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我要多和家长联系。三是我觉得这个问答过程非常好。
(三)组员阐述
听了讲述者分享的案例。如果你是当时的她,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
按照巴林特小组原则,小组成员讨论中不提建议,不做评判,只谈感受。讲述者暂时退出讨论圈,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聆听大家在整个事件中的感受和心情。
组员1:听了刚才的讲述,我感觉当班主任实在是压力太大了。又要有自己学科的教学成绩,又要管好这么多学生,真是太不容易了。要是我班里有这样的学生,我也会很焦虑、很有压力的。
组员2:这个学生估计是压力太大了,要想办法多和家长联系,看看能不能帮到这个学生。
组员3:现在学生压力实在太大,作业都写不完。我班里虽然还没发生不见了要去找的学生,但每天不交作业的人一批一批的。我想说,什么时候能真正减负呀?
组员4:什么样的家长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这个家长的态度真是让人寒心。如果是我,我可能当场就哭了。我可能会找领导,申请不当班主任了。
组员5:我说两点,一是学生出现这种事情,一定要及时和领导汇报;二是班主任也是高危职业,要学会保护自己。
组员6:我不是班主任,现在来看当班主任太辛苦了,要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如果是我的话,估计我会更焦虑、更糟糕。
组员7:我觉得学生出这样的事情,家长又是这样的态度,我们的领导必须给我们一定的精神支持,不然班主任压力实在太大,谁还敢做呀。
带领者一边听,一边记录只字片言。整个交流过程中,大家主要关注的是案例本身,也有教师关注到了学生的困惑、班主任的自身成长。组内每一位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之后,整个小组活动也将进入最后的环节。处在旁观角度的讲述者起立归队。
(四)带领者总结
每位成员讲述着自己可能的情绪和感受,有的和当事教师一样感到委屈难过,有的表达着焦急和无奈,有的提出自己的处理方式,等等。发言异常激烈。不同个体从不同立场表达着各自的感受,处在旁观角度的讲述者认真聆听着。
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在这样的案例分享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如何解决处理问题才是我们要面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关键。在我们深陷问题中时,听听旁观者的感受,把焦点放在已经有过的成功解决的情境中,就可以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看似一个细微的改变,也许会带来事件走向的改变。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解决自己问题的独特方法。
【“巴林特小组”团体辅导后记与反思】
在本次“巴林特小组”中,大家能够体会到正能量,能感受到理解和支持;大家一起往前走,大家一起出主意。整个过程中,大家对事情本身没有评论,有的只是感受,不同角色在整个事件中的感受。分享案例的教師暂时退出讨论圈,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聆听大家的感受和心情,从而打开思路。小组中其他成员通过分享交流,改变了看待问题的方式,从而学会解决自己遇到的类似问题,起到了“搭便车”的辅导效果。这样的活动令每位成员回味无穷,获益匪浅。
教师不是圣人,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难免情感会耗竭,这就要寻求力量。“巴林特小组”活动传达的是正能量。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巴林特小组”中来。
参考文献
[1]钟木荣.心理工作室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372bdc0102xb6u.html
[2]许维素.建构解决之道[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桐乡,314500)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